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閱讀理解能力不錯的孩子,國文成績不好的原因其實是......

更新於 發佈於
raw-image

文:喜閱樹創辦人 梁虹瑩老師

「我覺得你的閱讀理解和文字表達能力其實很不錯耶!你知道嗎?」在自主學習課程的回饋討論中,我對螢幕前的孩子說,孩子露出驚訝的笑容,然後搖搖頭。而媽媽臉上展露驚喜,她沒想到,我竟然這樣評價她的孩子,也給了孩子極大的信心。

他是暑假來上課的孩子,因為時間搭得不巧,孩子都是用錄影授課的方式上課。他同時間上了我們白話文的自主學習課和文言文錄影課,雖然沒有直接上到課,但我從這孩子的筆記裡感受到他認真的上課態度,以及相當不錯的閱讀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但這和他對自己的認知,從國文成績裡得到的回饋完全不一樣。他沒這樣想過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從我這樣一個專業的老師身上得到這種評價。

一剛開始來上課,是因為國文是他眾多科目裡頭唯一努力無所得的一科,他在國文科的學習上極為挫敗,因此媽媽在他暑假時幫他添購了我們的兩門課程,讓他幾乎完全用自主學習的方式,按自己的時間安排,完成所有學習。

孩子非常認真,不但按照我要的筆記方式依序完成自己的作業,甚至有些課程還超前上課。許多能力普通的孩子面對我們的問答題都會從簡回答,但他的回答都會盡可能詳盡,且精確度不低,也會在每個題目上補充老師或同學的答案。這是我判斷他閱讀理解和文字表達能力的原因。但是他並不滿意他的國文成績,甚至覺得國文好像怎麼努力都考不好,為什麼?

我問他:「你有沒有閱讀習慣?」他搖搖頭。我說:「這就是了。你的國文成績不好並不是因為你天生閱讀理解能力弱,是因為你沒有閱讀習慣,無法累積起自己在國文一科要考高分的一些關鍵能力。比如說,國文的閱讀題型裡很多東西要讀懂,其實也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識。有閱讀習慣的人能自動幫自己累積許多背景知識,但沒有閱讀習慣的人就無法,這是你國文弱的原因之一。」

「再其次,你是不是比較沒辦法判斷一些情意類的題目?比如要你判斷作者的情感、分析人物心理等等的,這種題目你是不是很容易錯?」孩子點點頭。

「嗯,那是因為你沒有閱讀小說的習慣。像你這個年紀的孩子,閱讀的書籍也多半是小說。而喜歡閱讀小說的孩子,他可以從小說裡去累積理解他人心理、情緒的經驗,這些經驗在閱讀文學作品裡是很重要的元素,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情意型的題目,比如閱讀新詩、散文等,都需要這樣情意解讀能力,這都可以從閱讀小說去累積。相反地,如果你都不閱讀小說,那就只能靠天生的同理心比別人強。如果你天生同理心也沒有比別人強,那你從何去訓練對他人情緒和心理的掌握能力?如果沒有這些能力,那較為感性的文本你就會變得難以解讀了,知道嗎?」

孩子和媽媽點點頭,螢幕裡的他們眼神極為專注,似乎是第一次有人點出了孩子國文成績上不來的關鍵因素。

「那老師再問你,你的作文寫得如何?」我問。

「還好,一般般。」孩子回答。

「但是如果平常要你回答自己的想法,你是思考速度快,而且比較會表達自己想法的學生,對不對?」我又問。

孩子有點驚訝地看著我,說:「大概吧~。」他十分詫異我怎麼會知道這件事。

「嗯,我從你講義裡的答案就可以看出,你是個表達能力相當不錯的孩子。因為作文要成篇,要寫得好需要專門的訓練,所以你作文未必非常好,但你平時的口語表達能力肯定不錯,也都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我說得沒錯吧?」孩子點點頭,媽媽也沒表示反對意見。

「所以你知道你的問題出在哪裡嗎?」我問。

「沒有閱讀習慣嗎?」孩子回答。

「對。你天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是不差,有很好的底子。但因為你沒有閱讀習慣,沒辦法幫自己累積更多背景知識,或語文科需要的相關能力,這會讓你的國文和作文都無法得到真正的突破,這樣你明白嗎?」孩子點點頭。

「所以我要跟你說,孩子,其實你的閱讀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都不錯,你要先記住這一點。可是,無論再怎麼不錯,沒有閱讀習慣作為基底,你在國文科的學習上也很難獲得真正的突破。今天上我們的課程,我相信你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甚至可以提升到你想要的成績。但你如果想要讓自己更好,接下來你該做的事,就是開始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尤其有空的時候,去找找看自己喜歡的小說來閱讀,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知道嗎?」

這一次,孩子開心地點點頭,彷彿找到了一個可以解決自己問題的努力方向,媽媽的臉上也綻放出笑容。

其實我也不確定我的這番話能夠影響孩子多少,但起碼孩子通過我的眼光,看見了自己的優勢,和可以繼續努力的方向。這些都是在國文科學習上極為重要,但他從來沒想過的地方。

在教育裡頭,我們總憑著自己的「過去」去思考孩子的「現在」與「未來」,用一些很短線的方式去操作。考試不會,那就背多分;成績不夠好,那就多做題。然後我們不去問:難道現在的時代還跟過去一樣嗎?這個世代跟我們一樣嗎?甚至,孩子們的考試方向,又跟我們一樣了嗎?我們到底有多少「經驗」,是可以套用在孩子們身上還十分合宜?

我花了好久的時間,找出一個答案,找到一個方向。我不說成績和解題不重要,因為重要,所以我們要用更正確而有效的方式去引導孩子,而不是讓孩子們往徒勞無功,甚至反效果的方向去努力。然後,等孩子們學會了思考,就繼續閱讀。因為閱讀,才能帶他們前往想去的地方,無論在學業學習上,或者未來人生裡。

每一次上完國中生閱讀素養課之後,我跟孩子們說的話都不是「要多做題目」,我都請孩子們「多閱讀吧!去探尋你自己喜歡的方向,找一本你喜歡的小說,開始閱讀吧!」要讓自己的良好的國語文能力,無論想累積自己的閱讀或寫作能力,都必須回到閱讀裡。

唯有回到閱讀中,才是下一個進步的起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梁虹瑩的沙龍
33會員
80內容數
喜閱樹希望能成為國文教育圈裡的世外桃源,以推廣孩子的讀寫教育、經典教育為終生志業。
梁虹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3
素養導向的寫作教學趨勢下,現行的寫作教學和大考作文,是否能銜接到未來社會所需的寫作能力呢?他又會給老師和家長們怎樣的建議?
Thumbnail
2024/06/23
素養導向的寫作教學趨勢下,現行的寫作教學和大考作文,是否能銜接到未來社會所需的寫作能力呢?他又會給老師和家長們怎樣的建議?
Thumbnail
2024/06/09
除了文學創作以外,在這社會上還有哪些以文字能力謀生的工作? 又要擁有怎樣的能力,才能讓我們真的能「靠文字吃飯」?
Thumbnail
2024/06/09
除了文學創作以外,在這社會上還有哪些以文字能力謀生的工作? 又要擁有怎樣的能力,才能讓我們真的能「靠文字吃飯」?
Thumbnail
2024/06/02
2023年秋天,一篇文學獎的散文得獎作品,引發網路上「散文是否可以虛構」的討論……
Thumbnail
2024/06/02
2023年秋天,一篇文學獎的散文得獎作品,引發網路上「散文是否可以虛構」的討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篇則介紹家長自己如何稱讚孩子? 你有沒有跟我一樣的感覺 : 孩子每次的進步那麼微小、那麼不明顯,有時根本挫敗收場,要如何「稱讚」看不出有什麼進步的孩子?
Thumbnail
本篇則介紹家長自己如何稱讚孩子? 你有沒有跟我一樣的感覺 : 孩子每次的進步那麼微小、那麼不明顯,有時根本挫敗收場,要如何「稱讚」看不出有什麼進步的孩子?
Thumbnail
在孩子大約5歲就讀幼兒園時,我還不是那麼了解選擇性緘默症在人際的溝通困難,所包含的種種內涵與細節。我經常一股腦地鼓勵他勇敢說話,就算只對一位老師也好啊! 每次,當孩子表達明天要做到,但依舊失敗收場時,我們對彼此畫下失望的句點。 直到有一次,孩子怒吼 :「我就是討厭他們說我棒!」
Thumbnail
在孩子大約5歲就讀幼兒園時,我還不是那麼了解選擇性緘默症在人際的溝通困難,所包含的種種內涵與細節。我經常一股腦地鼓勵他勇敢說話,就算只對一位老師也好啊! 每次,當孩子表達明天要做到,但依舊失敗收場時,我們對彼此畫下失望的句點。 直到有一次,孩子怒吼 :「我就是討厭他們說我棒!」
Thumbnail
昨晚注意到兒子會教女兒寫作業 📚 謝謝你的貼心 ❤️ 發現兒子最近的學業成績 都會有一步步進步著 我陪著你做一些正向期許 而你有考卷的分數達到70、80分以上 也會很開心的跟我分享說這些喜悅 😄 甚至對我說:媽咪~我有答應妳要考80分喔~ 其實我對孩子的分數要求沒有非常高 因為我知道每個
Thumbnail
昨晚注意到兒子會教女兒寫作業 📚 謝謝你的貼心 ❤️ 發現兒子最近的學業成績 都會有一步步進步著 我陪著你做一些正向期許 而你有考卷的分數達到70、80分以上 也會很開心的跟我分享說這些喜悅 😄 甚至對我說:媽咪~我有答應妳要考80分喔~ 其實我對孩子的分數要求沒有非常高 因為我知道每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們在期中考後的趣味對話。女兒對國文的考試感到慘淡,而兒子則自信滿滿,最終卻也遭遇扣分的情境。文章輕鬆幽默地描繪了家庭生活中考試帶來的壓力與歡樂,展現了孩子們對學業的不同看法,引發讀者的共鳴。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們在期中考後的趣味對話。女兒對國文的考試感到慘淡,而兒子則自信滿滿,最終卻也遭遇扣分的情境。文章輕鬆幽默地描繪了家庭生活中考試帶來的壓力與歡樂,展現了孩子們對學業的不同看法,引發讀者的共鳴。
Thumbnail
晚餐後,女兒坐在我身邊滑著手機,有意無意地丟出一句,「我這次數學考很爛。」 我好奇的轉過來看著她,「爛是幾分?」 「很低,我從來沒考過這麼低的分數。」她語帶哽咽。 「數學老師上課說的我都聽不懂,他還說這張沒有到80分都很差。」她眼淚撲簌簌地直掉。
Thumbnail
晚餐後,女兒坐在我身邊滑著手機,有意無意地丟出一句,「我這次數學考很爛。」 我好奇的轉過來看著她,「爛是幾分?」 「很低,我從來沒考過這麼低的分數。」她語帶哽咽。 「數學老師上課說的我都聽不懂,他還說這張沒有到80分都很差。」她眼淚撲簌簌地直掉。
Thumbnail
小學生閱讀理解力較弱是正常的發展現象,可以透過心智圖的訓練,或是有規劃性的讀書計畫,幫助孩子們更有效地理解閱讀材料,提升閱讀理解能力。這需要教育家的引導和家長的支持,共同努力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理解能力,讓他們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啟發。
Thumbnail
小學生閱讀理解力較弱是正常的發展現象,可以透過心智圖的訓練,或是有規劃性的讀書計畫,幫助孩子們更有效地理解閱讀材料,提升閱讀理解能力。這需要教育家的引導和家長的支持,共同努力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理解能力,讓他們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啟發。
Thumbnail
我們家孩子閱讀和理解能力都不錯,但有個很大問題是,這沒有反應在考試分數上,雖然沒太糟糕,但都會粗心個幾題,分數都剛好在平均分數而已,很多人都說她平常已經有大量閱讀,學習力很好不需要擔心,想請教老師這種情況是需要多刷題才能提升分數嗎?還是低年級不需要在意這幾分,持續大量閱讀就好?
Thumbnail
我們家孩子閱讀和理解能力都不錯,但有個很大問題是,這沒有反應在考試分數上,雖然沒太糟糕,但都會粗心個幾題,分數都剛好在平均分數而已,很多人都說她平常已經有大量閱讀,學習力很好不需要擔心,想請教老師這種情況是需要多刷題才能提升分數嗎?還是低年級不需要在意這幾分,持續大量閱讀就好?
Thumbnail
小時候,爸媽喜歡以分數來定義我們的學習狀態,考不好就是送補習班再加強。長大後,我就告訴自己:絕不用這種做法來定義我的孩子。幸運的是,兩寶的爹也是這樣的觀念,我們育兒的作風很一致,但如何面對真是一門學問。
Thumbnail
小時候,爸媽喜歡以分數來定義我們的學習狀態,考不好就是送補習班再加強。長大後,我就告訴自己:絕不用這種做法來定義我的孩子。幸運的是,兩寶的爹也是這樣的觀念,我們育兒的作風很一致,但如何面對真是一門學問。
Thumbnail
完如果長期自學的孩子,要怎麼評量他的學習成效,是需要有一個標準,才能說出表現是否優良。如果以一個單一的條件,就有可能判定失準。 既然社會學校都常以評量作為升級的標準,以眼睛看見的為依據,這樣的效果就說明了許多人逃學的理由。生命沒有寫出一條路,直白的遵循它。而社會為了管理,所以為了制度而創立了制度,原
Thumbnail
完如果長期自學的孩子,要怎麼評量他的學習成效,是需要有一個標準,才能說出表現是否優良。如果以一個單一的條件,就有可能判定失準。 既然社會學校都常以評量作為升級的標準,以眼睛看見的為依據,這樣的效果就說明了許多人逃學的理由。生命沒有寫出一條路,直白的遵循它。而社會為了管理,所以為了制度而創立了制度,原
Thumbnail
有時候,你的誇獎可能不是資源,而是變成了孩子心中的標準了呀! 有沒有遇過一些孩子,明明很優秀了,你也說他很優秀了,但他還是依然覺得自己不夠好。 怎麼回事? 當初,在你(或者他在意的師長)認可他時,是不是忘了問問:「那你怎麼看你自己呢?」 每個孩子都有他天真的解讀法,他有可能解讀成另外一個標準了呀。
Thumbnail
有時候,你的誇獎可能不是資源,而是變成了孩子心中的標準了呀! 有沒有遇過一些孩子,明明很優秀了,你也說他很優秀了,但他還是依然覺得自己不夠好。 怎麼回事? 當初,在你(或者他在意的師長)認可他時,是不是忘了問問:「那你怎麼看你自己呢?」 每個孩子都有他天真的解讀法,他有可能解讀成另外一個標準了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