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想要建立界線這麼難?(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繼上回談到的第一種界線,
這次要談的界線類型,相較第一種類型,
恰好是光譜上的另一種極端。

➤  第二種:柔軟/軟弱/虛弱的界線

普遍談到容易被情緒勒索的類型,其實多數屬於這樣的界線。他們敏感也容易理解與認同他人的感受,比起跟他人不一樣,更喜歡感覺到「我們一樣」,彷彿同屬一個圈子的歸屬感。

因為這種與他人同在的感覺,會帶來被肯定、被喜歡的感受。

也因為當我跟你一樣,那麼我們之間就不會有衝突。沒有衝突,就不用感受到可能被拒絕、被指責、被攻擊的風險。

因為渴望與他人同在,這樣界線的人,當在乎他人感受的時候,容易受他人影響而失去自己的聲音。甚至面對態度強硬的人,自己的意見、想法、感受就會像被吞噬一樣不見。

這些被壓抑下來的犧牲跟忍耐,往往在受不了的時候,爆發程度常會讓身邊的人感到詫異,甚至被冠上「情緒化」的污名。

所以不要小看這般界線看似虛弱,實則爆發的力量,正因為容易被吞噬、被控制,容易允許別人影響自己,所以在親密關係裡的陰影面,也很可能變成控制的人:我都跟你一樣,那麼你也要跟我想的一樣才可以。

值得一提的是,往往這樣界線的人還隱含著對分離的恐懼。出生的本質就是一場分離,但我們並不是朝向著分離,而是不斷地在分離與融合之間來回著朝向成熟。

但如果總是想要維持你我相似而融合的感覺,如同回到子宮一樣的嬰兒,與母親不分你我的狀態。(媽媽的感覺就是我的感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就會逐漸失去自己。

那麼,相比第一種界線的人,

這樣融合的關係,算是一種親密嗎?

我會說:是,但並不是「完整的」親密感。

因為這樣界線的人,喜歡關係舒服的感覺,不喜歡衝突。衝突對他們而言,就像核彈等級的危險。

真正完整的親密感是:

「我能夠承受跟消化關係裡,舒服與不舒服的感受。」

  因此在這樣的界線裡,擁有面對衝突的能力,發展出內在健康的攻擊力,會是主要的成長目標。要知道的是,有關於那些渴望被愛、被喜歡、被認同、被肯定的需求,往往也跟童年是否被善待,與「我是否足夠重要」的自我價值有關。

  能夠與人親近的柔軟,是這樣界線的人很值得肯定的能力。但在親近之外,也可以嘗試承受「我們不一樣」的衝突感,甚至練習承受「我有可能讓人失望」的結果。並理解到,讓人生氣與失望,甚至感到受傷,這些都是一段關係成熟必經的過程,而這都不代表是自己不夠好。

---

下次我們再來談談第三種界線,
所謂彈性或健康的界線,也有它要付出的代價呢!

- - - - - -謐光。心理工作室- - - - - -

✦ ✦ 個別諮商、團體、工作坊合作 歡迎聯繫✦ ✦

➤ IG:light_psychworks
➤ 臉書:謐光。心理工作室
➤ 信箱聯繫:【yingrulove@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柯盈如諮商心理師─謐光心理工作室的沙龍
12會員
12內容數
2024/02/19
  ...這個可憐既像是貝拉的處境,但當看見貝拉跳脫限制的自由能量展現,以另一種幽默與反諷的角度,看待這種權勢的侵入與不自在的同時,可憐的難道不是那些被教條與恐懼束縛卻不自知的人們?   究竟可憐的東西要定調為喜劇又或者是悲劇,或許隨人的視角不同。不過,自古喜劇總是經由悲劇堆疊而來的一種昇華。
Thumbnail
2024/02/19
  ...這個可憐既像是貝拉的處境,但當看見貝拉跳脫限制的自由能量展現,以另一種幽默與反諷的角度,看待這種權勢的侵入與不自在的同時,可憐的難道不是那些被教條與恐懼束縛卻不自知的人們?   究竟可憐的東西要定調為喜劇又或者是悲劇,或許隨人的視角不同。不過,自古喜劇總是經由悲劇堆疊而來的一種昇華。
Thumbnail
2023/08/18
​前面我們談到失去與內在、外在的連結,是讓我們陷入焦慮的原因之一,而覺察總是改變的開始,「正視與承認」疲憊/焦慮的訊號,是很重要的第一步,這樣的承認,其實也是對自己需求重視的開始。 焦慮導致的疲憊感, 也正應對著擁有好品質的休息的需要, 然而並不是只有睡覺才能做到所謂的休息, 真正的休息是...
Thumbnail
2023/08/18
​前面我們談到失去與內在、外在的連結,是讓我們陷入焦慮的原因之一,而覺察總是改變的開始,「正視與承認」疲憊/焦慮的訊號,是很重要的第一步,這樣的承認,其實也是對自己需求重視的開始。 焦慮導致的疲憊感, 也正應對著擁有好品質的休息的需要, 然而並不是只有睡覺才能做到所謂的休息, 真正的休息是...
Thumbnail
2023/08/18
  不管你的童年有沒有擁有過芭比,一定都聽過芭比,芭比總是能激起人們各種的投射與情緒。而顯然芭比這部電影同樣地也為不同族群的人,激起了多樣又精彩的情感與反應。有的人歡笑喜悅又感動帶淚;有的人渾身不適,卻說不上來是為什麼;甚至有的人不屑一顧,或是憤而離場......
Thumbnail
2023/08/18
  不管你的童年有沒有擁有過芭比,一定都聽過芭比,芭比總是能激起人們各種的投射與情緒。而顯然芭比這部電影同樣地也為不同族群的人,激起了多樣又精彩的情感與反應。有的人歡笑喜悅又感動帶淚;有的人渾身不適,卻說不上來是為什麼;甚至有的人不屑一顧,或是憤而離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能擁有關係,同時也保有自己。」 在這樣的界線裡,我們會有能力在關係中感受到: 「不害怕失去關係與自己,我會在乎對方,但同時也在乎我自己。」 這個境界並不容易,也不是每一次的衝突裡都能做得到, 畢竟我們總有各自生命或性格裡的罩門。
Thumbnail
「我能擁有關係,同時也保有自己。」 在這樣的界線裡,我們會有能力在關係中感受到: 「不害怕失去關係與自己,我會在乎對方,但同時也在乎我自己。」 這個境界並不容易,也不是每一次的衝突裡都能做得到, 畢竟我們總有各自生命或性格裡的罩門。
Thumbnail
普遍談到容易被情緒勒索的類型,其實多數屬於這樣的界線。 他們敏感也容易理解與認同他人的感受,比起跟他人不一樣,更喜歡感覺到「我們一樣」,彷彿同屬一個圈子的歸屬感。因為渴望與他人同在,這樣界線的人,當在乎他人感受的時候,容易受他人影響而失去自己。面對態度強硬的人,意見、想法、感受就會像被吞噬消失。
Thumbnail
普遍談到容易被情緒勒索的類型,其實多數屬於這樣的界線。 他們敏感也容易理解與認同他人的感受,比起跟他人不一樣,更喜歡感覺到「我們一樣」,彷彿同屬一個圈子的歸屬感。因為渴望與他人同在,這樣界線的人,當在乎他人感受的時候,容易受他人影響而失去自己。面對態度強硬的人,意見、想法、感受就會像被吞噬消失。
Thumbnail
「覺得自己總是被情緒勒索?」 「想為自己設限,卻常常覺得卡關?」 「難道,不受到影響就是健康的界線?」   情緒被影響的感受往往很不舒服,大家都想知道,要怎麼建立起自己的界線?但說歸說,道理都知道,卻常常覺得很難做到。其實不同的界線,會有各自要面對的難題。究竟自己在關係裡的界線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覺得自己總是被情緒勒索?」 「想為自己設限,卻常常覺得卡關?」 「難道,不受到影響就是健康的界線?」   情緒被影響的感受往往很不舒服,大家都想知道,要怎麼建立起自己的界線?但說歸說,道理都知道,卻常常覺得很難做到。其實不同的界線,會有各自要面對的難題。究竟自己在關係裡的界線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其實生活中大多數的人在關係中多有困擾、衝突、糾結、混亂,我做了那麼多,為什麼別人都不改變!為什麼都是自己那麼苦?我說了怎麼都沒有用?自己為這段關係感到無奈、無力與沒有用。接下來想跟大家提到的是為什麼建議閱讀這本書(立界線得自由)
Thumbnail
其實生活中大多數的人在關係中多有困擾、衝突、糾結、混亂,我做了那麼多,為什麼別人都不改變!為什麼都是自己那麼苦?我說了怎麼都沒有用?自己為這段關係感到無奈、無力與沒有用。接下來想跟大家提到的是為什麼建議閱讀這本書(立界線得自由)
Thumbnail
看不見的界線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影響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如何避免他人侵犯自己的界限? 什麼樣的人容易越界? 該如何應對這樣的人?
Thumbnail
看不見的界線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影響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如何避免他人侵犯自己的界限? 什麼樣的人容易越界? 該如何應對這樣的人?
Thumbnail
INFJ與高敏感人易同理共情,卻也可能因此活得太累。我們都喜歡自己脆弱時,有人接住我們,同理我們;假如你也真心關切他人,並對他人的情緒感同身受,那勢必會擔負很多他人的情感。好的情況下,你能找到排解方法釋放掉,若無法適當釋放,很可能你的情緒水平會逐漸走低,變得對消極人事物更敏感、脆弱或憂傷。
Thumbnail
INFJ與高敏感人易同理共情,卻也可能因此活得太累。我們都喜歡自己脆弱時,有人接住我們,同理我們;假如你也真心關切他人,並對他人的情緒感同身受,那勢必會擔負很多他人的情感。好的情況下,你能找到排解方法釋放掉,若無法適當釋放,很可能你的情緒水平會逐漸走低,變得對消極人事物更敏感、脆弱或憂傷。
Thumbnail
★得寸進尺的關係,不叫親近,而是侵犯; 相處時一味忍讓,不叫好人,而是爛好人。 要防止「情緒傳染病」擴散, 就得學會劃出恰到好處的人我界線! ●根據心理分析理論,父母、朋友、鄰居口中的「為了你好」,其實大多數是「為了自己好」。 而且這種基於「為了你好」所採取的行動,過程也多半不會太順利。因為你明明沒
Thumbnail
★得寸進尺的關係,不叫親近,而是侵犯; 相處時一味忍讓,不叫好人,而是爛好人。 要防止「情緒傳染病」擴散, 就得學會劃出恰到好處的人我界線! ●根據心理分析理論,父母、朋友、鄰居口中的「為了你好」,其實大多數是「為了自己好」。 而且這種基於「為了你好」所採取的行動,過程也多半不會太順利。因為你明明沒
Thumbnail
 承接上一篇,本篇繼續探討另外四點造成無法立下界限的因素: 你也想從混亂糾葛的關係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價值感: 這個因素是許多人無法立下界限的主要原因。關於我們的個體存在,都有基本內在需求存在,這些內在需求包括:安全感、重要感、受尊重感、被接納感。
Thumbnail
 承接上一篇,本篇繼續探討另外四點造成無法立下界限的因素: 你也想從混亂糾葛的關係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價值感: 這個因素是許多人無法立下界限的主要原因。關於我們的個體存在,都有基本內在需求存在,這些內在需求包括:安全感、重要感、受尊重感、被接納感。
Thumbnail
為什麼談人我界線,總要有人連結到「自私」呢? 界線,所談的是一個完整獨立個體的概念,有自己的感受、思想,和做決定選擇的自主。你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因為界線的存在,所以你可以被界定什麼是你;你的觀點、你的感受、你的情緒、你的選擇、你的所屬物、你的權利…等等。 難道有人希望自己和身邊的人,都不是完整獨立?
Thumbnail
為什麼談人我界線,總要有人連結到「自私」呢? 界線,所談的是一個完整獨立個體的概念,有自己的感受、思想,和做決定選擇的自主。你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因為界線的存在,所以你可以被界定什麼是你;你的觀點、你的感受、你的情緒、你的選擇、你的所屬物、你的權利…等等。 難道有人希望自己和身邊的人,都不是完整獨立?
Thumbnail
通常人我關係界線不清的人,對於他人談論界線,就會渾身不舒服,充滿防衛、敵意和抗拒。 但他想到的,不是他好愛為他人承擔、奉獻、犧牲,為何人我之間需要界線分別個體性呢? 他想到的,其實是好怕別人不為他承擔、承受,不替他背負他不想面對也不想學習的事..
Thumbnail
通常人我關係界線不清的人,對於他人談論界線,就會渾身不舒服,充滿防衛、敵意和抗拒。 但他想到的,不是他好愛為他人承擔、奉獻、犧牲,為何人我之間需要界線分別個體性呢? 他想到的,其實是好怕別人不為他承擔、承受,不替他背負他不想面對也不想學習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