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大腦不邏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是艾利澤·史坦伯格,書裡介紹了我們大腦的運作,這本書解析了大腦的許多功能,不過這本書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潛意識系統』,我們知道人都會有自動模式,就好比你有時候在做一些重複性質的工作時心思會飄走,想著不相干的事情,但我們手中的作業不會停下來,這就是因為我們的自動模式在運作。

大腦每個部位都有自己的工作,有時候中間一個小地方出了問題,我們就會出現一些不可思議情形,書中一開始講了一個失明的人明明看不見,但他的大腦會製造影像欺騙認認知系統,所以該名患者不知道他自己失明了。

一些重點

大腦的雙系統

我在看了這本書之後對『自動模式』有了更深的了解,人的大腦可以分成認知系統潛意識系統,認知系統就是我們有意識地去做出選擇或是動作,最簡單的說明就是我們第一次綁鞋帶、騎腳踏車、嬰兒學走路,我們是以認知系統來進行,我們精神專注在任務上,一開始也做得不夠好,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我們可以毫不費心力的綁鞋帶、騎腳踏車、走路,因為大腦已經由潛意識系統接手了這些工作,我們就是自然而然的動作,再來就是我們開車上班時,也常常到了公司卻回想不起來剛剛在路上開車的經過,這也是因為長時間都這麼做,潛意識就會記起來,大部分重複性質的任務都可以融入我們潛意識中,我們生活中很多事都是靠這兩種系統交互作用,我們不會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思考後才做出行動,潛意識會幫我們行動,就像是你走樓梯不會在意你要怎麼抬腳、你看電影時嘴巴停不下來的吃爆米花、桌上有餅乾就順手吃一包之類的,所以說有時候我們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還真是不容易,如果你習慣吃餅乾,只要認知系統沒盯緊,你的潛意識就會多吃一包餅乾。

一心二用

以前我讀的書提過認知頻寬,認為人不可能多工,充其量只是在有限的心力中快速切換工作,但這本書提出大腦是可以一次做兩件事,前提這兩件事性質要不同才可以,我們的認知系統可以執行一件複雜的工作,潛意識系統可以執行單純、重複性的工作,像是在跑步機上看電視,我們專注在電視上面,身體可以保持跑步不跌倒,不過這種多工方式,在潛意識負責的那項工作最好是不太重要的事,有些人在開車時會習慣講電話,這時候他們的認知系統是專注在電話上面,開車是靠潛意識系統,前面說到潛意識系統只能做重複、單純的動作,對突發狀況的反應很差,如果開車到一半有狀況發生,會很難做出反應。

失明了卻又看得見

我們五感會提供訊息,大腦依照這些訊息來架構世界,當我們失去視覺的時候,其他感官系統會設法補足,有盲人參加實驗顯示,他們的視覺皮質是活躍狀態,與視力正常的人無差別,而有些案例是有些人沒有意識到他自己失明了,這個時候他剩下的感官系統還是會提供訊息,只不過大腦會自己捏造視覺影像,所以他看到的世界是幻覺,是自己捏造的,如果他知道自己失明,這些幻覺會消失。

後記

這本書已經是一年前看的了,我對潛意識印象非常深,也知道人的大腦會欺騙自己,只為了讓自我認同不被破壞,人在遭遇到未知無法理解的訊息時,大腦會依照過去的經歷、習慣、風俗自己編理由,像是早期我們都會說鬼壓床,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説法,像是外星人、定身、老巫婆,同樣一件事,在世界各地有不一樣的說法;另外還有催眠在科學上是可以做到的也讓我吃驚,就是我們的認知系統掌控邏輯、理性,大腦有一個前扣帶迴皮質,功能類似警報器,出現狀況的時候這部位會通知認知系統讓大腦做出反應,像是你開車時心不在焉,紅燈、路上的小動物出現時,前扣帶迴皮質都會讓你注意到這些狀況,催眠可以切斷這個警報器的連結,你的大腦就不會覺得有問題而無視這些外來訊號。

看完這本書會覺得人的大腦真的很不可思議,對於自己是這麼精密的生物也感到很奇妙。

avatar-img
19會員
6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楊晨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關於這本書 作者:亞當·格蘭特,華頓商學院教授,本書教導著重於如何重新思考,人類是習慣動物,一但習慣形成之後就很容易依照著習慣去思考、行動,但有時候這些習慣反而會害了自己。
作者在大學的時候深受一種罕見的病困擾,在他做各種檢查都找不到病因,有一天他跟醫院要了他至今的所有病歷資料,他開始把自己所有的看診過程,包括醫生給出的建議也當作試驗都記錄下來,下次回診再針對這些建議的回饋討論應該調整的地方,最後在醫生的協助下找到了『機能性音聲異常』這種特殊病例,之後作者把筆記系統融入
本書把我們的成長分成三個階段,依賴期、獨立期、互賴期,我們從小依賴父母到長大獨立最後與身邊的人互相依賴,七個習慣當中,前面三個習慣幫助我們進入獨立期,後三個習慣讓我們學會與人互相依賴,最後一個習慣是提醒自己要不斷學習成長。
作者使用了數據及各種資料講解了一些社會現象,雖然提出看法之後都會被同業攻擊,不過把各種數據攤開之後,讓我們能從更多角度去分析一件事情也很有趣。
作者是蘿拉·范德康,有許多書籍跟專欄文章,在2011年5月的某一天發表了一篇時間管理的建議:『善用早上的時間』大受好評,之後也以此為主寫了一系列的電子書,現在這本書就是集結那些電子書統整成的一本書
關於這本書 作者:亞當·格蘭特,華頓商學院教授,本書教導著重於如何重新思考,人類是習慣動物,一但習慣形成之後就很容易依照著習慣去思考、行動,但有時候這些習慣反而會害了自己。
作者在大學的時候深受一種罕見的病困擾,在他做各種檢查都找不到病因,有一天他跟醫院要了他至今的所有病歷資料,他開始把自己所有的看診過程,包括醫生給出的建議也當作試驗都記錄下來,下次回診再針對這些建議的回饋討論應該調整的地方,最後在醫生的協助下找到了『機能性音聲異常』這種特殊病例,之後作者把筆記系統融入
本書把我們的成長分成三個階段,依賴期、獨立期、互賴期,我們從小依賴父母到長大獨立最後與身邊的人互相依賴,七個習慣當中,前面三個習慣幫助我們進入獨立期,後三個習慣讓我們學會與人互相依賴,最後一個習慣是提醒自己要不斷學習成長。
作者使用了數據及各種資料講解了一些社會現象,雖然提出看法之後都會被同業攻擊,不過把各種數據攤開之後,讓我們能從更多角度去分析一件事情也很有趣。
作者是蘿拉·范德康,有許多書籍跟專欄文章,在2011年5月的某一天發表了一篇時間管理的建議:『善用早上的時間』大受好評,之後也以此為主寫了一系列的電子書,現在這本書就是集結那些電子書統整成的一本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這部視頻「重塑你的心靈:改變生活的第一秘訣」集中於重塑潛意識心靈的變革力量,以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本文將深入探討視頻中提出的關鍵概念,強調實用技術,幫助觀眾解鎖潛能,創造充實的生活。 在這裡觀看視頻 理解潛意識心靈 潛意識心靈在塑造我們的思想、行為,最終影響我們的生活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Thumbnail
因為需要能夠快速地辨識危險好產生後續行為 (例如: 為了要能夠保護自己遠離危險, 針對眼前的狀況是否足以威脅生命做出快速的判斷),所以即便每次對事情的完整全貌並不一定都透徹了解…
Thumbnail
你知道嗎?根據腦神經科學專家的研究顯示,人類的大腦其實具有自我毀滅傾向,比起感受生活中美好的部分,大腦更容易專注在生活的不完美跟缺陷中 那是因為大腦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於讓人對身邊危險的事情有所警覺,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看到白T恤上的黑點,這叫做大腦的「默認模式」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感覺到,有時你的行為似乎超出了你的控制?或是在某些情況下,你的直覺告訴你該做出的選擇,而你無法解釋為什麼? 那是因為有一個強大的力量悄然影響著我們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行為,它就是「潛意識」。了解意識與潛意識的區別與運作方式,能讓我們看清自己的內心
Thumbnail
透過幾本書的思考,本文分享了大腦思考與吸引力法則之間的關聯性及如何對大腦重新編碼的方法,從大腦神經學角度探討了關於思想、感受、頻率,以及注意力導向的影響。作者深入探討了後設認知能力、視覺化目標以及如何喚起快樂、正面回憶等關於大腦思考和吸引力法則。並歡迎分享讓大家一起擁抱成長、邁向自由。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人類意識和潛意識的關係,通過對意識角色及功能的分析,提出了對意識的新理解。從多重人格到意識的進化,文中針對意識、記憶和情感的功能作了深入探討。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現代生活中的自動化對我們認知過程的影響,尤其是如何導致所謂的「認知隧道(cognitive tunneling)」現象。當我們過分依賴自動化技術,如新車裡的電腦輔助駕駛系統,我們的大腦可能會陷入一種狀態,在需要緊急集中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這部視頻「重塑你的心靈:改變生活的第一秘訣」集中於重塑潛意識心靈的變革力量,以實現個人成長和成功。本文將深入探討視頻中提出的關鍵概念,強調實用技術,幫助觀眾解鎖潛能,創造充實的生活。 在這裡觀看視頻 理解潛意識心靈 潛意識心靈在塑造我們的思想、行為,最終影響我們的生活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Thumbnail
因為需要能夠快速地辨識危險好產生後續行為 (例如: 為了要能夠保護自己遠離危險, 針對眼前的狀況是否足以威脅生命做出快速的判斷),所以即便每次對事情的完整全貌並不一定都透徹了解…
Thumbnail
你知道嗎?根據腦神經科學專家的研究顯示,人類的大腦其實具有自我毀滅傾向,比起感受生活中美好的部分,大腦更容易專注在生活的不完美跟缺陷中 那是因為大腦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於讓人對身邊危險的事情有所警覺,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看到白T恤上的黑點,這叫做大腦的「默認模式」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感覺到,有時你的行為似乎超出了你的控制?或是在某些情況下,你的直覺告訴你該做出的選擇,而你無法解釋為什麼? 那是因為有一個強大的力量悄然影響著我們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行為,它就是「潛意識」。了解意識與潛意識的區別與運作方式,能讓我們看清自己的內心
Thumbnail
透過幾本書的思考,本文分享了大腦思考與吸引力法則之間的關聯性及如何對大腦重新編碼的方法,從大腦神經學角度探討了關於思想、感受、頻率,以及注意力導向的影響。作者深入探討了後設認知能力、視覺化目標以及如何喚起快樂、正面回憶等關於大腦思考和吸引力法則。並歡迎分享讓大家一起擁抱成長、邁向自由。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人類意識和潛意識的關係,通過對意識角色及功能的分析,提出了對意識的新理解。從多重人格到意識的進化,文中針對意識、記憶和情感的功能作了深入探討。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現代生活中的自動化對我們認知過程的影響,尤其是如何導致所謂的「認知隧道(cognitive tunneling)」現象。當我們過分依賴自動化技術,如新車裡的電腦輔助駕駛系統,我們的大腦可能會陷入一種狀態,在需要緊急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