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孩子為主角的華語課程(六)最終章~理念分享與省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沒有最好的教法,只有最適合的教法

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奠基學科基礎、穩扎穩打的好處;開放式的教學有以孩子為中心、創造性高的優點。其實在教育界裡並沒有最好的教法,只有最適合的教法。而蟹老覺得最適合的課室互動就是:老師進行任務引導教學、孩子運用協同學習。孩子有任務就會運用身體五感來多元探索,學習自然有動機、不疲乏;而在協同學習過程中,孩子們在自然情況下不斷地反覆練習,也能逐漸達到對某個概念或知識的熟悉與敏感度。

蟹老是設計孩子們的「協同學習」,並以「任務→討論→筆記→分享」的引導方式來讓孩子就同一個概念,可以獲得多元、多次的接觸。

「老師於台前說明概念→孩子接收訊息→提問不懂或好奇之處→個人思考並筆記→小組分享個人想法→小組討論出整組想法→撰寫想法在白板→上台分享想→聆聽台上同學分享→將概念記錄在筆記本」這樣的教學過程當中,同一個概念孩子是不是不自覺的練習至少十次?而且過程式主動而非被動式的接受。

對蟹老而言這既符合12年課綱的語文領域:聆聽、口語表達、標音符號與運用、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等六項學習表現;也能夠在短短40分鐘多元發展這些學習表現,積沙成塔,時間久了是可以累積相當可觀的學習力!

傳統單向式教學的局限

一般華語課程的進行(不只華語,應該是很多學科都是)是以傳統的講述方式,大多都是老師講解,孩子聆聽作筆記,也就是所謂的單向式互動。

當然傳統認真的老師肯定會跟孩子們說明哪個部分一定要知道,哪個部分一定會考(考試領導教學)。而且為了增加孩子的動機,就會說:「這禮拜我們要小考,請大家做好準備,剛才的重點有沒有記下來?」「只要你考好,就代表你會了!你會了就是你學習到的,對你一定有幫,當然你的平時成績肯定可以很高!」之類的相關鼓勵話術。

對一般跟得上進度的孩子而言,他們肯定沒問題,甚至相當投入在考試裡面。但在這樣的師生互動中,孩子除了得到學科本身的知識外,最重要的聆聽、口語表達,孩子真的有表現出來嗎?(12年課綱的語文領域六項學習表現分別為:聆聽、口語表達、標音符號與運用、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

另外一個重點在於,練習(學習)次數。單向老師講述,須完全倚重孩子的專注以及吸收力,老師講一個概念時,雖然可能講很多次,但畢竟是從老師口中講的,吸收程度真的有限(就像父母念自己小孩一樣,小孩真的很難每次都聽得進去)。

以終為始~~哪一種能力最重要?

現代已經進入了AI時代,寫一篇文章創作(作文)都可以請chatGPT完成了(是真的很強,我曾經在家長日公開做給班上家長看過,我自己也超驚訝)!這樣創造性的成品AI都有辦法完成,更何況是知識性的傳遞,Google會找不到嗎?

蟹老的教育理念核心是「以終為始」,去確切的思考孩子10年後、20年後到底需要何種能力?讓我們想想,20年前只有智障型手機,但現在大家對智慧型手機都很上手,難道是以前老師教得好嗎?我們只要求孩子將國字注音寫漂亮正確,就可以保證他未來能夠一帆風順、找到合適的出路嗎?

好奇、溝通與合作

「好奇」是天性也是要維持的重要能力,回想蟹老自身慘痛求學的經歷,當初國高中可是被傳統教條與考試壓到忘記好奇、懶得探索這有趣的世界了!只要有好奇,做是肯定是有根性、肯定能夠維持自己的內在動機、也能夠實現自我!好奇的人肯定會去思考,會去思考的人腦筋一定動得快,這樣的人想法特別多,這樣有想法的人是不是令人激賞與欣羨呢?

常常聽人講一句話:「有想法的人最難溝通......」,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是以前功利主義、成績至上時代所培育出來的嗎?你是否有遇過能力出眾的同事或上司,但他溝通能力超差?他的溝通只是在說服並沒有同理。這樣的人雖然成就了自己卻失去了周遭人心。溝通真的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呀!

最後一個重要能力是「合作」,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緊密的,人與人的正向互動更是我們生活的動力來源,家庭夥伴、工作夥伴、職場夥伴的相互扶持更是我們生活向上的永動機。有一句名言: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比較久。我更喜歡另一句台灣話:「尪某若同心,烏土變黃金!」

蟹老就是希望透過「任務引導教學+運用協同學習」,來養成孩子的未來三大能力:「好奇、溝通、合作」。無論未來孩子從事何種職業遇到何種問題,有了這鐵三角相信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蟹老的沙龍
3會員
8內容數
蟹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02
一座半山腰的小學校,孩子們上數學課的上課紀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mT0JqtajnM
Thumbnail
2024/07/02
一座半山腰的小學校,孩子們上數學課的上課紀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mT0JqtajnM
Thumbnail
2023/10/29
看到這張照片的分數了嗎? 請問您會先看到名字還是看到分數呢? 這是蟹老往後定期評量打分數的方式~ 1.分數打得比名字還小的原因: a.分數只是暫時的,隨時都有重新開始的機會。 b.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請自己跟自己比較!! c.如果分數不錯,可以提醒自己持續努力。 d.分數不如預期,就要好
Thumbnail
2023/10/29
看到這張照片的分數了嗎? 請問您會先看到名字還是看到分數呢? 這是蟹老往後定期評量打分數的方式~ 1.分數打得比名字還小的原因: a.分數只是暫時的,隨時都有重新開始的機會。 b.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請自己跟自己比較!! c.如果分數不錯,可以提醒自己持續努力。 d.分數不如預期,就要好
Thumbnail
2023/08/23
既然是「內容深究」,就要將有關的知識背景都要補充給孩子知道,........ 那些落後、注意力維持不久的孩子們,他們聽我們老師在說的時候,在想什麼?有沒有學習到?我們知道嗎?....... 畢竟學海無涯,每個概念我們覺得重要的都要講,那就變得每個概念都不重要了。
Thumbnail
2023/08/23
既然是「內容深究」,就要將有關的知識背景都要補充給孩子知道,........ 那些落後、注意力維持不久的孩子們,他們聽我們老師在說的時候,在想什麼?有沒有學習到?我們知道嗎?....... 畢竟學海無涯,每個概念我們覺得重要的都要講,那就變得每個概念都不重要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生活中進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提供了一個有助於安排學習計畫的框架,並強調了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的概念。學習項目被分為補強、卓越與機會三個分類,讀者可透過這些分類來識別自身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與資源配置。此外,如何利用外部視野和專業協助,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也是文章的重要焦點。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生活中進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提供了一個有助於安排學習計畫的框架,並強調了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的概念。學習項目被分為補強、卓越與機會三個分類,讀者可透過這些分類來識別自身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與資源配置。此外,如何利用外部視野和專業協助,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也是文章的重要焦點。
Thumbnail
認識海君老師對小語的特殊教育教學方法,如何幫助小語突破認字與書寫的困難,以及發現其豐富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特殊教育不僅需要專業知識與耐心,更需要創意和靈活性。這篇文章看見了教育的深遠影響和無限可能。
Thumbnail
認識海君老師對小語的特殊教育教學方法,如何幫助小語突破認字與書寫的困難,以及發現其豐富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特殊教育不僅需要專業知識與耐心,更需要創意和靈活性。這篇文章看見了教育的深遠影響和無限可能。
Thumbnail
【親子互動新思維:讓孩子愛上學習的五種方法】   讓孩子愛上學習是所有家長的心願,但強迫和壓力通常適得其反,以我家為例,為了讓孩子學習外文,特地將他喜歡的寶可夢圖鑑買了簡化版和精裝版兩種,分別為中文和日文,藉以引起學習的興趣,喜歡精裝版的內容就要去學日文才看得懂,再加上低壓力的學習環境
Thumbnail
【親子互動新思維:讓孩子愛上學習的五種方法】   讓孩子愛上學習是所有家長的心願,但強迫和壓力通常適得其反,以我家為例,為了讓孩子學習外文,特地將他喜歡的寶可夢圖鑑買了簡化版和精裝版兩種,分別為中文和日文,藉以引起學習的興趣,喜歡精裝版的內容就要去學日文才看得懂,再加上低壓力的學習環境
Thumbnail
前陣子聽了台大教授葉丙成在Podcast上,談到現在的教育制度已經遠遠跟不上世界變化的速度,其中的關鍵除了老師以外,更重要的是家長們 身為一個父親,對於葉教授所說的「轉換父母對教育的KPI」深有同感,很多爸媽總覺得人生的決勝點在孩子的18歲,只要讓孩子考上一間好的大學,當父母的KPI就達成了
Thumbnail
前陣子聽了台大教授葉丙成在Podcast上,談到現在的教育制度已經遠遠跟不上世界變化的速度,其中的關鍵除了老師以外,更重要的是家長們 身為一個父親,對於葉教授所說的「轉換父母對教育的KPI」深有同感,很多爸媽總覺得人生的決勝點在孩子的18歲,只要讓孩子考上一間好的大學,當父母的KPI就達成了
Thumbnail
透過五力在課堂上的應用,老師需具備備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內在學習動機的能力。在設計引起學習動機的好環節時,需要預評孩子可能的行為與想法。對於孩子的情緒與行為需要有耐心與理解。理想中的好老師,除了需要能傳授專業的知識和技巧,同時能成為導師,為學生們指引方向
Thumbnail
透過五力在課堂上的應用,老師需具備備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內在學習動機的能力。在設計引起學習動機的好環節時,需要預評孩子可能的行為與想法。對於孩子的情緒與行為需要有耐心與理解。理想中的好老師,除了需要能傳授專業的知識和技巧,同時能成為導師,為學生們指引方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