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國學」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近這二十年來,中國大陸興起一股「國學」潮,先是曾仕強教授從臺灣到大陸講中國人的人性管理學,繼而講易經的奧秘、易經的智慧…,於是就帶動一股講學潮,配合電視媒體的推介,由講三國演義,一路講到古典文學。

其時,心想:為什麼沒有學者講《孟子》呢?為什麼也沒有學者講王陽明呢?難道要講「良知」、講「良心」,會很尷尬嗎?後來發現,浙江大學董平先生在2012年開講傳奇王陽明,把陽明一生的傳奇,以青蜓點水式介紹,於是王陽明才被關注。過了幾年董先生才講王陽明的心學。與此同時,也有學者開講孔孟,他是臺灣大學哲學系傅佩榮教授。

傅教授開始講孔子,相當淺白,那是深入淺出。他講孟子,是按原典白話哲理分析,這都是值得學習的。傅教授講孟子的時候,他很自豪地說:孟子是主張「性向善」,而不是「性本善」的。同時,講孟子,肯定會提起「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其後,電視媒體也製作一些訪談的節目,於是有大陸的學者講孟子的「四心說」,因而香港也有人接著講四心說。

唉!孟子何曾講四心呀?你說是四端,可以。你說是四端之心,當然可以。但,就不是四心呀!人有那麼多心嗎?怎麼會有「四心說」呢?心,只有一個,之所以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那是人心呈現的發用呀!簡單來講,那是一心多用呀!多用,要是五端之心、六端之心…都可以。故此,不能說孟子是「四心說」呀!不管怎麼說,至目前還沒有學者公開討論人性究竟是善的,還是惡的?是無善無惡的,抑或是有善有惡的?是人性本善呢?抑或像傅教授說的人性向善的呢?

此外,至目前為止,還沒發現有學者在媒體開講《中庸》專題(不是資料堆砌),而只是在訪談節目,提及「中庸」而已。《中庸》,是儒學經典的經典,期待賦有哲理思維而又具備生命體證的學者,能有機會開講啊!

(上述僅屬個人觀感,如有異議補充者,歡迎留言指正!)

2023-7-16

avatar-img
63會員
825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陶先生: 以下有好幾處,是需要斟酌的。  0:54例如堯是很好的國君,但他哥哥是象,是很殘暴的。 象不是堯的哥哥,而是舜的同父異母的弟弟。《孟子》書裡有幾處提到舜的父親和他的弟弟的。請參考《史記》。  1:02另一方面虞舜的爸爸是很殘暴的,差不多想追殺他。 史書並沒有說虞舜的爸爸想追殺舜。
今午收聽香港某哲學教授(其職稱實為高級講師)講孟子與告子之人性論,聽完了之後,隨即喊出「都唔知講乜!東拉西扯。」孟子的原文雖然顯示出來了,但又沒有解釋,然後就下斷語,說孟子沒有嚴謹的邏輯,又說孟子在打稻草人。真莫名其妙! 究其原因,他的中文底子(包括文言文和白話文)薄弱,一般情況,是很難把中國哲學思
哈!老哥,你今年貴庚呀?到現在才講人生規劃! 不好意思!一字之差,正確是「我的餘生規劃」。 已經步入倒數的時段,還能做些什麼呢?過去的教學,是我最喜歡的工作,也算是我的使命,能多講講中華文哲,淺白地介紹前哲的人生智慧,自覺是一份責任。可現在時日不多,時代不同,總該抽身自我打算吧! 有了,閑時寫寫隨筆
剛才清潔爐頭,把那些污漬清抹。就想: 人生的污漬怎樣抹掉呢?相忘於江湖?一笑泯恩仇?像鄧麗君唱的「忘記他,等於忘掉了一切;忘記他,等於忘盡了歡喜」?越要刻意忘記,就越回憶從前。抑或像葉凡唱的「說一千,道一萬… 一部青史等閒看」? 有些事,想忘的卻又忘不了,晚晚睡夢回片;有些事,不想忘的卻又失憶,還要
我這裡能常吃到臺灣的包子甜點,也能喝到浙江的紹興酒,當然也有本地鮮製的豆漿,已經很滿足了! 回想當年學生時期,有一天到牟老師的學人宿舍,老師要我把那些金門大麴(是他的前期老學生送的)通通都拿走,嘩!發了!不過,當時不知道哪些酒很貴的,我還免為其難搬走了。 2023-6-21
今日特意去越南埠買餸。 薑蔥白切雞,用雞腿浸熟起肉,雞骨留作煲湯,這樣肉質比較嫩滑。 薑蔥茸加一塊腐乳,少許生抽,搞勻加上熱油,其味比傳統的薑蔥茸更美味。 一大煲牛筋,明天加上蘿蔔再燜。當中預留一份送給朋友。 秋收冬藏,要進補啦! 2023-6-20
陶先生: 以下有好幾處,是需要斟酌的。  0:54例如堯是很好的國君,但他哥哥是象,是很殘暴的。 象不是堯的哥哥,而是舜的同父異母的弟弟。《孟子》書裡有幾處提到舜的父親和他的弟弟的。請參考《史記》。  1:02另一方面虞舜的爸爸是很殘暴的,差不多想追殺他。 史書並沒有說虞舜的爸爸想追殺舜。
今午收聽香港某哲學教授(其職稱實為高級講師)講孟子與告子之人性論,聽完了之後,隨即喊出「都唔知講乜!東拉西扯。」孟子的原文雖然顯示出來了,但又沒有解釋,然後就下斷語,說孟子沒有嚴謹的邏輯,又說孟子在打稻草人。真莫名其妙! 究其原因,他的中文底子(包括文言文和白話文)薄弱,一般情況,是很難把中國哲學思
哈!老哥,你今年貴庚呀?到現在才講人生規劃! 不好意思!一字之差,正確是「我的餘生規劃」。 已經步入倒數的時段,還能做些什麼呢?過去的教學,是我最喜歡的工作,也算是我的使命,能多講講中華文哲,淺白地介紹前哲的人生智慧,自覺是一份責任。可現在時日不多,時代不同,總該抽身自我打算吧! 有了,閑時寫寫隨筆
剛才清潔爐頭,把那些污漬清抹。就想: 人生的污漬怎樣抹掉呢?相忘於江湖?一笑泯恩仇?像鄧麗君唱的「忘記他,等於忘掉了一切;忘記他,等於忘盡了歡喜」?越要刻意忘記,就越回憶從前。抑或像葉凡唱的「說一千,道一萬… 一部青史等閒看」? 有些事,想忘的卻又忘不了,晚晚睡夢回片;有些事,不想忘的卻又失憶,還要
我這裡能常吃到臺灣的包子甜點,也能喝到浙江的紹興酒,當然也有本地鮮製的豆漿,已經很滿足了! 回想當年學生時期,有一天到牟老師的學人宿舍,老師要我把那些金門大麴(是他的前期老學生送的)通通都拿走,嘩!發了!不過,當時不知道哪些酒很貴的,我還免為其難搬走了。 2023-6-21
今日特意去越南埠買餸。 薑蔥白切雞,用雞腿浸熟起肉,雞骨留作煲湯,這樣肉質比較嫩滑。 薑蔥茸加一塊腐乳,少許生抽,搞勻加上熱油,其味比傳統的薑蔥茸更美味。 一大煲牛筋,明天加上蘿蔔再燜。當中預留一份送給朋友。 秋收冬藏,要進補啦! 2023-6-20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象山慶[蓮想].21~30 21--善導流淨土思想在中國似乎很不盛行,除了一武一宗的「王難滅佛」而文獻毀失之外,或與民族性有關,也就是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性格,講求自力的修身成聖:「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求則得之,捨則失之,…….求在我者也。」在生活中盡心知性、存心養性,凡事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老師接著說起「爬刀梯」的培訓經歷。事前不但要閉關吃齋、睡在八仙桌下,還要在打坐、念經與傳授手訣的訓練中度過,「那一週所學到的,我一輩子都忘不掉」。他背著法器,赤腳登上相當於三層樓高的108梯,他還記得當時從高空中擲筊,都能看見紅色的筊杯在強烈海風中劇烈搖擺,幸好第一擲便是聖筊,頓時歡慶的鞭炮炸響!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陳生:天心,有個文哲所座談會:「經學史學化的反省與開展」。 天心:有興趣,聽范XX講空話反省反省。范就是文哲所裡大力主張經學不應該史學化的人,但是她自己研究出土文獻為主,美其名古文經。
Thumbnail
這是介紹知名大學裡的熱門課程,包括文學、詩歌和傳統文化,張一南以中國古代文學和熱門文學術語扣合,用「巫師」/「麻瓜」的概念來解釋中國古代的貴族士大夫以及寒素的關係。介紹中國文學的主題設定是按照最能和我們產生共鳴的「主題」進行分類,分別是「夫婦(愛情)、父子、情商、文藝、見識」。
孟子有“天民”之說,數千年後中山先生又提出“三民”,這恰恰印證了我多次强調的觀點:道德自主、民族自主、民權自主、民生自主是天地命令和華族數千年一貫之渴求,經代代綿延凝結為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並建中華民國。 以下簡要說明“天民”與“三民”的關係——我曾說人皆有肉體生命、思想生命、民族生命、天地生命。天
Thumbnail
傅佩榮:「當社會規範漸漸瓦解,儒家告訴世人不用怕,價值判斷不在外面,而在內心的真誠和良知而來,由內而發產生力量。」
Thumbnail
讀顧炎武《與友人論學書》,談到當時學者「置四海之困窮不言,而終日講危微精一」,他又在《日知錄》說:「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意思是學者們完全不管明末時候天下大亂,人民流離失所、戰火連天,每天只會講心性之學,談什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玄學。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象山慶[蓮想].21~30 21--善導流淨土思想在中國似乎很不盛行,除了一武一宗的「王難滅佛」而文獻毀失之外,或與民族性有關,也就是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性格,講求自力的修身成聖:「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求則得之,捨則失之,…….求在我者也。」在生活中盡心知性、存心養性,凡事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老師接著說起「爬刀梯」的培訓經歷。事前不但要閉關吃齋、睡在八仙桌下,還要在打坐、念經與傳授手訣的訓練中度過,「那一週所學到的,我一輩子都忘不掉」。他背著法器,赤腳登上相當於三層樓高的108梯,他還記得當時從高空中擲筊,都能看見紅色的筊杯在強烈海風中劇烈搖擺,幸好第一擲便是聖筊,頓時歡慶的鞭炮炸響!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陳生:天心,有個文哲所座談會:「經學史學化的反省與開展」。 天心:有興趣,聽范XX講空話反省反省。范就是文哲所裡大力主張經學不應該史學化的人,但是她自己研究出土文獻為主,美其名古文經。
Thumbnail
這是介紹知名大學裡的熱門課程,包括文學、詩歌和傳統文化,張一南以中國古代文學和熱門文學術語扣合,用「巫師」/「麻瓜」的概念來解釋中國古代的貴族士大夫以及寒素的關係。介紹中國文學的主題設定是按照最能和我們產生共鳴的「主題」進行分類,分別是「夫婦(愛情)、父子、情商、文藝、見識」。
孟子有“天民”之說,數千年後中山先生又提出“三民”,這恰恰印證了我多次强調的觀點:道德自主、民族自主、民權自主、民生自主是天地命令和華族數千年一貫之渴求,經代代綿延凝結為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並建中華民國。 以下簡要說明“天民”與“三民”的關係——我曾說人皆有肉體生命、思想生命、民族生命、天地生命。天
Thumbnail
傅佩榮:「當社會規範漸漸瓦解,儒家告訴世人不用怕,價值判斷不在外面,而在內心的真誠和良知而來,由內而發產生力量。」
Thumbnail
讀顧炎武《與友人論學書》,談到當時學者「置四海之困窮不言,而終日講危微精一」,他又在《日知錄》說:「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意思是學者們完全不管明末時候天下大亂,人民流離失所、戰火連天,每天只會講心性之學,談什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