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我跟一個朋友約好週末見面,到了上週末他還催促我要確定這週末跟我約的地點,我後來為了他交通方便,找了個在台北的咖啡廳;也因為跟他約在台北,所以剛好晚上就順便安排在台北的活動,沒想到他卻臨時跟我說他忘記那天要去看醫生,所以當天他會提早離開。但他提早離開就會使我當天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台北沒事做,又必須等到晚上的活動開始。
跟我認識的朋友都會知道,我對朋友的重視首要就體現在我對他們時間的重視;但他們不一定會知道,我跟人約通常都會提早半小時到,即便我住的地方相當偏僻。即便跟我約的人遲到,我也不會發火,因為我對朋友總有更多的包容。
今天這件事情讓我體會到,我對他人的包容,可能反而是我自己不重視我的時間價值。
我住的地點偏僻,卻仍以他人方便為優先的安排約會的地點,這樣的行為,就已經是浪費我的時間,不考量自己的交通方便性及耗費的時間成本,使時間輕易的被我拋棄,而我長期這樣做竟毫無自覺。
一再的容忍別人遲到,是毫無限度的允許他人擺弄自己的時間
我常常一再的容忍別人遲到,這是毫無限度的允許他人擺弄我的時間,長期下來,即便對方每一次都會道歉,這樣的行為也完全不會有改變。因為對方潛意識裡就會認定遲到不會怎樣,因為我也不在乎,而他只要口頭上道個歉就沒事了,我付出的時間成本,只換來一句「對不起」,說實話,我並不開心。
反思之後,我決定不能在社交方面浪擲我的時間,而為了使自己對在社交方面花費的時間有感,我認為量化是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我想了一套公式來算出跟人約的時間成本。
(約定見面時間-結束散場時間+交通所需時間)×時薪+約會期間所有花費=赴約機會成本
這樣衡量的目的在於計算出自己如果不赴約,改而去工作的話,可以創造多少經濟效益,也就是赴約的機會成本。但我認為這樣沒有人性,這個公式並不考慮情感的部分。
我想把對這個約會的滿足感考量進去,所以我用自己記錄自己生活的表格作為考量,讓自己為這個約會打感受分數(1〜10分)。
分數越高,表示我的感受越佳,代表我的情感機會成本越低,而考量人非理性的情況下,通常情感的效果會以倍數呈現,所以我創造出一個滿意度乘數:
1/感受分數
我自己設定這個滿意度乘數=感受分數的倒數。
最後我得出這套公式:
情感時間成本=赴約機會成本/感受分數
這套公式對情感倍化效果的邏輯便是,感受分數越低,越真實的體驗真實的機會成本;反之,則機會成本對我而言越低。
以我這個禮拜週末跟這個朋友約為例,並假設我的時薪為$500:
我跟他約的時間為:11:30,結束的時間為:14:30,交通所需時間為:2小時,跟他約在咖啡廳的可能花費為:一杯咖啡+一塊蛋糕,估計$300,停車費估計3小時:估計$200。
我的機會成本為:(3小時+2小時)×500+500=$3,000
而我的感受分數為1分,因為我相當不滿意我的時間被浪費,1的倒數還是1,所以3000×1=$3,000。
然而,這個時間是他提早走的時間,因為他提早走,所以我必須待在那個咖啡廳等到晚上我可以出發去參加晚上的活動,因此我估計,我必須待到18:30。這樣我又增加了4小時的成本,因此,我的停車費估計變成$500,而且可能我必須再點第二杯咖啡,所以我的花費又多了$150。
所以我的成本變成:(5小時+4小時)×500+500+450=$5,450
感受分數為1分的情況下,我的情感時間成本就是$5,450。
但假如,今天他沒有提早走,而是跟我一起待到18:30,那我的滿足感可能就會提高到10分,情感時間成本就會變成5450/10=$545。
一下子就變成原本的十分之一,他今天花了我9個小時,但我算出來的成本卻只稍微超過我一小時的時薪。
這就是人性,得到滿足感時,就會忽略很多機會成本。
比起收到道歉,我更喜歡跟我的朋友們一起進步,一群朋友互相督促彼此,一起成長,那樣的滿足感比收到一句道歉來的充實多了。
為你的時間定價,讓別人知道你的時間不能毫無限度的消耗,但也不要把自己變成冷冰冰的運算機器;讓情感的效果柔化一點你的鋒芒,也讓你學會尊重自己的時間,同時,讓別人尊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