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守時,不肖者守命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陰符經:縱橫捭闔的大智慧

大家好,皮朋哥這人經常看一些冷門的典籍,放眼望去當今社會,大概一百人裡面看看有沒有一個人知道或是聽過《陰符經》?這不是金庸的九陰真經喔,也不是道教教人畫符的典籍,作者已不可考,有一說為上古時代的黃帝(與蚩尤大戰那位)。陰符經全文大概400多個字而已,非常短,但是為它寫過讀書心得的名家,講出來一串會嚇死人,都是古代的學問大家,或是聰明絕頂的一些傢伙,例如:姜太公、鬼谷子、張良、諸葛亮、李淳風等等。

raw-image

最近遇到一些事情,讓皮朋哥想起陰符經裡面的一段話:

食者所以治百骸,失其時而生百骸;動者所以安萬物,失其機而傷萬物。故曰:時之至間 ,不容瞬息,先之則太過,後之則不及。是以賢者守時,不肖者守命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飲食可以養生,但是在不對的時候食用,即便是名貴藥材也會事倍功半,甚至是適得其反,反而對身體有害;宇宙萬物都有其運行機制,小如人類世界的紅綠燈,大家都遵守交通號誌,那就可以保證交通安全,硬要闖紅燈,那就會容易出車禍了。

時機很重要,過早過晚都不好。凡事是否能趨吉避凶,很大成分是講究一個時來運到、水到渠成。能夠逆天而行而獲致成功的,幾乎不存在。

然而這是指我們只要等待就好,甚麼也不用做不用努力了?非也。所謂賢者守時,是指我們還是要努力,可是也要有等待的耐心和智慧,時機成熟時,唯有準備好的人才能抓住。至於庸碌無為的人,只知道命中注定,無智慧也無努力能夠去抓住那個時機能夠改變自己的人生,故云不肖者守命。

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曾經留過一句話:『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大概率就是受了陰符經的啟發,如諸葛亮之能者也要等待天時,遑論我等芸芸眾生呢?

raw-image

前幾天皮朋哥在工作上遇到一件事

國外的同事發了一封郵件抱怨供應商給出的工程品質相關的文件是中英文夾雜,一來造成文件解讀的困難、二來這顯得非常不專業,劍指台灣這邊相關部門人員沒有做到審核和把關的動作。皮朋哥的同事看到我轉發給她(以下簡稱A)的郵件,傳訊告訴我,待會跟供應商剛好有個會議,可以帶一下這個話題要求供應商改善。

皮朋哥的回應是:『你覺得這事我們要主動攬上身?等一下吧。』

A困惑的回說:「難道我們不該提?不是應該要主動解決問題?」

皮朋哥:『是。我同意問題應該要被解決,但應該解決這問題的人是誰?我們應該要甚麼時候介入?』

A繼續困惑的說:「我不懂。」

皮朋哥解釋:『這是工程開發的問題是吧?我們是工程相關部門的嗎?』

A還是一臉困惑的樣子:「但是協助解決問題,改善與供應商之間的溝通不也是我們該做的嗎?」

皮朋哥回答:『你講到一個重點,你也知道像這種問題,我們的立場是協助,所以在還沒有人要求你協助之前,你就介入,會有甚麼下場?』

A小心翼翼地說:「嗯...公親變事主?」

皮朋哥滿意地說:『答對了!下課啦。』

頓了頓,皮朋哥接著說:『你要記得,你的協助,只有在等別人呼救的時候提供,你才會被感激,才會被記得。如果一有甚麼狀況發生,你沒想清楚主客觀的情況就急吼吼的介入,一來原本不是你的事情會變成你的事情,換言之你在幫別人做他的工作;二來,萬一處理得不好,責任就變成你要扛了。』

raw-image

等待的智慧 vs. 出手的時機

在職場上,不管是主動求表現也好,或是被動求生存也好,我們經常都必須要證明自己的價值和能力。一般人的直覺是盡量力求表現,讓同事和上司看到自己的能力和專業。

然而這樣真的是對的嗎?或是說,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的目的,力求表現真的是好的?諺語有云:樹大招風,過滿則溢。不看場合力求表現的結果恰好可能讓自己處於四面楚歌的險境。

當一項任務來臨,如何評估要不要出手?做了有甚麼好處?不做有甚麼壞處?這個任務有沒有甚麼看不見的風險?這是從實際利益的角度來思考,到底要不要出手接下這個任務。有一些工作經驗的人,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經常會積極的攬工作來做。

殊不知,一個組織裏大部分的工作,並非靠個人的聰明才智便可以達成,而需要不同部門的人協同合作。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一個任務可以帶來莫大的好處,按照常理應該是人人搶著做,怎麼會輪到自己?背後的關鍵,就是極可能你低估了這任務的難度,有很多人等你先去當砲灰,然後等你搞砸了再出手撿便宜。

還有,一個任務背後可能會牽涉到不同的利益。達成了這個任務可能會損害其他人的利益,因此也很有可能在進行這個任務途中,沒有得到該有的協助就算了,甚至可能有人會在後面扯後腿甚至成為阻力。

因此評估是否要接下這個任務之前,最好的方式應該是評估是否有阻力存在,有可能排除這阻力,甚至把這阻力轉變成助力呢?當上級徵詢大家的意見,如何適當地提出自己的意見?上級是真的想聽專業的意見?還是只想聽他想聽的意見?

第一步,最重要就是先摸清楚上級的個性,他是講究創新力求表現的類型?或是他是保守優先打安全牌的類型?或是他是習慣甩鍋推卸責任的類型?其次,這個徵詢的問題,來源是甚麼?是別的部門甩鍋過來的爛攤子?還是上級想要戰功的任務?或是根本就是上級在測試部屬的空包彈?或是其實是上級自作主張想要對別部門侵門踏戶的侵略行為?知道上級的類型和徵詢的性質,才有辦法擬定最佳回答的策略。

所謂謀定而後動,三思而後行。這就是古人教給我們的,『等待的智慧』。


別急,讓子彈飛一會兒

raw-image

隨著年紀漸長,年輕時風風火火的皮朋哥慢慢的可以沉得住氣了,發生了甚麼事,當下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別急,讓子彈飛一會兒』,要接招也得看看這子彈自己是不是接得下來;要躲也要看清楚這子彈的彈道飛往哪個方向才能夠真的趨吉避凶,而不是被別人一槍斃命,您說是吧?但是無論如何,還是要當個時刻奮發惕勵的賢者,培養接子彈或是躲子彈的能力,而不要當個只能被動守命的不肖者啊。

先之則太過,後之則不及;賢者守時,不肖者守命。

古人誠不欺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皮朋哥的沙龍
159會員
150內容數
預售屋、成屋、公寓、農地、報稅、節稅、交易實務、仲介、代銷。有趣的房事經驗分享。
皮朋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4
本文影評分析漫威電影《美國隊長4:新世界秩序》,讚揚其劇情架構,即使抄襲前作,也成功挽回觀眾,並藉由電影諷刺美國的政治現況。此外,影評肯定安東尼麥基飾演的獵鷹隊長,認為其詮釋了不同於克里斯伊凡的美國隊長形象,並展現了平凡英雄的勇氣。
Thumbnail
2025/02/24
本文影評分析漫威電影《美國隊長4:新世界秩序》,讚揚其劇情架構,即使抄襲前作,也成功挽回觀眾,並藉由電影諷刺美國的政治現況。此外,影評肯定安東尼麥基飾演的獵鷹隊長,認為其詮釋了不同於克里斯伊凡的美國隊長形象,並展現了平凡英雄的勇氣。
Thumbnail
2025/02/10
本文探討資深員工(老屁股)如何阻礙公司創新、增加溝通成本、敝帚自珍,以及管理者應該如何應對。文章以歷史典故佐證,指出汰換老臣的必要性,但也提醒管理者需考量遣散費等細節,避免負面觀感。
Thumbnail
2025/02/10
本文探討資深員工(老屁股)如何阻礙公司創新、增加溝通成本、敝帚自珍,以及管理者應該如何應對。文章以歷史典故佐證,指出汰換老臣的必要性,但也提醒管理者需考量遣散費等細節,避免負面觀感。
Thumbnail
2025/02/05
許多人一生都被困在舒適圈的格子裡,如同短片中的老人,即使想逃離也難以克服不安與恐懼。文章探討了人們選擇待在舒適圈的原因,並點出待在舒適圈與離開舒適圈挑戰未知的兩難,沒有絕對的對錯,重要的是找到屬於自己平衡點。
Thumbnail
2025/02/05
許多人一生都被困在舒適圈的格子裡,如同短片中的老人,即使想逃離也難以克服不安與恐懼。文章探討了人們選擇待在舒適圈的原因,並點出待在舒適圈與離開舒適圈挑戰未知的兩難,沒有絕對的對錯,重要的是找到屬於自己平衡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永遠把自己當作過客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在古代那些達到"道"的境界的人,善於按照"道"的指導去做事的人,他們的思想特別地精微、深奧,以至於無法很清楚地把它標示出來。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因為它太深奧了,不能清楚地描述出來,所以勉強去描述它的狀態、容貌跟表現。
Thumbnail
永遠把自己當作過客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在古代那些達到"道"的境界的人,善於按照"道"的指導去做事的人,他們的思想特別地精微、深奧,以至於無法很清楚地把它標示出來。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因為它太深奧了,不能清楚地描述出來,所以勉強去描述它的狀態、容貌跟表現。
Thumbnail
陰符經:縱橫捭闔的大智慧 先之則太過,後之則不及。是以賢者守時,不肖者守命也。
Thumbnail
陰符經:縱橫捭闔的大智慧 先之則太過,後之則不及。是以賢者守時,不肖者守命也。
Thumbnail
「陰察之政,譬喻物類,以覺悟其意也。」 什麼是「陰察」? 我們來到《便宜十六策》的最後一篇,而諸葛亮的開場白是:這個沒有辦法說明。 過去種種,諸葛亮都會先簡單的解說名詞,然後進行內容的深掘。這裡他卻說,「陰察」只能用譬喻的方式,讓你從事物中了解它的道理。
Thumbnail
「陰察之政,譬喻物類,以覺悟其意也。」 什麼是「陰察」? 我們來到《便宜十六策》的最後一篇,而諸葛亮的開場白是:這個沒有辦法說明。 過去種種,諸葛亮都會先簡單的解說名詞,然後進行內容的深掘。這裡他卻說,「陰察」只能用譬喻的方式,讓你從事物中了解它的道理。
Thumbnail
「經云:『不貴難德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貴無用之物,使民心不亂。』各理其職,是以聖人之政治者。」 語出《道德經》,其實是「難得之貨」。 作為法家擁躉,諸葛亮在這裡引用老子的話,來反對資本主義,是相當合情合理又合乎邏輯的。 雖然韓非的老師是儒家,其實他的本源確實是黃老。司馬遷也把韓非跟老子並列一傳喔。
Thumbnail
「經云:『不貴難德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貴無用之物,使民心不亂。』各理其職,是以聖人之政治者。」 語出《道德經》,其實是「難得之貨」。 作為法家擁躉,諸葛亮在這裡引用老子的話,來反對資本主義,是相當合情合理又合乎邏輯的。 雖然韓非的老師是儒家,其實他的本源確實是黃老。司馬遷也把韓非跟老子並列一傳喔。
Thumbnail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上士聞之,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忘;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直者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Thumbnail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上士聞之,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忘;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直者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Thumbnail
聖人的心思意念、行為舉措皆幾近於道,因而能量甚大,足以影響世界,他就像主軸,世界因其而轉,跟他一起隨道運作,同道一體。整個過程是:知守、聚能、合道、復歸、器用、大制。
Thumbnail
聖人的心思意念、行為舉措皆幾近於道,因而能量甚大,足以影響世界,他就像主軸,世界因其而轉,跟他一起隨道運作,同道一體。整個過程是:知守、聚能、合道、復歸、器用、大制。
Thumbnail
萬物的運作,一旦出現反常,便會開始回歸正常,事不會一直持續在過「度」的狀態,保持中庸,平穩運作,不足需補、過多需減,以身心去感悟,去拿捏自身與外界之間的平衡,理解平衡點,自然而然就會謙卑,且不會過度謙卑。
Thumbnail
萬物的運作,一旦出現反常,便會開始回歸正常,事不會一直持續在過「度」的狀態,保持中庸,平穩運作,不足需補、過多需減,以身心去感悟,去拿捏自身與外界之間的平衡,理解平衡點,自然而然就會謙卑,且不會過度謙卑。
Thumbnail
2014.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 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 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以意選學者。 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無一。 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 物既如此,人亦宜然。
Thumbnail
2014.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 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 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以意選學者。 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無一。 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 物既如此,人亦宜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