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習慣養成挑戰】DAY30 關係裡的理解和體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關係裡,你是理解並體諒對方,還是習慣他就是這樣反正我忍一忍就過去了。

在關係中的一方,難免有我們看不過眼的地方。我們經常用容忍退讓來突顯自己在關係裡的偉大,但其實底下是對那個人的漠視。

一段關係裡,需要的是真心的理解,而不是容忍退讓。如果一個人需要你用容忍來對待,那也不是多好的人。

如何經營一段長久而穩定的關係,如何找到一個合適的人。先學會理性的相處再投入關係去愛。

對關係保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透過學習去互相理解。不是確認了關係,就能永永遠遠,結婚證書也不是愛情的保證書。

不要把關係當成耐力比賽,看誰比較能忍,更不要用放大鏡去時刻檢視對方的缺點。

不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多點理解及體諒,知道彼此的差異,我們都不完美,但因為你的好,我願意與你相伴。

唯有看懂對方,你才能讀懂自己。 把關係當一門知識去研讀,把陪伴當成一個興趣去培養。在關係裡一起成長,蛻變。

學會理解和體諒,而非忍受或退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府辛聊瘉室
151會員
337內容數
一個人走在療癒的路上,與我的靈魂相遇。
府辛聊瘉室的其他內容
2024/07/17
現今多元性別的社會,同志身份不再那麼難以啟齒。也不只是鎖定在特定的外在形象。 因為成長的環境及家庭因素,更因為同志的身份。在成長的過程中將自己武裝成男性的角色。 在親密關係裡扮演起那個承擔一切責任的「陽性」角色。不允許自己展現脆弱,認為所有的困難自己都得一肩扛起。也是在這樣的錯誤認知中養成了伴侶
Thumbnail
2024/07/17
現今多元性別的社會,同志身份不再那麼難以啟齒。也不只是鎖定在特定的外在形象。 因為成長的環境及家庭因素,更因為同志的身份。在成長的過程中將自己武裝成男性的角色。 在親密關係裡扮演起那個承擔一切責任的「陽性」角色。不允許自己展現脆弱,認為所有的困難自己都得一肩扛起。也是在這樣的錯誤認知中養成了伴侶
Thumbnail
2024/04/16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是因著某些目的而來。從彼此之間獲得一段珍貴的友誼。 成為彼此人生的伴侶,又或者是事業上的合作伙伴。若以利益的觀點看待,心裡便產生了計較。在我們眼裡十惡不赦的人,在家人的心裡可能是個善良美好的人。 如果一個人可以帶給自己的是良性的成長及快樂,應該就能歸類為「好」的人。 很多時候
Thumbnail
2024/04/16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是因著某些目的而來。從彼此之間獲得一段珍貴的友誼。 成為彼此人生的伴侶,又或者是事業上的合作伙伴。若以利益的觀點看待,心裡便產生了計較。在我們眼裡十惡不赦的人,在家人的心裡可能是個善良美好的人。 如果一個人可以帶給自己的是良性的成長及快樂,應該就能歸類為「好」的人。 很多時候
Thumbnail
2023/08/05
當我們習慣讓自己處於一種不變的狀態,就意味著成長也跟著停滯了。 我們都曾經因為害怕被拒絕而做事綁手綁腳、不敢前行。 我們都以為所謂的舒適圈,是指外在的環境。但其實最難跨越的是心裡的舒適圈。因為我們人生最大的追求是一種安定的狀態,不喜歡生活中存在太多無法掌控的人、事、物。 你也曾因為害怕發音不標
2023/08/05
當我們習慣讓自己處於一種不變的狀態,就意味著成長也跟著停滯了。 我們都曾經因為害怕被拒絕而做事綁手綁腳、不敢前行。 我們都以為所謂的舒適圈,是指外在的環境。但其實最難跨越的是心裡的舒適圈。因為我們人生最大的追求是一種安定的狀態,不喜歡生活中存在太多無法掌控的人、事、物。 你也曾因為害怕發音不標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任何關系中,我們都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那就是彼此間地較量。 即便是在好的關系都會存在一些博弈的現象,誰高誰低,誰在關系中佔據了主導地位。 所以,我們就會發現一個性格太軟的人,必然會在關系中遭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對待。 但如果今天在這件小事上忍耐一下,明天又在另一個問題上謙讓一下,長此
Thumbnail
在任何關系中,我們都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那就是彼此間地較量。 即便是在好的關系都會存在一些博弈的現象,誰高誰低,誰在關系中佔據了主導地位。 所以,我們就會發現一個性格太軟的人,必然會在關系中遭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對待。 但如果今天在這件小事上忍耐一下,明天又在另一個問題上謙讓一下,長此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意味著你不需要證明自己而取得他人認同,而是你問心無愧 清晰坦誠對自己負責,能對自己感受負責,堅定自己的原則底線。哪怕拒絕對方、對方會惱羞成怒,反咬你一口、情緒勒索、道德綁架。 在與人互動中,我們容易陷入交情、身分等部分,而模糊界線、妥協於他人、積累自己的感受情緒。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意味著你不需要證明自己而取得他人認同,而是你問心無愧 清晰坦誠對自己負責,能對自己感受負責,堅定自己的原則底線。哪怕拒絕對方、對方會惱羞成怒,反咬你一口、情緒勒索、道德綁架。 在與人互動中,我們容易陷入交情、身分等部分,而模糊界線、妥協於他人、積累自己的感受情緒。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很多種,有的人可以大而化之,有的人心細如髮,工作性質,家庭教育,改變個人的本質,講話思維方式。 漸漸發現或許你的好心,別人不一定會接受,對方也不會站在你的立場去想,太過於真,反而讓自己處在尷尬階段。得罪了他人也不知。為何人不能隨心所欲呢? 以心換心真的有那麼難嗎?如果你真心待我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很多種,有的人可以大而化之,有的人心細如髮,工作性質,家庭教育,改變個人的本質,講話思維方式。 漸漸發現或許你的好心,別人不一定會接受,對方也不會站在你的立場去想,太過於真,反而讓自己處在尷尬階段。得罪了他人也不知。為何人不能隨心所欲呢? 以心換心真的有那麼難嗎?如果你真心待我
Thumbnail
你在關係中受過傷嗎?你覺得和人相處很累嗎? 生活中總避免不了要和人相處,需要和各種人打交道,不管是交情深的還是交情淺的,都需要耗費心力經營,太投入感情容易給對方壓力,也可能讓自己受傷,太疏離又感受不到關係的親密感,讓人覺得孤單,如何才能拿捏好適當的距離靠近對方,讓雙方都自在?
Thumbnail
你在關係中受過傷嗎?你覺得和人相處很累嗎? 生活中總避免不了要和人相處,需要和各種人打交道,不管是交情深的還是交情淺的,都需要耗費心力經營,太投入感情容易給對方壓力,也可能讓自己受傷,太疏離又感受不到關係的親密感,讓人覺得孤單,如何才能拿捏好適當的距離靠近對方,讓雙方都自在?
Thumbnail
●選A的朋友 近期需要覺察關於「隱忍」的問題。 你習慣用理性來處理人事物,尤其是不得不與自身價值觀不符的人相處時,甚至會為了不破壞表面的和諧,用忍讓的態度對待他人,也因此容易忽略自己真實的感受,或許是個性使然導致的自我設限,即使你有意識到這樣的狀態,卻不見得會針對這個情況做出改變。 建議透過自
Thumbnail
●選A的朋友 近期需要覺察關於「隱忍」的問題。 你習慣用理性來處理人事物,尤其是不得不與自身價值觀不符的人相處時,甚至會為了不破壞表面的和諧,用忍讓的態度對待他人,也因此容易忽略自己真實的感受,或許是個性使然導致的自我設限,即使你有意識到這樣的狀態,卻不見得會針對這個情況做出改變。 建議透過自
Thumbnail
過度反省,有時候會讓你糢糊掉焦點。陷入一種自我責備的負面標籤裡。 在一段關係裡,不自覺的將兩個人之間的問題,歸究於自己。 經常在想,為何對對方總是那麼沒有耐心。動不動就發脾氣。沒辦法跟對方好好說話。 一個人想了很久,也試圖從對方身上尋求到解答。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自己除了更加困惑,情緒沒有得到任何的
Thumbnail
過度反省,有時候會讓你糢糊掉焦點。陷入一種自我責備的負面標籤裡。 在一段關係裡,不自覺的將兩個人之間的問題,歸究於自己。 經常在想,為何對對方總是那麼沒有耐心。動不動就發脾氣。沒辦法跟對方好好說話。 一個人想了很久,也試圖從對方身上尋求到解答。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自己除了更加困惑,情緒沒有得到任何的
Thumbnail
人都會被慣性所主導,這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大多數人都會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給外人,把最差一面留給愛人。是不是這樣呢?我想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對外人都是很斯文,態度很好,但是在家人、愛人面前就會發脾氣,暴躁等等。
Thumbnail
人都會被慣性所主導,這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大多數人都會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給外人,把最差一面留給愛人。是不是這樣呢?我想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對外人都是很斯文,態度很好,但是在家人、愛人面前就會發脾氣,暴躁等等。
Thumbnail
著理解對方,你也努力試著去習慣對方。習慣他飲食的喜惡,習慣他走路的速度,習慣他看電影的類型,習慣他說話的態度,習慣他所有的習慣。然後,你也要求他做相同的事情。但到最後你們已經亂了套,同樣一件事,到底是你去習慣他,還是他來習慣你?
Thumbnail
著理解對方,你也努力試著去習慣對方。習慣他飲食的喜惡,習慣他走路的速度,習慣他看電影的類型,習慣他說話的態度,習慣他所有的習慣。然後,你也要求他做相同的事情。但到最後你們已經亂了套,同樣一件事,到底是你去習慣他,還是他來習慣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