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外在的關係鏡像,與內在的自己相遇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中秋節,一個月圓人團圓的節日,

很多在外的遊子也會回家團聚,

跟家人相聚的時候,

或許我們會發現有那麼一些不一樣的感受,

可能情緒會更容易起伏,同時也會有些困惑,

好像跟自己平常的狀態不大相同,

經歷過社會化的洗禮,我們早已習慣客氣的來往相處,

反而面對真正親近的家人時,好像有好多平常沒有感受到的情緒湧動了上來,

其實這正是一個檢視自己與原生家庭關係的大好機會,

藉由這些情緒的觸動,我們可以靜下來好好地去觀察這份情緒的起源,

可能我們回到家後覺得特別容易想生氣,

當我們願意去觀察時,可能發現了原來憤怒的底下是我們從小總是覺得不被愛,

於是會想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刷存在感,求得家人的關注,就像嬰孩會透過哭泣吸引大人注意他的需求,

這個行爲模式竟是那麼地相像,

差別的只是表面的情緒顯露出來的是不同的,

當觀察到了原因後,我們就能夠好好地陪伴內在那個沒得到足夠的愛的孩子,

我們ㄧ邊陪伴,一邊安撫他,也可以溫柔且穩定的讓他知道我們對他的愛,

這肯定是需要一些時間的,

別著急,好像這一刻所有的事情都不那麼重要了,

重要的只有我們跟他,

我們完全的投入了這個內在療癒的過程,

用心靈,仔細的去聆聽內在的他想說的話,

如果他哭到說不出話,那也沒關係,

他需要衛生紙,就給他衛生紙,他需要靜靜的陪伴,我們就靜靜的陪伴,

去深入感受他的每一個變化。

記得,只需要觀察、陪伴跟愛就好。

這樣的能量會創造出一個內在療癒的空間,

當我們深入這份有品質的陪伴時,內在的他也能接收到這份品質與支持,

這時,請你繼續地深入這個陪伴,

我們都曾經看過一個備受寵愛的孩子的笑容,是那麼地陽光充滿活力,仿佛能夠驅散一切的黑暗與憂愁,

在這份深入的品質下,我們發現內在的他越來越不同,

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們的愛與支持,

於是他的情緒感受不停地在轉化,

從感受不到愛的陰暗孩子,

變為了一個洋溢著笑容,充滿了朝氣與勇氣的孩子,

看著他的改變,我們的內在也深深地感受到溫暖與愛,

請你在這裡停一下,在這個感受裡再待一下,

讓自己好好的進入愛,補滿面對生活的動力。

當你從靜心中離開時,你會感到自己也能給予自己足夠的愛,

而當你獲得愛的時候,也請再回去感受一下一開始不被愛的憤怒,

現在,你的感受,是不是完全不同了呢?

透過外在的關係鏡像,與內在的自己相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se的沙龍
1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有關原生家庭對人的情緒勒索以及個人成長的故事,藉此讓大家意識到這樣的問題並尋求專業協助解決,同時也希望大家從童年的陰影走出來,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每個人一定都是值得好好被愛的。
Thumbnail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有關原生家庭對人的情緒勒索以及個人成長的故事,藉此讓大家意識到這樣的問題並尋求專業協助解決,同時也希望大家從童年的陰影走出來,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每個人一定都是值得好好被愛的。
Thumbnail
我與小孩的關係 其實這個議題換言之也是象徵與內在小孩和解,因為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行為有時候是顯化我們的內在。 與其說跟小孩的關係,倒不如是跟自己內在小孩的關係。 常常我們忽略自己的聲音也就忽略了內在小孩,或甚至是知道但把自己的內在鎖起來。 我們的內在小孩反應都極其的脆弱與受傷,滿身傷痕
Thumbnail
我與小孩的關係 其實這個議題換言之也是象徵與內在小孩和解,因為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行為有時候是顯化我們的內在。 與其說跟小孩的關係,倒不如是跟自己內在小孩的關係。 常常我們忽略自己的聲音也就忽略了內在小孩,或甚至是知道但把自己的內在鎖起來。 我們的內在小孩反應都極其的脆弱與受傷,滿身傷痕
Thumbnail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我用原生家庭母系關係一開始療癒完愛自己之後,就要轉而開始療癒跟自己最親近的關係,也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分父親跟母親。一個家庭的組成,必定是父母都有遺傳跟相關,所以先從愛開始療癒,也就是母親。一直以來在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階級複製,但靈性上也存在複製連這一說。我們投生到這個家庭,父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所
Thumbnail
用「內在父母」來愛自己,是一種非常簡單又有效的療癒方式。 當你變成自己的媽媽,會對受傷的自己說什麼呢?
Thumbnail
用「內在父母」來愛自己,是一種非常簡單又有效的療癒方式。 當你變成自己的媽媽,會對受傷的自己說什麼呢?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