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去教別人的事,正是自己需要學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想教別人的

碰到別人,我們往往不是聽他說,而是想著要教他些什麼。例如

夫妻吵架,你想告訴她的是:退一步海濶天空…;

為子女擔憂的,你想告訴他的是:兒孫自有兒孫福;

沈迷於電玩的,你想告訴他:適可而止,時間寶貴;

愛說長道短的,你想告訴他:管好自己;

在意別人的,你想告訴他:要在意的是自己,不必過於關注別人;

迷信的,你想告訴他: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觀音;

受童年遭遇困擾的,你想告訴他:放下過去才能放過自己;

情緒波動大的,你想告訴他:心靜自然涼。

正是你需學的

真正碰到夫妻吵架,你想的卻是:他不尊重我,他蓄意激怒我;

為子女擔憂時,你想的卻是:我不擔憂誰會替他擔憂;

沈迷電玩時,你想的是:偶而放縱一下而己,何妨;

說長道短時,你想的是:我說的都是事實,有什麼不可以;

在意別人時,你想的是:別人不知道會怎麼看我;

迷信時,你想的是:幸虧我有加入,不然一定更慘;

受童年困擾時,你想的是:父母就是偏心,就是凌虐;

情緒波動大時,你想的是:眾人皆在誤我,萬事皆在擾我……

結論

你知道嗎?你想教別人的,正是你需要學的。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早上,網路上無意中看到朱德庸的漫畫《跳樓》,很有意思,也值得參考。我把網址放在最後面。 有一個漂亮的女孩子覺得自己過得很不幸。所以呢她決定跳樓來結束自己的不幸。有一天她真的從住的十一樓跳了下去,結果呢,她在往下墜的過程中看到了每一樓的真實狀況:  外人眼中恩愛的夫妻,正在互相嘶打; 看來
前言 范琪斐在報導邪教視頻的最後提到:人為什麼會加入邪教?她的說詞是因為「寂寞」。我一下子想起了年青時曾經讀過的一位旅美作家寫的關於"寂寞"的文章,印象極為深刻,但已忘了叫做什麼名字,只知道作者寫了好幾本旅外感觸的書籍,當時極受歡迎,文章的名稱好像是叫"寂寞……” 用”寂寞”來查找網路,結果出來
QAnon 【TODAY 看世界】8月22日上傳的視頻,題目是:《美國政治邪教JFK-QAnon新教主只有13歲! 宣布「吸收更多小孩」成為教徒 QAnon到底在信奉什麼?》。觀看者已達近15萬人次。QAnon是美國極右翼的陰謀論團體,該團體的支持者,信奉教主Michael Protzman的說詞
把普通的工作做到極緻 前言  2018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在頒發<專業精神獎>時,出現成立三十六年以來最離奇轟動的一幕,《她一出場,香港影壇全體起立!劉德華為她月臺,成龍彎腰為她頒獎,掌聲雷動整整3分鐘!》(這是該視頻的名稱,對照現場,也是真實的寫照。)而且,如果細看視頻,可以發現幾乎每
轉個角度,換個說法,就是海闊天空 前言 友人來訪,提及兩件令他耿耿於懷,且憤憤不平的事端。其一是妻兒枉顧他的需求,執意購買他認為浪費且不需的鞋。事情經過是這樣的。妻兒看他鞋子老舊,而且經常走路,所以想幫他買雙較好的鞋子,可是他認為只是走個路,平常的氣墊鞋就很好了。可是妻兒竟然枉顧他的需求,執意幫
你會對過往的不幸憤憤不平,而且念念不忘嗎? 說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小故事 有個清晨,我騎上腳踏車出去繞繞,沒騎多久,竟碰上一隻惡犬,不知何故,一直在車旁狂吠做出欲攻撃貌,怎麼揮,怎麼趕,怎麼叫都沒用。停下腳踏車,準備找個工具,牠突然往前咬了一口,被踢之後,才悻悻然離去。我一時愣住了,不知怎麼辦
  早上,網路上無意中看到朱德庸的漫畫《跳樓》,很有意思,也值得參考。我把網址放在最後面。 有一個漂亮的女孩子覺得自己過得很不幸。所以呢她決定跳樓來結束自己的不幸。有一天她真的從住的十一樓跳了下去,結果呢,她在往下墜的過程中看到了每一樓的真實狀況:  外人眼中恩愛的夫妻,正在互相嘶打; 看來
前言 范琪斐在報導邪教視頻的最後提到:人為什麼會加入邪教?她的說詞是因為「寂寞」。我一下子想起了年青時曾經讀過的一位旅美作家寫的關於"寂寞"的文章,印象極為深刻,但已忘了叫做什麼名字,只知道作者寫了好幾本旅外感觸的書籍,當時極受歡迎,文章的名稱好像是叫"寂寞……” 用”寂寞”來查找網路,結果出來
QAnon 【TODAY 看世界】8月22日上傳的視頻,題目是:《美國政治邪教JFK-QAnon新教主只有13歲! 宣布「吸收更多小孩」成為教徒 QAnon到底在信奉什麼?》。觀看者已達近15萬人次。QAnon是美國極右翼的陰謀論團體,該團體的支持者,信奉教主Michael Protzman的說詞
把普通的工作做到極緻 前言  2018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在頒發<專業精神獎>時,出現成立三十六年以來最離奇轟動的一幕,《她一出場,香港影壇全體起立!劉德華為她月臺,成龍彎腰為她頒獎,掌聲雷動整整3分鐘!》(這是該視頻的名稱,對照現場,也是真實的寫照。)而且,如果細看視頻,可以發現幾乎每
轉個角度,換個說法,就是海闊天空 前言 友人來訪,提及兩件令他耿耿於懷,且憤憤不平的事端。其一是妻兒枉顧他的需求,執意購買他認為浪費且不需的鞋。事情經過是這樣的。妻兒看他鞋子老舊,而且經常走路,所以想幫他買雙較好的鞋子,可是他認為只是走個路,平常的氣墊鞋就很好了。可是妻兒竟然枉顧他的需求,執意幫
你會對過往的不幸憤憤不平,而且念念不忘嗎? 說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小故事 有個清晨,我騎上腳踏車出去繞繞,沒騎多久,竟碰上一隻惡犬,不知何故,一直在車旁狂吠做出欲攻撃貌,怎麼揮,怎麼趕,怎麼叫都沒用。停下腳踏車,準備找個工具,牠突然往前咬了一口,被踢之後,才悻悻然離去。我一時愣住了,不知怎麼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那天你來找我談話,我感受到你呼吸與說話速度稍快,於是邀請你一起先回到呼吸、回到身體的覺察。你很快覺察了自己的身體與呼吸當下是緊繃的,覺察了便能開始讓自己順暢地呼吸,舒緩身體的僵硬。 在談話裡我陪伴你一起探索對於母親的不滿、對於成年孩子的操煩,底層渴望原來是對家人的在乎與愛,同時也有想照顧自己身心的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公子最近一個族人小孩出國去念書 她跟我說,她教育小孩 很重要一點就是要教他會感恩 我覺得這媽媽很棒   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太多人以自我我中心 完全忘了社會的運作 就是人跟人之間的互利互惠 或是我之前說的曾國藩的處世重點,利他   利他,你才會有所得 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包括我,過往也常仰賴這些所謂不用說的道理來檢視他人、判斷自己該做到哪裡。
Thumbnail
人生僥倖活到現在的我有個感想就是「不要說教」 而不是「不要在不該說教的時候說教」 而是盡量把「說教」 改成「分享」or「建議」
Thumbnail
有些人就是要你遵照他的意思,那是他生活的重心,你要做的不是對抗,因為身經百戰的他會卯盡全力要你屈服,在這過程他會充滿幹勁與自信,因為那是他證明自己能力和價值的時刻,可是你在與他對抗的過程或耗損太多元氣最後傷痕累累,你不會贏,拖延越久內耗越多,最後你只落得滿盤皆輸更或者得罪一堆人。
Thumbnail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表達關懷,實則會傷人,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若時常在叮嚀孩子或給孩子建議後,加上一句:「我是為你好」時,往往令孩子感到窒息。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背後傳遞的訊息常是:「你不懂, 我比你懂有經驗,你要聽我的」,這會讓一個準備獨立的孩子,感覺到被否定。然而,這句話背後,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那天你來找我談話,我感受到你呼吸與說話速度稍快,於是邀請你一起先回到呼吸、回到身體的覺察。你很快覺察了自己的身體與呼吸當下是緊繃的,覺察了便能開始讓自己順暢地呼吸,舒緩身體的僵硬。 在談話裡我陪伴你一起探索對於母親的不滿、對於成年孩子的操煩,底層渴望原來是對家人的在乎與愛,同時也有想照顧自己身心的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公子最近一個族人小孩出國去念書 她跟我說,她教育小孩 很重要一點就是要教他會感恩 我覺得這媽媽很棒   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太多人以自我我中心 完全忘了社會的運作 就是人跟人之間的互利互惠 或是我之前說的曾國藩的處世重點,利他   利他,你才會有所得 這就是中國人的智慧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包括我,過往也常仰賴這些所謂不用說的道理來檢視他人、判斷自己該做到哪裡。
Thumbnail
人生僥倖活到現在的我有個感想就是「不要說教」 而不是「不要在不該說教的時候說教」 而是盡量把「說教」 改成「分享」or「建議」
Thumbnail
有些人就是要你遵照他的意思,那是他生活的重心,你要做的不是對抗,因為身經百戰的他會卯盡全力要你屈服,在這過程他會充滿幹勁與自信,因為那是他證明自己能力和價值的時刻,可是你在與他對抗的過程或耗損太多元氣最後傷痕累累,你不會贏,拖延越久內耗越多,最後你只落得滿盤皆輸更或者得罪一堆人。
Thumbnail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表達關懷,實則會傷人,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若時常在叮嚀孩子或給孩子建議後,加上一句:「我是為你好」時,往往令孩子感到窒息。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背後傳遞的訊息常是:「你不懂, 我比你懂有經驗,你要聽我的」,這會讓一個準備獨立的孩子,感覺到被否定。然而,這句話背後,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