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痛、腳拖地可能是警訊!延長巴金森病用藥蜜月期,神經專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那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女士,因為手抖、肩膀痛而發現巴金森病。義大醫院神經科戴逸承醫師指出,因為工作的關係,患者想要改善動作症狀,便使用的藥物而出現較強的購物衝動。在與醫師詳細討論後,她了解到運動的重要性,便開始每天運動至少三十分鐘,經過三個月左右,她使用的藥物劑量可以降到原本的一半,動作症狀還是控制得非常好,而且購物衝動也消失了。
巴金森病患的症狀有很多種,常見的是手抖、僵硬、動作變慢等。戴逸承醫師指出,一般而言僵硬與動作變慢對藥物的反應比較好,所以有些患者在服藥之後,因為手抖的狀況不會有明顯進步,所以會考慮使用其他方法治療。
巴金森病的病程可分成五期,每個階段使用的藥量不太一樣。如果患者為了讓症狀改善而擅自調整藥量,可能會縮短用藥蜜月期,增加藥效波動的風險。
巴金森病患者在開始服藥的時候,藥效持續的時間會超過藥物的半衰期,讓症狀明顯改善。戴逸承醫師說,例如巴金森病常用的左旋多巴,半衰期約2個小時左右,可是剛開始使用左旋多巴的病患,藥效可以撐到6個小時,甚至8個小時。這是因為腦部還有內生性多巴胺,患者只要稍微補充多巴胺,就能夠改善症狀,所以服用左旋多巴之後,藥效可以撐很久,而被稱為「用藥蜜月期」。

raw-image

隨著巴金森病程進展,患者腦部內生性多巴胺減少,必須仰賴外源性多巴胺來改善症狀,所以在剛服藥時能發揮藥效,但在藥物濃度降低之後,病人便會覺得沒有辦法活動,像斷電一般。
用藥蜜月期會因為使用的藥量、生活習慣而有所不同,平均大概3至5年不等。戴逸承醫師說,如果巴金森病患者很配合,依照指示服藥、維持規則運動、作息正常、睡眠充足、沒有喝酒,用藥蜜月期可能會比較長。
用藥蜜月期也和疾病進展,內生性多巴胺減少有關,戴逸承醫師說,就算完全不吃藥,經過幾年之後才開始吃巴金森藥物,用藥蜜月期還是一樣會縮短,因為內生性多巴胺越來越少。
為了延長用藥蜜月期,在疾病早期會希望能夠控制藥物在一定的劑量以內。戴逸承醫師說,同時要想辦法增加內生性多巴胺,例如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就是很好的方法,例如一天運動30分鐘、一個禮拜運動5天,每天睡眠的時間至少要6個小時。
「部分患者會因為工作的關係,而自行增加左旋多巴的劑量,想要維持動作正常。」戴逸承醫師說,「建議不要自行調整藥物,若有相關需求,都可以和醫師討論,醫師會根據工作需求、生活型態,協助調整藥物。」

raw-image

在巴金森病早期,可能搭配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戴逸承醫師說,使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能夠幫助改善動作症狀,而且未來若出現藥效波動,波動的幅度會比較小。藥效波動就是有吃藥就會動,甚至會亂動,出現沒辦法控制的異動症;藥物濃度降低之後患者就變得很僵硬,像斷電一般。使用多巴胺受體促效劑的病患,當出現藥效波動時,波動的幅度會比較緩和。
隨著巴金森病的進展,用藥可能需要持續調整。戴逸承醫師說,建議患者就近治療,不必舟車勞頓,也可以經常和醫師討論症狀的變化、藥物的反應,讓醫師能夠適時調整。
有些巴金森病患者或家屬會尋求偏方,戴逸承醫師說,在嘗試任何偏方之前,最好要跟您的主治醫師討論,以免花錢又傷身、得不償失。

肩膀痛、腳拖地可能是巴金森病警訊
「有研究發現,部分被認為是五十肩的患者,其實是巴金森病!」戴逸承醫師提醒,若是覺得肩膀不舒服、疼痛,走路時腳抬不高、有點拖地,這些可能是巴金森病早期症狀。

raw-image

50歲以上民眾可以每個月用手指操自我檢測,步驟很簡單,在家就能做。戴逸承醫師說,請先將右手五指張開,接著拇指與食指輕按25下,然後換到左手拇指與食指輕按25下。如果發現雙側手指開闔的速度不同、角度不同,請盡快至神經科就診,才能及早發現巴金森病!
看病友和家屬在討論哪些話題→ 幸福巴士 - 搜尋 (facebook.com)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肩膀痛、腳拖地可能是警訊!延長巴金森病用藥蜜月期,神經專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32會員
6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肩膀不轉而正確地轉,無為而治好吧,我想談談另一個, 有些人可能認為這是一個愚蠢的 想法, 但這會產生非常 好的高爾夫揮桿 好吧,所以我說的是 我們都知道,當你揮動高爾夫球桿時, 你的臀部會轉動,你的肩膀也會轉動 轉 好,所以人們沒有意識到的一件事 是 臀部和肩膀沒有在 同一平面上轉動, 這些棍子越來越靠近 ,然後這些棍子越來越
Thumbnail
avatar
摩創羅漢果
2023-04-02
醫院級中週波治療器(肩膀腰酸背痛,末梢神經麻痺,運動傷害,復健治療)福芯中週波治療器,按爽機$8?90 時間限定:30分鐘自動結束 輸出頻道:一組 作動模式:模式1(綠LED燈)脈衝頻率5KHz,波寬200us — 模式2(藍LED燈)脈衝頻率2K~7.8KHz,波寬128~500us 強度設定:31階力道 輸出電壓:0–77.5Vp-p(可調整) 輸出電流:RM
Thumbnail
avatar
峽谷老仙女
2023-03-22
「沒肩膀」的領導人?如何做個好主管是一門藝術文 / 楊瑪利 如何做個好主管?在天秤兩端取捨平衡,是一門藝術。 到底怎樣才是好主管?最近我有一些不同的體會。這陣子一位多年擔任高階主管的朋友與我分享,多年來他總覺得有義務要幫助他帶領的同事,解決所有疑難雜症。 延伸閱讀 你的「人才密度」有幾趴? 克里斯汀生為什麼不肯直接說答案? 延伸閱讀
Thumbnail
avatar
遠見雜誌
2022-05-12
[物理知聊所]手舉高肩膀痛系列第四彈!|簡單也不簡單的「旋轉肌腱炎」!當手舉高的時候發覺肩部疼痛、酸軟,甚至因此舉不高的時候, 你會下意識覺得自己得了什麼疾病呢? 是之前介紹過的五十肩、肩夾擠症候群,還是頸椎神經壓迫? 其實都有可能, 而今天要介紹的「旋轉肌腱炎」,雖然相比上面的疾病成因單純, 但因為這塊肌肉的重要地位,常常引發其他肩部問題導致處理起來並不簡單!
Thumbnail
avatar
物治貝克
2022-02-04
肩膀舅公開車行駛在一條平穩道上。       
Thumbnail
avatar
帳號不存在
2021-09-06
肩膀脫臼的大小事脫臼引發的關節唇傷害、旋轉肌腱受傷甚至是骨折,會讓當事者持續感到肩膀不適甚至無力等症狀,脫臼引發的結構性損壞,如果不加以修補,在保守治療下功能改善有限,因此脫臼後如有持續疼痛、無力等症狀,應至骨科門診進行肩關節結構性評估,以免造成後續肩關節失能的問題。
Thumbnail
avatar
李元甫醫師
2021-03-09
肩膀痠痛手抬不高?小心是五十肩症狀!了解五十肩 五十肩症狀在疾病過程會影響上上關節囊,腋窩和肱肱韌帶。 患者的關節較小,腋窩皺摺消失,前囊緊密,輕度或中度滑膜炎,但無實際粘連。  在五十肩患者中還可以看到肩袖間隔攣縮,這極大地降低了該人群的運動範圍。 關於潛在的病理學是炎症性疾病,纖維化疾病還是促神經營養性過程,仍然存在分歧。 有證據
avatar
王祐誠
2021-01-29
肩膀(shoulder)到底在哪裡?|淺談肩關節解剖構造如果有人問你「肩膀在哪裡?」 你會怎麼回答呢 警告!這篇文章涉及許多專有名詞及較複雜的構造,服用時請小心頭痛!   這篇文章作為我們進入「肩關節疾病」有很大的幫助 要不然之後的文章會落落長......  
Thumbnail
avatar
物治貝克
2020-05-14
肩膀舉高會痛,不是五十肩那是?|認識肩夾擠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手舉高會痛 這個症狀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很多人會直接聯想到五十肩,或者肌肉拉傷 但其實有一種問題比五十肩還有單純的肌肉拉傷還常見 那就是—「肩夾擠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顧名思義這是人體的一個部位甚麼東西被夾到的病 尤其發生在手抬高的動作   【
Thumbnail
avatar
物治貝克
2020-04-28
肩膀的復健運動,有三個細節要留意。有一天阿偉問我,為什麼他的肩膀痛很常反覆發生,本來他覺得手不痛就表示好了,結果打個籃球後,隔天就復發痛了起來,這樣的一來一往,他覺得很煩。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了解肩關節的構造之後,答案就會呼之欲出了。 在臨床上,我們很常問肩膀痛的個案一個問題「你的肩膀次從哪裡長出來的呢?」問十個人,頂多一到兩位會
Thumbnail
avatar
攻疼欣逸物理治療師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