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錄☀豆腐的一體多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豆腐,優良植物性蛋白質的好食材,百搭且千變萬化,煎煮炒炸滷都相宜。

●種類簡介

  • 嫩豆腐
日本稱絹豆腐,超含水超滑嫩的豆腐,很容易筷子一夾就破的程度。
  • 板豆腐
日本稱木綿豆腐,比較扎實有口感,多樣化料理中的重要角色。
在菜市場不同攤位購買經驗是,有些豆腐會做到很接近嫩豆腐,連手拿的時候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裂,有些會做的比較耐操,完全看個人喜好選擇。
  • 凍豆腐
原則上就是豆腐拿去冷凍。滷味煮湯火鍋的好伴侶,很容易吸飽美味的湯汁,可以隨著調味與料理方式多樣變化的好食材,且能長久冷凍保存。
通常越嫩的豆腐冷凍後口感越細緻,越扎實的豆腐冷凍後口感越粗曠且孔洞較明顯。
日本有種乾燥的凍豆腐名叫高野豆腐,需要浸泡後再使用,算在乾貨區XD
  • 豆包(雖然非豆腐,反正都是黃豆製品一起寫吧!)
又稱豆皮,製作方式簡單說只取豆漿最上層表皮摺疊而成,長年素食者通常稱之豆包,一般人通常稱之為豆皮。有些油炸過的製品也會叫做豆皮(有時會叫做油豆皮、油皮),注意不要買錯了!
日本也有豆皮,但是跟台灣不同,調味過的比較常見,通常用在豆皮壽司、豆皮烏龍之類的料理,因為台灣在賣場好像也不算少見,小心確認自己想買的是哪種。
腐竹通常指晾乾的豆包/豆皮,但有看過把豆包/豆皮切成小段後也直接叫腐竹的產品,所以比起名字還是好好確定本人更好XD
長期觀察,通常在便當店裡喜歡整個一大片煎或紅燒,但是可能成本問題選擇的都是超級有口感的那種。後來自家在市場直接購買超嫩等級,才知道原來豆包可以嫩的如此美味,一吃入魂!

●購買

如果有空真心推薦去菜市場,每一家豆腐攤都有自己的特色與口感,慢慢找尋自己最喜歡的過程感覺非常美好!而且市場上的一定都是每天現做絕不含防腐劑,常溫下一久放就容易變黃很好判斷新鮮度。
大部分的老闆都很能接受自帶容器,依照自己需要的數量帶容器去請老闆裝,回家簡單清洗處理後可以連容器直接入冰箱,超級方便!
豆包的話一次買五斤裝的更划算,除非遇到剛好當天進貨不然通常都是冷凍品,豆包的軟嫩程度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有些老闆會有不同等級的豆包,可以依照自己的喜愛決定。
這是曾經買過最嫩的豆包,還要特別請老闆定的那種XD

●處理與保存

買豆腐後回家的簡單處理與保存方式非常重要!買一般豆腐就可以直接擁有豆腐和凍豆腐兩種美味,處理和保存方式注意一下就好了!
  • →如果冷藏款豆腐
用過濾水或煮過的冷開水清洗豆腐後倒掉,再次加入過濾水或冷開水,加點鹽,保證水能淹過豆腐,連盒子直接冷藏。需要煮的時候拿出來稍微沖一下即可使用,大約可以放一週左右(因為我家最久一週內一定吃光,所以再久未知)。
剛煮掉一塊才想到拍個照XD
  • ←如果冷凍款凍豆腐
用過濾水或煮過的冷開水清洗豆腐,另外裝一碗過濾水或冷開水,依照自己一次煮的份量準備一些小盒子或小袋子。豆腐在那碗水中再洗一次後,切成自己習慣使用的大小(比如有人喜歡如火鍋店那種較大尺寸款,有人喜歡可以一口一個的小巧款)。裝入盒子或袋子裡後放入冷凍,要煮時直接拿出來整沱丟鍋裡慢慢煮即可(冷凍後不好切所以一定要事先切,這樣可以不用解凍直接煮)。可保存一個月以上。
已經處理好的分裝凍豆腐。
  • →豆包最好冷凍
買回來的豆包有可能是常溫或冷凍款,回家通常先稍微解凍,一樣用過濾水或冷開水清洗後依照日常用量分裝成小盒或小袋,通通放冷凍。煮的話不用解凍直接丟入即可,如果想用煎的請提前解凍。

●雜談:追加其他豆製品

菜市場上有種有點像白豆干又有點像更扎實豆腐一片薄薄的產品,滷味或翻炒都非常適合,那種水份更少更好保存,但是價錢更貴點,偶而買點換換口味滿不錯。
還有現炸且油品還不錯的油豆腐,偶而想吃的時候就乖乖的去趟菜市場吧XD
比起種類繁多的各種再製品,更喜歡單純的食材,光是豆腐,炒番茄是種口味、煮湯是種口味、滷味是種口味、煎炸是種口味、冷凍是種口味、涼拌是種口味、紅燒是種口味、換款配料就換個口味。
單純,卻變化無窮,就像人生。(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136內容數
生活裡的驚喜與精采,打開好奇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鈴瀧編的千界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次做這些糕粿類,首先數學要揀回來用XD
沒錯!最愛的一鍋/碗到底又來了!青花小碗或小魚盤直接上~
感謝來自友人的洛神花贈禮。 感謝吃到見底之前還有想起拍照的自己。
炒黑豆,大概只需要跟黑豆一起度過20分鐘左右的快樂時光,稍微加點耐心加點愛,簡單且香噴噴的美味絕對驚豔! ➤黑豆茶、醋黑豆、黑豆酒
一直很想實驗個簡單方便持久自產自銷的方式,來把家裡不可或缺的基礎調味料加點變化加點層次。陽台綠地轉兩圈,馬上就盯上每年都繁殖茂盛的紫蘇啦! 紫蘇鹽作法、用法、性味、雜談(台灣、日本、韓國紫蘇談)
每次做這些糕粿類,首先數學要揀回來用XD
沒錯!最愛的一鍋/碗到底又來了!青花小碗或小魚盤直接上~
感謝來自友人的洛神花贈禮。 感謝吃到見底之前還有想起拍照的自己。
炒黑豆,大概只需要跟黑豆一起度過20分鐘左右的快樂時光,稍微加點耐心加點愛,簡單且香噴噴的美味絕對驚豔! ➤黑豆茶、醋黑豆、黑豆酒
一直很想實驗個簡單方便持久自產自銷的方式,來把家裡不可或缺的基礎調味料加點變化加點層次。陽台綠地轉兩圈,馬上就盯上每年都繁殖茂盛的紫蘇啦! 紫蘇鹽作法、用法、性味、雜談(台灣、日本、韓國紫蘇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導讀:豆腐,這中華美食的瑰寶,不僅是美食家的心頭好,也是家常菜中的常客。 無論是川菜中的麻婆豆腐、魯菜中的蔥燒豆腐,或是湘菜中的家常豆腐,都深受人們喜愛。 我從小就喜歡吃豆腐,現在兩天不吃,就會覺得全身不適。 然而,與其他食材不同的是,豆腐非常容易變酸。 如果直接放進冰箱,兩天後可能就會變味,
Thumbnail
夏天吃涼拌菜,嫰豆腐最方便,首先,嫰豆腐取出後,建議先沖個水或泡水個5-10分鐘去掉豆腥味,擺盤後斜切或井切成適當大小後再淋上醬汁,醬汁我大多是簡單的淋醬油或素蠔油,沙茶醬、酸辣醬、番茄醬也可以,有時還會灑上黑胡椒粉、辣椒粉等調味料,這樣就是簡單的涼食了。
Thumbnail
豆腐切成厚薄兩種,翻面慢慢煎。放冷後加山海醬與香椿醬。 感覺像西班牙主餐前小點。覺得很不錯。哈,自得其樂的廚藝創作。 開心🥳!
Thumbnail
去半畝園吃飯,沒有什麽驚豔的極品,但每一道都是它理所當然的本貌。其中最令人安心的,就是小菜--該脆的一定脆,該入味的一定入味,特別是皮蛋拌豆腐,是最名門正派的做法。
以文字記錄自己做豆腐的食譜 材料準備: 乾黃豆200克 1500ml水(乾黃豆的6倍水) 液體鹽滷9ml+水9ml 豆腐模和棉巾 豆漿棉袋 果汁機/調理機 作法: 黃豆前一晚先泡水(建議水量2-3倍,黃豆泡水後會漲2-3倍大) 用果汁機將黃豆和1200ml水打成生豆漿(看果汁
Thumbnail
今天又是在Instagram收藏裡面找到的低脂高蛋白料理,豆腐歐姆蛋!做法大概是這幾個減脂餐中最簡單的,只要全部喇一喇下去煎就好! 先打三顆蛋進碗中,加入醬油、味霖、烹大師,這個食譜是日式口味!然後將一盒嫩豆腐加入其中,切蔥花,越多越香,然後全部一起攪碎喇喇欸,賣相有點…哈哈一言難盡,但是煎起來十
Thumbnail
 用湯匙劃開豆腐奶酪一角,放入嘴裡品嘗,舌尖感受到它與一般鮮奶酪滑順的口感不同,這兒的豆腐奶酪吃起來的感覺,是比較綿密且紮實,蜜漬豆類食材Q彈略有咀嚼感,一旁的無糖黑豆茶飲品化解了甜膩的滋味。
Thumbnail
上善豆家和全家聯名推出了很多新式的蔬食食品👍👍 這裡的一款麻婆豆腐的麵很好吃,但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賣?
Thumbnail
又是隨心所欲,好一個臨時起意 又來到了臺南🥳 對愛吃的我而言,吃,不只是‘’貪吃‘’,而是種快樂的泉源 豆腐洋行是屬於“露天坐位”,但有棚架的,而是以手工豆腐為主題的冰品店,必須說〔這裡的豆腐不是如我們平常火鍋店,亦或料理餐點那個豆腐,此豆腐非彼豆腐,😅 而是運用如“杏仁”,“泰奶”,“牛奶
Thumbnail
明治35年(1902年)創業的壽司老店,店裡百年屹立不搖的兩大招牌商品,「稻荷壽司」、「干瓢巻き」兩種壽司種類裡最素樸也非主角的,簡單的東西做到極致,醬油滷到非常入味的豆皮,口感軟中帶Q,吸滿了湯汁的豆皮一口咬下在嘴裡炸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導讀:豆腐,這中華美食的瑰寶,不僅是美食家的心頭好,也是家常菜中的常客。 無論是川菜中的麻婆豆腐、魯菜中的蔥燒豆腐,或是湘菜中的家常豆腐,都深受人們喜愛。 我從小就喜歡吃豆腐,現在兩天不吃,就會覺得全身不適。 然而,與其他食材不同的是,豆腐非常容易變酸。 如果直接放進冰箱,兩天後可能就會變味,
Thumbnail
夏天吃涼拌菜,嫰豆腐最方便,首先,嫰豆腐取出後,建議先沖個水或泡水個5-10分鐘去掉豆腥味,擺盤後斜切或井切成適當大小後再淋上醬汁,醬汁我大多是簡單的淋醬油或素蠔油,沙茶醬、酸辣醬、番茄醬也可以,有時還會灑上黑胡椒粉、辣椒粉等調味料,這樣就是簡單的涼食了。
Thumbnail
豆腐切成厚薄兩種,翻面慢慢煎。放冷後加山海醬與香椿醬。 感覺像西班牙主餐前小點。覺得很不錯。哈,自得其樂的廚藝創作。 開心🥳!
Thumbnail
去半畝園吃飯,沒有什麽驚豔的極品,但每一道都是它理所當然的本貌。其中最令人安心的,就是小菜--該脆的一定脆,該入味的一定入味,特別是皮蛋拌豆腐,是最名門正派的做法。
以文字記錄自己做豆腐的食譜 材料準備: 乾黃豆200克 1500ml水(乾黃豆的6倍水) 液體鹽滷9ml+水9ml 豆腐模和棉巾 豆漿棉袋 果汁機/調理機 作法: 黃豆前一晚先泡水(建議水量2-3倍,黃豆泡水後會漲2-3倍大) 用果汁機將黃豆和1200ml水打成生豆漿(看果汁
Thumbnail
今天又是在Instagram收藏裡面找到的低脂高蛋白料理,豆腐歐姆蛋!做法大概是這幾個減脂餐中最簡單的,只要全部喇一喇下去煎就好! 先打三顆蛋進碗中,加入醬油、味霖、烹大師,這個食譜是日式口味!然後將一盒嫩豆腐加入其中,切蔥花,越多越香,然後全部一起攪碎喇喇欸,賣相有點…哈哈一言難盡,但是煎起來十
Thumbnail
 用湯匙劃開豆腐奶酪一角,放入嘴裡品嘗,舌尖感受到它與一般鮮奶酪滑順的口感不同,這兒的豆腐奶酪吃起來的感覺,是比較綿密且紮實,蜜漬豆類食材Q彈略有咀嚼感,一旁的無糖黑豆茶飲品化解了甜膩的滋味。
Thumbnail
上善豆家和全家聯名推出了很多新式的蔬食食品👍👍 這裡的一款麻婆豆腐的麵很好吃,但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賣?
Thumbnail
又是隨心所欲,好一個臨時起意 又來到了臺南🥳 對愛吃的我而言,吃,不只是‘’貪吃‘’,而是種快樂的泉源 豆腐洋行是屬於“露天坐位”,但有棚架的,而是以手工豆腐為主題的冰品店,必須說〔這裡的豆腐不是如我們平常火鍋店,亦或料理餐點那個豆腐,此豆腐非彼豆腐,😅 而是運用如“杏仁”,“泰奶”,“牛奶
Thumbnail
明治35年(1902年)創業的壽司老店,店裡百年屹立不搖的兩大招牌商品,「稻荷壽司」、「干瓢巻き」兩種壽司種類裡最素樸也非主角的,簡單的東西做到極致,醬油滷到非常入味的豆皮,口感軟中帶Q,吸滿了湯汁的豆皮一口咬下在嘴裡炸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