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29.村長不聊:率直說自己的事,說好自己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身為寫作的人,能否率直地說自己的事?說好自己的故事?我想大家應該都很有感:礙於觀感、礙於讀者、礙於社會世俗的批評,有些話、有些想法,真的就是只能藏在心底,不能說出口;撇除不談那類傷害社會良善、不道德的惡意,大多數寫作者其實單純就只是想訴說自己的事情。

不是什麼大故事,可能就是一段喝酒的經歷,上班的過程,吃飯的選擇,與家人和朋友的相處……方方面面,平平淡淡,就是單純在述說自己而已。

率直說自己的事,說好自己的故事

先前忙碌新作修稿的休息空檔,我偶然滑到這篇與台灣菜有關的書籍報導,覺得很有意思也很有感觸;讓我有感的地方在於,作者表達了身為台灣人,就該勇於承認台灣的飲食文化就是屬於我們的特色這一點,讓我想起我們這些「身為寫作的人」。

說來也是。我們常見所謂的西式早餐、所謂外省來的牛肉麵、早已自建起獨有形式的餐廳台菜,其實都是吸納許多元素後,再藉由本土轉化為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也就成了我們的特色。這是我們該有的自信。

有些人可能認為,台灣菜都是偷這個偷那個,哪有什麼本土性?應該要溯本根源──若真要這麼講,我們大概就要追究到舊石器時代了。而照這邏輯不只台灣,全世界不知道多少國家的人,都得捨棄他們當前驕傲的飲食文化,只因為世界上所有的小麥都來自新月沃土?這種思維大抵是忽略人類文明的發展並不單純是看「來自哪」,而是「成為了什麼」。

日本壽司跑到台灣轉化配料豐富又多元的平價台式壽司,跑到美國則成了色彩繽紛的美式壽司。大家都知道壽司哪來的,但本土化就是讓它成功化為本土特色。

寫作者何嘗不是如此?說好聽學著別人寫,說難聽點就是在「搬」。剛開始學寫作的人,每個都是偷偷摸摸地想去揣摩某本特別心儀的作品的筆法,試圖寫出一樣高妙精湛的文章或小說;然而當我們正視到表達自我的重要性,必須要用我們自己的方式說話,這些搬來的東西便會在自我意識的作祟下替我們去除掉多餘的雜質,只攝取適合我們所用的營養,然後轉化為真正想寫的字,也就成為我們的特色。

從傑出的作品學習不是壞事,但在學了之後你能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步調,才是寫作之後要正視的。有時寫著寫著,其實你已經掌握專屬於你的述說風格,但往往你不會發覺;這個時候,學著率直去說,承認這就是你能說的故事,就是下一道名為「自信」的挑戰。

身為寫作的人,能否率直地說自己的事?說好自己的故事?我想大家應該都很有感:礙於觀感認知、礙於對讀者評價的恐懼、礙於某些不符合社會世俗的常理,有些話、有些想法,真的就是只能藏在心底,不能說出口──撇除不談那類傷害社會良善、不道德的惡意,大多數寫作者其實單純就只是想訴說自己的事情。不是什麼大故事,可能就是一段喝酒的經歷、上班的過程、吃飯的選擇、與家人和朋友的相處……方方面面,平平淡淡,只是多了點叛逆、不理性、不社會化,但就是因為平時太壓抑了,所以才想藉文字抒發這一口氣,單純述說自己的真實。

分享日常與自我,好像會有層阻礙,那就是覺得「這種東西真的有必要分享嗎」,懷疑單調又無聊。寫出來,大概也會被嫌「這有什麼好寫成文字的、分享出來丟人現眼幹嘛」──

我覺得這類批評都與報導內指稱的那些中國網友有異曲同工之妙。

然而這些小故事是屬於自己人生的一部份,這是不爭的事實。說出來,並不見得是為了要完成什麼天大的成就或計畫。有時候單純就是想說想寫,然後它就會帶來某種改變,牽動命運那細膩而難以察覺的擾動。

僅僅就是說跟寫而已。把一個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故事分享出來,然後率直承認這就是自己的故事。人生卻好像有什麼對上正軌了,覺得更能坦然面對自己了。

真的好奇妙。

最近看到一些以前就認識的寫作者不約而同地開始寫起自己碰到的瑣碎小事,一些小故事;就如我開始寫酸菜談,與訂閱我的讀者們默默地、偷偷地分享微不足道的小想法,揭露自我的本性。小到不能再小的舉動,但總有種爽快的愉悅。

語言是很有趣的魔法。有時候我們以為不表達出來,藏在心底自己知道就好,就這樣就好;但實際上是,說出來、寫出來了,反而讓人更舒坦、更自在,甚至透過文字和話語搭起的橋梁而發揮某種難以預估的效用,帶來意想不到的際遇與好處。很奇妙,魔法發揮了作用,它竟然會改變自己。

常有寫作者疑惑到底該怎麼建立自信。我覺得,率直去說自己的事,說好自己的故事,會是個很好的起點。就像承認自己是什麼人、擁有什麼獨特之處一樣。

幫近期覺得有意思的書籍推一下書,有些是奇幻小說,有些是作家自身的寫作經驗分享。推薦給大家。

📗寫作課: 陳雪給創作者的12道心法
📗獸靈之詩

📗巴別塔學院


「炬時秘典:數位出版小說集」相關報告

好耶好耶,很開心自七月中下旬到現在,《精靈事紀:恆星精靈》連載過了一個多月,也陸續有讀者透過單次購買來閱讀作品,很感謝各位讀者的信任與支持,這是莫大的鼓勵!目前《精靈事紀:恆星精靈》已連載至第二章,單次購買限時早鳥優惠將持續至9/30,歡迎如果對奇幻小說有興趣的讀者購買閱讀!

精靈事紀:恆星精靈(2-1)

精靈事紀:恆星精靈(2-2)

單次購買:點炬者:早鳥優惠價150,直至9/30止


最近的公告,我有概略介紹一下《精靈事紀:恆星精靈》是什麼樣的故事。其實像這樣的介紹應該要在連載時就發出來才對,但就是我趕著上架然後滾去休息,就忘了,欸嘿!

不過現在來介紹還不嫌晚!

《精靈事紀:恆星精靈》是講述精靈匠師福貝薩為了學習瑀船的技術,而來到了被精靈視為聖地的曲魁芬之塔,接受居住於此地、在精靈族當中有著不凡地位的恆星精靈的招待,並遭遇各種新奇的神秘之物,卻也在不知不覺中觸及潛伏在勝地陰影下的危險。

雖然距離完稿連載到現在已經過一個月,不過在寫這篇村長不聊的同時回想過去那幾個月創作的心路歷程,真的是血淚滿滿,但也覺得暢快無比。原來超級認真全心全力去寫一部小說,是這麼爽的事情,也超累就是了。

我在八月中的《四十八、奇幻閒談:長篇小說創作經驗談》其實有分享過完整的心得。只是事後才發現,我還是少談了很多東西。這也沒辦法,畢竟很多想法其實是在寫小說的當下才特別有感,錯過就錯過了;像是有位讀者的提問就提醒我,我在針對某個段落做大修改時,是不是也把整篇故事都做了翻修?看到當下我真的是快哭出來,痛苦回憶湧現。對!真的徹徹底底修過一遍,真的好可怕!

不過正因為用這麼認真的態度來看待《精靈事紀:恆星精靈》,就表示我非常重視「炬時秘典:數位出版小說集」這項新計畫。這個八月我已經如火如荼開始修改第二部預定要上架連載的作品,並且在上個禮拜五完成第一次修稿了,可喜可賀法喜滿充。

這週雖然安排放假一個禮拜,不過我的雙手沒有因此停下來,仍然會打開word寫些字,還有規畫未來要寫的作品,畢竟腦袋真的停不下來。

接下來《精靈事紀:恆星精靈》的連載開放Premium閱讀會持續到九月中,之後轉為全付費限定,再次希望如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趁著單次購買早鳥優惠150的機會入手唷!


本期沙龍回饋與感想

訂閱&Premium讀者限定內容



大家好,我是Moonrogu,是一位奇幻小說家,同時也是在方格子深耕數年的文字創作者。你可以透過追蹤,即時掌握並閱讀到我的小說創作、文字觀點,以及我在這幾年以來累積的創作心得。希望能讓大家收穫滿滿,也期待你們加入我的社群,與我互動。

追蹤社群FB粉專 |噗浪Plurk方格子社群沙龍「意識旅者之地」

Moonrogu奇幻小說連載房間正式營運中!「炬時秘典:數位出版小說集」

Moonrogu首個收費專題只要299元,就能永久暢讀我的奇幻創作觀和經驗談「奇幻寫作事:想像世界的創作旅程」

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並成為Premium會員閱讀我的Premium限定內容。同時也誠摯邀請你,如果你認同我的創作價值,可以透過贊助連結給予我支持!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890 字、9 則留言,僅發佈於菜鳥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紀餘-avatar-img
2023/09/09
每個人的故事、心裏的想法都是獨一無二的,願意坦露自己,不只對自己有很多的好處,如果可以引起某(些)人的共鳴,甚至觸動了一些什麼,是人間最美妙的事情。
Moonrogu-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9/09
紀餘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avatar-img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15.2K會員
2.1K內容數
Moonrogu的歡樂鳥窩是個Moonrogu主觀觀點的集中地,你可以在這看到奇幻小說、創作觀點、平台生態觀察,以及不定時的討論互動。
2025/04/15
以現狀來說,創作者的機會其實還是很充沛多元的。只是由於近幾年創作者數量遽增,也可能讓不少人有「僧多粥少」的感受。然而我認為關鍵問題,其實在於很多人還是習慣聚焦實體出版,卻忽略了其它的發展手段,這都是對整體數位市場環境不夠了解所造成的情形。 我認為,既然選擇投入數位市場,那就應該試著換一套思維
Thumbnail
2025/04/15
以現狀來說,創作者的機會其實還是很充沛多元的。只是由於近幾年創作者數量遽增,也可能讓不少人有「僧多粥少」的感受。然而我認為關鍵問題,其實在於很多人還是習慣聚焦實體出版,卻忽略了其它的發展手段,這都是對整體數位市場環境不夠了解所造成的情形。 我認為,既然選擇投入數位市場,那就應該試著換一套思維
Thumbnail
2025/04/13
現在請跟著我想像一下,稿紙是一張地圖,筆(好啦或者鍵盤手機)是你的油燈(好啦手電筒好不好)。 而你,是個冒險者,身處在這片地圖中心,周遭全是黑暗迷霧──你,要怎麼揮開迷霧的糾纏,開啟視野呢?
Thumbnail
2025/04/13
現在請跟著我想像一下,稿紙是一張地圖,筆(好啦或者鍵盤手機)是你的油燈(好啦手電筒好不好)。 而你,是個冒險者,身處在這片地圖中心,周遭全是黑暗迷霧──你,要怎麼揮開迷霧的糾纏,開啟視野呢?
Thumbnail
2025/04/09
這是一篇提醒人類思考能力仍是我們在未來生存必備能力,即便AI當道也是如此的文章。相反的,越是依賴AI,並因為有了AI就放棄思考,其實形同於自主性退化。
Thumbnail
2025/04/09
這是一篇提醒人類思考能力仍是我們在未來生存必備能力,即便AI當道也是如此的文章。相反的,越是依賴AI,並因為有了AI就放棄思考,其實形同於自主性退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害怕別人的觀看、回應或批評 對於想要低調,不想被注目的人來說,文章被閱讀,其實需要一段時間的調適。我在剛開始投稿報紙、雜誌,還有出版第一本小說時,自己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心理建設。 投稿報紙時,第一個想到的是要用筆名或本名? 用筆名的話 真實性要寫多少?哪些是改編,做過修飾的?熟人說他認為是在
Thumbnail
我害怕別人的觀看、回應或批評 對於想要低調,不想被注目的人來說,文章被閱讀,其實需要一段時間的調適。我在剛開始投稿報紙、雜誌,還有出版第一本小說時,自己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心理建設。 投稿報紙時,第一個想到的是要用筆名或本名? 用筆名的話 真實性要寫多少?哪些是改編,做過修飾的?熟人說他認為是在
Thumbnail
因為個性輕鬆愛說笑,所以常常和早餐店阿姨、大姐、租片小姐,甚至麵包店妹妹混得很熟,粉絲遍及各行業、各年紀,昨天烤肉有個阿姨跑來跟我聊天,問我說:「你老婆會不會誤會!」我笑著說:「不會啊!因為你已經--過期了!」他知道我在說笑,不然鐵定翻臉! 台灣的庶民文化很特別,台語也很典雅、台語歌更是別有一番風
Thumbnail
因為個性輕鬆愛說笑,所以常常和早餐店阿姨、大姐、租片小姐,甚至麵包店妹妹混得很熟,粉絲遍及各行業、各年紀,昨天烤肉有個阿姨跑來跟我聊天,問我說:「你老婆會不會誤會!」我笑著說:「不會啊!因為你已經--過期了!」他知道我在說笑,不然鐵定翻臉! 台灣的庶民文化很特別,台語也很典雅、台語歌更是別有一番風
Thumbnail
身為寫作的人,能否率直地說自己的事?說好自己的故事?我想大家應該都很有感:礙於觀感、礙於讀者、礙於社會世俗的批評,有些話、有些想法,真的就是只能藏在心底,不能說出口;撇除不談那類傷害社會良善、不道德的惡意,大多數寫作者其實單純就只是想訴說自己的事情。
Thumbnail
身為寫作的人,能否率直地說自己的事?說好自己的故事?我想大家應該都很有感:礙於觀感、礙於讀者、礙於社會世俗的批評,有些話、有些想法,真的就是只能藏在心底,不能說出口;撇除不談那類傷害社會良善、不道德的惡意,大多數寫作者其實單純就只是想訴說自己的事情。
Thumbnail
對現階段的自己來說,料理三餐,看似毫不起眼的日常,用最小的限度善待自己,卻巨大如人生志業那樣。我喜歡自己把自己餵飽,即使難吃,也要負責任地,直到最後的湯汁都不能閃躲。套一句日本人愛用的說法,雖然只是小小的日常,卻是我的人生「流儀」。(引自書中P.9-10)
Thumbnail
對現階段的自己來說,料理三餐,看似毫不起眼的日常,用最小的限度善待自己,卻巨大如人生志業那樣。我喜歡自己把自己餵飽,即使難吃,也要負責任地,直到最後的湯汁都不能閃躲。套一句日本人愛用的說法,雖然只是小小的日常,卻是我的人生「流儀」。(引自書中P.9-10)
Thumbnail
工作中越來越常被老闆追著要各種的公關稿,說是行銷不如說是自吹自擂。老王當得好,就不會一臉小王樣(?),總之,多看些別人寫得不錯的稿子,多多少少也比較有後設的材料,至少在生公關稿的時候可以快一些。
Thumbnail
工作中越來越常被老闆追著要各種的公關稿,說是行銷不如說是自吹自擂。老王當得好,就不會一臉小王樣(?),總之,多看些別人寫得不錯的稿子,多多少少也比較有後設的材料,至少在生公關稿的時候可以快一些。
Thumbnail
僅用文字二度編輯故事的腦袋, 是要把番茄蒸番茄, 是要把番茄榨番茄, 番茄流出來的汁水, 如果能熱的噴上最佳熱門最好。 僅用幻想變成自己故事的腦袋, 是要把爐灶上發燒的鍋, 端給準備上餐桌的人, 他付了錢買單, 才會明白空空如也的鍋, 有沒有十萬八千種味道.......
Thumbnail
僅用文字二度編輯故事的腦袋, 是要把番茄蒸番茄, 是要把番茄榨番茄, 番茄流出來的汁水, 如果能熱的噴上最佳熱門最好。 僅用幻想變成自己故事的腦袋, 是要把爐灶上發燒的鍋, 端給準備上餐桌的人, 他付了錢買單, 才會明白空空如也的鍋, 有沒有十萬八千種味道.......
Thumbnail
發現自己這樣的口語邏輯很有趣,不知道這是不是成為我後來語言學習和理解表達溝通的障礙?包括我在「聽話」和「辨識語調」也許都不是從「國語」的邏輯在接收,我想應該也很多人都是用台語邏輯切換成國語溝通,而在轉譯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生硬的彆扭!(或者強烈的誤解。)
Thumbnail
發現自己這樣的口語邏輯很有趣,不知道這是不是成為我後來語言學習和理解表達溝通的障礙?包括我在「聽話」和「辨識語調」也許都不是從「國語」的邏輯在接收,我想應該也很多人都是用台語邏輯切換成國語溝通,而在轉譯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生硬的彆扭!(或者強烈的誤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