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輪:理解自我與他人的關鍵

自覺輪:理解自我與他人的關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31022課程筆記

一、自覺輪簡介

  當一個人感覺自己具有內在力量、改變意願和看重自己(薩提爾提到的自我價值感,也就是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時候,一切的成長和改變才會自然發生。明白此時此刻是重要的,讓個人知道所處的外在環境和內在狀態,從過程中發生並帶著愛和欣賞看待自己所有的一切。

  自覺輪可以幫助個案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官訊息、情緒、想法、期待與行動,透過此方法傳達訊息表達具體明確,增進雙方互相瞭解。

二、認識自覺輪

‧自覺輪:五官資訊、想法、感覺、需求、行動。

  五個範疇:知覺、想法、感受、需求與行動,每部分各自獨立,但也與其他部分互動,即使個案未覺察到,他也在個案經驗中呈現,當我們注意到並妥善使用時,這五部分的訊息將變得有價值。

‧五官資訊引發的觸動:一個在美國求學的學子,有一天,室友煮了香噴噴的滷肉飯請他吃,香味、飯粒、滷汁,想到了在台灣生病的媽媽,嘗了一口,發現很像媽媽煮的,流淚想到自己人在異鄉,無法陪伴生病的母親、無法回去(飛機票的費用不夠、現在又處於要段考的時間,如果離開,付出的努力都化為烏有),讓自己覺得自己很不孝順,雖然有請姊姊代勞。

  理論就像是我們的工具箱,從裡面找到我們現在所需要的,物品有一些會重疊,只是某些工具箱有多出什麼,但一定有一些共通性。但都是要用來解決人的問題,工具箱沒有誰好誰壞,當然還包含用的人是誰,都有適合自己的工具箱,有沒有效還是自己使用後,對方的洞察和啟發。

(一)知覺:感官資訊(觀察、描述、例證、事實或數據)

  如:看到、聽到、聞到、嚐到、觸摸到的,訊息刺激個人內外在知覺,也因此引發不同想法和反應,叢入常生活中呈現的都是感官所收集的各式資訊。

(二)想法:信念期待

  想法會幫助我們更認識自己、他人與情況。個人信念促成想法,經過邏輯、分析及理性評估轉成結論。即便可能不盡合理,當事件發生時,個人信念、解釋、期望解釋重要一環。

(三)感受:情緒反應

  即便是類似的情緒,也會有強弱之別,身體有時候會記錄我們的情緒,情緒會影響身體健康,常常保持開心,很多的病症會消失,但是常常保持生氣憂傷,沒並也會生病。

‧同樣的圖像會帶給人不同的想法,其實就反應自己的內心。

‧同樣的圖像,我們轉一個方向看到的就會不一樣,我們無法改變環境,就只能  轉換自己的念頭。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順著山巒欣賞美,如果真的不喜歡,就要決定是否要放下?到另一座山是否會遇到一樣的問題?如果會自己還是需要去克服。

(四)需求:目標可望

  需求是個人對自我、他人及彼此關係的期望與目標,每個人的需求不同,但是需求使人有動機將精力投注在焦點目標上。需求又氛圍個人需求、他人需求及共同需求,如何平衡和滿足是人們共同的課題。

(五)行動:承諾計畫

  「行動」包含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行動。行動是個人外在的行為,是對感官資訊、想法、感受及期望的回應過程,未來行動是個人做承諾或覺定的重點,做不做、說不說,都是經過一連串抉擇和判斷。

三、運用自覺輪~對自己

  在表達過程中不使用曖昧模糊字眼,以「為自己說話」,也就是為自己說的話負責,而非使用「我們」、「每個人」、「有人」等這類模糊字眼。

‧聆聽一首歌的自覺輪:趙雷的我記得

  雖然我們在不同的輪迴中相遇,緣分是永遠不斷的,但是我們之間的關係可能是不同的。整首歌未出現自己寫給過世的母親,但是裡面其實有隱晦提到來抱抱我的那是作者自己的情緒和感情,渴望媽媽如果能夠再來抱抱我。擁抱是一種表達情感的肢體動作,透過擁抱可以給人快樂、溫暖、安定感,但是我們自己的父母就是傳統父母,與孩子們之間保持了一個很大的距離。

  我一開始在聆聽這首歌時,有認真看歌詞,然後發現有很多花蓮的場景,裡面有很多天氣看起來應該很好,但是整個風格卻是偏向於灰藍色的冷色系,而作者很像是在喃喃自語,敘說自己的事情,一開始其實不太明白歌詞中重複出現抱抱我,是聽到老師說作者創作理念,就發現這應該是歌手在進行自我療癒。也有看到在歌詞下面有很多對於這個場景的自我想法,比如在登船出海時就想要有機會可以買條船,自己出海在海上漂泊。

四、運用自覺輪~對他人

  傾聽是打開個案內心世界的鑰匙,以專注、同裡、鼓勵的態度邀請對方說出任何想說的,不加以批判或指責,而是澄清、核對與接納,讓個案在安全和信任環境下,讓個案多說更多。

  如果我們能力不足時,我們是否能夠及時意識到,進行專業的轉介,而不會讓個案感受到被放棄或是拋棄,跟個案好好溝通說明清楚。

avatar-img
馨的日常 Sin's Tea Time的沙龍
5會員
43內容數
🌟 「馨的日常 Sin's Tea Time」是一個溫暖的小天地,讓我們一起品味生活的細節與智慧的分享。在這裡,馨將與大家分享她的日常點滴,包括學習與成長的故事、參與各種研習的心得、以及閱讀書籍中的啟發與感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探討自殺的定義及其相關名詞,並詳細分析自殺的危險因子,如過去的行為、心理狀態和人際關係等。同時,文章也提出了自殺的保護因子,包括支持系統、心理健康治療和家庭功能等,旨在提高大眾對自殺議題的認識,並鼓勵大家成為一位關懷的傾聽者。透過有效的支持與理解,有助於減少自殺行為的發生。
本文探討自殺危機評估的重要性,分析危機的定義、影響及類型。文章詳細闡述如何偵測危機的信號,特別是自傷和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對個體及環境的全面性評估方法。透過理解個案在面對壓力時展現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本文旨在促進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介入,幫助有需要的人尋求支持與專業幫助。
本文探討童軍活動與建構式課程及社會學習理論的關聯,強調成人作為榜樣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童軍活動不僅促進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亦在道德和倫理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文章也分析了團體動力、團隊凝聚力及其影響學生的學習滿意度,並探討在地本位教育及戶外教育的實踐。
本文探討自殺的定義及其相關名詞,並詳細分析自殺的危險因子,如過去的行為、心理狀態和人際關係等。同時,文章也提出了自殺的保護因子,包括支持系統、心理健康治療和家庭功能等,旨在提高大眾對自殺議題的認識,並鼓勵大家成為一位關懷的傾聽者。透過有效的支持與理解,有助於減少自殺行為的發生。
本文探討自殺危機評估的重要性,分析危機的定義、影響及類型。文章詳細闡述如何偵測危機的信號,特別是自傷和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對個體及環境的全面性評估方法。透過理解個案在面對壓力時展現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本文旨在促進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介入,幫助有需要的人尋求支持與專業幫助。
本文探討童軍活動與建構式課程及社會學習理論的關聯,強調成人作為榜樣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童軍活動不僅促進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亦在道德和倫理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文章也分析了團體動力、團隊凝聚力及其影響學生的學習滿意度,並探討在地本位教育及戶外教育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