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釀影評|《餐廳失控夜》:連環失誤與意外引爆的失速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看過實境節目《地獄廚房》的朋友,應該都對廚房內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高壓環境印象深刻吧。知名餐廳每日要接待絡繹不絕的滿座顧客,主廚必須檢查所有餐點的品質(一致性),並注意出餐的順序(同桌客人的出餐時間不能相隔太久),場外的服務生則要滿足客人的不同需求,確保外場(客人)與內場(廚師)的溝通順暢。「備餐與出餐」則宛如戰場,只要其中一個環節出錯,就可能影響到其他人的節奏,進而引發連串錯誤。因此,不難想像為何餐廳會傾向「軍式化」管理,工作人員除了要熟悉份內的工作外,也要嚴格遵守主廚下達的指令,減少犯錯的機會。

菲利普.巴蘭提尼(Philip Barantini )導演的《餐廳失控夜》,帶領觀眾走入「戰場」,見證一家高級餐廳在「戰場」上遭遇到的種種難關。《餐廳失控夜》開場便呈現山雨欲來的緊繃氣氛,環境稽查員定期到安迪的餐廳視察,檢測餐廳的軟硬體設備與環境衛生是否符合規定,稽查員很快點出多項缺失,導致餐廳從五星等級陡降到三星級。

不僅如此,身為「將領」的主廚安迪渾身酒氣上工,專注力渙散,令人困擾,安迪前一晚甚至忘記備料,食材短缺,只能緊急修正菜單主打的品項。餐廳外場的工作人員也是狀況頻傳,有人遲到影響排班,也有人遭到客人性騷擾,只能暫時按耐住脾氣。另一方面,內、外場工作人員的立場不同(內場追求烹飪「藝術」,外場以客為尊,確保「營收」亮眼),又欠缺良性的溝通,彼此累積諸多不滿,衝突一觸即發。至於餐廳裡的形形色色客人,也為這份工作增加更多的挑戰(變數):有客人打算跟女友求婚,網紅仗著社群媒體的聲量要求主廚客製特別餐飲,還有美食評論家突然上門,讓廚師們備感壓力⋯⋯

raw-image

《餐廳失控夜》全片採一鏡到底的方式拍攝,沒有剪輯斷點。為何是一鏡到底?那讓影片更具真實感,正如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鏡到底,不會有剪輯師大刀一剪,眼前的風景突然被切換成不同場景。為何是一鏡到底?不是為了炫技(雖然真的很炫),而是讓電影有一股停不下來的躁動感,攝影機在不同的角色以及餐廳內外場之間來回穿梭,除了讓觀眾熟悉餐廳的環境外,也在展現不同部門的運作方式。一鏡到底的表現方式,讓觀眾產生「身歷其境」的錯覺(就像《搶救雷恩大兵》的搶灘戲,也是採一鏡到底、近身拍攝的方式,來模擬戰場生死一瞬的緊張感)⋯⋯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8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重看一次《曼哈頓》,我不確定自己是否喜歡這部片,電影裡大量置入的壯麗城市景觀與文化人優越感,明顯是刻意用精緻糖衣包裝的虛華,奪人眼目的外貌卻藏不住編導伍迪.艾倫自詡為知識份子(實則放不下老白男心態)意識下的自溺與耽戀,缺乏對中產階層偽善文化的有力批判與深刻自省。
電影開始,成名歸國的蔚青,身上穿著的黑色繫白色寬幅腰帶,呼應鋼琴的黑鍵與白鍵,她的助理也穿著印有近似於灰黑琴鍵形狀的白底襯衫,說明了蔚青把全部精神寄情於音樂,別無其他。若不是楊德昌早逝,或許他還會把影像視野再延伸到紐約、洛杉磯、巴黎、維也納,讓蔚青式海外遊子的形象更加清晰、立體。
我很感謝釀電影八月號將楊德昌作為主題,整理了許多的資料,但,我想,楊德昌導演不是屬於情懷的,他的現代性不是一種被用來緬懷的現代性,他的現代性是前瞻性的、先驅性的,甚至遠遠地走在了現在我們所看見的台灣電影之前。他不是一個適合被當作「已逝的」去認識的導演,而是可以用他的每一部作品,檢視我們所身處的當下。
楊導的作品都以感情生活或圍繞在其周邊的故事開展,但《青梅竹馬》應是與這最貼切的,因為它純然聚焦於一對戀人,卻又不僅止於此。這段愛情尚處於不知前途在何方的迴圈中。阿隆與阿貞在一段沒有愛的關係裡,宛若所有人在一個沒有自我意識、認同與希望的社會裡,面臨的停滯狀態是相同的,是沒辦法、也沒能力真正往前走的。
耳朵捂起來,視覺似乎就敏銳了一點,對群體與身分的印象與直覺再深刻了一點。勞動能不能算一種表演?而表演不就是勞動嗎?我嘗試和這場喜劇較真。陣頭子弟其實出自百工各行,漁工水電廟公廚師老師醫師技師設計師,喜劇的荒謬其實不荒謬,誇張其實不誇張,喜劇是真的──我們是不是就是喜劇本身?陣頭是不是就是喜劇本身?
恐怖片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也在於這個類型往往會在有意或無意之間,反映出創作當代的集體焦慮。值得注意的是,自《紅衣小女孩》以降的大多數台灣恐怖片,有志一同地將不少劇情元素集中於女性處境上,在反映出台灣社會光景的同時,也讓女性在其中遭逢的困境,就此成為了電影情感的基礎所在。
重看一次《曼哈頓》,我不確定自己是否喜歡這部片,電影裡大量置入的壯麗城市景觀與文化人優越感,明顯是刻意用精緻糖衣包裝的虛華,奪人眼目的外貌卻藏不住編導伍迪.艾倫自詡為知識份子(實則放不下老白男心態)意識下的自溺與耽戀,缺乏對中產階層偽善文化的有力批判與深刻自省。
電影開始,成名歸國的蔚青,身上穿著的黑色繫白色寬幅腰帶,呼應鋼琴的黑鍵與白鍵,她的助理也穿著印有近似於灰黑琴鍵形狀的白底襯衫,說明了蔚青把全部精神寄情於音樂,別無其他。若不是楊德昌早逝,或許他還會把影像視野再延伸到紐約、洛杉磯、巴黎、維也納,讓蔚青式海外遊子的形象更加清晰、立體。
我很感謝釀電影八月號將楊德昌作為主題,整理了許多的資料,但,我想,楊德昌導演不是屬於情懷的,他的現代性不是一種被用來緬懷的現代性,他的現代性是前瞻性的、先驅性的,甚至遠遠地走在了現在我們所看見的台灣電影之前。他不是一個適合被當作「已逝的」去認識的導演,而是可以用他的每一部作品,檢視我們所身處的當下。
楊導的作品都以感情生活或圍繞在其周邊的故事開展,但《青梅竹馬》應是與這最貼切的,因為它純然聚焦於一對戀人,卻又不僅止於此。這段愛情尚處於不知前途在何方的迴圈中。阿隆與阿貞在一段沒有愛的關係裡,宛若所有人在一個沒有自我意識、認同與希望的社會裡,面臨的停滯狀態是相同的,是沒辦法、也沒能力真正往前走的。
耳朵捂起來,視覺似乎就敏銳了一點,對群體與身分的印象與直覺再深刻了一點。勞動能不能算一種表演?而表演不就是勞動嗎?我嘗試和這場喜劇較真。陣頭子弟其實出自百工各行,漁工水電廟公廚師老師醫師技師設計師,喜劇的荒謬其實不荒謬,誇張其實不誇張,喜劇是真的──我們是不是就是喜劇本身?陣頭是不是就是喜劇本身?
恐怖片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也在於這個類型往往會在有意或無意之間,反映出創作當代的集體焦慮。值得注意的是,自《紅衣小女孩》以降的大多數台灣恐怖片,有志一同地將不少劇情元素集中於女性處境上,在反映出台灣社會光景的同時,也讓女性在其中遭逢的困境,就此成為了電影情感的基礎所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彼此的日子》鏡頭彷彿兩個平行時空間交錯推進,兩段故事分別展現了三名角色相處時的面貌,離不開的試洪常秀總愛將角色「送上餐桌」共食的導演印記。這次的好看之處不只在「餐桌之上」,就連「餐桌之下」的貓咪都成了故事情節發展的重要一環。最有意思的在於兩段故事中產生「交集」的時刻,舉例像是:先後用辣椒醬拌泡麵、
Thumbnail
在過去做節目的經驗當中,如果是去夜市做節目拍攝,需要先跟夜市的自治會或是管委會之類的人洽談,過程也很簡單,打個電話去介紹一下就會被熱情的邀請去吃飯,以前我還是小弟的時候,就是一個陪吃陪喝,反正飯吃完就談得差不多。 拍攝當天自治會的會長會來打個招呼應該就會先撤,留下對接窗口跟我們一起拍攝,其實大部分
在餐飲業 混跡了許多年 不知不覺 也有過一些能量 但 離不開他的教誨 曾經在五星級飯店罵哭過一個主管 那時 身分是PT 主廚問著 我解釋著 主廚只說 我挺你,罵得好 而上頭 只有那個他們派系的經理,說了幾句 再上頭 老闆老闆娘只是不解 我為何大發脾氣 畢竟 我曾經開口說過
Thumbnail
這次RePresent五月讀書會,挑選了講服務思維、體驗最推薦的一本書籍之一《超乎常理的款待》 ,由紐約知名的麥迪遜公園11號餐廳前總經理威爾撰寫,生動流暢的文筆彷彿他口中的所見所聞都歷歷在目。 剛好最近看到Netflix新影集「人如其食」,第二集就出現了麥迪遜公園11號餐廳的片段,片中主廚丹尼爾
Thumbnail
餐飲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弄出的東西要好吃是首要條件。在繁忙的時段,專業的真功夫表現出來。但某些餐廳的收銀系統卻是靠估算,容易出錯,這樣的情況讓人質疑價格是否合理。餐飲業想要生存,除了食物好吃之外,服務和專業也是必須的。
Thumbnail
成為主管後,除了技術上的挑戰,更需要面對管理、壓力和溝通上的困難。
Thumbnail
就如經理所許願...我們餐廳真的變成全布萊頓生意最好的餐廳,但人家說樹大招風、人紅招忌...也因此招到同行的忌妒與檢舉...。在某個周六餐館生意好到嚇人...裡面已經滿桌、外面都還有客人在排隊候位!我們從中午開始一直在忙碌到晚上幾乎連吃飯時間都沒有,直到晚上七點時,外面突然來了很多警車..
Thumbnail
話說雖然「復常」咗,但感覺到個市真係麻麻,特別係餐飲業。以前無人排嘅餐廳,一係執咗笠,一係苦苦死撐,都係無乜人流。而以前要排長龍嘅,依家假日晚市基本直入唔使等位。由7點入到去,食到8點,發現間鋪竟然半空,做到一輪生意咁大把。
Thumbnail
1. 外燴的多元風格 酒店外燴作為高級餐飲服務的代表,不僅提供豐盛的料理,更展現了多元的烹飪風格。從BUFFET外燴到自助式外燴,每種風格都體現了廚師們的獨特技藝和對美食的極致追求。 2. 外燴推薦的高手廚師 外燴推薦中的廚師通常是具有豐富經驗和卓越技藝的高手。外燴王等廚師以其獨特的烹飪風格和
(5) The cook’s plan to stop the dinner guest from complaining did not turn out as he had planned. 【中譯】廚師要讓用晚餐的客人停止抱怨,結果卻並沒有如他計劃的一樣。 【結構分析】本句為「完全不及物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彼此的日子》鏡頭彷彿兩個平行時空間交錯推進,兩段故事分別展現了三名角色相處時的面貌,離不開的試洪常秀總愛將角色「送上餐桌」共食的導演印記。這次的好看之處不只在「餐桌之上」,就連「餐桌之下」的貓咪都成了故事情節發展的重要一環。最有意思的在於兩段故事中產生「交集」的時刻,舉例像是:先後用辣椒醬拌泡麵、
Thumbnail
在過去做節目的經驗當中,如果是去夜市做節目拍攝,需要先跟夜市的自治會或是管委會之類的人洽談,過程也很簡單,打個電話去介紹一下就會被熱情的邀請去吃飯,以前我還是小弟的時候,就是一個陪吃陪喝,反正飯吃完就談得差不多。 拍攝當天自治會的會長會來打個招呼應該就會先撤,留下對接窗口跟我們一起拍攝,其實大部分
在餐飲業 混跡了許多年 不知不覺 也有過一些能量 但 離不開他的教誨 曾經在五星級飯店罵哭過一個主管 那時 身分是PT 主廚問著 我解釋著 主廚只說 我挺你,罵得好 而上頭 只有那個他們派系的經理,說了幾句 再上頭 老闆老闆娘只是不解 我為何大發脾氣 畢竟 我曾經開口說過
Thumbnail
這次RePresent五月讀書會,挑選了講服務思維、體驗最推薦的一本書籍之一《超乎常理的款待》 ,由紐約知名的麥迪遜公園11號餐廳前總經理威爾撰寫,生動流暢的文筆彷彿他口中的所見所聞都歷歷在目。 剛好最近看到Netflix新影集「人如其食」,第二集就出現了麥迪遜公園11號餐廳的片段,片中主廚丹尼爾
Thumbnail
餐飲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弄出的東西要好吃是首要條件。在繁忙的時段,專業的真功夫表現出來。但某些餐廳的收銀系統卻是靠估算,容易出錯,這樣的情況讓人質疑價格是否合理。餐飲業想要生存,除了食物好吃之外,服務和專業也是必須的。
Thumbnail
成為主管後,除了技術上的挑戰,更需要面對管理、壓力和溝通上的困難。
Thumbnail
就如經理所許願...我們餐廳真的變成全布萊頓生意最好的餐廳,但人家說樹大招風、人紅招忌...也因此招到同行的忌妒與檢舉...。在某個周六餐館生意好到嚇人...裡面已經滿桌、外面都還有客人在排隊候位!我們從中午開始一直在忙碌到晚上幾乎連吃飯時間都沒有,直到晚上七點時,外面突然來了很多警車..
Thumbnail
話說雖然「復常」咗,但感覺到個市真係麻麻,特別係餐飲業。以前無人排嘅餐廳,一係執咗笠,一係苦苦死撐,都係無乜人流。而以前要排長龍嘅,依家假日晚市基本直入唔使等位。由7點入到去,食到8點,發現間鋪竟然半空,做到一輪生意咁大把。
Thumbnail
1. 外燴的多元風格 酒店外燴作為高級餐飲服務的代表,不僅提供豐盛的料理,更展現了多元的烹飪風格。從BUFFET外燴到自助式外燴,每種風格都體現了廚師們的獨特技藝和對美食的極致追求。 2. 外燴推薦的高手廚師 外燴推薦中的廚師通常是具有豐富經驗和卓越技藝的高手。外燴王等廚師以其獨特的烹飪風格和
(5) The cook’s plan to stop the dinner guest from complaining did not turn out as he had planned. 【中譯】廚師要讓用晚餐的客人停止抱怨,結果卻並沒有如他計劃的一樣。 【結構分析】本句為「完全不及物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