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想要建立界線這麼難?(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第三種:彈性/自由/健康的界線
健康的界線是:「我能擁有關係,同時也保有自己。」
在這樣的界線裡,我們會有能力在關係中感受到:
「我不害怕失去關係與自己,我會在乎對方,但同時也在乎我自己。」
  這個境界並不容易,也不是每一次的衝突裡都能做得到,畢竟我們總有各自生命或性格裡的罩門。當我們要表達自身立場,真正的自由,就會碰撞到各種聲音,我們會與人發生衝突,這些碰撞會讓人很不舒服。因為保有自身立場去碰撞,代表著,我可能得承受選擇之後付出的代價。這個代價不管是我無法什麼都要,也可能會有做錯決定的失敗。
  這些承受被拒絕、被攻擊、甚至被當作壞人的風險,往往會讓人怯步而不敢做出選擇。相較於第一種界線是不做選擇,第二種是把選擇交給別人,真正健康的界線是:
  「我願意為自己做出選擇,並承擔可能的代價。」
  更重要的是,會需要承受到更多的感覺。而這正是第一種跟第二種界線的人,最害怕的事情:「不想要衝突的感受,甚至不要有任何感覺。」相反的,在這樣的界線裡,不僅能承受親密與不舒服的衝突感,與人相處也有彈性協調進退的能力。
  在關係中,我們會看見他人的想法與感受,同時也擁有自己的立場與感覺。而真正的自由並不是任性與縱容,反而是選擇與承擔。知道在衝突後的結果有可能會不盡人意,可能會讓人傷心或生氣,但也能夠哀悼:
  「很遺憾你/你們無法理解我的選擇與想法。」
健康的界線是:同時擁有親密融合與獨立自主的能力,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兩種天性的需要:
「擁有關係的親密,與擁有獨立的自我。」
  我們一生前期最重要的議題,幾乎會在這兩者之間擺盪。當我們能夠同時擁有,才會感受到真正的自由。在臨床遇到的經驗裡,不論什麼樣的主題,當我們探索自己的時候,終究會回到與原生家庭的關係。常見的痛苦在於:
「我要如何脫離父母的期待,真正地擁有自己?」
「可是我很害怕他們生氣、他們傷心,那會讓我覺得自己好糟糕。」
放棄了自己真正的聲音,表面上看起來好像穩定了關係,沒有衝突。可是底層真正的情緒並沒有真的過去,這時候的需求與壓力,往往會透過身體的症狀反應出來。
往往在諮商初期,最常聽到的說法是:
「我和父母關係一向都很要好。」
「我和家人相處沒有問題呀?」
「我們是關係很緊密的家庭。」
  但當諮商時間拉長後,細細往下談,就會慢慢發現,其實並不是沒有衝突,而是忘記了、或是不敢承認這個衝突的存在。這個好,是一廂情願的好,因為一但承認或看見了,最害怕的是不知道怎麼消化對父母的恨意、憤怒與不滿。這些攻擊的後果太可怕了,以至於必須拼命把各種感覺藏起來,告訴自己,我很好,我們也很好。(這裡面有很複雜的心理機制,未來有機會再談。)
  在這樣的機制裡,其實花了好大的力氣在壓抑自己,形成了一種神不知鬼不覺的配合與順從,但身體自然也付出了代價,透過各種症狀來為自己說話,形成了各種焦慮症、憂鬱症、身心症。
  在這些經驗裡,最常見到的是檢查不出原因的腸胃問題,而腸胃正是我們身體最大的消化器官。因為情緒無處去,消化不了的,只好留在身體裡,來到身體最脆弱的地方,最後讓身體來為我們說話。
  有句話常這麼說:「好人不長命。」
  現代人前幾名的疾病,癌症,有很大部份的原因,正是因為累積了太多的情緒。這樣的人,他們往往是最能忍耐、最能壓抑感受,往往也是家裡最貼心、孝順的小孩。
  談到這裡,一定會有很多人會問:
  那麼我要怎麼做,才有辦法擁有這樣的界線呢?
  其實這些界線沒有好壞,它只是一種我們選擇生存的方式,所以有它的好處,自然也有相應的代價。我們只是在成長過程裡,找到了能讓我們最不費力的方式活下來。而生命的經驗會讓我們逐漸發現,這些代價太痛苦了,我們需要開始尋找新的出路,所以許多人紛紛來到了諮商室裡,想要開始看看自己的生命經驗,想要瞭解自己,到底怎麼了?
  這過程並不容易,因為牽涉到創傷的防衛、自我認同重新的建立,是一條需要時間、經驗逐步成長的道路。往往需要長期的心理工作與生命經驗的積累,整理過往衝突經驗的創傷,才有機會逐步長出對自我的認識,重建面對關係衝突的力量。
  感謝這個一路堅韌地找到方式存活下來的自己,也試著看見自己內在的恐懼。當我們能與情緒連結,重視真實的聲音,學會承接內在的需要,就會是界線建立的開始。
- - - - - -謐光。心理工作室- - - - - -
✦ ✦ 個別諮商、團體、工作坊合作 歡迎聯繫✦ ✦
➤ IG:light_psychworks
➤ 臉書:謐光。心理工作室
➤ 信箱聯繫:【yingrulove@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普遍談到容易被情緒勒索的類型,其實多數屬於這樣的界線。 他們敏感也容易理解與認同他人的感受,比起跟他人不一樣,更喜歡感覺到「我們一樣」,彷彿同屬一個圈子的歸屬感。因為渴望與他人同在,這樣界線的人,當在乎他人感受的時候,容易受他人影響而失去自己。面對態度強硬的人,意見、想法、感受就會像被吞噬消失。
「覺得自己總是被情緒勒索?」 「想為自己設限,卻常常覺得卡關?」 「難道,不受到影響就是健康的界線?」   情緒被影響的感受往往很不舒服,大家都想知道,要怎麼建立起自己的界線?但說歸說,道理都知道,卻常常覺得很難做到。其實不同的界線,會有各自要面對的難題。究竟自己在關係裡的界線是什麼樣子呢?
「我好像需要諮商,但我不確定我是不是這麼需要?」   當有這樣的想法的時候,很有可能是因為對自己的感受跟需求太陌生,或是不那麼確定能從諮商裡得到什麼、想要什麼,甚至對於被幫忙的感覺,充滿了複雜的情感。但其實,在這些陌生與不確定的感受背後,往往潛藏了許多被塵封的記憶、情感與需要,甚至難以言喻的創傷。
普遍談到容易被情緒勒索的類型,其實多數屬於這樣的界線。 他們敏感也容易理解與認同他人的感受,比起跟他人不一樣,更喜歡感覺到「我們一樣」,彷彿同屬一個圈子的歸屬感。因為渴望與他人同在,這樣界線的人,當在乎他人感受的時候,容易受他人影響而失去自己。面對態度強硬的人,意見、想法、感受就會像被吞噬消失。
「覺得自己總是被情緒勒索?」 「想為自己設限,卻常常覺得卡關?」 「難道,不受到影響就是健康的界線?」   情緒被影響的感受往往很不舒服,大家都想知道,要怎麼建立起自己的界線?但說歸說,道理都知道,卻常常覺得很難做到。其實不同的界線,會有各自要面對的難題。究竟自己在關係裡的界線是什麼樣子呢?
「我好像需要諮商,但我不確定我是不是這麼需要?」   當有這樣的想法的時候,很有可能是因為對自己的感受跟需求太陌生,或是不那麼確定能從諮商裡得到什麼、想要什麼,甚至對於被幫忙的感覺,充滿了複雜的情感。但其實,在這些陌生與不確定的感受背後,往往潛藏了許多被塵封的記憶、情感與需要,甚至難以言喻的創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之前一樣,曾經經歷「界限」模糊而對人生帶來影響,因此更明白人生快樂的重要鑰匙,是要看清自己與外在世界的邊界感也就是「界限」。 "界線” &"界限"的差異 「線」是有明確的分界點,而「限」是一種很個人化的狀態呈現,但不管是「界線」還是「界限」都是為了保護自己與他人非常重要的資
Thumbnail
瞭解在關係中如何設立界線以保護自己,尊重他人,並維護關係的重要性。透過認識自己的感受並主動表達,能夠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這是每個人內心都有的那條線,若有人跨越了你的那條線,爭執或對立就會發生。然而,界線並非永恆不變,就端看你的心,願不願意鬆開那條線。
Thumbnail
關於自我邊界,不是把自己框在一個範圍,敵對這個世界, 而是說清楚自己的需求與表達自己的想法。 理解彼此的差異,雙方是否都在舒適關係裡,如果不是,就讓不適合的離開。 關係中最難的是家庭、父母、小孩, 有時候選擇確實會受限於各種經濟、能力、資源, 但你的想法,如何詮釋關係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
Thumbnail
界線的型態包括適應和不適應,分為模糊、鬆散及僵化。這些界線型態與童年經驗有關且影響人際關係。塑造健康界線需要家庭氛圍尊重孩子的界線,讓孩子理解與建立自己的界線。提供不適應界線的童年經歷和不健康界線狀態的例子,介紹內在與外在界線的區分以及辨識界線被侵犯的狀況。下一篇,將介紹如何設立和練習界線的彈性。
Thumbnail
由資深心理師撰寫,指出人際問題主因為"越界"行為侵犯他人界線。書中列舉多種建立健康界線的方式,如注重第一印象、營造神秘感,強調培養自尊心對維繫良好人際關係至關重要。作者建議定期檢視友誼名單,不同生活階段所需的人際需求有別,接納關係的新陳代謝。並呼籲讀者尊重自我感受,勿過度依賴外在評價。
你不愛自己,別人要如何愛你? 前言 陌生人沒有什麼界線不界線,之所以要立界線一定是兩個有關係的個體,其中一方認為自己在關係中感到不舒服,因而想要有所改變了。而之所以不舒服,往往是為了贏得他方的喜歡或肯定,使自己受了委屈,並被自己察覺到了。(如果沒感到不舒服;或感到不舒服,但沒想到或者無意改變,那
設立平衡健康的界線, 覺察你做得是為關係帶來長遠的益處,或是製造分裂衝突, 你有絕對的能力去明辨,做出選擇,採取行動。
Thumbnail
唯有能正視自己與對方的情緒界限,才是真正的自由人。能自己擔起情緒的責任,擁有珍費的關係,而不是彼此勒索、彼此威脅,痛苦地留在關係裡彼此埋怨,卻總是無法離開。 情緒界線是指一個人在與他人互動或面對特定情境時,所能夠容忍和表現的情緒範圍。這種界線可以因人而異,取決於個體的性格、經歷、價值觀等因素。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之前一樣,曾經經歷「界限」模糊而對人生帶來影響,因此更明白人生快樂的重要鑰匙,是要看清自己與外在世界的邊界感也就是「界限」。 "界線” &"界限"的差異 「線」是有明確的分界點,而「限」是一種很個人化的狀態呈現,但不管是「界線」還是「界限」都是為了保護自己與他人非常重要的資
Thumbnail
瞭解在關係中如何設立界線以保護自己,尊重他人,並維護關係的重要性。透過認識自己的感受並主動表達,能夠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這是每個人內心都有的那條線,若有人跨越了你的那條線,爭執或對立就會發生。然而,界線並非永恆不變,就端看你的心,願不願意鬆開那條線。
Thumbnail
關於自我邊界,不是把自己框在一個範圍,敵對這個世界, 而是說清楚自己的需求與表達自己的想法。 理解彼此的差異,雙方是否都在舒適關係裡,如果不是,就讓不適合的離開。 關係中最難的是家庭、父母、小孩, 有時候選擇確實會受限於各種經濟、能力、資源, 但你的想法,如何詮釋關係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
Thumbnail
界線的型態包括適應和不適應,分為模糊、鬆散及僵化。這些界線型態與童年經驗有關且影響人際關係。塑造健康界線需要家庭氛圍尊重孩子的界線,讓孩子理解與建立自己的界線。提供不適應界線的童年經歷和不健康界線狀態的例子,介紹內在與外在界線的區分以及辨識界線被侵犯的狀況。下一篇,將介紹如何設立和練習界線的彈性。
Thumbnail
由資深心理師撰寫,指出人際問題主因為"越界"行為侵犯他人界線。書中列舉多種建立健康界線的方式,如注重第一印象、營造神秘感,強調培養自尊心對維繫良好人際關係至關重要。作者建議定期檢視友誼名單,不同生活階段所需的人際需求有別,接納關係的新陳代謝。並呼籲讀者尊重自我感受,勿過度依賴外在評價。
你不愛自己,別人要如何愛你? 前言 陌生人沒有什麼界線不界線,之所以要立界線一定是兩個有關係的個體,其中一方認為自己在關係中感到不舒服,因而想要有所改變了。而之所以不舒服,往往是為了贏得他方的喜歡或肯定,使自己受了委屈,並被自己察覺到了。(如果沒感到不舒服;或感到不舒服,但沒想到或者無意改變,那
設立平衡健康的界線, 覺察你做得是為關係帶來長遠的益處,或是製造分裂衝突, 你有絕對的能力去明辨,做出選擇,採取行動。
Thumbnail
唯有能正視自己與對方的情緒界限,才是真正的自由人。能自己擔起情緒的責任,擁有珍費的關係,而不是彼此勒索、彼此威脅,痛苦地留在關係裡彼此埋怨,卻總是無法離開。 情緒界線是指一個人在與他人互動或面對特定情境時,所能夠容忍和表現的情緒範圍。這種界線可以因人而異,取決於個體的性格、經歷、價值觀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