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在格子裡:舒適圈與人生選擇的兩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故事要從一個充滿難言寓意的短片開始說起。

raw-image


一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偶遇了一份工作。

工作內容很簡單,就只是站在路上的一個方格裡,什麼也不需要做,但是不管發生甚麼事,都不能離開這個半米見方的方格。工資非常優渥,這樣的好事哪裡有,年輕人當然就欣然接受,即便內心中無數次動搖過,但為了那份工資,還是忍住好幾次離開的念頭。

因為工作出色,年輕人的格子變大了一點,職稱職等也變高了,工資當然也就更高了,但是工作內容不變,就是站在格子內,什麼也不需要做。

時光荏苒,過了數十年,在這個格子裡的漫長歲月,年輕人也從黑髮變成了白髮,從一個精力充沛的小夥子變成滿臉皺紋的老人;他老了,終於提出了退休的請求,終於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他又拿起了滑板,卻發現自己再也無法駕馭年輕時最愛的滑板。

這是一種令人感到悲傷的黑色幽默。

其實絕大多數的我們,工作也很像這樣,一生也就這樣被困在某個格子裡,幾乎每個人都逃不過。所有人的反應不出以下三類:

  1. 芸芸眾生終其一生可能大概率也無法自覺自己其實被困在一個格子裡。
  2. 好一點的,大概有這樣的自覺,但其實也無能為力,久而久之也就不去想,逃避去想,懶得去想,因為也無力改變現況,那麼與其痛苦地醒著,不如掩耳盜鈴麻木自己,那可能感覺還會好過一點。
  3. 少部分的人也許意識到這樣的困境,想逃出來,但逃不出來。因為就算可以逃得出來,也會害怕面對逃出去之後的未知。
何以如此?

格子裡的空間不大,但是安全也令人感到安心,雖然真的很無聊,可以有穩定的收入可以填飽肚子。這不就是舒適圈的概念嗎?走出格子,外面的世界確實很大,但待在格子裡面久了,若是沒有持續讓自己接收外界的刺激,肯定會覺得不安,覺得茫然,甚至覺得害怕。此,為人們很說服自己,逃離舒適圈之後一定會比較好的根本原因。於是慣性和惰性,就會驅使人們傾向繼續待在舒適圈裡了。

raw-image

因此絕大多數人的不自覺選擇,就是催眠告訴自己自己有選擇的自由,就是把自己困在了格子裡,為的是一生安穩度過。然而真相是,其實我們沒有選擇。然後只能拼命在這個格子裡尋找意義,或創造意義,為的只是讓在格子裡的自己好過一點。

raw-image


坦白說,離開舒適圈去挑戰未知的未來,與待在舒適圈裡安穩度過自己的一生,這兩種選擇並沒有誰對誰錯。白話文一點講,是有那麼一點像是選擇創業和當個上班族。我們每個人有沒有選擇?肯定有,至少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要過安穩但是無聊的一生,或是跌宕起伏但是充滿喜怒哀樂的一生。哪一種比較好?其實這也真不好說。

皮朋哥至目前為止的生涯,大概跟一般典型的上班族不太一樣,不過好像也沒有到創了甚麼了不起的業,好像就是兩面不討好。不過想了想,我只想說,有沒有兩全其美的一條路啊?不能想安穩時安穩,想搭個雲霄飛車時可以搭個雲霄飛車嗎?

avatar-img
143會員
123內容數
預售屋、成屋、公寓、農地、報稅、節稅、交易實務、仲介、代銷。有趣的房事經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皮朋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隨著加盟餐飲的熱潮興起,不少創業者渴望透過加盟實現當老闆的夢想。然而,加盟的過程中潛藏著許多陷阱與風險,從高額的加盟金到費用結構不透明,許多加盟主因缺乏風險意識而輕易簽下合約。本文深入探討加盟的過程、潛在風險以及如何做好功課,提醒未來的加盟主在追求創業夢想時必須慎重評估與選擇,避免落入圈套。
Negotiation: Plan, Prepare, and Take Actions!
Ensure the best decision based on long-term consideration rather than short-term evaluation.
採購別再只知道殺價了,來了解一下何謂總成本概念(Total Cost of Ownership)吧。
你喜歡中午跟同事一起去吃午餐嗎?吃午餐的風格居然也會跟會不會被裁員有關? 皮朋哥還真是亞麻呆住了。
隨著加盟餐飲的熱潮興起,不少創業者渴望透過加盟實現當老闆的夢想。然而,加盟的過程中潛藏著許多陷阱與風險,從高額的加盟金到費用結構不透明,許多加盟主因缺乏風險意識而輕易簽下合約。本文深入探討加盟的過程、潛在風險以及如何做好功課,提醒未來的加盟主在追求創業夢想時必須慎重評估與選擇,避免落入圈套。
Negotiation: Plan, Prepare, and Take Actions!
Ensure the best decision based on long-term consideration rather than short-term evaluation.
採購別再只知道殺價了,來了解一下何謂總成本概念(Total Cost of Ownership)吧。
你喜歡中午跟同事一起去吃午餐嗎?吃午餐的風格居然也會跟會不會被裁員有關? 皮朋哥還真是亞麻呆住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每個人都會有一段時間很想逃離 現有的環境跟身份; 想找個安靜的地方休息一下; 常常看到文章都說生活中; 偶爾要停下腳步看看‘’身邊的風景‘’ 但面對生活步伐;都忘了停下來看看 只有在壓的喘不氣;才懂的抬頭看 但隨著年級越來越大~ 面對事情很多……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我們大多數人就像一群籠中鳥,習慣了安逸舒適的生活,卻不知不覺中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虛假的自我傾向於留在舒適圈,尋求安全感,就像鳥兒呆在籠子裡,即使門敞開著也不願飛出去。 我們身邊的人,家人、朋友,甚至整個社會文化,都可能無形中塑造著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模式,讓我們習慣於循規蹈矩,不敢突破自我。
人們常說每當自己到了一個環境
Thumbnail
活在人世間,儘管不樂意,要想離群索居其實並不容易,然而對於人際關係,不管我們多麼努力經營、不論我們多麼眷戀,最終總是會停在生離或死別。 雖然我無法掌握一段關係時間的長短,但我可以做到的是放手之後,存菁去蕪,只把溫暖、感激留在回憶裡。
Thumbnail
人生的牢籠,不是只有困在一段無奈的關係裡,還有不得不面對的生存環境。
人的習慣性選擇,會往舒適地方靠攏,舒適的人、舒適的環境 .. 用在生活、在工作、在寫作(互動)⋯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孤獨感和自我成長的話題,作者通過觀察城市燈光和星空之間的對比,展現了自己的內心世界。文章中有大量的情感和內省描述,適合關注情感和內心成長話題的讀者。
自由的社會是這樣的 很多看不慣的人就在身邊 很多討厭的言行必須妥協 特別是衝擊到年老力衰 能做的就祇是默默離開 靜靜地如同《百年孤寂》中 那幢殘破老宅 慶幸的是還能守著尊嚴 還能帶著微笑 還能珍惜脊骨硬朗 天高地闊 隨遇而安 安的是心 得的是理 也毋須辨明 更不用說清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每個人都會有一段時間很想逃離 現有的環境跟身份; 想找個安靜的地方休息一下; 常常看到文章都說生活中; 偶爾要停下腳步看看‘’身邊的風景‘’ 但面對生活步伐;都忘了停下來看看 只有在壓的喘不氣;才懂的抬頭看 但隨著年級越來越大~ 面對事情很多……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我們大多數人就像一群籠中鳥,習慣了安逸舒適的生活,卻不知不覺中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虛假的自我傾向於留在舒適圈,尋求安全感,就像鳥兒呆在籠子裡,即使門敞開著也不願飛出去。 我們身邊的人,家人、朋友,甚至整個社會文化,都可能無形中塑造著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模式,讓我們習慣於循規蹈矩,不敢突破自我。
人們常說每當自己到了一個環境
Thumbnail
活在人世間,儘管不樂意,要想離群索居其實並不容易,然而對於人際關係,不管我們多麼努力經營、不論我們多麼眷戀,最終總是會停在生離或死別。 雖然我無法掌握一段關係時間的長短,但我可以做到的是放手之後,存菁去蕪,只把溫暖、感激留在回憶裡。
Thumbnail
人生的牢籠,不是只有困在一段無奈的關係裡,還有不得不面對的生存環境。
人的習慣性選擇,會往舒適地方靠攏,舒適的人、舒適的環境 .. 用在生活、在工作、在寫作(互動)⋯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孤獨感和自我成長的話題,作者通過觀察城市燈光和星空之間的對比,展現了自己的內心世界。文章中有大量的情感和內省描述,適合關注情感和內心成長話題的讀者。
自由的社會是這樣的 很多看不慣的人就在身邊 很多討厭的言行必須妥協 特別是衝擊到年老力衰 能做的就祇是默默離開 靜靜地如同《百年孤寂》中 那幢殘破老宅 慶幸的是還能守著尊嚴 還能帶著微笑 還能珍惜脊骨硬朗 天高地闊 隨遇而安 安的是心 得的是理 也毋須辨明 更不用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