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種:彈性/自由/健康的界線
健康的界線是:「我能擁有關係,同時也保有自己。」
在這樣的界線裡,我們會有能力在關係中感受到:
「我不害怕失去關係與自己,我會在乎對方,但同時也在乎我自己。」
這個境界並不容易,也不是每一次的衝突裡都能做得到,畢竟我們總有各自生命或性格裡的罩門。當我們要表達自身立場,真正的自由,就會碰撞到各種聲音,我們會與人發生衝突,這些碰撞會讓人很不舒服。因為保有自身立場去碰撞,代表著,我可能得承受選擇之後付出的代價。這個代價不管是我無法什麼都要,也可能會有做錯決定的失敗。
這些承受被拒絕、被攻擊、甚至被當作壞人的風險,往往會讓人怯步而不敢做出選擇。相較於第一種界線是不做選擇,第二種是把選擇交給別人,真正健康的界線是:
「我願意為自己做出選擇,並承擔可能的代價。」
更重要的是,會需要承受到更多的感覺。而這正是第一種跟第二種界線的人,最害怕的事情:「不想要衝突的感受,甚至不要有任何感覺。」相反的,在這樣的界線裡,不僅能承受親密與不舒服的衝突感,與人相處也有彈性協調進退的能力。
在關係中,我們會看見他人的想法與感受,同時也擁有自己的立場與感覺。而真正的自由並不是任性與縱容,反而是選擇與承擔。知道在衝突後的結果有可能會不盡人意,可能會讓人傷心或生氣,但也能夠哀悼:
「很遺憾你/你們無法理解我的選擇與想法。」
健康的界線是:同時擁有親密融合與獨立自主的能力,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兩種天性的需要:
「擁有關係的親密,與擁有獨立的自我。」
我們一生前期最重要的議題,幾乎會在這兩者之間擺盪。當我們能夠同時擁有,才會感受到真正的自由。在臨床遇到的經驗裡,不論什麼樣的主題,當我們探索自己的時候,終究會回到與原生家庭的關係。常見的痛苦在於:
「我要如何脫離父母的期待,真正地擁有自己?」
「可是我很害怕他們生氣、他們傷心,那會讓我覺得自己好糟糕。」
放棄了自己真正的聲音,表面上看起來好像穩定了關係,沒有衝突。可是底層真正的情緒並沒有真的過去,這時候的需求與壓力,往往會透過身體的症狀反應出來。
往往在諮商初期,最常聽到的說法是:
「我和父母關係一向都很要好。」
「我和家人相處沒有問題呀?」
「我們是關係很緊密的家庭。」
但當諮商時間拉長後,細細往下談,就會慢慢發現,其實並不是沒有衝突,而是忘記了、或是不敢承認這個衝突的存在。這個好,是一廂情願的好,因為一但承認或看見了,最害怕的是不知道怎麼消化對父母的恨意、憤怒與不滿。這些攻擊的後果太可怕了,以至於必須拼命把各種感覺藏起來,告訴自己,我很好,我們也很好。(這裡面有很複雜的心理機制,未來有機會再談。)
在這樣的機制裡,其實花了好大的力氣在壓抑自己,形成了一種神不知鬼不覺的配合與順從,但身體自然也付出了代價,透過各種症狀來為自己說話,形成了各種焦慮症、憂鬱症、身心症。
在這些經驗裡,最常見到的是檢查不出原因的腸胃問題,而腸胃正是我們身體最大的消化器官。因為情緒無處去,消化不了的,只好留在身體裡,來到身體最脆弱的地方,最後讓身體來為我們說話。
有句話常這麼說:「好人不長命。」
現代人前幾名的疾病,癌症,有很大部份的原因,正是因為累積了太多的情緒。這樣的人,他們往往是最能忍耐、最能壓抑感受,往往也是家裡最貼心、孝順的小孩。
談到這裡,一定會有很多人會問:
那麼我要怎麼做,才有辦法擁有這樣的界線呢?
其實這些界線沒有好壞,它只是一種我們選擇生存的方式,所以有它的好處,自然也有相應的代價。我們只是在成長過程裡,找到了能讓我們最不費力的方式活下來。而生命的經驗會讓我們逐漸發現,這些代價太痛苦了,我們需要開始尋找新的出路,所以許多人紛紛來到了諮商室裡,想要開始看看自己的生命經驗,想要瞭解自己,到底怎麼了?
這過程並不容易,因為牽涉到創傷的防衛、自我認同重新的建立,是一條需要時間、經驗逐步成長的道路。往往需要長期的心理工作與生命經驗的積累,整理過往衝突經驗的創傷,才有機會逐步長出對自我的認識,重建面對關係衝突的力量。
感謝這個一路堅韌地找到方式存活下來的自己,也試著看見自己內在的恐懼。當我們能與情緒連結,重視真實的聲音,學會承接內在的需要,就會是界線建立的開始。
- - - - - -謐光。心理工作室- - - - - -
✦ ✦ 個別諮商、團體、工作坊合作 歡迎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