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人權的條件: 定義危害人類罪與種族滅絕罪的關鍵人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簡介

《人權的條件:定義危害人類罪與種族滅絕罪的關鍵人物》(截自博客來)

《人權的條件:定義危害人類罪與種族滅絕罪的關鍵人物》(截自博客來)


作者:Philippe Sands

譯者:梁永安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20/03/07



人權,無疑是當代社會中最受重視的核心價值之一。1948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世界人權宣言》宣示了所有人類均應享有的基本權利。而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即兩公約)的簽訂促進了人權在國際法層次上的保障。本書帶著讀者回到那個二戰甫結束,人類社會仍處在對於納粹德國的暴行驚惶不安的時代,從故事性的角度引領讀者一窺危害人類罪及種族滅絕罪如何站上歷史舞台。

這本書在說什麼?

拉斐爾・萊姆金(左)    赫希・勞特派特(右)

拉斐爾・萊姆金(左) 赫希・勞特派特(右)

本書與其說是鎖定在拉斐爾·萊姆金(Rafał Lemkin)與赫希・勞特派特(Hersch Lauterpacht)兩人身上,不如說是隨著作者追溯自身血脈與二戰歷史所撰寫出的人物誌。以自身家族的故事為起頭,為整個作品構建出生動的舞台。作者的曾祖父、萊姆金、勞特派特、納粹德國時期的波蘭總督漢斯・法蘭克(Hans Michael Frank)四人及其家族的命運在這樣的舞台上幽微的勾連在一起。除了精彩的文筆與故事架構之外,於我而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作者在追尋歷史資料的同時所刻畫出的,這些家族後代之間彼此互動的樣貌。

值得一讀的地方?

如果是為了國際法的學習或希望從法律的角度看這本書我想大概會覺得所學有限吧!然誠如前頭所說的,這是本更像是歷史記述和人物誌的書籍,倘若對於這些人物故事有興趣或想從另一個角度看那個動亂時代的歐陸、看歐洲國際軍事審判(紐倫堡大審),我認為這會是本極為有趣的書。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說是時而隨著作者挖掘歷史檔案,時而又隨著這些歷史檔案陷入了其他人生命歷程之中,同時也從中反思生命的價值以及人權的保障。不曉得各位閱讀小說時是否曾有過身歷其境的感受?我想本書所提供的便是這樣的場域。

反思

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

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

藉著本書回顧紐倫堡大審及圍繞在其周圍的其人其事,看見對於人之價值的思辨如何呈現在新興罪刑;看見在這舉世首見的法庭背後湧動的政治力量;看見國際法如何運用於前所未聞的暴力,並深深影響我們今日的生活。生活在民主與自由社會的當代,人權對主流群體而言像是空氣一般。然在此同時,仍有人需要為其自身的文化背景、自我認同而承擔更多的風險,甚至是面臨制度性的壓迫與暴力對待。作為同住在相同星球的人,我們有理由且有責任消弭這些傷害並勇於反對時時刻刻都仍發生在世界某處的暴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藍莓蛋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川浩小姐所著的《明日的孩子們》描述新進職員三田村慎平在明日之家這所育幼院所發生的事,並鑿開了大眾和育幼院那無形的認知之牆。 我們不能不透過替人代言來認知世界,但我們卻沒有資格替人代言,在這矛盾之中我們應當如何自處?《明日的孩子們》一書或許給了我們一些答案
有川浩小姐所著的《明日的孩子們》描述新進職員三田村慎平在明日之家這所育幼院所發生的事,並鑿開了大眾和育幼院那無形的認知之牆。 我們不能不透過替人代言來認知世界,但我們卻沒有資格替人代言,在這矛盾之中我們應當如何自處?《明日的孩子們》一書或許給了我們一些答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正義被認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以漢摩拉比法典為代表,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正義就是懲罰與報復。犯罪者在他們犯罪時揮霍了不屬於他們的權利,如今他必須付出代價。但對於生長於貧困社區的這名非裔二年級學生而言,他心目中最值得追求的那種正義是:讓無罪的人得以被釋放、讓那些弒血的名眾在肅穆的真相面前安靜下來。
Thumbnail
很推薦本書,看完後打破許多我長期以來對納粹大屠殺事件的刻板認知,作者提摩希.史奈德是當代美國研究中東歐歷史的專家,先前看了他寫的《民族重建:東歐國家克服歷史考驗的旅程》,驚為天人,所以就下單買了這本書跟還沒看的《血色大地》。 史奈德寫的歷史書,不單純是耙梳歷史細節,發掘被人忽視的真相,同時還有很清
Thumbnail
『自由的界限,應當是他人的自由開始之處。』~ 約翰·斯圖亞特·米爾 米爾是在其的名著《自由論》(On Liberty, 1859)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害人原則(Harm Principle)”。其核心思想是,個人的自由只有在其行為對他人造成實質性害處時才可受到社會的限制。
Thumbnail
《漢娜鄂蘭─真理無懼》是一部描述猶太裔哲學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於1961年以《紐約客》雜誌撰稿人的身分,至耶路撒冷參與審判當年二戰時負責籌畫運送猶太人至死亡集中營,被猶太人稱為「納粹劊子手」的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鄂蘭曾於二戰時被送進法國的集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他在此書分享自己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分析集中營倖存者的心理特徵。 整本書以敘事性的方式講述作者在集中營看到的故事,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及心理分析的內容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一段
Thumbnail
火報名家 / 冷楓 人權,是作為人類與生俱來因該享有的權利,具有普遍性和廣泛性,事實上,世界上很多的衝突,都是圍繞著人權所爆發的,像是種族平等,性別平等,死刑,宗教,LGBTQ,種種都是以一方群體的權利遭受侵害所發展開來的,那麼,人權牽扯到這麼多議題,人權究竟是甚麼?以及如何實施真正的人權? 至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曾經在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如同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在那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他因為心裡強大而活下來 這本書是他在倖存後的回憶,第一部分書寫在集中營中的經歷和想法;第二部分則是談到意義療法 以下列出書中部分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小編今天又要來推薦好片啦!讓我們藉由電影作品,看見法律議題的各種面向。
Thumbnail
猶太大屠殺是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公眾對此事件的認識可能存在誤解。《血色大地》的作者史奈德,透過跨國視角的,揭示出殺戮悲劇真正的根源和原委,引領讀者重新認識曾經被德蘇極權生殺予奪的東歐,與複雜的受難者群像。
Thumbnail
信仰可以引領你到一個高度, 但偏執會吞噬你; 信賴可以幫助你走出困境, 但依賴會控制你。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正義被認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以漢摩拉比法典為代表,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正義就是懲罰與報復。犯罪者在他們犯罪時揮霍了不屬於他們的權利,如今他必須付出代價。但對於生長於貧困社區的這名非裔二年級學生而言,他心目中最值得追求的那種正義是:讓無罪的人得以被釋放、讓那些弒血的名眾在肅穆的真相面前安靜下來。
Thumbnail
很推薦本書,看完後打破許多我長期以來對納粹大屠殺事件的刻板認知,作者提摩希.史奈德是當代美國研究中東歐歷史的專家,先前看了他寫的《民族重建:東歐國家克服歷史考驗的旅程》,驚為天人,所以就下單買了這本書跟還沒看的《血色大地》。 史奈德寫的歷史書,不單純是耙梳歷史細節,發掘被人忽視的真相,同時還有很清
Thumbnail
『自由的界限,應當是他人的自由開始之處。』~ 約翰·斯圖亞特·米爾 米爾是在其的名著《自由論》(On Liberty, 1859)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害人原則(Harm Principle)”。其核心思想是,個人的自由只有在其行為對他人造成實質性害處時才可受到社會的限制。
Thumbnail
《漢娜鄂蘭─真理無懼》是一部描述猶太裔哲學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於1961年以《紐約客》雜誌撰稿人的身分,至耶路撒冷參與審判當年二戰時負責籌畫運送猶太人至死亡集中營,被猶太人稱為「納粹劊子手」的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鄂蘭曾於二戰時被送進法國的集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他在此書分享自己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分析集中營倖存者的心理特徵。 整本書以敘事性的方式講述作者在集中營看到的故事,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及心理分析的內容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一段
Thumbnail
火報名家 / 冷楓 人權,是作為人類與生俱來因該享有的權利,具有普遍性和廣泛性,事實上,世界上很多的衝突,都是圍繞著人權所爆發的,像是種族平等,性別平等,死刑,宗教,LGBTQ,種種都是以一方群體的權利遭受侵害所發展開來的,那麼,人權牽扯到這麼多議題,人權究竟是甚麼?以及如何實施真正的人權? 至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曾經在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如同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在那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他因為心裡強大而活下來 這本書是他在倖存後的回憶,第一部分書寫在集中營中的經歷和想法;第二部分則是談到意義療法 以下列出書中部分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小編今天又要來推薦好片啦!讓我們藉由電影作品,看見法律議題的各種面向。
Thumbnail
猶太大屠殺是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公眾對此事件的認識可能存在誤解。《血色大地》的作者史奈德,透過跨國視角的,揭示出殺戮悲劇真正的根源和原委,引領讀者重新認識曾經被德蘇極權生殺予奪的東歐,與複雜的受難者群像。
Thumbnail
信仰可以引領你到一個高度, 但偏執會吞噬你; 信賴可以幫助你走出困境, 但依賴會控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