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合得來的同事定位為階段性夥伴,可能會比當成朋友更合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 和部門中一位年齡相近的同事一直都很聊得來,各方面相處也非常融洽。兩個人就像是以前學校下課會一起揪伴去廁所的女生小團體。後來雖然 S 調了部門,他還是把對方當成朋友,但 H 卻明顯地開始疏離 S。S 心裡覺得有點難過,也納悶為何 H 在他調了部門後,態度會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有些關係僅是階段性的合作,當你在對方的圈子裡不在佔據太多影響力時,你們的關係也不再具有維繫的價值


同事到底能不能當朋友? 這個問題時常會被拿出來探討。畢竟人還是群居動物,在一個環境中也傾向組成團體來壯大自己。而且對大多數人來說,相比孤軍奮戰,能夠有聊得來的同事,對工作體驗也比較加分。


但是聊得來就等於是朋友嗎?


能不能成為朋友要雙方都有意願才算數。在公司裡,同事彼此間的利害關係終究還是比學校同學間來的複雜,合得來不一定就是朋友,也不一定非得定位成朋友。


人跟人之間還是有其他不同的良好關係類型,例如夥伴、合作對象。


可以推斷開頭故事中的 H 只是想在部門中有合得來的工作夥伴,並以此為前提與當時可以為他帶來價值的 S 來往。


至於所謂的價值是什麼就見仁見智了。有些人圖的是可以一起吃午餐的飯咖,還可以講一些小八卦(畢竟多數人還是不希望成為邊緣人)、有些圖的是情報交流,或者是和這個人合得來,對工作推動有所助益。總之每個人有各自對價值的需求,每個人可以提供給不同人的價值也各有不同。


raw-image


當對方無意經營一段價值空窗期的關係,則雙方的階段性關係即宣告結束。


假設你對對方來說只是中午可以一起吃飯,還有交流小八卦的同部門飯咖,當你調了部門後,飯咖的價值便消失了。雖然長遠來看,大家都還在同公司,以後也有可能再有交集,但是對有些人來說,他們習慣看得比較短期,只要現在他認為你沒有辦法帶來價值,他就無意繼續經營這段關係了。


當你把只把你當飯咖的人定位成朋友,即使調了部門,你也會想和他繼續來往,這時候就產生了雙方不在同一個節奏上的矛盾,進而為自己的心靈帶來一點疙瘩。


把合得來的同事定位成階段性夥伴,更能健康地經營彼此的關係


如果你有把握你把同事當朋友,同事也是真心把你當朋友,這種雙向奔赴的來往,那可以說是一種職場幸運。


但這種職場幸運並不會降臨在每個人身上,大多數同事間的關係還是充滿利害衡量。如果你沒有把握對方也是真心把你當朋友,那麼把對方定位成階段性夥伴,不僅可以讓你更能評估和對方的交流方寸,也能避免你對對方產生不該有的期待。如果你把對方當朋友,你也會期待對方要表現出朋友要有的行為,這對雙方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去掉不該有的期待,才能更健康地經營的雙方關係,也能讓你更能接受聚散終有時。畢竟只是階段性夥伴,哪一天大家必須散的時候,也是合情合理,無須傷感。


Open Career會透過職場問題分析,和大家一起開拓對於職場問題的思考與應變能力。也會透過職涯訪談,邀請來賓分享職涯經歷,開啟多元職涯視野,透過這些分享,打破自我職涯限制與框架,建立自我優勢。

Apple Podcast: 收聽 Podcast 提升你的職場能量

Spotify: 職涯成長秘訣隨時聽

IG: 到 Open Career 的 IG互動交流

合作來信: opencareer21@gmail.com


avatar-img
53會員
61內容數
Open Career會透過職場問題分析,和大家一起開拓對於職場問題的思考與應變能力。也會透過職涯訪談,邀請來賓分享職涯經歷,開啟多元職涯視野,透過這些分享,打破自我職涯限制與框架,建立自我優勢。合作來信: opencareer21@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Open Career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分享如何透過2步驟為自己建立轉職抗體,降低猶疑、迷惘對轉職的負面影響,能以更加理性的角度評估自己的可能性。第一步為誠實面對弱點,第二步是用實質行動降低弱點對自身的影響力。
又到了新的一年的起點,如果你正在思考今年的階段性職涯規劃,或是對已經做好的規劃還有想調整的地方,就讓我們透過5個問題,回顧去年的職涯,做為新年度的職涯規劃參考。
不知道大家遇過哪幾種為職涯帶來負面影響力的同事類型? 這篇文章就來聊聊,那些可以考慮保持一定安全界限的同事樣貌。
早一點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非常重要,但是能不能獲得你想要的,以及能不能維持,這中間是有一點距離的。
有些事總是要經歷過才懂得。這篇就訪問了4位工作年資介於3~6年的微輕熟職場人士,來了解如果他們回到剛踏入職場的時候,有哪些會再多去探究的面向。
這篇文章分享如何透過2步驟為自己建立轉職抗體,降低猶疑、迷惘對轉職的負面影響,能以更加理性的角度評估自己的可能性。第一步為誠實面對弱點,第二步是用實質行動降低弱點對自身的影響力。
又到了新的一年的起點,如果你正在思考今年的階段性職涯規劃,或是對已經做好的規劃還有想調整的地方,就讓我們透過5個問題,回顧去年的職涯,做為新年度的職涯規劃參考。
不知道大家遇過哪幾種為職涯帶來負面影響力的同事類型? 這篇文章就來聊聊,那些可以考慮保持一定安全界限的同事樣貌。
早一點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非常重要,但是能不能獲得你想要的,以及能不能維持,這中間是有一點距離的。
有些事總是要經歷過才懂得。這篇就訪問了4位工作年資介於3~6年的微輕熟職場人士,來了解如果他們回到剛踏入職場的時候,有哪些會再多去探究的面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當代表傳統文化的事物不再實用,一而再地以這些事物為創作核心,是懷舊情懷嗎?對孩子來說, 有什麼意義?這是我最近創作時的一些自言自語,我的創作命題之一是文化,而這一集農曆新年的主角是「通勝」和俗語「一本通書唔可以睇到老」。竟然俗語本身的意義也是提醒我們不能抱殘守缺,我還用「通勝」寫兒童故事不是矛盾嗎?
踏出第一步,不是弱勢的表現,是因為成長了,以前做不到,現在做到了。以前那個為面子幼稚的自己,明白到什麼是重要。
Thumbnail
自從當上業務主管的那天起,雖然團隊成員都很積極努力,有了不錯的業績,但我的脾氣也因此大了起來。而傳承長官一直以來的高壓政策,在糖果與鞭子的交互應用下,雖然有了好的業績,但我也發現,與同事之間就只是同事,無法建立起朋友般的交情。 記得有一次,公司來了一位新成員,他行事積極努力,個性卻是剛直不屈。因為
我常和一些朋友聊起這個關於同事和朋友的界線問題,也常常希望一些入世未深的朋友不要將同事太早視為朋友,這是我的經驗之談,盡管我知道他們沒領教過的話,並不會明白我的意思。 大抵上,我會這樣認為同事和朋友之間的關連性: 1.      同事是同事,朋友是朋友,有根本性的分別:前者公司聘請,後者你的選擇
Thumbnail
打開羅馬數字「X」為名,彷佛為土耳其伊斯坦堡第一個也是唯一香水品牌「NISHANE馜香」,注入了獨特的靈魂,更為氣息帶來遼闊且無邊際的想像空間;我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裝盒,只見內附有一張明信片,難道是鼓勵用詩篇般浪漫手札寄給自己一份旅行的回憶?
從小到大,我覺得自己都是屬於階段性交友的人,不知道有沒有人也有相同的感受??? 從小學開始,我很熱衷於與每個人打好關係,但每次畢業後,我就會有一種“我要重新開始新人生”的感覺?所以我基本上不太會主動與朋友聯繫。 到了國中,我也交到了一群好朋友,但畢業後聯繫漸漸減少,甚至發現那群朋友中只剩下三四個
我目前,還是練不來。 我想,是還沒習慣,把觀察和傾聽的結合。 事實上,就我單方面認為,要把觀察和傾聽的結合,要星星兒能眼神對視,必然是有巨大的壓力。 因此,我在想,要是能協助星星兒先理解情緒、成語,當然,負面的抽象詞,除外。 因為,星星兒用不著理解,具諷刺、暗喻等,具有傷害的詞句。 我想,
Thumbnail
剛出社會時,在一間員工和老闆加起來只有10人的小公司上班,做小助理的工作,裡面年齡相仿的同事只有2位,除了工作之外沒什麼交集,每天準時上下班,也不用應付同事,但對年輕的我來說就是日子太無聊,工作沒什麼發展,於是2年後我決定離開。 之後進入一間行銷公司上班,同事平均年齡都很年輕,團隊氣氛也很活潑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大數據成為了至關重要的資源,尤其是在電商領域。 正因如此,賣家們迫切需要提升行銷效果,以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賣家精靈作為一款強大賣家助手工具寳箱,為賣家提供了廣告和流量管理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我們可以善於其來深入地瞭解市場需求,精準優化行銷策略,從而贏得競爭優勢。 
Thumbnail
S 和部門中一位年齡相近的同事一直都很聊得來,各方面相處也非常融洽。兩個人就像是以前學校下課會一起揪伴去廁所的女生小團體。後來雖然 S 調了部門,他還是把對方當成朋友,但 H 卻明顯地開始疏離 S。S 心裡覺得有點難過,也納悶為何 H 在他調了部門後,態度會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當代表傳統文化的事物不再實用,一而再地以這些事物為創作核心,是懷舊情懷嗎?對孩子來說, 有什麼意義?這是我最近創作時的一些自言自語,我的創作命題之一是文化,而這一集農曆新年的主角是「通勝」和俗語「一本通書唔可以睇到老」。竟然俗語本身的意義也是提醒我們不能抱殘守缺,我還用「通勝」寫兒童故事不是矛盾嗎?
踏出第一步,不是弱勢的表現,是因為成長了,以前做不到,現在做到了。以前那個為面子幼稚的自己,明白到什麼是重要。
Thumbnail
自從當上業務主管的那天起,雖然團隊成員都很積極努力,有了不錯的業績,但我的脾氣也因此大了起來。而傳承長官一直以來的高壓政策,在糖果與鞭子的交互應用下,雖然有了好的業績,但我也發現,與同事之間就只是同事,無法建立起朋友般的交情。 記得有一次,公司來了一位新成員,他行事積極努力,個性卻是剛直不屈。因為
我常和一些朋友聊起這個關於同事和朋友的界線問題,也常常希望一些入世未深的朋友不要將同事太早視為朋友,這是我的經驗之談,盡管我知道他們沒領教過的話,並不會明白我的意思。 大抵上,我會這樣認為同事和朋友之間的關連性: 1.      同事是同事,朋友是朋友,有根本性的分別:前者公司聘請,後者你的選擇
Thumbnail
打開羅馬數字「X」為名,彷佛為土耳其伊斯坦堡第一個也是唯一香水品牌「NISHANE馜香」,注入了獨特的靈魂,更為氣息帶來遼闊且無邊際的想像空間;我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裝盒,只見內附有一張明信片,難道是鼓勵用詩篇般浪漫手札寄給自己一份旅行的回憶?
從小到大,我覺得自己都是屬於階段性交友的人,不知道有沒有人也有相同的感受??? 從小學開始,我很熱衷於與每個人打好關係,但每次畢業後,我就會有一種“我要重新開始新人生”的感覺?所以我基本上不太會主動與朋友聯繫。 到了國中,我也交到了一群好朋友,但畢業後聯繫漸漸減少,甚至發現那群朋友中只剩下三四個
我目前,還是練不來。 我想,是還沒習慣,把觀察和傾聽的結合。 事實上,就我單方面認為,要把觀察和傾聽的結合,要星星兒能眼神對視,必然是有巨大的壓力。 因此,我在想,要是能協助星星兒先理解情緒、成語,當然,負面的抽象詞,除外。 因為,星星兒用不著理解,具諷刺、暗喻等,具有傷害的詞句。 我想,
Thumbnail
剛出社會時,在一間員工和老闆加起來只有10人的小公司上班,做小助理的工作,裡面年齡相仿的同事只有2位,除了工作之外沒什麼交集,每天準時上下班,也不用應付同事,但對年輕的我來說就是日子太無聊,工作沒什麼發展,於是2年後我決定離開。 之後進入一間行銷公司上班,同事平均年齡都很年輕,團隊氣氛也很活潑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大數據成為了至關重要的資源,尤其是在電商領域。 正因如此,賣家們迫切需要提升行銷效果,以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賣家精靈作為一款強大賣家助手工具寳箱,為賣家提供了廣告和流量管理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我們可以善於其來深入地瞭解市場需求,精準優化行銷策略,從而贏得競爭優勢。 
Thumbnail
S 和部門中一位年齡相近的同事一直都很聊得來,各方面相處也非常融洽。兩個人就像是以前學校下課會一起揪伴去廁所的女生小團體。後來雖然 S 調了部門,他還是把對方當成朋友,但 H 卻明顯地開始疏離 S。S 心裡覺得有點難過,也納悶為何 H 在他調了部門後,態度會一百八十度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