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JfqpWw2rNg
[我對新聞缺工問題的看法]我在想台灣缺工問題,換一個角度想,缺工,大家總體總體薪水還有勞動條件才會起來,老闆才會被逼著去思考怎樣讓公司做市場價值更高的東西,而不是讓公司繼續把發展中國家汙染土地或是環境的低產值低毛利產業那套理論套在已開發國家的台灣。對資方還有勞方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市場供需法則問題而已,以後社會會從資方市場慢慢變成勞方市場。說真的飯店三四萬請不到服務員你不會花五六萬。不然為什麼這些在台灣只有外勞願意做的工作到了澳洲紐西蘭台灣年輕人就願意做了。就錢給的多、休假福利好、還有勞工安全做得好多了。在丹麥還是可以看的到很多本地年輕人做工,以前來我家修油漆窗戶的,就是本地年輕人。高薪資高物價跟低薪資低物價你要選哪一個,相信大部分人寧可選高薪高物價,寧可可以選擇要不要花這個錢。我在歐洲學到的一件事情是服務是要花錢買的,不能只用材料成本來算。其實在歐洲去超市買東西回來煮也沒比台灣貴多少,但是出去外食就是很貴,因為服務生薪水很高。在所有先進國家都是這樣,台灣已經過了人口紅利的高峰,以後勞工只會越來越少。另外就是企業歧視高齡勞工,很多公司都只想要便宜白紙的年輕人,比較好管。很多厲害有豐富經歷的高齡白領就容易面臨失業問題,但另一方面公司又在抱怨缺工找不到人,真的是很令人矛盾。其實跟我一起工作的工程師,除了我是2開頭,其他人都超過六十,一個七十了。還在外商公司做工程設計,每天也是都在奮戰,世界各地到處飛來飛去,然後我覺得他們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每個人都身經百戰。但在台灣,你很少看到年齡大的工程師,很多公司有一個隱形的天花板是你太老沒升主管人家就不想要你了。所以數據顯示台灣的55-65中老年勞動參與率只有49%真的很低。另一方面我們的產業都偏向勞力密集,而不是智力或創新密集。講了這麼多,我還是覺得市場經濟會調整這些問題,缺工的公司如果不願意端出好的勞動條件跟薪資,那就讓它自然淘汰也好,而不是一直跟政府靠北要補助或開放便宜外勞。只是大家未來要預期不要在想說要有便宜的餐廳,或是房屋修繕 水電處理。因為這些服務或是專業是有價的。嫌貴,也可以自己在家煮或是學著自己修理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