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去標籤,情緒無對錯》

2023/08/19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為什麼我們這麼害怕談情緒呢?

在台灣,學者黃光國(2005)提出面子理論,強調「面子」代表一個人的行動要符合社會規範的要求,也就是華人社會中廣受重視的「社會聲譽」。要堅強,要完美,「為了面子」我們容易太過壓抑自己。

「有情緒」,「感受到情緒」,「向他人表達情緒」常常錯誤地和「這個人很情緒化」畫上等號,也讓人越來越壓抑。

不過,有情緒跟理性思考並非是對立的!有時正因為情緒是很真實的想法,反而能推進更好的思考,甚至幫助你成為一位更容易親近的人喔!

 無論別人怎麼說,情緒是給自己的重要提醒

無論別人怎麼說,情緒是給自己的重要提醒

當我們陷入低潮,有時候反而更害怕求助?!

「受輔恥感」是一種以情緒為主體的經驗,是一種深度的「恥辱感」,來自個人相信「接受協助」會遭受「負向刻板印象」,以致於懼怕暴露自己的缺點——尤其是當一個人主觀認為:「求助行為」正是在人前顯示自己能力不足、有問題或失敗而需要協助的狀況。

「在需要的時候開口求助,永遠是人類最勇敢的表現。」

事實上,向別人求助並不軟弱——我們只不過偶爾需要借助他人的幫助,讓自己有力量站起來,而這正是勇於求助的表現。

本文為《陪伴、覺察、指引》作品介紹

本文為《陪伴、覺察、指引》作品介紹

關於專題

StandBy憂,致力開發人人皆可用的情緒工具

🎧PodCast以及其他的酷東西: https://portaly.cc/standbyyou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讓你有收穫,請按愛心,讓我知道你的喜歡~
★如果你希望穩定收看我的後續作品,請追蹤我!
★若有希望老師關心的教育議題、影視作品、或是娛樂體驗,歡迎留言或與我聯繫委託。
★email:teacherscomment@gmail.com/ig:Teacher_ChiaAn


121會員
170內容數
我相信:「學習」才不是一件無聊的事,只是你缺少好的「素材」、「管道」、以及「觀點」! 在【家安老師的娛樂評論室】,陪你一起從電影、商業閱讀、以及生活日常學習之前在教室裡沒搞懂的點點滴滴。 在放課後的時間裡,一起學習新知吧—— 同學,上課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