方格精選

我的職涯目標-產品經理以及專案經理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俗話說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宏觀的目標最終還是要靠微觀的能力來落實。雖然自己夢想要當一名連續創業家,但終究還是要先在社會上歷練一番,在職業上培養專業跟人脈,之後再來決定自己要創什麼業。因此對自己而言,職涯要跟創業相關是第一優先考量。

從創業角度思考職涯發展

當很多人聽到我未來想要創業,大多數下一個反應都是:之後想在哪個領域創業?如果先確認好領域,直接朝該領域發展,隨著自己逐漸在該產業立足,除了學到專業能力,還可以賺到所需要的人脈。(延伸閱讀:懂得做人比做事重要

個人認為這只是個假議題,如果連明天會發生什麼都說不清楚,沒必要現在就決定創業的路怎麼走,應該先專注在培養自己的能力。何況在對產業朦朧無知的情況下,對於產業的想法有限,沒必要用自己「當下的認知」從產業去定位。

只要有目標跟方向,剩下的就在職涯中培養創業所需要的技能。因此,與其用產業去定位,還不如用職位的角度去思考,因為重點不在於產業,而是在於有沒有在關鍵的職位上

如果先選產業,所處的部門若非重要單位,付出的貢獻往往很難被看見,而且能學的東西有限,得靠自己摸索。

先摸索自己的興趣或是想培養的技能,之後尋找興趣與技能在哪些產業中,是主要的核心群體,只有在放對職位的情況下,才能更迅速培養專業技能,待爾後跳到其他產業,展現自己的強項。

因此與其從產業面著手,應該更要去著眼於:當自己決定未來要創業,那創業需要什麼技能?可以藉由什麼職位學習到?最好是可以跨產業的職位,讓自己能穿梭在各產業中,洞察創業的缺口。

raw-image

創業的核心能力-資源整合

想像自己拋棄平穩的職涯,開始要創業,除了滿身的抱負跟理想外,所有一切從零開始,現在的自己什麼都沒有,需要募集資金、找到創始團隊、跟原料商談原料採購、研發產品、跟生產商談量產合約、尋找銷售通路、市場行銷、意見回饋、產品優化等等,你需要帶領著你的創業團隊,以弱小的姿態開始,試圖讓社會上的資源為己所用,成就自己的春秋大業。

當自己認知到創業的過程,就是自己與創始團隊、與外界資源互動的過程,不論是哪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讓這些資源為己所用,因此創業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就是-資源整合

當資源整合能力越強,越能獲得外界優質資源的幫助,最終達到完成產品並投放到市場上獲利。從資源整合的角度出發,有兩種職位是最符合資源整合的中心思想-PM。

雙PM代表著是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以及是專案經理( Program / Project Manager)的簡稱,雖然兩者都有資源整合的技能,但背後代表著不同取向的資源整合能力。

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

身為組織的產品經理,對外必須面對上游的原料採購、產品製造、下游的目標市場;對內請求平行部門的支援、下屬的指揮、上級的績效等等,最終目標是要整合各方資源完成產品,並投放到市場上獲利。因此不管對內、對外、對上、對下還是平行單位,產品經理扮演的是溝通協調的橋梁;又或是說,產品經理扮演的是各單位之間的「人話翻譯機」。

創業者跟產品經理的思維很像,尤其是草創時期,還很弱小的時候,憑什麼社會資源要給一個可能3年內就倒閉的企業用呢?

整合各方資源為己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產品經理所擁有的溝通協調能力,就是整合資源的黏著劑,藉此達到整合各方資源完成產品,並投放到市場上獲利

專案經理( Program/Project Manager)

大專案(Program)是由許多小專案(Project)所組成,小專案則是由各專案小組所組成,專案經理是管理團隊的頭兒,負責掌管專案的進度、預算、績效、利害關係人等等,並帶領著為數不多、有著不同專長的核心團隊,跳脫組織階層的藩籬,深入組織內外、上下、平行單位,用更遠大的整體格局去俯瞰局部所看不見的問題癥兆,除了以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所在,也能為組織設身處地解決問題。

如果把創業當做是一個大專案,其中有許多小專案,創業者就像專案經理,必須清楚知道各專案的優先順序、輕重緩急、需要的人事時地物。隨著小專案陸續解決,大專案則逐漸完成。對創業者而言,用專案管理的思維來解決問題,是一種很重要的思維方式。

創業者=專案產品經理

創業者帶領著創業團隊,從一無所有到產品上市並獲利,需要面臨許多過程,這時候就需要專案經理思維,知道每個流程的先後順序,需要什麼資源,去做什麼事情。

每個階段都需要創業者團隊去跟外部資源做整合,因此要如何落實資源整合,這時候就需要產品經理的思維,去跟社會上的各種資源做溝通協調,讓這些資源為己用。

總結上述,創業者需要產品經理思維,向各方資源擁有者溝通協調;也要專案經理思維,把創業當做一個大型專案去管理與思考。藉由兩種思維方式,最終達到讓各個階段的資源整合,產生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並獲利。

學習當一個資源整合者

雖然我還不知道要走什麼產業,但從未來創業的角度去思考職涯發展,資源整合是創業最需要的核心技能。因此在職涯中,要盡可能把資源整合變成自己的專業,立志要當一個資源整合者,而能達成這個目標的職位也就是雙PM-產品經理以及專案經理

至於雙PM到底是否如我所認知的一樣,我想之後不久的未來,我將會有個答案,現在的職涯目標,就先朝這兩個職位目標邁進。

這方面的知識啟蒙,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鄭啟均教授

每次聊天都能獲得許多建議與啟發,若不是跟教授聊過自己的夢想,我想在領悟職涯發展跟創業之間的串聯關係,可能還要晚很久很久。

教授是我人生中重要的貴人,非常謝謝教授這兩年的指導,也希望教授轉任國立臺北大學後,能繼續堅持自己的教學以及指導風格,繼續啟迪一屆又一屆的莘莘學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4會員
517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Patrick.W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準備買房所做的房市分析:截至2024年底,全台房貸金額平均數919萬、中位數792萬,核貸成數抓7成上下,平均鑑價估值1400萬、平均授信額度剛突破一千萬大關。
Thumbnail
2025/04/26
準備買房所做的房市分析:截至2024年底,全台房貸金額平均數919萬、中位數792萬,核貸成數抓7成上下,平均鑑價估值1400萬、平均授信額度剛突破一千萬大關。
Thumbnail
2025/04/20
時光飛逝,自己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沒包袱的少年,三十而立的買房焦慮期,到了該落地生根的時候,買房的驅動力與經濟壓力忽然壓到肩膀上,開啟研究台灣房市篇章:2024年新增33萬房奴,台灣背房貸人數220萬來到近年新高。
Thumbnail
2025/04/20
時光飛逝,自己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沒包袱的少年,三十而立的買房焦慮期,到了該落地生根的時候,買房的驅動力與經濟壓力忽然壓到肩膀上,開啟研究台灣房市篇章:2024年新增33萬房奴,台灣背房貸人數220萬來到近年新高。
Thumbnail
2025/04/13
不論是替代役、還是紐澳打工,總能從職場工作上獲得一些觀點與啟發。在三陽當PM也不例外,本文分享我在工作崗位上所收穫的一點心得: 禮貌與客氣 縮小自身情緒,專注眼前任務 第一印象不重要,找到自己的風格才重要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經營人脈-特別的日子不用多,記得生日就好 電腦效能決定做事效率
Thumbnail
2025/04/13
不論是替代役、還是紐澳打工,總能從職場工作上獲得一些觀點與啟發。在三陽當PM也不例外,本文分享我在工作崗位上所收穫的一點心得: 禮貌與客氣 縮小自身情緒,專注眼前任務 第一印象不重要,找到自己的風格才重要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經營人脈-特別的日子不用多,記得生日就好 電腦效能決定做事效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之前有寫到《成為產品經理的六大特質》,但產品經理面試常常會需要選一個最佳答案,而我目前的答案是「能夠驅動團隊前進的」,也就是「穩定的執行力」。
Thumbnail
之前有寫到《成為產品經理的六大特質》,但產品經理面試常常會需要選一個最佳答案,而我目前的答案是「能夠驅動團隊前進的」,也就是「穩定的執行力」。
Thumbnail
常有許多想要轉入專案經理的同仁找我諮詢專案經理的career path可以有甚麼發展呢? 因此專案經理PM第一講,就想跟大家分享以我過往的經驗,PM的工作經驗帶給我多少的寶藏。 專案經理給我的三個禮物 想跟大家分享專案經理這個職涯選擇,對我的工作方法與思考方式帶來什麼樣的改變,我認為可以總結為三點:
Thumbnail
常有許多想要轉入專案經理的同仁找我諮詢專案經理的career path可以有甚麼發展呢? 因此專案經理PM第一講,就想跟大家分享以我過往的經驗,PM的工作經驗帶給我多少的寶藏。 專案經理給我的三個禮物 想跟大家分享專案經理這個職涯選擇,對我的工作方法與思考方式帶來什麼樣的改變,我認為可以總結為三點:
Thumbnail
很多學生問「我沒有技術背景,可以當產品經理(PM)嗎?」 很多社會新鮮人想擔任產品經理,第一個擔心的問題就是自己不熟技術、不懂軟硬體、不會數據分析,真的有辦法擔任PM嗎? 大多數人也覺得技術出身的PM比較有優勢,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然技術只是PM技能中的一環不是必要的,還是有很多方式可以補足
Thumbnail
很多學生問「我沒有技術背景,可以當產品經理(PM)嗎?」 很多社會新鮮人想擔任產品經理,第一個擔心的問題就是自己不熟技術、不懂軟硬體、不會數據分析,真的有辦法擔任PM嗎? 大多數人也覺得技術出身的PM比較有優勢,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然技術只是PM技能中的一環不是必要的,還是有很多方式可以補足
Thumbnail
多年前跟一群許久未見的朋友們吃飯。 互相寒暄問到最近自己在什麼產業、職位、做什麼? 第一時間我說自己是PM。 一個在公部門上班的朋友就說PM? 是PM2.5嗎?空氣汙染相關的?當時大家哄堂大笑。 近幾年PM越來常見,各產業各行業都需要PM來梳理工作。 不過我發現就算時至今日很多人、很多老闆也不太清楚
Thumbnail
多年前跟一群許久未見的朋友們吃飯。 互相寒暄問到最近自己在什麼產業、職位、做什麼? 第一時間我說自己是PM。 一個在公部門上班的朋友就說PM? 是PM2.5嗎?空氣汙染相關的?當時大家哄堂大笑。 近幾年PM越來常見,各產業各行業都需要PM來梳理工作。 不過我發現就算時至今日很多人、很多老闆也不太清楚
Thumbnail
產品經理與專案經理有什麼差別?這也是有關PM常被問到的問題?甚至有些當事人也不清楚自己是產品經理還是專案經理?到底這兩個角色之間有哪些同異之處呢?V大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從功能上來看,產品經理是屬於專案經理的一種,但是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簡言之,「產品經理」的角色,就是一個產品的「生母」兼
Thumbnail
產品經理與專案經理有什麼差別?這也是有關PM常被問到的問題?甚至有些當事人也不清楚自己是產品經理還是專案經理?到底這兩個角色之間有哪些同異之處呢?V大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從功能上來看,產品經理是屬於專案經理的一種,但是所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簡言之,「產品經理」的角色,就是一個產品的「生母」兼
Thumbnail
專案經理為了讓專案得以遂行成功,就不得不進行整體的管理,簡單來說,管理的內容就是從接受專案到完成專案的過程,而這樣的過程中就會被要求具備各式各樣的能力。
Thumbnail
專案經理為了讓專案得以遂行成功,就不得不進行整體的管理,簡單來說,管理的內容就是從接受專案到完成專案的過程,而這樣的過程中就會被要求具備各式各樣的能力。
Thumbnail
“產品的成功,是團隊中每個人都做了他們該做的事。但產品的失敗,錯誤都歸咎於產品經理”。— 如果你想避免失敗,就需要先正視產品失敗的根本原因。
Thumbnail
“產品的成功,是團隊中每個人都做了他們該做的事。但產品的失敗,錯誤都歸咎於產品經理”。— 如果你想避免失敗,就需要先正視產品失敗的根本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