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的目的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料理的首要目的是填飽肚子。但這是最基本層次的生理需求,講極端一點,例如《宅男行不行》的薛爾頓,或是某位總統候選人,只要能補充身體所需,什麼色香味都不必考慮,吃抹布也可以當做補充纖維素

因此,料理不只是生理需求,它還滿足心理需求;它甚至可以按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滿足安全需求、歸屬需求、尊重需求,一路滿足到最上層的自我實現、超自我實現。

拿我做料理的目的為例。我從小就喜歡做料理,但沒有認真學過,是真正的隨便亂做,而且頻率也不高。一直到2020年,那場在所有人身上留下痕跡的新冠疫情,才真正開始頻繁做料理。

相信很多人都在三級警戒無法外食時,突然成為料理能手。我不敢自稱能手,但在那段不能也不敢外食、只能叫Uber Eats或外帶,連去超市採買都要按身分證字號分流的時光,有沒有料理能力與意願,就關係到日子能不能過得開心一點。會料理,就得到一點點基本的安全感,即使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只要有工具和材料,你就能撐到回歸日常的那一天。

說起來我算是比較有小聰明的人,學東西比較快,於是我開始學習平常外食常吃愛吃的料理,而且愈做愈像,老婆吃得開心,我也得到成就感,更願意投入時間,就這麼正循環下去,直到發現「隨便」的方法論。

話說回來,如果你居然從第一篇看到這裡,表示你對料理有一定程度的興趣,不管這個興趣怎麼來的,如果你想持續下去,讓它也滿足你的需求金字塔,那麼搞清楚到底為什麼要做料理還是必要的。

這一系列文章的目的,是試圖把一些從料理過程中得到的體悟寫出來,也給予一些經驗分享和具體的建議,目標讀者,是想做料理的人。

打擊一個想做料理的人很簡單,你一定也幹過這種事。不信你回想一下,飯菜上桌了你還死賴在電腦前叫不動、好不容易上桌卻邊吃邊嫌,不然就是邊吃邊滑手機吃到嘴裡是什麼都不知道,吃完又不幫忙收拾。如果你想為這樣的人做料理,我的建議是:不要,除非對方未成年你有照顧義務,那泡麵加蛋放幾片青菜就好,或是超商便當都可以。

但是你可以為了自己而做。就算全世界的人都不需要你的料理,你還可以滿足你自己。週末午後去超市買個菜,到廚房放個podcast,慢慢備料、料理,把想像中的味道做出來,然後開心的吃掉。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滿足呢?

料理的目的,就在滿足感。不管你滿足了誰,滿足到馬斯洛的第幾層,都可以。

這一篇把動機和目的都混在一起講了。下一篇預計更仔細說說疫情期間料理的經驗,算是把為什麼產生這些動機和目的交待一下,當做問題意識。

(隨便做料理緒論之一)

7會員
17內容數
料理是自由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