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心靈雞湯|專注做事、精簡做人的極簡工作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的專長不是程式設計或美術這類技術導向,所以工作上需要大量的溝通。與主管、與同儕、與下屬、與其他部門,與服務對象....。

在溝通這項工作上,除了事情的合理性、正確性,我還挺注意人情世故或者對方情緒這些比較隱性的因素,總會挑選相對較好的時機,準備好各種對方可能產生的疑問回覆,還有各式備案,接著才進行溝通。這些準備讓我在第一項提議被拒時可以直接轉個彎,拿出第二手、第三手方案,一直以來,都還算順利。

只是長期處在小心翼翼注意他人情緒、還要保持邏輯通順的狀況,整天都在思考如何能讓對方接受,該從何種角度說服才合情合理,日子久了,不免感到有些疲憊。我不過想把工作好好地完成,為什麼總會卡著一層人際關係,雖說我也認同職場難免如此,但這種的工作內容真的非常消磨鬥志。

《專注做事、精簡做人的極簡工作法》這本書就是在講關於職場四個面向的關係,我想透過閱讀作者自身的經歷,期望從中獲得一些技巧或啟發。

與老闆共用利益,加速你的職涯發展

看這本書之前,我有個猜測主管想法的習慣,所有提案我都會以主管的角度去猜想,他還會需要哪些資訊來判斷決策、對於預算,他會不會更在意成效、我應該從哪個角度去說服可以讓他第一時間接受....。所有的猜想都只是為了讓「我自己」工作更快速,避免被打槍、避免還要重新蒐集資料。看了書後才有更深一層思考,原來這些猜想的背後,也是可以加入主管本身的利益,將「我」變成「我們」,本來只有提高我自己的工作效率,現在可以提高我們團隊的工作效益。作法其實跟原本的差異不大,但改變了心態與想法,讓人覺得思想更擴大了。

與同事高效連結,擁有職場能見度

剛進入職場的前幾年,對於跨部門溝通這件事總是覺得這是身為主管的業務,我們僅僅是執行者,說的話既沒有份量也沒有信服力,後來年資長了,除了例行合作外,也開始需要自己與其他部門進行細節的協調、確認,漸漸地也不認為跨部門溝通是主管的專屬業務,只要觸及自己的工作範圍且對於公司整體有價值,便會給自己進行一番心理建設,說服自己雖然接下來要討論、要求對方的事情可能會給他們帶來困擾,但這件事長遠來說對公司是好的,也是正確的且應該做的!告訴自己:你現在做的事是對的。然後出發去溝通,剛開始跟多數人一樣會害怕,但久了竟然也就習慣了。

偶爾我會被詢問為何在跨部門溝通上似乎都不太會遇到衝突的情況,仔細想想好像真的是這樣,原本一直以為原因在於我負責溝通的並非甚麼太大的專案,後來看了書才知道,原來跟我在公司內的形象也有部分關係。書中提到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打造職場能見度,讓你的話語權大過頭銜。雖然我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剛進入職場時的想法,但是當看到書上這樣直接明白地指出這句話,頓時豁然開朗,原來不只是想法,我自身也正在進行著這樣的改變。

對下屬知人赴能,創造集體高價值

對於領導,我現在還處在幼幼班。從小開始就一直害怕擔任班長的我,完全沒想過自己會有領導其他人的一天,但既然接受了任務,便努力做好手上的工作吧!

我一直期望自己可以更好地幫助團隊成員,找到目標,規劃好職涯,因此也很注重每個人的發展,也遇到嘴裡喊著想成長,但實際上卻毫無作為的同事而感到無奈,感覺就像是你在前方,不對地對著後面的隊員喊加油,遞了水、遞了能量餅乾,然而傳遞到他身邊的只有你聲嘶力竭的加油聲,你們之間的距離卻一步也沒有縮短。

最近我才明白,我要創造的不是我的追隨者,而是要培養另一個自己,當團隊中大家的目標一致時,績效便可以相乘。實際的作法還在多方嘗試,希望多年後會有許多經驗可以分享。

對客戶忠言逆耳,經營長遠的關係

對我而言,我的客戶就是公司的員工,雖然同為公司的一分子,但員工是我服務及管理的對象。雖然我並沒有刻意使用任何技巧,而只是努力幫助大家解決問題,跟主管討論制定出對公司、對員工都有益的管理規範,但正是這些以往沒有人在意的努力,一點點累積了信任,讓員工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找到我們部門求助、請教,是我這一小段職涯裡獲得的成就感。

以上四個面向,有的帶給我新的衝擊;有的增加了我的信心;有的讓我恍然大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淺淺的沙龍
1會員
6內容數
淺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28
別人都在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你為什麼不可以? 封面上的這句話,彷彿問著每一個路過的人。 作者劉同認為每個人的職場都存在一個關鍵十年,並以他自身的職涯為例,將這十年職涯分為四個階段:
2020/06/28
別人都在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你為什麼不可以? 封面上的這句話,彷彿問著每一個路過的人。 作者劉同認為每個人的職場都存在一個關鍵十年,並以他自身的職涯為例,將這十年職涯分為四個階段:
2020/05/28
上一篇課程心得紀錄了使用SMART原則進行目標規劃,這篇要來記錄第二堂:使用OKR進行目標規劃。 近年來,Google、微軟等廣為人知的知名大企業紛紛採用OKR作為績效管理辦法,也造成OKR制度關注度越來越高。那麼OKR具體來說是怎麼樣的管理辦法?又該如何運用在目標管理上呢?
2020/05/28
上一篇課程心得紀錄了使用SMART原則進行目標規劃,這篇要來記錄第二堂:使用OKR進行目標規劃。 近年來,Google、微軟等廣為人知的知名大企業紛紛採用OKR作為績效管理辦法,也造成OKR制度關注度越來越高。那麼OKR具體來說是怎麼樣的管理辦法?又該如何運用在目標管理上呢?
2020/05/25
最近在公司選了兩堂很有意思的內部教育訓練。還都很巧的,內容都是關於目標設定。(這個人到底多沒有目標?) 兩堂課分別與我們分享SMART 與 OKR 原則來制定目標並達成,本篇記錄第一堂課:SMART原則
Thumbnail
2020/05/25
最近在公司選了兩堂很有意思的內部教育訓練。還都很巧的,內容都是關於目標設定。(這個人到底多沒有目標?) 兩堂課分別與我們分享SMART 與 OKR 原則來制定目標並達成,本篇記錄第一堂課:SMART原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一片教求職者如何找工作或是教導主管如何正確管理團隊的氛圍中,這本由連續創業家郭家齊的《至少努力當上主管一次吧》,反過來從老闆的觀點告訴我們怎麼當個老闆心裡的好員工,是相當特別的。
Thumbnail
在一片教求職者如何找工作或是教導主管如何正確管理團隊的氛圍中,這本由連續創業家郭家齊的《至少努力當上主管一次吧》,反過來從老闆的觀點告訴我們怎麼當個老闆心裡的好員工,是相當特別的。
Thumbnail
我自認為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雖然小時羞澀、還有口吃,經過入行的一番磨練,死的也能說成活的。年紀大了一點的現在,還擅長把硬的說成軟的。 這可能要歸功我高度發達、且穩定運作的喉嚨中心,人類圖裡的顯化之地,千絲萬縷的信念和行動,都想要通往的那個「羅馬」。
Thumbnail
我自認為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雖然小時羞澀、還有口吃,經過入行的一番磨練,死的也能說成活的。年紀大了一點的現在,還擅長把硬的說成軟的。 這可能要歸功我高度發達、且穩定運作的喉嚨中心,人類圖裡的顯化之地,千絲萬縷的信念和行動,都想要通往的那個「羅馬」。
Thumbnail
今天介紹這本書,是由樂金文化所出版的一本職場相關書籍,在2020年2月所發行,內容是關於在職場上認清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如何與職場上可能接觸到的人相處與維持關係。 作者開頭就指出,如果你想在現在職場取得成功,光把工作做好、表現傑出或提出創新的想法還不夠。當別人因為忌妒、恐懼或純粹心懷不軌,設法擊潰你的
Thumbnail
今天介紹這本書,是由樂金文化所出版的一本職場相關書籍,在2020年2月所發行,內容是關於在職場上認清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如何與職場上可能接觸到的人相處與維持關係。 作者開頭就指出,如果你想在現在職場取得成功,光把工作做好、表現傑出或提出創新的想法還不夠。當別人因為忌妒、恐懼或純粹心懷不軌,設法擊潰你的
Thumbnail
  每個人都很怕自己的話會「刺傷」別人,但是因為在職場上「步調太快」,不直接說的下場可能是傷得「更重」。 下面這兩種對話你會喜歡哪一個? 第一種:如果可以的話。是否能把這篇文章,在你覺得語意「不太通順」的地方,用你「覺得比較好」的方式修改呢?今天下班之前大老闆「可能」就會要囉~ 第二種:麻煩把這篇文
Thumbnail
  每個人都很怕自己的話會「刺傷」別人,但是因為在職場上「步調太快」,不直接說的下場可能是傷得「更重」。 下面這兩種對話你會喜歡哪一個? 第一種:如果可以的話。是否能把這篇文章,在你覺得語意「不太通順」的地方,用你「覺得比較好」的方式修改呢?今天下班之前大老闆「可能」就會要囉~ 第二種:麻煩把這篇文
Thumbnail
我認為,每位被選中的人,一定是企業肯定其能力,並且也是公司希望持續一起走下去的夥伴,確認意願並做好心理準備,都是開始交流前事先須進行的確認
Thumbnail
我認為,每位被選中的人,一定是企業肯定其能力,並且也是公司希望持續一起走下去的夥伴,確認意願並做好心理準備,都是開始交流前事先須進行的確認
Thumbnail
溝通是一種很重要的技能,在平時與人相處中是,在職場中更是! 和不同的人互動是我們在工作中常常要做的事情,很多職場新人對於如何維護人際關係會感到很頭痛,究竟需要注意哪些技巧才能夠更好的促進溝通? 快跟著我們的腳步,學習職場所需的溝通技巧吧!
Thumbnail
溝通是一種很重要的技能,在平時與人相處中是,在職場中更是! 和不同的人互動是我們在工作中常常要做的事情,很多職場新人對於如何維護人際關係會感到很頭痛,究竟需要注意哪些技巧才能夠更好的促進溝通? 快跟著我們的腳步,學習職場所需的溝通技巧吧!
Thumbnail
推薦給有類似困擾的朋友 - 認為自己內向的特質,會影響到工作表現 - 認為工作上的問題,主要在於溝通能力的不足 - 每天到公司上班,也會覺得社交過度
Thumbnail
推薦給有類似困擾的朋友 - 認為自己內向的特質,會影響到工作表現 - 認為工作上的問題,主要在於溝通能力的不足 - 每天到公司上班,也會覺得社交過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