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點秋日的憂鬱,十月還沒到,心裡卻莫名有種寂寥又蕭瑟的感覺。
可能因為家裡事多,可能是自己想太多。吊著一顆心,慌得不行。
雖然向來喜歡獨處,但偶爾還是會覺得有一點孤單。有點像是,前幾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在家遠距上班的憂愁感。
這才明白,有的時候,「孤單」並不是因為身邊沒有人,而是沒有熟人。
幾天前一個晚上,靠在桌子前寫字,琢磨琢磨著,突然有個念頭冒出來:
我想成為一片海洋
可以嗎?可以吧。
我想成為一片海洋,穩住自己,也能接住身邊的朋友。
想著海洋,就想到高中的時候很喜歡的一片豎琴CD《航向寧靜海》(但我剛剛在YT上找不到它,旋律只留在腦海中了),是準備考試在讀書時候的最佳陪伴。
想著海洋,還想到,在過去曾有那麼幾年,很鬱悶很鬱悶的時候,我會一直重複播放陳建年的《海洋》,然後,好像就看見大海了。
依偎在碧海藍天
悠遊自在的我
好滿足此刻的擁有
也是前幾年,我很常跑台東。
大學的時候,在花蓮念書。原本,台灣的東部,我最熟的地方就是花蓮。但是到後來,常常搭著火車或騎著小機車,就一路到台東去了。
原先呢,體力很好,常常從花蓮一路騎到台東,然後再騎回花蓮。
後來,就直接搭火車到台東市了。只留在台東,最多就是沿著台11線,經過都蘭,一路往北到東海岸遊客中心(對對對,就是每一年的八、九月,都會有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的那個地方);最南,我會騎到太麻里,上山去看金針花。
最近幾年呢,是直接搭車到金崙。
和我很熟的朋友應該都聽過我講好多次好多次,去台東的話,直接搭車到金崙去吧!去住上一個星期,甚至連機車都不用租了,就在金崙的小鎮待著。
村子遍地是貓。
在那裡,有小小的咖啡店、有簡單的小吃鋪,還有便利商店。往東邊走,穿過火車隧道的涵洞就是海灘,早起可以看日出;往山邊走進去,有溫泉,還有一個小部落,和廢棄的小學校。再往裡面走一點,可以走到河邊去泡腳,然後再進去一些些,過一條窄窄的小橋,有當地人才知道的魔法森林。
我最常跑台東的那一年,密集地在靠近年底的短短幾個月內,去了三趟。一次是獨自一個人;一次是住在高雄的朋友從南迴線上來找我;還有一次,是我從西部搭火車下去,轉南迴線繞到東部,和從台北出發的朋友會合。
一位,在準備考試的間隙擠出兩天時間來;另一位,在傍晚診所下班之後,甩上背包一路機車狂飆到火車站。百忙之中,還是要衝向台東!
回想起來,最頻繁搭往東海岸跑的那一年,也是我近幾年來最忙最忙的一年--日常的例行項目停不下來,又適逢年底有一個很大的跨國調查與實體論壇,每天都工作到晚上十一、二點。
愈忙,愈要去台東。
我曾經帶著電腦,在池上的咖啡店裡改簡歷;也曾經帶著電腦,在三和海邊的民宿趕工作。究竟在趕些什麼已經想不起來了,只記得那個放不下電腦的自己。
雖然是這樣,但還是好開心。
有台東就好。有海洋,就很好。
海洋海洋,請讓我成為一片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