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書中的奇葩建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7月,對多數的畢業新鮮人來說,不是剛踏入職場,就是在尋找職場入場券的路上。相信有些人是不假思索地,直接帶著就學期間的做事模式上場,以自己擅長的方式面對工作。相對地,也會有不少人先到書店的商管區,翻找跟未來工作領域相關的職場工作守則,或是更一般性的職場應對建議,希望營造出符合社會期待的第一印象。

不過,工作久了之後,我發現這些職場書給的建議,逐漸發散、分歧。如果能找到「努力不懈、勤奮向上」的建議,也不難找到「適當軟爛、斷捨離」的建議。有不少以「公司、主管的利益優先」當作執行方針,自然也有「回歸自我實現」的指引。

畢竟要同時顧及上層管理、下層勞動階級的想法,想想也挺合理的,只是以前的風向比較明顯倒往某一邊。

想當初我在第一份工作升上小管理職,那時我的上級主管就送了我一本職場書,希望對管理小組業務有所幫助。詳細的書名跟內容已經忘了,但我很確定它是以「公司、主管的利益優先」的書,幾乎通篇給的都是「上對下」的建議——主管應如何要求下屬達到預期表現,下屬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回應主管或公司的需求等等。天真的我就照著書中的描述,弄垮了整個小組。

直到最近一份工作,即使沒有當管理職,也收到了上級主管送了我一本職場書。因為當時工作表現不太穩定,我也希望自己能夠進步,所以就順勢收下了。書名我就不透露了,但顯然地那也是一本以「公司、主管的利益優先」的書。我都懷疑這些當主管的是不是都有一份這類書籍的清單,怎麼送來送去都是同個類型的。

當時覺得,距離第一份工作也快10年的時間,這段時間的歷練或許會讓我對職場書中的內容,有些不一樣的感想,所以找了一天好好讀了一下......非常可惜,再次應證我非常討厭這類型的職場書,看來我跟管理職愈來愈無緣了。

過了快10年,這類型的書千篇一律,「主管好,你才會好」的基調依然透過這些書持續傳頌。以下是我當下看到非常傻眼的一段(因為是直書,所以畫面話有點長😅):

oh...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oh...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首先,這一段的開頭,先說了上、下雙方合作的模式,沒有一體適用的法則,但後面又說讓主管覺得能夠掌握你的潛規則,要自己想辦法弄明白。只有一方需要努力,怎能稱作合作?為什麼只有主管能掌握下屬,主管難道不需要也讓下屬能夠掌握?三天兩頭就在改變主意,甚至朝令必夕改的主管,下屬天天在重頭做起就累翻了,更遑論把事情完成。

再者,中間提到身為部屬的我們,讓主管覺得該讓他知道的事不報,不該讓他知道的事卻報一堆,會讓自己死得不明不白。這難道是要下屬觀落陰?主管也該跟下屬表明他希望知道的事情,才不會互相猜來猜去浪費時間吧?在沒有表明的情形下,下屬猜錯要報告的事,也不該用「你怎麼不知道」的態度回應,而是明確告訴下屬想知道的事,讓彼此都能把該說的事說完、該了解的事了解清楚,任務才得以繼續執行。

或許是因為公司政策,導致主管不得不變成如此模樣?的確有可能,畢竟我也當過小主管職,只是階級分到三層以上,總會有從上至下層層壓榨的現象。但我認為,主管不能只是當個貓頭鷹,單純把上層政策佈達,然後雙手一攤說「這就是公司政策」,放生下屬不理,又期待他們如期達到目標。

「雙向的溝通」是我覺得最低限度要做到的事。主管除了傳遞上層訊息,也要主動從下屬了解目前的狀況、困難、以達成目標的前提下能做到的事。當然,下屬也能主動提出這些議題,這時主管也該好好了解,跟下屬討論具體能改善、可執行的方案,讓彼此對政策也好、任務調整方式也好,都在有共識的條件下繼續執行。

職場是由很多面向組成,而人並非天生熟練所有面向。如果能多一點溝通、坦承,少一點自以為是、預設立場,也許在看那些職場負能量的貼文時,就不會看了笑中帶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簡遙莨盛-avatar-img
2023/07/21
你會發現,那些職場書的作者大部份都沒有真的職場經歷,就算有也是很個人的經驗心得,真照書做事,一般就是死得比較快而已。
Mineko-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30
簡遙莨盛 個人經驗真的只能參考,環境變數太多了,有時還得想想是否有倖存者偏誤的可能😅
avatar-img
貓想享
11會員
40內容數
世界不斷變動,總有些新奇的事物,等待我去發掘、剖析與分享。
貓想享的其他內容
2024/11/18
主修數學又自主選修心理學,不僅讓我畢業後即踏入數學教育職場,意外地繼續幫助我轉職成工程師,尤其在「資料科學」與「人工智慧」的領域。本文分享讓我發覺心理學可以派上用場的 moment
Thumbnail
2024/11/18
主修數學又自主選修心理學,不僅讓我畢業後即踏入數學教育職場,意外地繼續幫助我轉職成工程師,尤其在「資料科學」與「人工智慧」的領域。本文分享讓我發覺心理學可以派上用場的 moment
Thumbnail
2024/11/17
作者用淺顯易動的方式,具體列出多個學以致用的方法,本文分享我在閱讀本書後的一些新發現。
Thumbnail
2024/11/17
作者用淺顯易動的方式,具體列出多個學以致用的方法,本文分享我在閱讀本書後的一些新發現。
Thumbnail
2024/08/25
簡報能力、寫作能力及溝通力,這些乍聽之下與工程師搭不上線的技能,其實能發揮正向推進任務的作用。我想這值得我用一篇文章,好好分享這個經驗。
Thumbnail
2024/08/25
簡報能力、寫作能力及溝通力,這些乍聽之下與工程師搭不上線的技能,其實能發揮正向推進任務的作用。我想這值得我用一篇文章,好好分享這個經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對準備踏入職場的畢業新鮮人來說,有些人以自己擅長的方式面對工作,也有不少人先到書店的商管區,翻找跟未來工作領域相關的職場工作守則,或是更一般性的職場應對建議,希望營造出符合社會期待的第一印象。但這些職場書中的建議,總有讓人心中驚呼「蛤?」的奇葩。
Thumbnail
對準備踏入職場的畢業新鮮人來說,有些人以自己擅長的方式面對工作,也有不少人先到書店的商管區,翻找跟未來工作領域相關的職場工作守則,或是更一般性的職場應對建議,希望營造出符合社會期待的第一印象。但這些職場書中的建議,總有讓人心中驚呼「蛤?」的奇葩。
Thumbnail
向上管理是項持續學習並累積的軟實力之一,理解主管的原則與需求後做出行動,並且維持關係,面對主管有些人會是積極展現自己企圖心,也有人不敢開口說話感到畏懼,讓我們一起閱讀如何建立有效的向上管理。
Thumbnail
向上管理是項持續學習並累積的軟實力之一,理解主管的原則與需求後做出行動,並且維持關係,面對主管有些人會是積極展現自己企圖心,也有人不敢開口說話感到畏懼,讓我們一起閱讀如何建立有效的向上管理。
Thumbnail
麻煩主管,請不要再找我碴 說服,超前,力推,換位,跳脫 作者:莊舒涵(卡姊),時報文化出版 三月拿到書到現在,過了好些日子,防疫在家除了下廚,運動,閱讀也是個好方法,特別少了與人的接觸,透過文字彷彿就如同與作者展開對談。 向上管理其實看過的書不是太多,但多數看的都是在教我們如何當一個管理者居多,然後
Thumbnail
麻煩主管,請不要再找我碴 說服,超前,力推,換位,跳脫 作者:莊舒涵(卡姊),時報文化出版 三月拿到書到現在,過了好些日子,防疫在家除了下廚,運動,閱讀也是個好方法,特別少了與人的接觸,透過文字彷彿就如同與作者展開對談。 向上管理其實看過的書不是太多,但多數看的都是在教我們如何當一個管理者居多,然後
Thumbnail
「向上管理」似乎是近幾年才出現的詞,但它的意涵絕對是已經存在很久,因為只要是在職場工作,最先會遇到的問題一定是要如何跟「老闆處得好」,然後才有機會晉升管理職,談如何「向下管理」。 隨後,要根據這些資訊,打造能滿足雙方期待的關係,並證明自己可靠、誠實,善用、尊重主管的時間。 守穩立場的關鍵
Thumbnail
「向上管理」似乎是近幾年才出現的詞,但它的意涵絕對是已經存在很久,因為只要是在職場工作,最先會遇到的問題一定是要如何跟「老闆處得好」,然後才有機會晉升管理職,談如何「向下管理」。 隨後,要根據這些資訊,打造能滿足雙方期待的關係,並證明自己可靠、誠實,善用、尊重主管的時間。 守穩立場的關鍵
Thumbnail
《專注做事、精簡做人的極簡工作法》這本書就是在講關於職場四個面向的關係,我想透過閱讀作者自身的經歷,期望從中獲得一些技巧或啟發。
Thumbnail
《專注做事、精簡做人的極簡工作法》這本書就是在講關於職場四個面向的關係,我想透過閱讀作者自身的經歷,期望從中獲得一些技巧或啟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