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一哭就要抱嗎?會不會寵壞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結果從來不是最重要的,我們只要一直覺得有希望。」——《一隅有花 Withering Calendar》


一早又看到有媽媽詢問,小孩一哭就抱可以嗎?會不會寵壞孩子?老實說這個議題,我自己也思考過一陣子。剛好暑假<幸福魔法團體>閱讀了錦敦跟哈克合寫的「陪一顆心長大-從心理諮商到養兒育女」這本書,裡面也有提到類似的疑問,我看完很觸動。我先來說說錦敦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再來分享我自己的經驗跟觀點。

 

溫柔對待情緒不會寵壞孩子

在「陪一顆心長大」中的最後一篇「愛,是會傳遞的」,錦敦說了一個故事,某次他因為小事情對家人發了一頓很大的脾氣,當時的他,因為情緒無法跟任何人連結,老婆和兒子在那個當下都躲得遠遠的,就怕掃到颱風尾。唯有女兒小蔓一次又一次不放棄的給出爸爸愛與關懷,希望照顧爸爸的情緒與爸爸重新連結,只有她,不畏颱風、勇敢的往颱風眼走去。小蔓之所以可以做到這樣,是因為在發生這件事的前兩個月,她不分白天晚上,天天都處於情緒風暴中,錦敦耐心地一次次接住情緒困難的她。可即便這樣,她的狀態依然沒有好轉,最後他太太也不禁開始擔心,這樣下去會不會寵壞孩子,養成她的公主病?但那天,錦敦看著小蔓願意這樣照顧同樣面對情緒困難的他,他有了不同的看見。 

「這種溫柔對一個還在『情緒困境』的人是充滿滋養的。我確定今天孩子對我的照顧,不會讓明天、後天或以後的我,更任意地發脾氣,只會讓我在下次小蔓鬧情緒時,更願意如此好好對待她。

所以,溫柔對待情緒不會寵壞一個孩子,只有原則不清、對情緒冷漠才會讓一個孩子越來越困難。我用真實的經驗,回答了太太的擔心。」——<陪一顆心長大>中錦敦如此書寫,紀錄他的體會與發現。

 

除了抱之外的其他選擇

而我自己的經驗也是如此,我因為成長背景的關係,從小我是被爸媽寵大的,他們總是想用最快的方式安頓我的情緒,希望我不要哭、不要生氣,所以每次我只要一有情緒,就馬上可以得到安撫,通常是物質上的,反正只要我想要的,他們都會盡力滿足我。但這樣的結果也造成一個後遺症,那就是我完全沒機會好好學到如何跟自己的情緒相處,導致我的情緒不停地堆疊累積,最終在生完老大後引發憂鬱。後來透過諮商、陪伴對話及學敘事並加入<幸福魔法團體>後,漸漸走出憂鬱且越活越幸福,現在也才有一篇又一篇的文字,可以記錄與分享我的心路歷程。

總之因為這些經驗的緣故,我後來在帶孩子時,就會刻意創造讓孩子有跟自己情緒相處的機會。比方說,當小孩哭時,我會刻意留些緩衝時間,不急著抱他,而是先試著用語言安撫,同時我也希望他學會除了哭鬧之外的表達方式。因此我自己的做法是,如果我期待他學會表達,那我就要先做給他看,所以我會去幫他翻譯他的哭底下的情緒或需要,告訴他:「你吃飽了想下來玩,但沒辦法,所以好難過對嗎?沒關係喔!媽媽陪你,我們冷靜後再下來。」這樣一來可以幫助他釐清,他的哭底下真正想說的是什麼,將來他也比較知道怎麼好好表達自己,讓身邊的人明白。二來我會希望他連結到,任何他想要的事情都是冷靜之後才可以得到,而非一哭鬧就有,但我一定會在一旁陪伴與引導他。

我是規矩很嚴格的媽媽,我堅持的事情,不管小孩怎麼鬧我都不會妥協,可嚴格並不等於嚴厲,也不等於毫無彈性。我可以好好陪伴他、協助他冷靜情緒,又或是觀察他的狀態,平時我會堅持都要冷靜後才會滿足他,但他生病或身體不舒服、肚子餓的時候,我知道堅持這件事可能會造成兩敗俱傷,那時候的我會選擇給出彈性。畢竟生理的狀況會影響心理,在孩子生理狀態還無法被滿足的情況下,要讓他練習跟情緒相處,不僅為難孩子,也會逼死自己。


不要陷入抱或不抱二選一的困境

因此,我認為小孩是否該一哭就抱?這個問題並不是抱或不抱,二選一的選擇題,反而是該回過頭來更深的問自己,面對哭鬧中的孩子,我們真正在意的是什麼?或我們想要教會孩子的是什麼?若在意孩子的安全感,那除了抱之外,還有很多不同的路徑能滿足孩子的安全感,例如:在旁邊陪伴安撫、輕拍他的背等等。往往當我們陷入二選一時,很容易思考陷入困局,甚至假設另一半的教養觀念剛好與你不同,還會從教養問題演變成夫妻溝通困境。養成更深入探索自己的習慣,知道行為底下真正想滿足的渴望或需要,自然能找到其他方式滿足,而當方法越多元,我們自然也越活越幸福。


<歡迎到以下地方找我互動聊天喔!>

臉書PM


你也想要更深層的探索自己並活出幸福嗎?有心理學者研究指出,決定一個人幸福感的原因有50%跟家族基因有關、10%跟環境有關、剩下的40%則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可以透過練習來提升幸福感的。如果你也想活得更幸福,歡迎來<幸福魔法分享會>聽故事,一起練習探索自己並邁向幸福~
我喜歡把學習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幸福對我而言不再是名詞,而是動詞,是去活出來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只是看了很多書,但沒有實際體驗過「接納自己」是怎麼發生的,人永遠只會停留在大腦上知識的理解,而沒辦法給出他人這樣溫柔的接納,畢竟人很難給出自己沒有的東西。
當媽後的每一天都不容易,也是放手的練習。但所有的關係皆是跟自己的關係,我深信只要我持續練習,不管將來面對哪段關係的分離,我都能好好的,因為就算失去關係,我都還有我自己。
可以用欣賞的角度看自己,我更有信心,並知道這一切都只是過程。每天只要練習進步一點點,就有機會再往幸福多靠近一點點。
升小三的Q寶,在下課時間外送餅乾去給正在適應新環境的弟弟,他是如何學習到這些照顧人的方法呢?
前陣子那篇爭議文,後來引發網友關於「教養」的諸多討論,很奇妙,同一篇文章,有些人認為我已經教會小孩了,而有些人則緊咬著我沒教、甚至亂教,我兒子放出來後會危害社會。相同的文字,大家各自解讀,究竟「教養」的本質是什麼?
準備升小三的Q寶放暑假了,當他回家分享著所有小孩都討厭K、不跟K玩,我不急著要他改變,而是選擇先同理並把主權還給他,沒想到結果令人驚喜。
如果只是看了很多書,但沒有實際體驗過「接納自己」是怎麼發生的,人永遠只會停留在大腦上知識的理解,而沒辦法給出他人這樣溫柔的接納,畢竟人很難給出自己沒有的東西。
當媽後的每一天都不容易,也是放手的練習。但所有的關係皆是跟自己的關係,我深信只要我持續練習,不管將來面對哪段關係的分離,我都能好好的,因為就算失去關係,我都還有我自己。
可以用欣賞的角度看自己,我更有信心,並知道這一切都只是過程。每天只要練習進步一點點,就有機會再往幸福多靠近一點點。
升小三的Q寶,在下課時間外送餅乾去給正在適應新環境的弟弟,他是如何學習到這些照顧人的方法呢?
前陣子那篇爭議文,後來引發網友關於「教養」的諸多討論,很奇妙,同一篇文章,有些人認為我已經教會小孩了,而有些人則緊咬著我沒教、甚至亂教,我兒子放出來後會危害社會。相同的文字,大家各自解讀,究竟「教養」的本質是什麼?
準備升小三的Q寶放暑假了,當他回家分享著所有小孩都討厭K、不跟K玩,我不急著要他改變,而是選擇先同理並把主權還給他,沒想到結果令人驚喜。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父母親要孜孜不倦的擁抱寶寶,這樣有助於寶寶的發育成長。透過擁抱,可以增進語言認知發展,促進社交能力,減少哭的次數,促進身長,以及讓孩子感受到愛與溫暖。
Thumbnail
介紹《放心,放手的自然教養》書中分享,在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時,父母可以試著執行的三個原則與四個步驟。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在面對孩子情緒激烈時,保持冷靜、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等待他們逐漸冷靜下來。此外,在教育孩子時,以自我覺察為出發點,學習如何適當地表達情緒、接納負面情緒。父母做出的選擇和決定與對孩子的愛並無關,愛是一直存在的。通過自我覺察,學習接納和等待孩子的情緒,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這本童書的序是由臨床心理師 曾心怡所撰寫 -------------------------------------------------------------------------------------------- 給孩子一個擁抱,用愛安撫壞情緒。 「心理師,請問我的孩子一不如意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父母親要孜孜不倦的擁抱寶寶,這樣有助於寶寶的發育成長。透過擁抱,可以增進語言認知發展,促進社交能力,減少哭的次數,促進身長,以及讓孩子感受到愛與溫暖。
Thumbnail
介紹《放心,放手的自然教養》書中分享,在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時,父母可以試著執行的三個原則與四個步驟。
Thumbnail
  嬰幼兒在哭泣時,需要的不僅僅是食物和換尿布,他也需要被接納的感受、和照顧者在一起的喜悅、安全感、也需要學習如何與人產生正向關係,也需要感官的刺激使自身成長,所以在餵食及換尿布洗澡穿衣時,應該多跟嬰幼兒正向互動,投以「母性照顧」,可以溫柔擁抱,告訴孩子我們現在在做甚麼,輕柔觸摸孩子的身體部位告訴他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在面對孩子情緒激烈時,保持冷靜、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等待他們逐漸冷靜下來。此外,在教育孩子時,以自我覺察為出發點,學習如何適當地表達情緒、接納負面情緒。父母做出的選擇和決定與對孩子的愛並無關,愛是一直存在的。通過自我覺察,學習接納和等待孩子的情緒,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這本童書的序是由臨床心理師 曾心怡所撰寫 -------------------------------------------------------------------------------------------- 給孩子一個擁抱,用愛安撫壞情緒。 「心理師,請問我的孩子一不如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