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小說】被毀掉的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大約15年前,我社區諮詢的第二年

那天有位不到30歲的女性,穿著家居服,髮型蓬亂,她說是護士要她來的。女子五官端正,如果仔細打扮會蠻漂亮。

女子說話有些畏縮、緊張、結巴,表達略凌亂,她說半年前遭遇一件事,讓她生活失序、失眠、嚴重焦慮,必須服精神科藥物才能勉強鎮定。她被性騷擾,但沒人願意相信。

「我相信,因為你的身心反應確實反映出有巨大壓力」我說。

這是真的,無論是什麼事,對案主是壓力的事它就是壓力,無須先評斷案主為什麼當時不去克服。

她戒慎、斷續地敘說,彷彿剛逃離劫難。我組織如下:

「我是某研究計畫的醫師助理。工作一個月後,醫師就常藉理由留我下來,假關心卻對我東摸西摸,我委婉推拒他還是再來。之後他變本加厲,即使辦公室裡很多人,他會趁沒人看到時摸一把,在耳邊性挑逗。有次他要我跟去一個地方,沒想到就被他性侵得逞,事後他不但沒道歉,還希望我做他的女人。」

「我一直很害怕,也不想要,但當時不知道跟誰說,常常忍不住痛哭。我盡量跟他保持距離、拒絕邀約,不跟他說話,沒想到他因此生氣,常惡意騷擾與威脅報復,他甚至用他的專業四處說我有精神疾病、不適任工作…最後我被迫離職。」
「離開後我才開始感到生氣,覺得不該如此,我找公司同事講出事實,但沒人相信。他們認為醫師鼎鼎有名,是教授、是XX科醫生,也常上電視,不太可能自毀身譽。我把事情鬧大,醫師卻對外聲稱病人亂鬧,把我解釋為愛不到就來亂,是邊緣性人格,而他體恤不提告。根本不是這樣,都沒人相信我。」
「我談過兩個心理師了,他們好像也不相信我,以為是我的妄想、是症狀。可是我沒辦法生活,過去發生的事會自己出來,想到就會恐懼,也氣自己為何不第一時間舉發,但當時我根本呆住不敢置信這事發生。那醫師是偽君子!心理師你相信我嗎?我要怎麼樣才能告他?」

我聽的目瞪口呆,等等,這是A片劇情吧,有名的XX科醫師敢這樣搞?在辦公視明目張膽地做,他不怕身敗名裂嗎?難道四周不會有人覺得不對勁嗎?女子說的劇情雖然合理,但對方的風險更大,照理說對方應該偷偷摸摸來,而不是一副皇帝的樣子誰奈我何。

然女子身心反應也是真的,她確實被巨大壓力打垮。壓力源是這個被性騷擾的故事,還是某種妄想下的變形版本,例如說可能是勞資糾紛,對老闆的情緒融合原生家庭議題產生的故事?不,這壓力不夠大,不足讓自己陷入夢境般的假象,她的動機不明顯。可女子的衣著、敘述方式、服藥給人的第一印象,又讓人懷疑她是不是在發病期,非真實的想像也能造成真實壓力沒錯…任何一種說法都可能,但也都有破綻,我兜不起來。

我無法肯定女子的故事是真的,同理感受則會一起陷入無助。我想改從調整失眠、照顧自己的角度來討論,但女子堅持她說的是真的,不想談其他的。

「那我們談談個人故事、發展史,綜合其他資訊再來判斷好嗎?」女子不要,她說那些無關。

「好吧,不然就以告他為前提,我們來看看有什麼證據?」可事件發生時女子沒留證據,沒有錄音或簡訊,沒人作證,陷入死胡同。

晤談時間到了,我請女子下週再來繼續,至少要有人支持吧,後來她沒再來,去電問她,則說她再自己想辦法去證明這件事,不去談了。

這是一件我印象深刻的心理懸案,我抓不到女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她有這樣的故事,真是如此誇張的性騷的話,世界也未免過於荒唐,真實人生比電影還可怕。

時至今日的me too,我突然想起這件事,才知女子是性騷/性侵創傷下的混亂,第一時間不敢相信,還在對方底下工作,直到被拋棄才逐漸醒來,然而長期無法安頓情緒,又沒人相信她,致使她有身心症狀。這件事確實改變了她,人生四處尋求認可,想幫自己出一口氣,未獲平反前,不會前進了。

15年前這種宛如A片的誇張缺德事,真的發生過,令人難過的是還是助人者位置的醫師,真實人生的惡比電影還可怕,他輕易毀了很多人的精神狀態。而醫師之所以大膽不畏風險,是因為他權力夠大,大到能一手遮天,讓其他人為了自保選擇忽視(僅能私下警告新來的,要小心不要單獨相處)。

後來,醫師終被爆出來接受調查,遲到的正義比沒有好,希望他受到最嚴厲的制裁及天譴。

備註:小說是依據15年前的事「憑印象」重組,旨在傳達某個意象,故包括案主形象、自述被性騷的自白,皆非真實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335會員
243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2025/01/18
擁抱「內在小孩」,在孤寂中以學習與成長為導向, 自我救贖,重新尋回自信與熱情, 實現內在渴望並發光發熱。
Thumbnail
2025/01/18
擁抱「內在小孩」,在孤寂中以學習與成長為導向, 自我救贖,重新尋回自信與熱情, 實現內在渴望並發光發熱。
Thumbnail
2024/12/04
個案說:我敏感他人情緒,他需要幫助我都會積極幫忙,只要他感到開心,我也會快樂,我不求回報。如果有他因此真的回報了,我會感激感動不己,覺得他怎麼這麼好。我該不會是討好型人格吧?
Thumbnail
2024/12/04
個案說:我敏感他人情緒,他需要幫助我都會積極幫忙,只要他感到開心,我也會快樂,我不求回報。如果有他因此真的回報了,我會感激感動不己,覺得他怎麼這麼好。我該不會是討好型人格吧?
Thumbnail
2024/09/26
故事裡的史顧己花了大半輩子囤積財產,晚年也緊守它們,是個標準的守財奴。為了錢他斤斤計較、拒絕關係,結果就像孤單老人一樣,時間怎麼虛度的都不知道。聖誕夜裡三位幽靈對他提問人生的意義,他是否能從這些回應把握自己的生命呢? 我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一生是什麼的呢,讓我們來聽聽心理師對童話的分析。
Thumbnail
2024/09/26
故事裡的史顧己花了大半輩子囤積財產,晚年也緊守它們,是個標準的守財奴。為了錢他斤斤計較、拒絕關係,結果就像孤單老人一樣,時間怎麼虛度的都不知道。聖誕夜裡三位幽靈對他提問人生的意義,他是否能從這些回應把握自己的生命呢? 我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一生是什麼的呢,讓我們來聽聽心理師對童話的分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不好意思,這篇比較瑣碎一點,事情有點小多,但對我跟我先生(照顧者)之間的相處蠻有關係的,想說,說不定可以幫助到人,所以還是寫出來,也順便做個記錄。
Thumbnail
不好意思,這篇比較瑣碎一點,事情有點小多,但對我跟我先生(照顧者)之間的相處蠻有關係的,想說,說不定可以幫助到人,所以還是寫出來,也順便做個記錄。
Thumbnail
大約15年前,我社區諮詢的第二年 女子說話有些畏縮、緊張、結巴,表達略凌亂,她說半年前遭遇一件事,讓她生活失序、失眠、嚴重焦慮,必須服精神科藥物才能勉強鎮定。她被性騷擾,但沒人願意相信。
Thumbnail
大約15年前,我社區諮詢的第二年 女子說話有些畏縮、緊張、結巴,表達略凌亂,她說半年前遭遇一件事,讓她生活失序、失眠、嚴重焦慮,必須服精神科藥物才能勉強鎮定。她被性騷擾,但沒人願意相信。
Thumbnail
女性的勇敢是被鼓勵出來的,後來大學專業學了諮商療癒,經過個別諮商才知道了自己小時候曾經遇過的性騷擾事情,而且不止一個一次,層面廣泛到有小學老師、鄰居與長輩朋友……。
Thumbnail
女性的勇敢是被鼓勵出來的,後來大學專業學了諮商療癒,經過個別諮商才知道了自己小時候曾經遇過的性騷擾事情,而且不止一個一次,層面廣泛到有小學老師、鄰居與長輩朋友……。
Thumbnail
我們都在喊憑什麼,憑什麼加害者不必遭受天譴或法律制裁,憑什麼受害者要受困於陰影、加害者卻能若無其事繼續生活;憑什麼我們不斷地說服自己,這些加害者只是男性之中的少數,卻發現身邊幾乎每個女性,都有如此不堪的共同記憶。 然而我喊到最後,卻是想問:憑什麼作為一個女性,我能夠安然無恙走到今日?
Thumbnail
我們都在喊憑什麼,憑什麼加害者不必遭受天譴或法律制裁,憑什麼受害者要受困於陰影、加害者卻能若無其事繼續生活;憑什麼我們不斷地說服自己,這些加害者只是男性之中的少數,卻發現身邊幾乎每個女性,都有如此不堪的共同記憶。 然而我喊到最後,卻是想問:憑什麼作為一個女性,我能夠安然無恙走到今日?
Thumbnail
我曾經在監獄兼任「性侵害強制治療師」一年。進監獄是一件謹慎的事,我與學長換證件、包包檢查,再由專人帶領通過好幾道鐵門,徒步到某棟大樓,穿過交誼廳與中庭,在側邊教室有專屬的幾間晤談室,水泥隔間灰色牆面,沒有裝潢,簡配一桌兩椅及寫紀錄的電腦,即使如此,還是像單人囚房。
Thumbnail
我曾經在監獄兼任「性侵害強制治療師」一年。進監獄是一件謹慎的事,我與學長換證件、包包檢查,再由專人帶領通過好幾道鐵門,徒步到某棟大樓,穿過交誼廳與中庭,在側邊教室有專屬的幾間晤談室,水泥隔間灰色牆面,沒有裝潢,簡配一桌兩椅及寫紀錄的電腦,即使如此,還是像單人囚房。
Thumbnail
我是如何建構出「生活中,如果一再發生引發相同負面情緒的事件時,那就是需要療癒了!」的理解的呢?
Thumbnail
我是如何建構出「生活中,如果一再發生引發相同負面情緒的事件時,那就是需要療癒了!」的理解的呢?
Thumbnail
心理醫生不是這麼好當的,總會有一些刻入人心的事,讓你心力交瘁。我一直受此困擾,不斷在噩夢中徘徊……
Thumbnail
心理醫生不是這麼好當的,總會有一些刻入人心的事,讓你心力交瘁。我一直受此困擾,不斷在噩夢中徘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