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等於過去嗎?歷史比過去多還是少?歷史是真相嗎?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前幾天,聽了一場歷史教授的演講,教授講到歷史、過去、真相的關係

⬛歷史比過去少,也比過去多

歷史等於過去嗎?不等於

為何歷史比過去少?

過去的範圍比歷史來還大,歷史是過去的一部分

歷史研究相當倚賴紀錄(包含文物、書面、痕跡、照片等),這些紀錄不可能包含所有過去,所以歷史的範圍會比過去還小

為何歷史比過去多?

因為事情發生當時,大家可能難以知道事情的全貌,但會留下一些紀錄,藉由整理這些紀錄,梳理脈絡,比起當時那時空的人,會對於事情有更多理解

例如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的每個人民,或是政府,當時資訊可能流通度較低,無法理解到事情的全貌,但是在事後,收集當時後的資料,能對這件事情,有更完整理解,了解在某個時間點,世界其他地方發生什麼事情、各國政府間的政策如何交互影響等

所以比起當時的人,能了解過去更多

這邊,我想到我的例子,例如我有天打電話給某個人,結果對方一接電話就很生氣,我當時感覺莫名其妙,隔天對方說那天他搭火車遲到,所以整天心情很差,這樣子,我就對於當時了解更多了


⬛歷史與真相

那歷史就是真相嗎?能掌握過去嗎?

過去和真相,是無法完全掌握的,不過透過歷史研究,去整理各種記錄,了解其中的脈絡,整理關係,可以趨近真相

那留下的紀錄,真的就沒有問題嗎?

因此在研究時,就需要批判式閱讀,多問問題,例如當時候這個紀錄,可能會受到那些影響?流傳過程是否遭受修改?如果是造假,為何會造假?

例如二戰的時候,有些文件,會不會是政府為了向大眾宣傳,而美化政府和醜化外國?

因此即使是假資料,仍然會是有意義的,只是在解讀的時候,都要批判閱讀,多思考

如果是個人記憶,也可能會有失準的時候?

每個人的記憶,都可能會有偏差,但藉由訪談多人的記憶,以及比對記錄或文物等證據,能建構出一個集體性的歷史,以及較為接近真實

就以剛剛我打電話例子舉例,對方說的話,可能是假的,有沒有可能是其他原因讓他生氣?如果是搭火車,應該會有火車票吧,如果對方能拿出車票,可信度就會更高,更接近真相 (當然只是舉例而已,實際上一件小事,不太會想到這麼多XD)


⬛小結

上面提到歷史、過去、真相的關係、集體性、批判式閱讀的概念

就提供給大家參考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32會員
380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4/09/07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書,以下整理書中部分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2024/09/07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書,以下整理書中部分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2024/07/24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書,以下整理書中第一章部分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書籍內容 大約距今七萬年到三萬年前,智人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稱為認知革命 智人的語言,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溝通系統,每種動物都知道要如何溝通,智人的溝通
Thumbnail
2024/07/24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書,以下整理書中第一章部分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書籍內容 大約距今七萬年到三萬年前,智人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稱為認知革命 智人的語言,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溝通系統,每種動物都知道要如何溝通,智人的溝通
Thumbnail
2024/02/06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書,以下整理書中第一章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2024/02/06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書,以下整理書中第一章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歷史研究,時代演變後,可以有新問題、方法、證據等,這讓我想到了自己的過往?
Thumbnail
歷史研究,時代演變後,可以有新問題、方法、證據等,這讓我想到了自己的過往?
Thumbnail
研究歷史能了解過去嗎?歷史比過去多還是少?歷史是真相嗎?
Thumbnail
研究歷史能了解過去嗎?歷史比過去多還是少?歷史是真相嗎?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八章〈知識與求道〉第四節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八章〈知識與求道〉第四節
Thumbnail
  求學期間,歷史曾經是我最愛的科目之一。然而在應試教育下,許多根本用不到的細節,以及枯燥乏味的背誦,逐漸摧殘了我對歷史的興趣。直到最近,開始接觸Podcast節目,聽到講者以生動又生活化的方式分享歷史故事,才漸漸發現想起原來歷史是一門如此趣味的學科,也慢慢感受到歷史為我帶來的真正價值。
Thumbnail
  求學期間,歷史曾經是我最愛的科目之一。然而在應試教育下,許多根本用不到的細節,以及枯燥乏味的背誦,逐漸摧殘了我對歷史的興趣。直到最近,開始接觸Podcast節目,聽到講者以生動又生活化的方式分享歷史故事,才漸漸發現想起原來歷史是一門如此趣味的學科,也慢慢感受到歷史為我帶來的真正價值。
Thumbnail
因為新作的關係,我開始去接觸關於台灣歷史的書籍。 在這個過程之中,我更加體認到何為「歷史」。 原來所謂的歷史,不是指一群人很遠的故事,而是泛指在一段時間與空間交織的時光中,一代代的人們活在其中的大小事,以及所有的人事地物──小到一個人的自白,大到一整座城市,甚至是一個國家的故事。
Thumbnail
因為新作的關係,我開始去接觸關於台灣歷史的書籍。 在這個過程之中,我更加體認到何為「歷史」。 原來所謂的歷史,不是指一群人很遠的故事,而是泛指在一段時間與空間交織的時光中,一代代的人們活在其中的大小事,以及所有的人事地物──小到一個人的自白,大到一整座城市,甚至是一個國家的故事。
Thumbnail
所謂歷史的真實不過就是個體所認知的現實的延伸,即便個體能夠發現更多的歷史材料,終究也逃不過被個體的現實認知加以詮釋的命運,除非個體本身並不承認那些材料的存在。
Thumbnail
所謂歷史的真實不過就是個體所認知的現實的延伸,即便個體能夠發現更多的歷史材料,終究也逃不過被個體的現實認知加以詮釋的命運,除非個體本身並不承認那些材料的存在。
Thumbnail
現實是許多可能性中的一朵雲,雖然歷史能讓我們瞭解這世界的形成,但每個時代,皆有其特殊性。但是如果我們再教導學生時,僅讓孩子認為面對許多事情,如同選擇題,凡事只有一個標準答案,或是僅剩一個行動可行,實際上便是危險觀念的種植。
Thumbnail
現實是許多可能性中的一朵雲,雖然歷史能讓我們瞭解這世界的形成,但每個時代,皆有其特殊性。但是如果我們再教導學生時,僅讓孩子認為面對許多事情,如同選擇題,凡事只有一個標準答案,或是僅剩一個行動可行,實際上便是危險觀念的種植。
Thumbnail
各位有沒有想過,我們讀歷史是為了什麼?
Thumbnail
各位有沒有想過,我們讀歷史是為了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