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被別人控制,其實你也在控制別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其實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但我們常常還是沒辦法做到尊重對方的想法,或是能不被對方的想法動搖。當我們在跟對方討論一件事情時,我們往往會迫不及待地跟對方分享自己的經驗,或者告訴對方最快達成目標的方式。喜歡分享是一件好事沒錯,但我們經常不止於分享,而是想要對方可以接受我們的提議及想法。

舉例而言,前幾天我買了一個投資課程,而我爸看到我電腦上老師正在講解的畫面,就過來告訴我:其實你不用學那麼複雜的東西,你只要練好一招,然後把它套用在相對應的股票就可以了。之後我爸向我介紹了一系列他之前看到覺得講解得很好的影片,叫我看他傳的東西就可以了。

其實當下心裡有點不太開心,有一種我才剛開始就被打斷了的感覺,我很氣憤我老爸為甚麼不先了解一下這個課程,再建議我,而是先跟我說課程不用看,看他給的資料就好。而我老爸也覺得很納悶,他不知道為甚麼我要去買課程來上,而不是先詢問他,就算他告訴我一些方法,為甚麼我不照著做就好?

其實不只家庭關係,同學間的關係、親密關係、老闆與員工的關係......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常對其他人的想法產生情緒,會讓我們覺得,為甚麼那個誰不要怎樣做,為甚麼家人都不認同自己在做的事,以至於我們想透過改變別人,來讓一件事可以符合自己的想法。

在上面的故事中,我希望我爸能先了解一下我在做甚麼,在提供我建議,我也因為他當下並沒有這麼做而感到很生氣,甚至想去找他理論。我爸雖然嘴上不說,但他覺得為甚麼他提供了我這麼好的方法,而我卻不採用。其實我們只要賦予這件事彈性,就不會把整件事給套牢,認為他只能按照我們所想的走。

如果我們想成:我爸提供給我意見,但其實我也不一定要接受,那如果站在我爸的立場,我們可以想成:我們只是想把自己的經歷分享給對方,但對方會遭遇到的事情可能跟我們不一樣,如果有需要他自然會再來詢問。

換個想法去思考,我們就不會預期事情應該朝哪個方向去走才對,也不會在事情的發展與我們預期的不相同時,產生憤怒或氣憤等的情緒上的波動或內耗。

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或者是對方的一些言行舉止,覺得對方根本就是想要我們能夠按照他的想法去做的時候,其實我們自己也是在想辦法控制別人,讓自己可以不用受到對方的掌控。

如果我們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透過思考自己可以改變哪些地方,如何才能達到自己理想中的樣子,並朝著那個方向去努力、做規劃,我們不但能避免那些不必要的紛爭來讓我們心煩,也能從事件中更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命筆記的沙龍
4會員
10內容數
生命筆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25
考試會緊張很正常,尤其面對會考這個重大的考試,我們需要的是適合自己且有效的讀書方式,而不是跟著別人的步調走,別人補習就跟著補習,甚至心裡想著:反正我跟大家用一樣的方式,到時候如果考差了也不會有愧疚感。讀書其實沒有那麼複雜,只有簡單的三個步驟:複習觀念、寫講義、寫考古題...
Thumbnail
2023/07/25
考試會緊張很正常,尤其面對會考這個重大的考試,我們需要的是適合自己且有效的讀書方式,而不是跟著別人的步調走,別人補習就跟著補習,甚至心裡想著:反正我跟大家用一樣的方式,到時候如果考差了也不會有愧疚感。讀書其實沒有那麼複雜,只有簡單的三個步驟:複習觀念、寫講義、寫考古題...
Thumbnail
2023/07/13
不知道正在看文章的你是不是也是個有選擇障礙的人,我先承認我自己其實很常有選擇障礙,不管是吃的,還是用的,永遠都可以看著菜單和那些商品好幾分鐘,還是不知道要選什麼。 我在選擇的過程中常常會感到很糾結,經常想選A卻會想說B會不會比較好,不然就是好像兩個都可以 不知道要選哪一個。 好不容易選出了一個自
Thumbnail
2023/07/13
不知道正在看文章的你是不是也是個有選擇障礙的人,我先承認我自己其實很常有選擇障礙,不管是吃的,還是用的,永遠都可以看著菜單和那些商品好幾分鐘,還是不知道要選什麼。 我在選擇的過程中常常會感到很糾結,經常想選A卻會想說B會不會比較好,不然就是好像兩個都可以 不知道要選哪一個。 好不容易選出了一個自
Thumbnail
2023/07/11
為甚麼目標導向如此重要? 假如今天有一件事情讓我們產生情緒,這時候我們可能會想接納自己的情緒,也有可能讓原來的計劃因為心情不好所以中斷,或者把自己當時的情緒寫下來。但我們寫完之後,事情還是沒有被解決,也會因為當時產生了很大的情緒波動,讓我們身心疲倦。 甚麼是目標導向?
Thumbnail
2023/07/11
為甚麼目標導向如此重要? 假如今天有一件事情讓我們產生情緒,這時候我們可能會想接納自己的情緒,也有可能讓原來的計劃因為心情不好所以中斷,或者把自己當時的情緒寫下來。但我們寫完之後,事情還是沒有被解決,也會因為當時產生了很大的情緒波動,讓我們身心疲倦。 甚麼是目標導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人們在做出決定時常常受內心恐懼影響,但若能隨時關照自己,做出正確選擇,結果可能有所不同。文章探討了控制慾對這個問題所帶來的影響,並提出了放下對他人控制慾的建議。
Thumbnail
人們在做出決定時常常受內心恐懼影響,但若能隨時關照自己,做出正確選擇,結果可能有所不同。文章探討了控制慾對這個問題所帶來的影響,並提出了放下對他人控制慾的建議。
Thumbnail
其實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但我們常常還是沒辦法做到尊重對方的想法,或是能不被對方的想法動搖。當我們在跟對方討論一件事情時,我們往往會迫不及待地跟對方分享自己的經驗,或者告訴對方最快達成目標的方式。喜歡分享是一件好事沒錯,但我們經常不止於分享,而是想要對方可以接受我們的提議及想法。 舉例而言,
Thumbnail
其實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但我們常常還是沒辦法做到尊重對方的想法,或是能不被對方的想法動搖。當我們在跟對方討論一件事情時,我們往往會迫不及待地跟對方分享自己的經驗,或者告訴對方最快達成目標的方式。喜歡分享是一件好事沒錯,但我們經常不止於分享,而是想要對方可以接受我們的提議及想法。 舉例而言,
Thumbnail
平時我們在所處的世界中, 可能因為情緒的干擾、 或言談的慣性, 導致許多訊息傳達錯誤或進行錯誤解讀。 當關係中的角色們或許為了維持表面和諧, 或是釐不清自己的真實想法、 未能表達真正意思, 又或是選擇隱忍、沉默不語。 一旦對自己的認識不清, 便很難給出明確的標準, 決策游離、反覆, 更令人無所適從。
Thumbnail
平時我們在所處的世界中, 可能因為情緒的干擾、 或言談的慣性, 導致許多訊息傳達錯誤或進行錯誤解讀。 當關係中的角色們或許為了維持表面和諧, 或是釐不清自己的真實想法、 未能表達真正意思, 又或是選擇隱忍、沉默不語。 一旦對自己的認識不清, 便很難給出明確的標準, 決策游離、反覆, 更令人無所適從。
Thumbnail
他們想聽你說能讓他們想聽的話,但相信你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結果。
Thumbnail
他們想聽你說能讓他們想聽的話,但相信你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結果。
Thumbnail
常在文字中或是周圍人們的口中聽到這句:「改變別人是不可能的,只好改變自己。」好像大家都心知肚明地知道要改變自己什麼似的,我以前當面聽到時忘了問她本人:「要改變自己的什麼呢?」不知道對方答不答得出來?(上過成長課的人,常常會口出這些「名言」、「規訓」) 一、 兒子很忙,要的很多 「有在想。」
Thumbnail
常在文字中或是周圍人們的口中聽到這句:「改變別人是不可能的,只好改變自己。」好像大家都心知肚明地知道要改變自己什麼似的,我以前當面聽到時忘了問她本人:「要改變自己的什麼呢?」不知道對方答不答得出來?(上過成長課的人,常常會口出這些「名言」、「規訓」) 一、 兒子很忙,要的很多 「有在想。」
Thumbnail
人生的主宰者只能是自己, 這是我認為的。 不論你是誰的誰, 我認為… 都沒有操控支配他人人生的權利, 我們可以是引導者.. 也可以是意見經驗的給予者.. 但絕不是干預決定的存在者。
Thumbnail
人生的主宰者只能是自己, 這是我認為的。 不論你是誰的誰, 我認為… 都沒有操控支配他人人生的權利, 我們可以是引導者.. 也可以是意見經驗的給予者.. 但絕不是干預決定的存在者。
Thumbnail
原來,我也做了一樣的行為!我媽的想法跟做法跟我不同,我就不開心,只是我不一定有講出來,我以為這樣就代表我自己不一樣。這就驗證了前面上課提到的觀點。所有我們對他人的看法(不論自己覺得是好是壞),都是反映我們內心的一部分。原來,我自己會這麼做,卻又不能接受我自己有這個行為,因此當別人有這樣的舉動時,我投
Thumbnail
原來,我也做了一樣的行為!我媽的想法跟做法跟我不同,我就不開心,只是我不一定有講出來,我以為這樣就代表我自己不一樣。這就驗證了前面上課提到的觀點。所有我們對他人的看法(不論自己覺得是好是壞),都是反映我們內心的一部分。原來,我自己會這麼做,卻又不能接受我自己有這個行為,因此當別人有這樣的舉動時,我投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的「課題分離」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喜歡被別人干涉對吧?但為什麼我們卻下意識地會想要干涉別人呢?或許你會想說,我沒有干涉啊!只是想要幫忙他。 那如果對方不照你的意思去做的話,你會不會生氣? 如果會,那就是干涉不是幫忙。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的「課題分離」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喜歡被別人干涉對吧?但為什麼我們卻下意識地會想要干涉別人呢?或許你會想說,我沒有干涉啊!只是想要幫忙他。 那如果對方不照你的意思去做的話,你會不會生氣? 如果會,那就是干涉不是幫忙。
Thumbnail
在不斷配合下,不斷內耗、不斷放棄自己的選擇、不斷妥協。在這麼多的「不斷」練習配合別人,導致「習慣妥協」,終究喪失自我﹑懷疑自己,不禁覺得別人都沒有好好對待自己。然而事實是自己沒有堅守底線,才讓別人輕易越過,造成痛苦的來源!
Thumbnail
在不斷配合下,不斷內耗、不斷放棄自己的選擇、不斷妥協。在這麼多的「不斷」練習配合別人,導致「習慣妥協」,終究喪失自我﹑懷疑自己,不禁覺得別人都沒有好好對待自己。然而事實是自己沒有堅守底線,才讓別人輕易越過,造成痛苦的來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