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舒適圈自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自2020年開始經營粉絲團寫文章,我就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基本目標,每個禮拜至少要在粉絲團發佈一篇文章,靈感多的時候可以發佈兩三篇,這個習慣也就這樣維持了3年半,壓力當然有,而且這紀律也不知道還能維持多久。


有幾次受訪時,主持人私下提到,對於雨果的印象是很穩定的會發佈文章,而且常常是內容很長的文章,不知道我為何有辦法可以長時間持續寫出這麼長的文章。我想,或許是在第一年經營的摸索期,漸漸地找到了自律的習慣與方式。


今天介紹這本書是由幸福文化所出版,作者是湯小小,全職寫作了12年,堅持每天發表一篇文章,目前是350萬粉絲的博主,曾成功幫助4萬多學員實現寫作變現,並維持每個月開班授課。


湯小小在前言就開門見山寫到,作為一個自由工作者,面臨的最大考驗,是如何才能足夠自律。畢竟自由工作者不用朝九晚五的打卡,想幾點起床就幾點起床,不想工作時就不工作,沒有人監督,如此過度的自由,容易讓人活得不規律,沉迷於享樂。


作者每天堅持寫一篇文章,這一做就堅持了12年,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做到。他認為自律從來都不是苦苦堅持,像苦行僧那樣生活,沒有人會喜歡,也沒有人喜歡多年如一日那樣過。


真正的自律其實很輕鬆,而且越自律越是輕鬆,就像肌肉記憶一樣,你不用多有毅力,便會不由自主的做那些重要的事情。也因為自律讓他獲得了足夠的自由,因為可以高效率的把事情做完,就有足夠能自由安排的時間。


有人說自律需要跳出舒適圈,但作者認為只有在舒適圈,人們才會更輕鬆更自在,但這不代表你可以直接躺平不努力,在舒適圈,依樣可以努力,可以快速成長,可以養成自律的習慣。


作者在這本書用六個章節來討論自律的養成,分別是為什麼你自律的那麼辛苦、為什麼你自律的效率那麼低、為什麼你總是上癮失控、為什麼你總是在拖延、為什麼你總是3分鐘熱度、與為什麼越著急越無法自律。


我認為第一個章節就已講到核心,為什麼自律會那麼痛苦,因為你要先選對方向才能越做越上癮,沒有方向的自律,本質上都是自虐。先選對方向,然後選擇合適自己的目標,當自己一步步接近目標時,會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目標可以制定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看不到希望的長期目標,就很容易放棄,而且標要越明確越好,這樣才知道怎麼去做。然後目標要定一個稍微有挑戰性的,自己需要跳一跳才能完成的,才不會太輕鬆,又難到太想放棄。


接著就是針對目標找到合適自己的方法,簡單分成三個尋找的方向,建議去選自己喜歡的,或是符合自身情況的,或是直接找自己做的得心應手的。譬如讀書,有的人喜歡長時間沉浸式閱讀,有的人每次只能讀10頁,找合適自己的方式去做。


作者建議把不想做的事情跟喜歡的事情綁定在一起做,若做喜歡的事情可以產生10分的愉悅度,做討厭的事情會減弱5分,那綁定在一起做就還能有5分的愉悅度,如此就也能長長久久的做下去了。


譬如有的人不喜歡跑步運動,但特別愛看連續劇,或許就可以嘗試在跑步機上看連續劇,看一集45分鐘的連續劇,同時也就默默地在跑步機上跑了45分鐘了。


自律同時也需要循序漸進,別想要一步到位,你可以先從作息規律開始,控制每天的工作量,然後一次改變一點點,漸漸的就能擴大你的舒適圈,並養成自律的習慣。


自律也需要正向激勵自己,很多人堅持一段時間都看不到成績,慢慢就堅持不下了。作者建議要多說積極的話,多想美好的一面,甚至給自己一些物質獎勵,有任何一點小成績就為自己慶祝,內心充滿成就感,做起來更愉悅,自然也就更能堅持了。


其他章節也都是在分享,如何讓你想培養的自律能做得更輕鬆且更有效率,內容都可以與第一章所提到的重點前後呼應,特別是在第五章,再次提到了,內在驅動力越強、興趣越濃厚、能正向對待厭倦期,就越容易堅持。


其實很多事情只要堅持久了,他就會變成一種習慣,自律會變得像吃飯喝水一樣簡單輕鬆。維持自律,有些事情也要注意,盡量不要違背自己訂下的原則,而且重複做的次數要足夠,再幫自己貼上好的標籤,堅持久了,自然就會習慣了。


認為自己做事情拖拖拉拉,很容易三分鐘熱度,對於養成自律很沒頭緒的人,推薦這本書給你,讓自己開始有方法的培養自律的習慣。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66808




本專欄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多人終身汲汲營營的想要賺更多錢,想方設法要晉升有錢人,卻一直不得其門而入,認為只要找到更賺錢的方法,或是能夠找到獲利更棒的投資方式,賺到更多錢,很快就能晉升為有錢人。 但這本書要告訴你的可不只是這樣,成為有錢人是心態問題,不是錢多寡的問題,心態要先對了,錢只是附屬產物。這本書是由方言文化
過去許多女生在成為家庭主婦後就沒有了工作收入,辭掉工作在家照顧小孩,現在生活壓力大,夫妻需要雙方都有一定的收入,才有辦法維持家庭開銷。但一般正職工作又常會難有時間陪伴小孩,常是新手爸媽的難題。 這本書是由幸福文化所出版,作者「王不煩」是一位女性企業家,歷任兩家上市公司副總裁,現在已是成功的
我常在我的粉絲團討論ETF與指數化投資的資產配置,其年化報酬率大概就在一定的範圍內,取決於股票與債券持有的比例,還有統計的時間長短與時機。但有人依舊覺得報酬率不夠高,或是好無趣,是否有更好的,優化的資產配置方式呢? 今天介紹這本書是由方言文化所出版,作者是韓國的姜桓國,他邊工作邊投資,在3
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在討論如何準備足夠的退休金,如何透過股市讓自己變得更有錢,也建議大家盡量省錢,把錢花在有價值的地方,但相信多數人應該會迷茫,怎樣才算是有價值的地方呢? 這本由遠流出版社的書,作者是比爾.柏金斯,他是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與企業家,曾在5年內為自己任職的公司創造了超過10
我們一直都被教育著,要努力才會成功,做得越多才會獲得越多,但如果一開始的方向就走錯,越努力只是讓自己離成功越遠而以。大家都想賺錢,想方設法看是否能賺更多,但事實上,我們可能都努力錯了方向。 這本書是由樂金文化所出版,作者是比爾.蘇西斯,他是「咖啡館投資人」這場運動的創始人,也是一家財富
你有沒有想做甚麼卻一直沒去做的經驗,你有沒有願望很多,卻沒有一個達成過的體驗,你覺得有自己有拖延症嗎?年初訂一堆計畫,到年末卻完成沒幾件,有沒有想過問題在哪裡?該怎麼改善? 這本書是由方言文化所出版,作者是 Don M. Green,擁有45年的銀行、金融和創業經驗,他在大學開立的積極
許多人終身汲汲營營的想要賺更多錢,想方設法要晉升有錢人,卻一直不得其門而入,認為只要找到更賺錢的方法,或是能夠找到獲利更棒的投資方式,賺到更多錢,很快就能晉升為有錢人。 但這本書要告訴你的可不只是這樣,成為有錢人是心態問題,不是錢多寡的問題,心態要先對了,錢只是附屬產物。這本書是由方言文化
過去許多女生在成為家庭主婦後就沒有了工作收入,辭掉工作在家照顧小孩,現在生活壓力大,夫妻需要雙方都有一定的收入,才有辦法維持家庭開銷。但一般正職工作又常會難有時間陪伴小孩,常是新手爸媽的難題。 這本書是由幸福文化所出版,作者「王不煩」是一位女性企業家,歷任兩家上市公司副總裁,現在已是成功的
我常在我的粉絲團討論ETF與指數化投資的資產配置,其年化報酬率大概就在一定的範圍內,取決於股票與債券持有的比例,還有統計的時間長短與時機。但有人依舊覺得報酬率不夠高,或是好無趣,是否有更好的,優化的資產配置方式呢? 今天介紹這本書是由方言文化所出版,作者是韓國的姜桓國,他邊工作邊投資,在3
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在討論如何準備足夠的退休金,如何透過股市讓自己變得更有錢,也建議大家盡量省錢,把錢花在有價值的地方,但相信多數人應該會迷茫,怎樣才算是有價值的地方呢? 這本由遠流出版社的書,作者是比爾.柏金斯,他是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與企業家,曾在5年內為自己任職的公司創造了超過10
我們一直都被教育著,要努力才會成功,做得越多才會獲得越多,但如果一開始的方向就走錯,越努力只是讓自己離成功越遠而以。大家都想賺錢,想方設法看是否能賺更多,但事實上,我們可能都努力錯了方向。 這本書是由樂金文化所出版,作者是比爾.蘇西斯,他是「咖啡館投資人」這場運動的創始人,也是一家財富
你有沒有想做甚麼卻一直沒去做的經驗,你有沒有願望很多,卻沒有一個達成過的體驗,你覺得有自己有拖延症嗎?年初訂一堆計畫,到年末卻完成沒幾件,有沒有想過問題在哪裡?該怎麼改善? 這本書是由方言文化所出版,作者是 Don M. Green,擁有45年的銀行、金融和創業經驗,他在大學開立的積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許多人一生都被困在舒適圈的格子裡,如同短片中的老人,即使想逃離也難以克服不安與恐懼。文章探討了人們選擇待在舒適圈的原因,並點出待在舒適圈與離開舒適圈挑戰未知的兩難,沒有絕對的對錯,重要的是找到屬於自己平衡點。
Thumbnail
我們常聽到的都是要大家跳脫舒適圈,去嘗試不一樣的事情,增加經歷與能力,擴大自己的舒適圈。但這本書卻是叫大家別再跳脫舒適圈,難道他是在鼓勵大家不做改變,逃避壓力,永遠留在舒適的同溫層嗎? 這本由天下文化出版的書,是由克莉絲汀.巴特勒所著作,他是一位暢銷書作家,也是網路社群「正向力量」的執行長
Thumbnail
你的舒適圈自有獨特之處,所以你的舒適圈會是什麼樣子,全要靠你自己找出來。
Thumbnail
不是離開舒適圈,而是擴大舒適圈 很多自我成長的課程,都要要你離開舒適圈。 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這篇文章整理了一些思維上的轉換方式。幫助你能更加相信你所接收的資訊喔。
Thumbnail
上篇文章提到某位「仲良し」本業是行政書士,興趣是打獵的朋友,寄給我他去北海道獵到的熊掌。 【魚與熊掌可不可以兼得?】 https://www.facebook.com/tokyorealestate/posts/pfbid04KGNRYiqSifFhmH7Qpr26pm6EC9c1uQhsF7
Thumbnail
追求更好生活,愈努力就愈虛度時光,始終未找到原因。與其總自我探問,不如找到能給解答的人。想解決困擾、迎向美好人生境地,諮詢後開啟人生巔峰,幫助自我實現與成就感。
Thumbnail
這是一本既實用又有趣的書。 作者本身是一位全職作家,不用每天打卡上班,卻堅持每天發表一篇文章,持續12年未間斷,主持的寫作營每個月開班授課,這些成就需要高度自律才能達成。書裡提供的方法就是作者自己的親身經驗,也是我們在職場裡熟悉的管理方法。 有趣的部份則是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一個自動自發會寫好功課並認真讀書的好學生,甚至連寒暑假作業都不會拖到最後一刻才完成,而是先把所有的作業大致看過一遍,在閒暇之餘安排時間慢慢完成,因為我不喜歡手忙腳亂的感受,總是會提早做好安排讓自己有更多餘裕去完成該做的事情。 或許是未雨綢繆的個性使然,在進入職場後也總是提前完成工作,
在面對很多沒遭遇過的事,會很害怕踏出去的那一步會不會從此萬劫不復?遇到沒有把握的事也以為放著不管、不去面對就沒事了,或許,待在自己習慣的領域、用自己習慣的方式,可以讓你感到很安全、很安心,但,你會不會因此失去很多機會呢? 面對沒遇過的事,你會害怕嗎?你在怕什麼?怕失敗?怕重來一遍很浪費時間?但,失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許多人一生都被困在舒適圈的格子裡,如同短片中的老人,即使想逃離也難以克服不安與恐懼。文章探討了人們選擇待在舒適圈的原因,並點出待在舒適圈與離開舒適圈挑戰未知的兩難,沒有絕對的對錯,重要的是找到屬於自己平衡點。
Thumbnail
我們常聽到的都是要大家跳脫舒適圈,去嘗試不一樣的事情,增加經歷與能力,擴大自己的舒適圈。但這本書卻是叫大家別再跳脫舒適圈,難道他是在鼓勵大家不做改變,逃避壓力,永遠留在舒適的同溫層嗎? 這本由天下文化出版的書,是由克莉絲汀.巴特勒所著作,他是一位暢銷書作家,也是網路社群「正向力量」的執行長
Thumbnail
你的舒適圈自有獨特之處,所以你的舒適圈會是什麼樣子,全要靠你自己找出來。
Thumbnail
不是離開舒適圈,而是擴大舒適圈 很多自我成長的課程,都要要你離開舒適圈。 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 這篇文章整理了一些思維上的轉換方式。幫助你能更加相信你所接收的資訊喔。
Thumbnail
上篇文章提到某位「仲良し」本業是行政書士,興趣是打獵的朋友,寄給我他去北海道獵到的熊掌。 【魚與熊掌可不可以兼得?】 https://www.facebook.com/tokyorealestate/posts/pfbid04KGNRYiqSifFhmH7Qpr26pm6EC9c1uQhsF7
Thumbnail
追求更好生活,愈努力就愈虛度時光,始終未找到原因。與其總自我探問,不如找到能給解答的人。想解決困擾、迎向美好人生境地,諮詢後開啟人生巔峰,幫助自我實現與成就感。
Thumbnail
這是一本既實用又有趣的書。 作者本身是一位全職作家,不用每天打卡上班,卻堅持每天發表一篇文章,持續12年未間斷,主持的寫作營每個月開班授課,這些成就需要高度自律才能達成。書裡提供的方法就是作者自己的親身經驗,也是我們在職場裡熟悉的管理方法。 有趣的部份則是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一個自動自發會寫好功課並認真讀書的好學生,甚至連寒暑假作業都不會拖到最後一刻才完成,而是先把所有的作業大致看過一遍,在閒暇之餘安排時間慢慢完成,因為我不喜歡手忙腳亂的感受,總是會提早做好安排讓自己有更多餘裕去完成該做的事情。 或許是未雨綢繆的個性使然,在進入職場後也總是提前完成工作,
在面對很多沒遭遇過的事,會很害怕踏出去的那一步會不會從此萬劫不復?遇到沒有把握的事也以為放著不管、不去面對就沒事了,或許,待在自己習慣的領域、用自己習慣的方式,可以讓你感到很安全、很安心,但,你會不會因此失去很多機會呢? 面對沒遇過的事,你會害怕嗎?你在怕什麼?怕失敗?怕重來一遍很浪費時間?但,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