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諮商嗎?」
「我的問題很嚴重嗎?」
「一般人也都會這樣嗎?」
「應該還有更多人比我更需要諮商吧?」
儘管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諮商,
但其實多數的人,對諮商仍然充滿了矛盾。
「我好像需要諮商,可是我不確定我是不是這麼需要?」
當你有這樣的想法的時候,很有可能是因為對自己的感受跟需求太陌生,或是不那麼確定能從諮商裡得到什麼、想要什麼,甚至對於被幫忙的感覺,充滿了複雜的情感。但其實,在這些陌生與不確定的感受背後,往往潛藏了許多被塵封的記憶、情感與需要,甚至難以言喻的創傷。
─ ─ ─
有些人覺得諮商就像打開潘朵拉盒子,要看見原來自己會有這些感覺跟想法,其實是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彷彿情緒是一頭失控的野馬,一但碰觸了、看見了,不曉得這匹脫疆的野獸,會將自己帶往哪裡,又會不會讓自己跟身邊的人遍體鱗傷。
這樣的失控太令人恐懼,只好選擇避而不談,甚至遺忘。但這些被關起來、不被看見的情感,並不會因此消失,反倒化成了平日裡,那些無來由地陷入低潮,憂鬱、焦慮,甚至煩躁的感受。直到情緒累積、蔓延,開始動搖習以為常的生活,甚至遭逢命運的衝擊,不得不面對,再也關不住的時刻,這些受苦的靈魂,才終於踏進諮商室裡。
那麼多被塵封許久、無以名狀的感覺,用精神分析的語言來說,我們都會有著對某些發生感到焦慮無比、甚至難以思考的時刻。就像疫情剛剛開始的時候,人們對於無法理解與掌握的情境,會無法克制地湧現焦慮與恐慌一樣。
舉例來說,那就像我們把手伸進恐怖箱一樣,看得見恐怖箱裡東西的人覺得那沒什麼,但不知道裡面是什麼的人,在種種感官與覺受的刺激下,卻莫名地充滿恐懼的想像,種種不安與恐懼傾倒而出。這些無法被掌握、命名的狀況,其實就像是初生的嬰兒所面臨的世界,在還沒有發展出語言,無法思考、理解這些感受的時候。如果能有一位足夠好的照顧者,為我們理解、命名、辨別這些感受,那麼恐懼將不至於使我們淹沒,會讓人感到放心與安全。
這些被好好理解的時刻,形成了我們心裡重要的被照顧的經驗,建立起我們對這世界的理解、對自我的理解:
「原來我是重要的、我的需求是有形、能夠被看見、被理解,甚至被接受的。」
而那些失手、不夠被理解、被忽視、被指責的時刻,形成另一種對自己的理解。
「我真的有需要嗎?我的需要是重要的嗎?還是這些需求其實很難搞?」
對自尊高的孩子來說,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一再告訴自己,我一點都不需要,畢竟擁有需要是太危險的事情,那意味著我有可能會被拒絕,而拒絕是讓人太傷心、太羞愧的事情。把自己的需求關起來,走著走著,似乎也真的忘記了,曾經也有過需要,曾經有過,那些想要被理解、想要被關心、想要被重視、想要被在乎、想要有人可以依賴、撒嬌、甚至被幫忙的時刻。
有些貼心的孩子,甚至成為了最乖巧體貼的模樣,失去了自己的聲音跟想法,他們無法辨認自己值得多少需要。不斷地說服自己,一點點的需要、一點點的照顧就夠了,害怕再多要,連這麼一點點都要失去了。
這些對自己需求的困惑與害怕、就像看不見的傷,讓人在忽略與渴望之間擺盪,認不清自己的模樣。
許多人即使走進了諮商室,仍然辛苦地與內在的矛盾奮戰著:
「我是不是能看見、承認,我真的有這樣的需要,甚至允許有這樣需求的自己呢?」
有的人說,無形的傷痕最痛。
最怕說不出來的痛、無法形容的痛、難以被命名的痛。
而這些看不見的需要,就像徘徊在暗處的幽魂,
等著被看見、被理解,等著我們給他一個清楚的形狀。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實是如此地重要。
你呢?
在你心裡,
是不是也有那些忘記了,
不敢承認與允許的需要?
- - - - - -謐光。心理工作室- - - - - -
✦ ✦ 個別諮商、團體、工作坊合作 歡迎聯繫✦ ✦
➤ IG:
light_psychworks➤ 臉書:
謐光。心理工作室➤ 信箱聯繫:【yingrulov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