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治療QA】--孩子為什麼聽得懂但都不說呢?

【語言治療QA】--孩子為什麼聽得懂但都不說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孩子真的不是天生就知道要開口說話的!【說話】是被引導、鼓勵、練習出來的~~~~

孩子真的不是天生就知道要開口說話的!【說話】是被引導、鼓勵、練習出來的~~~~

WHY~~~~為什麼孩子聽得懂但都不說呢?

有一個原因是,孩子不習慣要說話、不知道要說話…。

有一個原因是,孩子真的不是天生就知道要開口說話的!

【說話】是被引導、鼓勵、誘發練習出來的~~~~


從出生後,孩子知道發出聲音,就會獲得回報。

EX:哇哇哇~~的哭聲,可以要到牛奶

EX:發出"恩~~"的聲音加上一指神功,就可以告知大人他要的東西,並且拿到餅乾或玩具


孩子發展的概念是【追求省力,不耗費太多力氣的】,所以當孩子哭一下,就可以拿到餅乾玩具,所以當孩子用一指神功就能夠指使著大人幫他做事情,

孩子所經驗的累積會告訴他:"不~~!我不需要學說話,我不需要耗力氣聆聽每個語音,我不需要耗費力氣挪動舌頭做出動作,我只要會嗯嗯啊啊,我只要會用比的,就可以過得很快樂很滿足了!"

在如此省力的模式下,大人又如此愛護孩子如此使命必達的模式下,如果只要發出ㄣ、ㄚ,那誰想要耗費專注力記憶力去學習怎麼說”餅餅、玩具”這些詞彙呢?

所以孩子當然就不習慣說話,也覺得沒必要說話啊…。


所以----孩子要會開口說話!先得從大人身上開始調整起.....

1、大人要開口說話---大人要先習慣有耐心的一直一直一直跟孩子說話。同一個詞彙(EX狗狗)大人得先說個百萬次不斷輸入進孩子的大腦神經迴路裡,孩子才能夠銘記在大腦裡在大腦裡完整建檔不會再忘記,當孩子要使用這個詞彙時大腦神經才撈得到數據能夠輸出發音。

2、大人也要記得不說話---當大人說完後(EX大人重複說狗狗2-3次後),要記得安靜一下,大人眼睛看著孩子的眼睛,等待孩子約3-5秒,給孩子有回應的機會,給孩子機會瞭解大人在鼓勵孩子說話,觸發孩子動口動舌仿說狗狗的機會。

3、大人要暗示明示孩子開口模仿---大人安靜下來,眼睛看著孩子的眼睛,或大人用手指輕碰孩子的嘴巴,鼓勵著、等待著孩子的回應。這樣孩子的腦袋裡才會接收到:喔~~原來大人在等我回應,等我說話等我發出任何聲音。


重複上面1、2、3的步驟著....

這樣一來一往,聆聽-->引導說話-->聆聽-->引導說話-->聆聽-->引導說話….,才會建構起一個正確引導孩子仿說的循環!

而在引導誘發孩子開口仿說的過程中,也要一併加強孩子口腔肌肉(唇、舌、臉頰、下頦)的力氣與動作,孩子才能夠運用自如自己的口腔發音器官喔!

avatar-img
語言治療邱邱老師的沙龍
3會員
46內容數
早療碩士x語言治療師,我想讓孩子,因信任想學說話,因開心開口說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一集的聊燃於心同樣邀請到孫老師持續陪著我們唷~ 孫佳銘老師,是服務南投縣擁有豐富經驗的情緒巡迴輔導老師! 這一集要來聽孫老師說說:瞭解自己情緒的五步驟,以及引導孩子從結構化邁向穩定化的四規法唷!   一起來聽聽這集的療燃於心~~~
這些種種的反應可能是在試探大人下一秒的界線是否和此刻的界線是一致, 這些種種的反應也可能是孩子在自我調適讓面對大人的要求和活動帶來的壓力。 所以當大人冷靜、穩定地觀看著孩子的不同反應, 接著,就會發現孩子慢慢也穩定下來了 接著,孩子也會被大人渲染著穩定感,進而發展出自我成就感、自我學習的動力。
【療燃於心-聽情巡老師聊~情緒行為輔導策略卡~】 ★療燃於心,燃燒對語言治療的初心★ 邱詩涵 語言治療師 孫佳銘老師,服務於南投縣有豐富經驗的情緒巡迴輔導老師。 情緒行為輔導策略卡,是孫老師設計來協助大人孩子穩定情緒的方法! 這次要來聊聊情緒行為輔導策略卡的內容囉! 一起聽聽這集的療燃於心~
★療燃於心,燃燒對語言治療的初心★ 邱詩涵 語言治療師  情緒,是每個人心處的背景情境~ 心開時,如晴天朗朗蝶鳥紛飛,對任何事情都有興趣和彈性 心不開時,如陰雨沉湖悶雷轟隆,對任何事都想設限都想控制  這次邀請孫佳銘老師,瞭解孩子情緒的樞紐,轉換穩定情緒成為孩子學習的助力 來聽聽這集的療燃於心
溝通輔具AAC,是一個很好用的方式喔,主要協助孩子在跟人的互動中可以很快的達到有效的想法交換。
我們等阿等,等到孩子終於開始說第一個字開始會仿說了,但為什麼好像很多東西都還是不懂,仍然不會自己說,仍然需要大人說一次孩子才有辦法跟著說。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問過幼稚園,老師說是認知還不夠好…..
這一集的聊燃於心同樣邀請到孫老師持續陪著我們唷~ 孫佳銘老師,是服務南投縣擁有豐富經驗的情緒巡迴輔導老師! 這一集要來聽孫老師說說:瞭解自己情緒的五步驟,以及引導孩子從結構化邁向穩定化的四規法唷!   一起來聽聽這集的療燃於心~~~
這些種種的反應可能是在試探大人下一秒的界線是否和此刻的界線是一致, 這些種種的反應也可能是孩子在自我調適讓面對大人的要求和活動帶來的壓力。 所以當大人冷靜、穩定地觀看著孩子的不同反應, 接著,就會發現孩子慢慢也穩定下來了 接著,孩子也會被大人渲染著穩定感,進而發展出自我成就感、自我學習的動力。
【療燃於心-聽情巡老師聊~情緒行為輔導策略卡~】 ★療燃於心,燃燒對語言治療的初心★ 邱詩涵 語言治療師 孫佳銘老師,服務於南投縣有豐富經驗的情緒巡迴輔導老師。 情緒行為輔導策略卡,是孫老師設計來協助大人孩子穩定情緒的方法! 這次要來聊聊情緒行為輔導策略卡的內容囉! 一起聽聽這集的療燃於心~
★療燃於心,燃燒對語言治療的初心★ 邱詩涵 語言治療師  情緒,是每個人心處的背景情境~ 心開時,如晴天朗朗蝶鳥紛飛,對任何事情都有興趣和彈性 心不開時,如陰雨沉湖悶雷轟隆,對任何事都想設限都想控制  這次邀請孫佳銘老師,瞭解孩子情緒的樞紐,轉換穩定情緒成為孩子學習的助力 來聽聽這集的療燃於心
溝通輔具AAC,是一個很好用的方式喔,主要協助孩子在跟人的互動中可以很快的達到有效的想法交換。
我們等阿等,等到孩子終於開始說第一個字開始會仿說了,但為什麼好像很多東西都還是不懂,仍然不會自己說,仍然需要大人說一次孩子才有辦法跟著說。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問過幼稚園,老師說是認知還不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