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很遺憾,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的行動,第一個專題及文章,就是放棄。但是,短暫的放棄並不是真的放棄,希望在未來,還能用其他方式跟大家見面!現在,希望大家能平靜的看待這整份「放棄日記」:)
2023/07/11 天氣晴時有雷 心情平靜
今天是放棄堅持做居住正義議題的第四十一天
⌂⌂⌂ ⌂⌂⌂ ⌂⌂⌂
今天,很開心收到了朋友的彌月禮盒,是位可愛的女寶寶
神奇的是,這次的禮盒,跟筆者上個月收到的另一位朋友的彌月禮盒,一模一樣
同個品牌、同個系列,只有款式不同
這兩位母親彼此並不認識,雖然讀同一間學校,但是不同班,住的地方也有點距離
不過,有一個共通點-都是筆者五專時期的同學,也都到現在還是好朋友
這才讓筆者想到今天的標題
相信大家都有過「階段性」的經驗吧,階段性任務、階段性工作、階段性友情等等
筆者跟今天收到彌月禮的媽媽(以下稱X),在學生時同班,但不是同一個小圈圈,但是關係就不差,偶爾還很有緣會被分配到坐鄰桌,就會互相聊天
跟上個月送彌月禮的媽媽(以下稱J),則是不同班,是因為做同一班校車而認識
畢業之後,筆者有一段時間依然留在原本在學校的時候的那個小圈子
但是,因為後來筆者轉讀社工,也從事社工工作,老實說,與護理背景的同學朋友們已經有一點代溝、沒共通話題了
於是,在某次開竅的那天,決定離開那個小圈圈,這也是筆者第二次結束階段性友情
然而,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距離學生時期已經快十年的我,因為緣分跟X重新連絡上,並且時不時就會去他們家找他聊天、陪他兒子,我的乾兒子玩
跟J的友情,則是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依然堅固的維繫著
也許,有些人...
他就是階段性出現在你的人生中,跟你一起玩過、鬧過、笑過、哭過、累過、痛過
但是,就只是「過」了...
我們沒有緣份繼續這段關係,或者說,我們的緣份就只是「階段性」而已
就像伴侶,多數時候都會變換,只有少數有緣人能始終如一
朋友也是一樣,多數時候都只是階段性友情,出社會後,跟學生時期的朋友圈會不同、甚至在社會走闖一陣子後,跟剛出社會時的朋友圈也不一樣了
人生多少都會有「過客」,如果對方不是過客,他終究會再回到你的人生之路
但對於真的無緣的那些人,不要執著,會讓自己比較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