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系統思考力系列05、你解決的是症狀還是根本?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哇!轉眼超快時間過了兩周(也默默分享了五篇關於系統思考的圖解內容)

接下來要火力全開來推廣我自己今年下半年的重頭戲:

30天打造立即可用的圖解力全攻略》線上課

搭配著9月28日教師節上市的第二本新書《圖解力教學》,後續會有一系列的分享與活動,很誠摯地邀請長期支持這份電子報的你,也能加入這個學習計畫!

回到今天的主題『症狀解VS根本解』

薛喬仁老師在線上課程中舉了一個例子,曾有位主管朋友提到公司內有部分員工,上班擺爛、被動、拖延、做其他工作不相關的事情,多次勸導不聽後,這位朋友選擇應對的方式就是疏遠他(逼他離職)。

這模式讓我想起我的前東家也是如此,面對不適任的員工,高層應對的方式是調派他到偏遠縣市單位來做懲處,甚至讓其知難而退地自願離職。

你覺得效果如何呢?

後來我的觀察,這些不適任的員工在調任後依舊任職(工作態度依舊),不僅與高層主管的關係越來越針鋒相對,還造成了原本偏遠縣市單位的認真員工,因為這不適任同事的種種行為(卸責、擺爛等),而離職!><

這一切,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套用系統思考圖來看,我們來拆解關鍵六步驟

一、定義問題症狀:

首先用框加文字呈現目前遇到的問題(如有部分同仁安靜離職、不適任員工等)

二、檢討症狀解:

畫一條實線箭頭,連結目前的症狀解,實現代表同向因果關係,比如說不適任同仁狀況越嚴重,我們習慣越會加強、偏向哪些的解法?

三、看見副作用:

接下來是關鍵,思考這些症狀解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包含雖然調離關鍵職位,下放偏鄉單位,但可能強化彼此對立關係,甚至出現劣幣逐良幣的影響等。

四、設計根本解:

這時來思考,如何解決根本的問題,可以搭配之前分享的冰山架構,往下挖掘真的的核心要素,進而設計根本解。

五、反思心智模式:

我想通常不會有人一上班就想擺爛,如何為員工創造有意義感,打造有價值的職涯發展室主管相當重要的任務。

六、有計畫的改變:

最後才能按部就班地創造改變,消除問題的根源。

最後一樣以金句來總結

「看到自己是問題的一份子,才有可能成為解決問題的一份子」

系統思考圖在做的,就是幫助你覺察,並讓所有相關人看見!

raw-image

《MIT系統思考力:用圖像溝通解決複雜問題》

連結:https://reurl.cc/blkeK3

專屬折扣碼:YILIN300 (使用期限至10/31,限MIT系統思考力使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打造你的知識圖解宇宙
12.2K會員
193內容數
「圖像力學院」,是一個推廣【圖解教育】的教育平台,希望幫助大家打破不敢畫圖心魔,啟動用畫圖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圖解習慣. 更多圖解應用學習資源: https://drawwin.kaik.io/courses/drawtowin 圖解力學院: https://drawwin.kaik.io/
2025/03/19
今天,你畫圖了嗎?✏️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 腦海裡有很多想法,但當別人問你時,你卻說不清楚?或者,你試著寫下一堆筆記,結果卻變得更亂 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不是「線性運作」的,單純的文字筆記,反而容易讓我們迷失在資訊海中。 今天,我想和你分享 3 個整理思緒的圖解技巧!
Thumbnail
2025/03/19
今天,你畫圖了嗎?✏️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 腦海裡有很多想法,但當別人問你時,你卻說不清楚?或者,你試著寫下一堆筆記,結果卻變得更亂 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不是「線性運作」的,單純的文字筆記,反而容易讓我們迷失在資訊海中。 今天,我想和你分享 3 個整理思緒的圖解技巧!
Thumbnail
2025/03/03
今天,你畫圖了嗎?✏️ 之前文章聊到「即使不會畫畫,也能用圖解表達想法」。 但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明明學了很多圖解技巧,看了不少範例,結果自己畫出來的圖總是缺少說服力,無法真正傳達重點? 這其實不是技術的問題,而是「沒有掌握圖解的核心結構」。 今天,我想和你分享 3 個讓圖解更有邏輯的小
Thumbnail
2025/03/03
今天,你畫圖了嗎?✏️ 之前文章聊到「即使不會畫畫,也能用圖解表達想法」。 但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明明學了很多圖解技巧,看了不少範例,結果自己畫出來的圖總是缺少說服力,無法真正傳達重點? 這其實不是技術的問題,而是「沒有掌握圖解的核心結構」。 今天,我想和你分享 3 個讓圖解更有邏輯的小
Thumbnail
2025/02/25
今天,你畫圖了嗎?✏️ 前幾天收到幾位小夥伴的回信,分享他們用繪畫帶來的美好時刻。 其中一位小夥伴畫了收聽的podcast圖解筆記,他把筆記分享給節目嘉賓,結果對方超級喜歡,感動得分享到自己的社群中!一舉數得,這是不是超棒呢? 或許你會想:「我又不會畫畫,怎麼可能做到?」 其實,畫圖並不
Thumbnail
2025/02/25
今天,你畫圖了嗎?✏️ 前幾天收到幾位小夥伴的回信,分享他們用繪畫帶來的美好時刻。 其中一位小夥伴畫了收聽的podcast圖解筆記,他把筆記分享給節目嘉賓,結果對方超級喜歡,感動得分享到自己的社群中!一舉數得,這是不是超棒呢? 或許你會想:「我又不會畫畫,怎麼可能做到?」 其實,畫圖並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蘇佳民佳言佳茗: A公司從近年做的員工滿意度調查發現,主管們在面對專業領域上挑戰或問題處理的「決策能力」表現都不錯;但,在面對員工問題或反應的管理作為上,員工的調查結果的回饋看來就非如此(如主管是否能有效地溝通?是否充分了解員工的想法?是否願意接納員工不一樣的意見,鼓勵公開討論,以做為決策參考等?
Thumbnail
蘇佳民佳言佳茗: A公司從近年做的員工滿意度調查發現,主管們在面對專業領域上挑戰或問題處理的「決策能力」表現都不錯;但,在面對員工問題或反應的管理作為上,員工的調查結果的回饋看來就非如此(如主管是否能有效地溝通?是否充分了解員工的想法?是否願意接納員工不一樣的意見,鼓勵公開討論,以做為決策參考等?
Thumbnail
只有主管一個人沒進辦公室,你就不知道要怎麼讓他簽核了嗎?
Thumbnail
只有主管一個人沒進辦公室,你就不知道要怎麼讓他簽核了嗎?
Thumbnail
績效管理不落實、考核就會流於型式。形成習以為常對上有交差、對下有交代的慣性文化。 殊不知這樣的"討好",卻也讓公司逐漸的失去核心目標,反映在公司日常管理上就是人叫不動、事情兜不攏的怪異現象,更導致工作團體與任務人員不夠負責,又怎麼能期待積極當責呢? 不斷的跟自己對話也是一種溝通! 工作真累還
Thumbnail
績效管理不落實、考核就會流於型式。形成習以為常對上有交差、對下有交代的慣性文化。 殊不知這樣的"討好",卻也讓公司逐漸的失去核心目標,反映在公司日常管理上就是人叫不動、事情兜不攏的怪異現象,更導致工作團體與任務人員不夠負責,又怎麼能期待積極當責呢? 不斷的跟自己對話也是一種溝通! 工作真累還
Thumbnail
會一直關注問題的人,可能是因為不夠專業,你知道嗎? 無論你是主管還是員工,如果你的工作發展老是覺得不順心、不如意,希望你能從今天的文章裡,探尋自己可以反省的地方;以及我會分享在當顧問時,如何幫助員工成長、培養解決能力的4個方式,幫助你成為一位高價值職場人。
Thumbnail
會一直關注問題的人,可能是因為不夠專業,你知道嗎? 無論你是主管還是員工,如果你的工作發展老是覺得不順心、不如意,希望你能從今天的文章裡,探尋自己可以反省的地方;以及我會分享在當顧問時,如何幫助員工成長、培養解決能力的4個方式,幫助你成為一位高價值職場人。
Thumbnail
通常,工作中需要緊急解決問題時, 上位者會選擇直接下指令, 盡快解決問題, 但是久而久之,總會發現這樣的模式無限循環, 每當需要提出方案、需要面對問題時, 所有人似乎都在等待上位者發號司令, 不再願意動腦.....
Thumbnail
通常,工作中需要緊急解決問題時, 上位者會選擇直接下指令, 盡快解決問題, 但是久而久之,總會發現這樣的模式無限循環, 每當需要提出方案、需要面對問題時, 所有人似乎都在等待上位者發號司令, 不再願意動腦.....
Thumbnail
解決問題是職場工作者的必備能力,但你真的知道怎麼解決問題嗎?「發現問題時還沒釐清就馬上去解決」(解決的真的是痛點?)、「數據拿著就開始分析、比較,然後分析了好久看不出結果」(你的問題是?)、先讓老闆知道我有在做事做了再說(要達到什麼目標?) 這些是職場工作者常碰到的問題。
Thumbnail
解決問題是職場工作者的必備能力,但你真的知道怎麼解決問題嗎?「發現問題時還沒釐清就馬上去解決」(解決的真的是痛點?)、「數據拿著就開始分析、比較,然後分析了好久看不出結果」(你的問題是?)、先讓老闆知道我有在做事做了再說(要達到什麼目標?) 這些是職場工作者常碰到的問題。
Thumbnail
有個部屬必須獨當一面負責某專案,結果,他把內外部顧客都得罪光了,主管常接到客訴電話;案子的重點搞不清楚,沒方法、沒頭緒又看不到成果;找了其他人支援,結果公親變事主,把大家弄得一起累;聽他總是跟別人抱怨自己很忙,卻看他常像無頭蒼蠅一樣來來回回打轉……。 如果你是主管,這樣的部屬應該看過不少, 有
Thumbnail
有個部屬必須獨當一面負責某專案,結果,他把內外部顧客都得罪光了,主管常接到客訴電話;案子的重點搞不清楚,沒方法、沒頭緒又看不到成果;找了其他人支援,結果公親變事主,把大家弄得一起累;聽他總是跟別人抱怨自己很忙,卻看他常像無頭蒼蠅一樣來來回回打轉……。 如果你是主管,這樣的部屬應該看過不少, 有
Thumbnail
這一期《經理人》的主題是「找到你的工作驅動力-消滅倦怠、點燃熱情」,通篇以組織心理學的觀點引導讀者如何將內在需求連結工作驅動力,點燃對於工作的熱情,相當建議擔任主管職的朋友一看。驅動力指的是驅使個人做某個行為的力量,即是行動的動機。驅動力不只是組織管理議題,也是相當個人化的議題。
Thumbnail
這一期《經理人》的主題是「找到你的工作驅動力-消滅倦怠、點燃熱情」,通篇以組織心理學的觀點引導讀者如何將內在需求連結工作驅動力,點燃對於工作的熱情,相當建議擔任主管職的朋友一看。驅動力指的是驅使個人做某個行為的力量,即是行動的動機。驅動力不只是組織管理議題,也是相當個人化的議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