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內在驅動力:不需外在獎勵和誘因,引燃700萬人生命變革的關鍵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心力交瘁到重燃熱情,
從無利不早起到奮不顧身,
內在驅動力帶你發自內心熱愛工作、
追求更頂尖的專業成就、維繫美好的關係、
培育出未來真正需要的下一代。
●我們身處的社會深深依賴「外在驅動力」:
孩子練一次琴或做一次家事可以獲得十元、
認真讀書可以上台領獎;
工作是為了支付生活所需、
再努力點可以升職加薪、擁有更多權力。
金錢、獎勵、地位等誘因,
推動了世界,
但人常因此不快樂,甚至心力交瘁。
●近來,經濟學家尚.提賀勒(Jean Tirole)
和羅蘭.貝納布(Roland Bénabou)表示,
從長遠來看,
外在誘因幾乎必然會減損內在驅動力。
心理學家瑪麗安.普讓柏格(Marianne Promberger)
和泰瑞莎.馬托(Theresa Marteau)表示,
相較於使用外在誘因,
內在驅動力會帶來更有益的長期行為;
換句話說,內在驅動力更能永久持續。
問題在於,
我們愈相信外在誘因,
它們就愈容易成為心智模型─也就愈容易成為世界運轉的力量。
●使命感、自主權、專精度,
就像是三把鑰匙,
用來打開實現目標的法門。
「使命感」是指清楚自己的行動如何幫助與服務他人;
「自主權」是指相信自己有能力和行動力改善現況;
「專精度」是指踏上自我精進的旅程,
不斷朝更好的自己邁進,永無止境。
●重燃工作內在驅動力至關重要,
原因有三:
1.首先,若我們不重燃驅動力,
組織就不會培養左右未來成功的能力,
景氣萎靡不振時尤其如此。
2.工作是實現人生使命感的主要途徑,
也是我們幫助與服務他人的關鍵。
3.若社會大眾不修正當前工作方式,
便可能錯過可能的大突破:想想看,
假如拉文德拉·古普塔博士沒有個人使命感、自主權和專精度,
他後來就不會對全球愛滋病解藥有所貢獻。
●對於眞正的伯樂來說,
在此有條重要的規則:
給予人才眞正的自主權,
即使你自己得放下權力也別猶豫。
●對於大部分世人來說,
可能很容易就把内在驅動力與重燃内在驅動力當成是美好、
正向但終究缺乏實質意義的事,
但這其實是非常愚蠢又危險(甚至致命)的想法。
武漢爆發的危機帶給我們的啓示,
就是内在驅動力不作爲的代價可能造成龐大傷害,
危及我們的人生、經濟,甚或生活與生存方式。
假如李文亮和七位勇敢同仁的自主權獲得了尊重,
那眼前可怕的全球疫情各種慘重損失勢必可以大幅減少。
對所有人來說,
這件事的關鍵教訓是:
凡是心生疑惑的情況下,
我們應該尊重專業的自主權,
寧可過於謹慎也不要冒險。
●想要轉換到更注重內在驅動力的人生,
以下是四大原則:
1.評估不作爲的成本,
即不處理當前內在驅動力問題會造成的衝擊。
2.看見內在驅動力的機會,
因爲可能比想像中更容易實現。
3.管理外在的不利因素,
否則只會阻礙進步。
另外,
還要清楚闡明内在驅動力的大方向。
4.實施自我強化的小步驟,
慢慢前進。
~內在驅動力全球領導先驅/薩拉斯.吉凡(Sharath Jeevan)
~《內在驅動力:不需外在獎勵和誘因,引燃700萬人生命變革的關鍵力量》
~《Intrinsic: A Manifesto to Reignite Our Inner Drive》
#內在驅動力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9會員
2.1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二十一世紀最指標的社交感情專家坎蒂絲,寫下對愛與人生全方面的見解,以聰慧、生動、諷刺的手法從各個角度描繪出城市裡的愛與慾望,以及最高的高潮(我的新男友)到最低的低潮(中年人生失常狀態)。 #城市裡還有慾望嗎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簡單來說,放泥(おもろい,funny)就是「人際交往能力」, 也就是將創意想法轉為具體行動,使人瞭解其趣味所在, 而不是自己覺得有趣就好了。 ●人與人在進行有內容的對話時,都必須具備「人際交往能力」,而此能力包括以下三個重點:: 1.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 2.根據狀況做出結論 3.自己做決定
★每個人的目標各不相同,但是能逐漸實現夢想的人卻很相似。 ●成功人士大致說來,有以下共通點: -能以言語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目標 -已經決定達成目標的具體行動 -正以微小步伐朝目標邁進 -每天持續自我反省與覺察 -預測並準備好因應危機 -能控管本身情緒 -不忘對他人懷抱感謝或敬意 -將以上各事項習慣化
★「另我」是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任何職業、任何時刻下都可以運用,來展現出英雄自我的工具。 ●內在激勵因素: -好奇心:發掘新事物的渴望。 -精通:學習並在某方面變得卓越的渴望。 -冒險:接受挑戰、探索世界和自我的渴望。 -享受:因自身的努力而滿足,沉浸於這個瞬間的渴望。 -無法控制情緒 -缺乏自信
★二十一世紀最指標的社交感情專家坎蒂絲,寫下對愛與人生全方面的見解,以聰慧、生動、諷刺的手法從各個角度描繪出城市裡的愛與慾望,以及最高的高潮(我的新男友)到最低的低潮(中年人生失常狀態)。 #城市裡還有慾望嗎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簡單來說,放泥(おもろい,funny)就是「人際交往能力」, 也就是將創意想法轉為具體行動,使人瞭解其趣味所在, 而不是自己覺得有趣就好了。 ●人與人在進行有內容的對話時,都必須具備「人際交往能力」,而此能力包括以下三個重點:: 1.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 2.根據狀況做出結論 3.自己做決定
★每個人的目標各不相同,但是能逐漸實現夢想的人卻很相似。 ●成功人士大致說來,有以下共通點: -能以言語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目標 -已經決定達成目標的具體行動 -正以微小步伐朝目標邁進 -每天持續自我反省與覺察 -預測並準備好因應危機 -能控管本身情緒 -不忘對他人懷抱感謝或敬意 -將以上各事項習慣化
★「另我」是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任何職業、任何時刻下都可以運用,來展現出英雄自我的工具。 ●內在激勵因素: -好奇心:發掘新事物的渴望。 -精通:學習並在某方面變得卓越的渴望。 -冒險:接受挑戰、探索世界和自我的渴望。 -享受:因自身的努力而滿足,沉浸於這個瞬間的渴望。 -無法控制情緒 -缺乏自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經由解析現代社會產生的現象,找出自主創新的藍海特性,再將這一切回歸到工作裡時,在工作時就會產生奇異點,感激幸福的被愛著,只因為已經看見我們要去的方向與目的地。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如何在職場上同時運用外部與內部驅動力。作者引用了“大方向功利主義”策略,即大目標用外部驅動,小事則用內部驅動,幫助在職場中平衡這兩種驅動力,並建議大方向上追求外部激勵,而小事上保持隨意,以提高工作滿足感和職涯成功率。
Thumbnail
佛洛伊德將人分成「自我」、「本我」跟「超我」,如果我們做事希望依靠自己的「意志力」,靠「自律」達到目標,大概率會失敗的情況比成功多 因為靠「毅力」這件事,本質上就是我們的「超我」一直在批判著「本我」,而「自我」在其中擔任協調的角色 長期來看,這其實是一種自我拉扯和分裂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職場上,員工的能力與意願哪個更為重要。通過分析星星標記、向上標記、向右標記和問號標記所代表的不同類型員工,提出了自我驅動力比能力更重要的觀點。這種自我驅動力的主動積極對個人的成就至關重要。文章還探討了自我驅動力的特質和最終目標。
如果你目前對於學習或工作有種不知為何而戰的疑惑???建議你閱讀愛瑞克《內在成就》、《內在原力》、《原力效應》三本好書,找到你的初心、最愛的領域及源源不斷的工作熱情。   也就是你今天坐在教室裡學習某領域新知識, 或在職場擔任某職位, 除了是因為外在環境「畢業」或「求職」
Thumbnail
公司讓員工拚命工作的原動力是金錢和人事。 想要變得比別人更偉大,想要更有錢。這並沒有錯,人的慾望層次;為了追求自我實現,在實現了全家溫鉋、子女教育支出無後顧之憂後,就會想要滿足更多的物質需求或支配慾,行有餘力,還會希望終老為自己留下一點本錢。而這些都能用人事晉升來完成。
熱情是推動持久工作動力的核心,因為當一個人從事他真正熱愛的工作時,這份工作就不再是單純的職責或任務,而是成為一種享受與成就感的源泉。 比如一位熱愛寫作的作家,即使面對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困難,仍會因為創作的滿足感而持續前進,這種內在的動力是外在激勵所無法比擬的。 此外選擇熱情所在的工作,能
Thumbnail
工作不僅僅是賺錢的手段,更是一種磨練靈魂、提升心志的過程,透過辛勤努力,我們不僅可以滿足物質需求,更能夠在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經由解析現代社會產生的現象,找出自主創新的藍海特性,再將這一切回歸到工作裡時,在工作時就會產生奇異點,感激幸福的被愛著,只因為已經看見我們要去的方向與目的地。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如何在職場上同時運用外部與內部驅動力。作者引用了“大方向功利主義”策略,即大目標用外部驅動,小事則用內部驅動,幫助在職場中平衡這兩種驅動力,並建議大方向上追求外部激勵,而小事上保持隨意,以提高工作滿足感和職涯成功率。
Thumbnail
佛洛伊德將人分成「自我」、「本我」跟「超我」,如果我們做事希望依靠自己的「意志力」,靠「自律」達到目標,大概率會失敗的情況比成功多 因為靠「毅力」這件事,本質上就是我們的「超我」一直在批判著「本我」,而「自我」在其中擔任協調的角色 長期來看,這其實是一種自我拉扯和分裂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職場上,員工的能力與意願哪個更為重要。通過分析星星標記、向上標記、向右標記和問號標記所代表的不同類型員工,提出了自我驅動力比能力更重要的觀點。這種自我驅動力的主動積極對個人的成就至關重要。文章還探討了自我驅動力的特質和最終目標。
如果你目前對於學習或工作有種不知為何而戰的疑惑???建議你閱讀愛瑞克《內在成就》、《內在原力》、《原力效應》三本好書,找到你的初心、最愛的領域及源源不斷的工作熱情。   也就是你今天坐在教室裡學習某領域新知識, 或在職場擔任某職位, 除了是因為外在環境「畢業」或「求職」
Thumbnail
公司讓員工拚命工作的原動力是金錢和人事。 想要變得比別人更偉大,想要更有錢。這並沒有錯,人的慾望層次;為了追求自我實現,在實現了全家溫鉋、子女教育支出無後顧之憂後,就會想要滿足更多的物質需求或支配慾,行有餘力,還會希望終老為自己留下一點本錢。而這些都能用人事晉升來完成。
熱情是推動持久工作動力的核心,因為當一個人從事他真正熱愛的工作時,這份工作就不再是單純的職責或任務,而是成為一種享受與成就感的源泉。 比如一位熱愛寫作的作家,即使面對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困難,仍會因為創作的滿足感而持續前進,這種內在的動力是外在激勵所無法比擬的。 此外選擇熱情所在的工作,能
Thumbnail
工作不僅僅是賺錢的手段,更是一種磨練靈魂、提升心志的過程,透過辛勤努力,我們不僅可以滿足物質需求,更能夠在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