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大叔養成計劃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raw-image


中國人民大學的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推斷,中國有6%的勞動人口失去工作,13.6%上班族無薪休假或減薪工作。推算起來,中國有超過一億人屬於失業狀態。

最新的消息是,中國年輕人有將近兩成處於失業狀態。

已經離開校園多年,必須養家養小孩養長輩的40+的大叔阿姨怎麼辦?

也有人說,不要天天用老闆的角度來恐嚇我們40+,我們活得好好的。

《紐約時報》社論主筆本雅明· 阿佩爾鮑姆在他的新書《經濟學家時刻》裡說道:

經濟學常被稱爲「悲觀科學」 或「沉悶科學」,因爲他堅持認爲,由于資源是有限的,所以必須要做出一些選擇。但是經濟學真正傳達的信息以及它受歡迎的原因,是它能够幫助人類擺脫資源短缺的束縛。煉金術士會承諾他們能從鉛塊中提煉出金子,但經濟學家說,只要制定一個更好的政策,他們就能够「無中生有」 。

不管40+有沒有在怕後浪的反撲或時代巨輪的碾壓,後疫情時代的大叔阿姨,想要為自己的職場生涯提煉出金子,完全可以考慮的「更好的政策」就只有二個字:賦能。

賦能(Empowerment或者Enabling),又可譯為賦權、授能和培力。最早是心理學上面的一個說法,意思是透過語言、行為、態度、創造環境等改變,讓人能得以做出恰當判斷。

賦能的五個基本原則

近年來,賦能這個工作原則在大陸官方、學界跟企業,被大量的延伸運用。過去層層上報才能得到決策的模式,形成浪費時間跟經費的缺陷。互聯網蓬勃發展之後,企業為了打破傳統的垂直管理所進行的扁平化管理,基礎就建立在賦能之上。

對個人來說,賦能就是讓自己產生內在的控制感、效能感、力量感、有資源感。對組織來說,賦能是自上而下賦予人才開放創新的動能。對管理者來說,賦能包括了自我驅動跟自我激勵。

圖1:賦能有五個原則性要求:

方向賦能:明確組織發展的方向、願景、使命、和工作原則。

目標賦能:明確組織整體的、個別專案的、個人的達成目標。

成長賦能:遵循發展方向,為了達成目標,進行必要的學習。

績效賦能:為達成量化或質化績效,去協調調動必要的資源。

觀念賦能:隨著組織與個人成長與變化,引導統一全員觀念。

阿米巴經營法再進化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從美軍指揮系統的「讓聽得見炮聲的人做決策」原則,轉化成「讓聽得見炮聲的人呼喚砲火」的管理要求,兩者都很有畫面感,也都跟賦能有關。聽得見炮聲的人,就是在現場工作的人,他必須知道為了打勝仗,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

要在砲火猛烈的剎那,做出恰當的決定。個人要賦能,組織也必須賦能。阿里巴巴執行副總裁曾鳴在爲《重新定義公司:谷歌是如何經營的》這本探討谷歌怎麼管理經營,怎麼持續成長的翻譯專書所寫的序中也提到:「未來組織最重要的職能是賦能,而不再是管理或激勵。」

成功在不到一年半時間裡,領導日本航空轉虧為盈的日本京瓷創辦人稻盛和夫,他持續倡導的「阿米巴經營法」,要企業得不斷「變形」來到最佳狀態以應對市場變化,也是在要求組織和個人都必須賦能。

阿米巴經營法跟組織與個人都必須賦能的意思是:大組織可以分成若干小組織,大專案可以分成若干小專案。他們彼此協調,也彼此競爭。組織和個人為了要對個人、專案、組織負責,必須找出最恰當的方法來達成績效。

事實上,賦能就是阿米巴經營法的基礎,也是谷歌這類世界級企業如何重新定義企業的出發點。

今天得到賦能的個人和企業,跟昨天的個人和企業有什麼不同?

得到賦能的大叔,又跟戰戰兢兢努力工作的大叔有什麼不同呢?

答案或許可以從,前美軍特種作戰部指揮官斯坦利•麥克里斯特爾上將等人合著的《賦能:打造應對不確定性的敏捷團隊》,還有一行禪師寫的《正念的奇蹟》當中,發現端倪。

正念和賦能互為因果

為什麼,擁有最先進設備、武器、情報和後援系統,還有堅不可摧的海豹部隊與大量陸戰隊員的美軍,在伊拉克與阿富汗的維和任務初期會不斷受挫?

《賦能》(繁體中文版為《美軍四星上將教你打造黃金團隊:從急診室到NASA都在用的領導策略》,商周出版)一書發現,身處戰況瞬息萬變而敵人又凶殘無情的戰場,唯有團隊與個人的應變力夠強大,才能存活並得勝。為了讓大部隊也能擁有小團隊先天具備的適應力的基礎是:團隊與個人都要互相信任、目標一致、情報分享、感知類同。

最關鍵的一點是,個別成員必須獲得行動授權,能隨機應變去做出最恰當的判斷跟行動:

在特遣部隊內部,由于信息被完全分享,我們在彼得˙杜拉克所謂「做正確的事」的道路上已經走得很遠,而沒有去試圖「把事情做對」:在這個組織裏,每一個層級的人都有相關的信息和聯繫,來實時地正確判斷出什麽才是「正確的事」。

類似的結論,聖嚴法師在法鼓山第二任方丈遴選結果出爐的時候也說過:我們要找的,並不是最優秀的,而是最合適的人選。這兩個說法和我一再提到「找出恰當的方法」而不說「最好的方法」一樣。賦能可以讓人在每個當下,做出符合方向、目標、成長、績效、觀念要求的決定。

要想保持賦能,就得保持「正念」。

所謂的正念,就是保持警覺和清醒,讓自己「對當下的實相保有覺知」,準備好應對任何可能發生的狀况。這要如何做到?正念(賦能是下一步,別急呀)又可以怎麼開始?

一行禪師說:「記住,最重要的時刻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現在。現在,是我們唯一能主導的時間。最重要的人,永遠就是那個當下和你在一起、在你面前的人。」

最重要的「現在」,是什麼?

現在,就在你一呼一吸之間。

不要想「離開」當下

《正念的奇蹟》裡面有個故事是這樣說的,越戰期間,出生於越南的一行禪師,有次在教堂演講說道,美國人應該停止在越南轟炸和殺戮。有人不無諷刺的舉手發問,既然你那麼關心你的同胞,為什麼你沒有回越南去陪他們?為什麼你還在這裡?

現場一陣沉默之後,禪師回答:「如果你希望樹木成長,給葉子澆水是起不了作用的,你必須灌溉樹根。這場戰爭的大部分根源在這裏,在你的國家。我要幫助那些被轟炸的人,盡力保護他們不再受苦,我必須在這裏。」

演講結束之後,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生氣。禪師說這個人的問題讓人煩亂,他當然可以憤怒的回擊。但是,他選擇先做緩緩的呼吸,讓自己冷靜寬容的回應。而且,「如果這只是我個人的事,我是可以生氣。但我在這裏代表越南農民說話,我必須讓他們看到我們最良好的品質。」

除了這個故事之外,禪師還在文章中,重複強調,喝茶、吃橘子、吃飯都要不疾不徐,和緩平靜:「過好真實的這一刻。這一刻,就是生活本身。不要做未來的俘虜,不要煩惱你未來要做的那些事,不要想著開始或擺脫什麽,不要想著『離開』當下。」

不要離開當下,那就不要忘記呼吸。不要離開當下,那就得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應該做什麼,不要做什麼──這不就是賦能的真諦嗎?

這麼說,只對了一半。因為,人好好呼吸,好好活者,是在好好的對自己負責。身為組織裡的人,人還必須為組織負責。

所以,你得知道組織的方向、目標、成長、績效、觀念要求。就像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的「冰山理論」所言:讀者看到小說很精采,那是因為閃耀奪目的冰山只有八分之一出現在海面上,底下還有八分之七在做支撐。

賦能之所以有用,那是個人跟組織都已經做好八分之七的準備,來讓他所表現出來的八分之一,閃閃動人。

維持賦能的動態平衡

當大叔已經看過大風大浪,深刻知道一呼一吸、吃飯喝茶都要保持平穩,而且也明白自己在組織的「人設」和「劇情需要」之後,就更知道怎麼衡量工作價值的標準,還有自己的價值。40+就更知道要怎麼賦能,並且維持賦能的動態平衡才是。

回到賦能的工作原則,大叔的賦能培養計畫包括了:

方向賦能/你是領導還是門檻?

你要當囉嗦的領導,還是讓自己成為工作能力跟認知的門檻?你要讓和你一起工作的人,知道如果你不認可,這樣的工作標準跟努力方向就有問題。

目標賦能/完成目標也能試錯?

人跟組織會成長,也會受挫,正反面教育都會讓人得到累積成長;以及最重要的,做出適當調整。資深員工在達成目標前,不懼怕在小範圍裡試錯。

成長賦能/努力或者聰明工作?

該學習新東西,尋找新合作夥伴時,組織和個人都要超前佈署。你不能只悶在水裡努力工作,要浮出水面,從其他人和組織找到恰當的方法來精進。

績效賦能/你要防守還是進攻?

部門或個人為了完成績效指標,需要調動和分享資源。發想跟執行的過程,要使用防守或進攻手法,大有學問。溫柔的堅定,是可攻可守的態度。

觀念賦能/追趕還是深挖知識?

新知識和新的工作手段,還有新業態,天天都推陳出新。略懂新趨勢有其必要,更重要的是將其串連到原有知識架構,再深挖衍生出自己的一套。

要賦能更要保持清醒

意大利小說家卡爾維諾在《爲什麽讀經典》裏說,我們年輕時讀的東西,往往價值不大。因爲,我們沒有耐心,我們精神不集中,我們缺乏閱讀技能。更因爲,我們缺乏人生經驗,不能舉一反三,不能即時運用我們讀到的東西。

但是,年輕時候的閱讀,還有閱讀經典,却一直在深刻地塑造我們。它提供給我們價值的衡量標準,以及對於美的根本認識。讀書跟工作都能讓人賦能,現在,你還會繼續讀書,讀經典嗎?或者,你只是從職場上面的需求來配合閱讀?

如果閱讀文字讓你眼睛疲勞,也許可以多看電影和紀錄片。「藥效」也許減半,累積多了還是很有威力。教人一步一步,無壓力學會靜坐的Netfilx《冥想正念指南》,你要不要邊試邊看?畢竟,要賦能就不能離開現在。現在,就在一呼一吸之間。

大叔,賦能。一定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立亨的李想世界的沙龍
24會員
171內容數
大眾閱讀跟小眾閱讀在這裡交會,看文學看社會看心理看歷史更要看,李想世界。
2024/06/20
作者亞瑟.C.布魯克斯,曾經是個法國號演奏家,他加入過西班牙室內樂團,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十多年。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自己的技藝跟熱情都逐漸消散。他最後選擇回到校園,後來成為研究幸福的社會科學家、並成為哈佛甘迺迪研究院與哈佛商學院教授。
Thumbnail
2024/06/20
作者亞瑟.C.布魯克斯,曾經是個法國號演奏家,他加入過西班牙室內樂團,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十多年。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自己的技藝跟熱情都逐漸消散。他最後選擇回到校園,後來成為研究幸福的社會科學家、並成為哈佛甘迺迪研究院與哈佛商學院教授。
Thumbnail
2024/06/09
這三本書都讓我們確定,為了成為更好的人,我們得試著保持內心平靜,去看待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種種。然後,我們終究會通過時代、性格、家庭、命運所打造而成的隧道。如若不然,至少我們知道終點,有光。
Thumbnail
2024/06/09
這三本書都讓我們確定,為了成為更好的人,我們得試著保持內心平靜,去看待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種種。然後,我們終究會通過時代、性格、家庭、命運所打造而成的隧道。如若不然,至少我們知道終點,有光。
Thumbnail
2024/06/06
朋友的朋友的女兒,拿到英國的製作人碩士學位,準備回中國發展,問我可不可以跟女兒聊一聊(以下省略一小時的精闢分析與問答)。 我主要在說你有兩條路:一是墊高自己的江湖地位,二是找到新的藍海。 3-1談的是年輕人,跟後年輕人的三件要緊功課。3-2談的是墊高江湖地位的直達車在哪裡上車。3-3要談的是
Thumbnail
2024/06/06
朋友的朋友的女兒,拿到英國的製作人碩士學位,準備回中國發展,問我可不可以跟女兒聊一聊(以下省略一小時的精闢分析與問答)。 我主要在說你有兩條路:一是墊高自己的江湖地位,二是找到新的藍海。 3-1談的是年輕人,跟後年輕人的三件要緊功課。3-2談的是墊高江湖地位的直達車在哪裡上車。3-3要談的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不管40+怕不怕後浪的反撲或時代巨輪的碾壓,「賦能」完全是可以考慮的行動計畫。
Thumbnail
不管40+怕不怕後浪的反撲或時代巨輪的碾壓,「賦能」完全是可以考慮的行動計畫。
Thumbnail
大叔賦能之前,可能得先跟自尊心爭戰。但是,所謂的自尊,就是除了你之外,沒有人在乎的一種感受。何必因為內心戲演很大,卻為沒有收視率而受傷。大叔賦能,得起承轉合,做好做滿。
Thumbnail
大叔賦能之前,可能得先跟自尊心爭戰。但是,所謂的自尊,就是除了你之外,沒有人在乎的一種感受。何必因為內心戲演很大,卻為沒有收視率而受傷。大叔賦能,得起承轉合,做好做滿。
Thumbnail
誰是「巨嬰彼得」?在組織裡,有些資深或某一項能力特別突出、有一定地位的人,但也有些怪癖或缺點,年紀越大,怪癖越嚴重、缺點越放大。 管理學上的彼得原理說:「在組織層級的制度中,每個員工傾向於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地位」。員工因為表現良好,被提升到更高一級的職位;若繼續勝任,則進一步被拔擢,直到他不能勝任
Thumbnail
誰是「巨嬰彼得」?在組織裡,有些資深或某一項能力特別突出、有一定地位的人,但也有些怪癖或缺點,年紀越大,怪癖越嚴重、缺點越放大。 管理學上的彼得原理說:「在組織層級的制度中,每個員工傾向於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地位」。員工因為表現良好,被提升到更高一級的職位;若繼續勝任,則進一步被拔擢,直到他不能勝任
Thumbnail
「賦能」是一種能量飽滿、流動且會再自動補足所需要的能量狀態。可以自己學會怎麼為自己的生活負責任、學會怎麼照顧自己、可以自己做決定、可以接納不確定的未來與充滿希望、可以給予與感恩……等,所以我們也可以說這狀態是「自主、希望、自由與接納」,自然會有自信的狀態。
Thumbnail
「賦能」是一種能量飽滿、流動且會再自動補足所需要的能量狀態。可以自己學會怎麼為自己的生活負責任、學會怎麼照顧自己、可以自己做決定、可以接納不確定的未來與充滿希望、可以給予與感恩……等,所以我們也可以說這狀態是「自主、希望、自由與接納」,自然會有自信的狀態。
Thumbnail
★從心力交瘁到重燃熱情,從無利不早起到奮不顧身,內在驅動力帶你發自內心熱愛工作、追求更頂尖的專業成就、維繫美好的關係、培育出未來真正需要的下一代。
Thumbnail
★從心力交瘁到重燃熱情,從無利不早起到奮不顧身,內在驅動力帶你發自內心熱愛工作、追求更頂尖的專業成就、維繫美好的關係、培育出未來真正需要的下一代。
Thumbnail
經過職場多年後的洗滌,是否感到內心空乏?在職者學習時間會落在晚上或假日,為什麼要犧牲自己的時間,原因是甚麼?政府的補助又有哪些? 這篇主要是探討為何而動,是伺機而動!還是因為被動才轉為主動! 公司鞭策 「我們都上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課,有政府跟公司補助,我們自己都不用出錢」(附1) 自我學習增進職能
Thumbnail
經過職場多年後的洗滌,是否感到內心空乏?在職者學習時間會落在晚上或假日,為什麼要犧牲自己的時間,原因是甚麼?政府的補助又有哪些? 這篇主要是探討為何而動,是伺機而動!還是因為被動才轉為主動! 公司鞭策 「我們都上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的課,有政府跟公司補助,我們自己都不用出錢」(附1) 自我學習增進職能
Thumbnail
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貴人多多,凡事絕處逢生、貴人提攜。
Thumbnail
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都能貴人多多,凡事絕處逢生、貴人提攜。
Thumbnail
我採訪到的八大人因為不同理由缺錢入行, 再因為「想像不出更好的未來」留下,其實匱乏感是不分階級的,一位富過三代、身家幾百億、位居台灣社會頂層的大老闆曾告訴我,他小時候總是看到父母為錢與投資爭吵......
Thumbnail
我採訪到的八大人因為不同理由缺錢入行, 再因為「想像不出更好的未來」留下,其實匱乏感是不分階級的,一位富過三代、身家幾百億、位居台灣社會頂層的大老闆曾告訴我,他小時候總是看到父母為錢與投資爭吵......
Thumbnail
前言 怎麼會剛過完年,就提這麼沉重的標題XD 可能是最近有些感觸吧!
Thumbnail
前言 怎麼會剛過完年,就提這麼沉重的標題XD 可能是最近有些感觸吧!
Thumbnail
身為一位大叔年紀的工作者,非常害怕聽到「中年失業」、「中年轉型」這類充滿不確定性的話,偏偏市場上又流行一堆 up or out 的恐嚇言論,嚇得大叔我花容失色但又不得不認真的面對;通常在面對這件事的時侯,也是在覆盤自己人生的時候。
Thumbnail
身為一位大叔年紀的工作者,非常害怕聽到「中年失業」、「中年轉型」這類充滿不確定性的話,偏偏市場上又流行一堆 up or out 的恐嚇言論,嚇得大叔我花容失色但又不得不認真的面對;通常在面對這件事的時侯,也是在覆盤自己人生的時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