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時一併送出在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傾心而給的,並不一定能見被珍惜的面貌,所以當你選擇傾心為對方付出時,就一併把你對其在意的回應也送出
雖然,明知付出是不求回報的,但常情下的反應卻是免不了的在意,當對方享有了自己傾心的給予,他們會是什麼反應?若能是珍惜,那是最令人感之欣慰的;
徜若是被視為了理所當然呢?那你是否會反問自己,我傾盡所有的付出值得嗎?
又或者是不被接受的付出呢?那你是否會質疑起自己的價值?這太為難自己了。
所以,付出後,把在意也一併送出吧
我對你傾心而至,是自己的選擇;而你將其視之如何,也是你的選擇,誰也無法干預對方的選擇,所以,別過於在意他人的選擇,只做好自己認為正確的就好
但當你們選擇了攜手去努力相同的事情,那你們的選擇就不再能是任意妄為的,在做出任何選擇前,你都必須將對方的感受與可能性承擔列為考量,也必須在自己的每一個行為上有所認知輕重,因為選擇一起,那就表示你們是共同體,所以將對方放在考量端是基本,也是尊重。這是個人與兩人的不同。
付出不該是被視為理所當然,傾心更不是誰都能夠,請將別人為你的付出,視為珍貴,不論他所付出的是否是你想要的,你都應該有著一份感謝的心,因為那是來自對方真摯的心,單以這份心意,就配得上一句感謝的回應。
何其幸運,更無限感謝,對於你們願意為我所做的所有。
若有願意為你付出真心的人,那是世上最為珍貴的富有;
若有願意將你放上考量端的,那是世上最為溫暖的保護;
若有願意陪你渡過任何時刻,那是世上最為甜蜜的守侯;
若有願意拉你置在身後的人,那是世上最為強靭的後盾;
若有願意為你心疼安慰的人,那是世上最為美好的治癒。
我想,應該每個人都能擁有,只是來自於不同身份的給予,也許是家人給予的,也或許是朋友,更可能是你身邊那個愛著你的人。
而不論是來自身邊什麼身份的人給予你的,我相信,他們都是愛著你的人,所以帶著被愛著的溫度,溫暖你內心的每個角落,帶著無限的希望在未來的每一天。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給我滿滿的❤
如果你被問題困擾著,請給我一封信💌
希望幸福圍繞著更多更多人。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會員
267內容數
當過於濃稠的愛 渾然交錯著過多調劑 變了味 走了調 失了魂 喚醒理智陪上冷靜 透析這濃稠 喚醒愛的初心 #一份愛的筆錄 #一部愛的里程 #一段愛的真諦 #一個愛的學分 #一場愛的所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雨下的音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兜著圈的風景也許值得期待,也或許只是繞了一圈回到原點。 我在這定位處決定了不同的方向,我帶上的是嶄新的期待,但結果卻並不如預期般發展,那麼,這一圈兜的只是個緩衝期,最終我們還是回到了那熟悉的定點。徜若,…
一顆心已然麻木,依舊好壞皆收。 在面對相同的問題與解決的思論點上,你的內心會因為,總是相仿的事件和仿效次數累增而反思當初思考的方向是否正確。然而,當質疑一旦…
在乎是很費心力的一種情愫和著重,含括著喜怒哀樂。 在乎與不在乎,誰帶進的是更多的優勢? 在乎蘊藏的傷害性是不容小虛的,因為過於著重,一旦發展方向與內心所向有所偏移時,你也許會面臨排山倒海而來的傷害;這是在你選擇在乎時就應該要先有所準備的。那麼,如果不在乎呢?他就不會有所傷害嗎?我想…
信任是自足的,不信任是缺失的。 在內心的信任區塊裡,劃分了一條線,分別住上了信任與不信任。 我想信任是因為有著完整的圓,不信任則是從圓中切出了塊拼圖。 你的內心很清楚,被其信任的有什麼?而你不信任的又會是什麼? 其實,你知道嗎?從…
你對家有著什麼憧憬,你的家就會呈現相對的風貌。 你內心裡的家,是什麼樣的呢? 一個簡單明亮、整潔又溫暖的家,是我內心所嚮往的。我認為家是我們待最長的地方,是我們‥
人生的進場與退場,沒有既定的定律更沒有攜手共行。 在人生裡所聚的人們,是親人也好、友人也好、愛人也罷, 都沒能預知誰會先在這人生裡退場。 開啟人生是一個人;放下劇幕後也是一個人,但, 你想過為什麼人生劇場裡,卻是擁有無數的身邊人? 人生裡的…
兜著圈的風景也許值得期待,也或許只是繞了一圈回到原點。 我在這定位處決定了不同的方向,我帶上的是嶄新的期待,但結果卻並不如預期般發展,那麼,這一圈兜的只是個緩衝期,最終我們還是回到了那熟悉的定點。徜若,…
一顆心已然麻木,依舊好壞皆收。 在面對相同的問題與解決的思論點上,你的內心會因為,總是相仿的事件和仿效次數累增而反思當初思考的方向是否正確。然而,當質疑一旦…
在乎是很費心力的一種情愫和著重,含括著喜怒哀樂。 在乎與不在乎,誰帶進的是更多的優勢? 在乎蘊藏的傷害性是不容小虛的,因為過於著重,一旦發展方向與內心所向有所偏移時,你也許會面臨排山倒海而來的傷害;這是在你選擇在乎時就應該要先有所準備的。那麼,如果不在乎呢?他就不會有所傷害嗎?我想…
信任是自足的,不信任是缺失的。 在內心的信任區塊裡,劃分了一條線,分別住上了信任與不信任。 我想信任是因為有著完整的圓,不信任則是從圓中切出了塊拼圖。 你的內心很清楚,被其信任的有什麼?而你不信任的又會是什麼? 其實,你知道嗎?從…
你對家有著什麼憧憬,你的家就會呈現相對的風貌。 你內心裡的家,是什麼樣的呢? 一個簡單明亮、整潔又溫暖的家,是我內心所嚮往的。我認為家是我們待最長的地方,是我們‥
人生的進場與退場,沒有既定的定律更沒有攜手共行。 在人生裡所聚的人們,是親人也好、友人也好、愛人也罷, 都沒能預知誰會先在這人生裡退場。 開啟人生是一個人;放下劇幕後也是一個人,但, 你想過為什麼人生劇場裡,卻是擁有無數的身邊人? 人生裡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你聽過這句話嗎?(我爲妳付出這麼多,你就這樣回報我嗎?) 年紀大了之後,我就會想,我沒有要求別人為我付出什麼,為什麼別人總要求我應該回報? 就好像在說(我愛你!所以你應該變成我想要的樣子,你應該回報我想要的)這算愛嗎?在我看來只是一種情緒勒索跟道德綁架! 人性很自私,默默付出跟守護,可能只存在
喜歡其好,愛其全部。 這是最簡單的解釋。
我要做的,就是「Be a choice giver, not a choice maker」,我愈是這樣在心中告誡自己,便愈不容易不自覺地把自身的意志強加在別人身上。相比之下,那些動不動就用「都是為你好」的名義逼使對方作出某些選擇的人,他們往往會慣性對對方作出情緒勒索或道德綁架而不自知。
Thumbnail
把溫柔、笑臉、好臉色先給自己,讓自己得到滋養。這是最重要的。
Thumbnail
你是否覺得自己總是在人際關係中不斷付出,將別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前面,逐漸覺得內心枯乾,最後仍然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得不到期待的回報呢?瞭解自我犧牲的真相,誠實面對內在動機,才能建立真實與有安全感的人際關係。在人際交流中,用真實的愛和付出,進入穩定連結的關係。
Thumbnail
付出應該是心甘情願的,不應該帶著期待回報的心態。文章主張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對他人的付出也應該是在能力所及、真心願意的情況下。不要為了期待回報而犧牲自己,而是要照顧好自己,並在能力範圍內幫助他人。
善於提供他人好意,或者說會照顧他人的想法,是一種成熟的展現嗎? 我的經驗觀察到有些人會: 1.聚會時帶東西來給大家吃 2.探班時帶飲料、點心來慰問同事 3.交際場合主動關心那些比較內向的人 而我通常是後者,屬於接受別人好意的,我也不會拒絕 只是我也在想,這是不是跟會"做人"是有關係的
Thumbnail
「那個人一定是因為有求於妳,所以才會送妳東西吧?」 「那個人一定是因為知道妳可以幫他推薦,所以才會送妳書吧?」 其實類似以上的話語,我時常聽到周遭的親朋好友告訴我。 但我多半會告訴他們:「我認為別人對我表達友善,都是出自於不求回報,而不是因為我有利用價值。」 雖然對別人有
Thumbnail
如果雙方能各取所需,其實是幸福的! 多數時候,人們只能被動的付出,換取自己想要的。(不只感情,為了生活而工作更是如此!) 不論情人之間,還是親子之間。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你聽過這句話嗎?(我爲妳付出這麼多,你就這樣回報我嗎?) 年紀大了之後,我就會想,我沒有要求別人為我付出什麼,為什麼別人總要求我應該回報? 就好像在說(我愛你!所以你應該變成我想要的樣子,你應該回報我想要的)這算愛嗎?在我看來只是一種情緒勒索跟道德綁架! 人性很自私,默默付出跟守護,可能只存在
喜歡其好,愛其全部。 這是最簡單的解釋。
我要做的,就是「Be a choice giver, not a choice maker」,我愈是這樣在心中告誡自己,便愈不容易不自覺地把自身的意志強加在別人身上。相比之下,那些動不動就用「都是為你好」的名義逼使對方作出某些選擇的人,他們往往會慣性對對方作出情緒勒索或道德綁架而不自知。
Thumbnail
把溫柔、笑臉、好臉色先給自己,讓自己得到滋養。這是最重要的。
Thumbnail
你是否覺得自己總是在人際關係中不斷付出,將別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前面,逐漸覺得內心枯乾,最後仍然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得不到期待的回報呢?瞭解自我犧牲的真相,誠實面對內在動機,才能建立真實與有安全感的人際關係。在人際交流中,用真實的愛和付出,進入穩定連結的關係。
Thumbnail
付出應該是心甘情願的,不應該帶著期待回報的心態。文章主張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對他人的付出也應該是在能力所及、真心願意的情況下。不要為了期待回報而犧牲自己,而是要照顧好自己,並在能力範圍內幫助他人。
善於提供他人好意,或者說會照顧他人的想法,是一種成熟的展現嗎? 我的經驗觀察到有些人會: 1.聚會時帶東西來給大家吃 2.探班時帶飲料、點心來慰問同事 3.交際場合主動關心那些比較內向的人 而我通常是後者,屬於接受別人好意的,我也不會拒絕 只是我也在想,這是不是跟會"做人"是有關係的
Thumbnail
「那個人一定是因為有求於妳,所以才會送妳東西吧?」 「那個人一定是因為知道妳可以幫他推薦,所以才會送妳書吧?」 其實類似以上的話語,我時常聽到周遭的親朋好友告訴我。 但我多半會告訴他們:「我認為別人對我表達友善,都是出自於不求回報,而不是因為我有利用價值。」 雖然對別人有
Thumbnail
如果雙方能各取所需,其實是幸福的! 多數時候,人們只能被動的付出,換取自己想要的。(不只感情,為了生活而工作更是如此!) 不論情人之間,還是親子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