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有情緒的時候,例如憤怒,並不全然是那時的「我」在反應,而是跟從過去到現在的「小孩」在一起。內在小孩可以是潛意識那個不知道的自己,曾經經歷過類似事件而觸發的每一個「我」,可能是五歲、十四歲、二十八歲……「憤怒之身」的集合,一起站在情緒的大雨中淋濕。
「內在小孩」名詞,指的是大概八歲前,在自我意識還沒具體的時候,給尤其是人際關係的種種,賦予自我意義及定義的時期。不可能沒有,沒有也不行。因為要在所處的環境生存,要與他人合作才能長大。
大腦也必須把某些例行公事變成自動化習慣,例如怎麼刷牙、綁鞋帶很多次之後,就變成不用再去很認真思考的習慣,把空間與運算能力,留給更需要動腦筋的事情。怎麼握牙刷、擠牙膏等等一連串流暢的動作,除非某個地方卡頓,例如牙痛了或者看到有人鞋帶跟我綁得不一樣,否則不會再去檢查整套程序的養成有什麼問題。這是一種很神奇的機制,否則大腦容量有限,多工緩衝不分優先順序同時耗能,結果大概就是當機。
所謂內在小孩的創傷記憶與反應,其實就是某些對情況的詮釋沒有更新或檢視,就變成越來越牢不可破的慣性想法或反應。我想,相對於小孩,所謂的大人,雖不至於什麼問題都沒有,卻有解決能力的經驗與智慧,或許就是成熟吧。其實,若仔細從人生一些重大事件或轉折點,做情緒的分類歸納的話,其實也可以發現一些不知不覺養成的觀念與慣性,或許就是引發某些負面情緒的開關。
小孩就是還不懂人情世事。當無法知道或理解為什麼父母為什麼心情不好,他會以為跟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有關;他會把吵架的控訴當成真的,比方說,若沉默不回應就是不關心、不愛;或相反的,當即使自己做得很不爽卻得到父母的笑顏,有時候也認定只有那樣才能得到愛。有些人會說療癒內在小孩是「re-parenting oneself」,也很有意思。是啊,成為自己的父母,用適合的方式重新教養自己,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真好。
其實,所謂的發現或療癒也不用刻意。不過,當某些大小情緒升起而困擾自己時,正是檢視的好時機。通常一開始都是粗重的大情緒。例如憤怒、哀傷、委屈會讓人停下來思考,慢慢的,覺得頭腦打架、當機、冷漠或不高興,只要願意看,處處都有轉機。
我記得自己讀幼稚園大班時,母親每天會來接我下課。那是一個沒有手機的年代,她可能無法及時通知老師會晚到(但直到後來我也還是不知道原因)。同學幾乎都被接走了,老師也想下班了,有一位媽媽很熱心,問我要不要去她們家玩,我就去了。其實我記得的是,等了好久,玩到有點膩了、想回家了。
終於看到母親時,我真的是被打了一巴掌,「怎麼可以跟(媽媽不認識的)陌生人走?」害她找很久擔心得要命……。我其實是嚇一跳,因為我不知道媽媽不知道我去同學家…。要怪那個熱心的媽媽吧?哈哈。其實我好像就不太會沒講一聲,隨興而為了。直到上班都兩三年了,我每天還都會打電話給媽媽說晚上回去或不回去吃飯等等的。總之,我想有一部分,或許是我也習慣了如果自己被責備或抱怨令人擔心時,過去所有的「驚嚇」時刻就會一瞬間立體的成形,而感到自責。直到有一天,或許是沒有同事需要每天打電話回家,而真的滿常要加班或交際,我終於鼓起勇氣跟母親說,要不以後只有我要回家吃飯才打電話跟妳說,好嗎?結果很暖,母親其實也很好溝通,只是這個習慣沒人覺得需要打破罷了?
現在的我想說的是,那時不知道為何提出的原因,可能也不是因為我長大了或不耐煩而不想報備,而是因為不報備也不代表我不愛妳或不在意妳的等待。如果需要或想要,我會報平安的。而且我很愛妳。
或許,所謂re-parenting更簡單來說,也就是終於可以在原先停滯的一成不變中或僵固的思想行動所形成的高塔,撞擊出一絲裂縫,讓新的能量像新鮮空氣般進入而有了流動的可能。
也可以說,透入一絲光線照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