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皮朋哥這人經常看一些冷門的典籍,放眼望去當今社會,大概一百人裡面看看有沒有一個人知道或是聽過《陰符經》?這不是金庸的九陰真經喔,也不是道教教人畫符的典籍,作者已不可考,有一說為上古時代的黃帝(與蚩尤大戰那位)。陰符經全文大概400多個字而已,非常短,但是為它寫過讀書心得的名家,講出來一串會嚇死人,都是古代的學問大家,或是聰明絕頂的一些傢伙,例如:姜太公、鬼谷子、張良、諸葛亮、李淳風等等。
最近遇到一些事情,讓皮朋哥想起陰符經裡面的一段話:
食者所以治百骸,失其時而生百骸;動者所以安萬物,失其機而傷萬物。故曰:時之至間 ,不容瞬息,先之則太過,後之則不及。是以賢者守時,不肖者守命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飲食可以養生,但是在不對的時候食用,即便是名貴藥材也會事倍功半,甚至是適得其反,反而對身體有害;宇宙萬物都有其運行機制,小如人類世界的紅綠燈,大家都遵守交通號誌,那就可以保證交通安全,硬要闖紅燈,那就會容易出車禍了。
時機很重要,過早過晚都不好。凡事是否能趨吉避凶,很大成分是講究一個時來運到、水到渠成。能夠逆天而行而獲致成功的,幾乎不存在。
然而這是指我們只要等待就好,甚麼也不用做不用努力了?非也。所謂賢者守時,是指我們還是要努力,可是也要有等待的耐心和智慧,時機成熟時,唯有準備好的人才能抓住。至於庸碌無為的人,只知道命中注定,無智慧也無努力能夠去抓住那個時機能夠改變自己的人生,故云不肖者守命。
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曾經留過一句話:『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大概率就是受了陰符經的啟發,如諸葛亮之能者也要等待天時,遑論我等芸芸眾生呢?
國外的同事發了一封郵件抱怨供應商給出的工程品質相關的文件是中英文夾雜,一來造成文件解讀的困難、二來這顯得非常不專業,劍指台灣這邊相關部門人員沒有做到審核和把關的動作。皮朋哥的同事看到我轉發給她(以下簡稱A)的郵件,傳訊告訴我,待會跟供應商剛好有個會議,可以帶一下這個話題要求供應商改善。
皮朋哥的回應是:『你覺得這事我們要主動攬上身?等一下吧。』
A困惑的回說:「難道我們不該提?不是應該要主動解決問題?」
皮朋哥:『是。我同意問題應該要被解決,但應該解決這問題的人是誰?我們應該要甚麼時候介入?』
A繼續困惑的說:「我不懂。」
皮朋哥解釋:『這是工程開發的問題是吧?我們是工程相關部門的嗎?』
A還是一臉困惑的樣子:「但是協助解決問題,改善與供應商之間的溝通不也是我們該做的嗎?」
皮朋哥回答:『你講到一個重點,你也知道像這種問題,我們的立場是協助,所以在還沒有人要求你協助之前,你就介入,會有甚麼下場?』
A小心翼翼地說:「嗯...公親變事主?」
皮朋哥滿意地說:『答對了!下課啦。』
頓了頓,皮朋哥接著說:『你要記得,你的協助,只有在等別人呼救的時候提供,你才會被感激,才會被記得。如果一有甚麼狀況發生,你沒想清楚主客觀的情況就急吼吼的介入,一來原本不是你的事情會變成你的事情,換言之你在幫別人做他的工作;二來,萬一處理得不好,責任就變成你要扛了。』
在職場上,不管是主動求表現也好,或是被動求生存也好,我們經常都必須要證明自己的價值和能力。一般人的直覺是盡量力求表現,讓同事和上司看到自己的能力和專業。
然而這樣真的是對的嗎?或是說,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的目的,力求表現真的是好的?諺語有云:樹大招風,過滿則溢。不看場合力求表現的結果恰好可能讓自己處於四面楚歌的險境。
當一項任務來臨,如何評估要不要出手?做了有甚麼好處?不做有甚麼壞處?這個任務有沒有甚麼看不見的風險?這是從實際利益的角度來思考,到底要不要出手接下這個任務。有一些工作經驗的人,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經常會積極的攬工作來做。
殊不知,一個組織裏大部分的工作,並非靠個人的聰明才智便可以達成,而需要不同部門的人協同合作。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一個任務可以帶來莫大的好處,按照常理應該是人人搶著做,怎麼會輪到自己?背後的關鍵,就是極可能你低估了這任務的難度,有很多人等你先去當砲灰,然後等你搞砸了再出手撿便宜。
還有,一個任務背後可能會牽涉到不同的利益。達成了這個任務可能會損害其他人的利益,因此也很有可能在進行這個任務途中,沒有得到該有的協助就算了,甚至可能有人會在後面扯後腿甚至成為阻力。
因此評估是否要接下這個任務之前,最好的方式應該是評估是否有阻力存在,有可能排除這阻力,甚至把這阻力轉變成助力呢?當上級徵詢大家的意見,如何適當地提出自己的意見?上級是真的想聽專業的意見?還是只想聽他想聽的意見?
第一步,最重要就是先摸清楚上級的個性,他是講究創新力求表現的類型?或是他是保守優先打安全牌的類型?或是他是習慣甩鍋推卸責任的類型?其次,這個徵詢的問題,來源是甚麼?是別的部門甩鍋過來的爛攤子?還是上級想要戰功的任務?或是根本就是上級在測試部屬的空包彈?或是其實是上級自作主張想要對別部門侵門踏戶的侵略行為?知道上級的類型和徵詢的性質,才有辦法擬定最佳回答的策略。
所謂謀定而後動,三思而後行。這就是古人教給我們的,『等待的智慧』。
隨著年紀漸長,年輕時風風火火的皮朋哥慢慢的可以沉得住氣了,發生了甚麼事,當下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別急,讓子彈飛一會兒』,要接招也得看看這子彈自己是不是接得下來;要躲也要看清楚這子彈的彈道飛往哪個方向才能夠真的趨吉避凶,而不是被別人一槍斃命,您說是吧?但是無論如何,還是要當個時刻奮發惕勵的賢者,培養接子彈或是躲子彈的能力,而不要當個只能被動守命的不肖者啊。
先之則太過,後之則不及;賢者守時,不肖者守命。
古人誠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