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七力》,做自己人生的編輯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本文為準備讀書會的小筆記。
後來覺得,口頭分享和文字表述還是有很大的差異。我的口語表達能涵蓋的內容畢竟有限,還是將筆記重新彙整出來,作為紀錄,並與大家分享。
raw-image

編輯做什麼?

談到編輯,許多人的腦中第一個出現的想法可能是——那個在編修文稿,或者是改錯字的人;或者只是出現在文字工作行業裡的一個專精於某項技能的角色。

確實,《編輯七力》從作者本人到講述的脈絡,都圍繞著新聞媒體的「編輯」。

作為編輯,有明確的本職學能,是新鮮人進來花時間慢慢學可以學到七八成的。但如果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就要深度地投注其中。以編輯來說,可能是某個專業的知識領域,如心理學、醫學、科學;或者新聞媒體中的政治、國際關係……。

作為編輯,除了擁有一般人認知的「編輯」能力之外,也必須比作者更能夠掌控市場、要能和作者並行不悖,甚至是給予方向並協助架構內容,也要能夠把作者的專業知識精準地梳理、編排或設計,總之,就是不失真「轉化」給讀者知道。

關於這一點,我在當線上課程製作人的時候深有體會。許多專業講師精通於自身的專業領域,他沒有辦法用人話講出來,甚至,他們自己覺得「沒什麼」的事情,或許正是用戶很想知道的。而這正是製作人的價值——幫助講師說人話。

再者,報紙編輯、新聞編輯、媒體編輯、書本編輯和雜誌編輯,基本的技能或許共通,但實際的工作現場,包含對應的市場、製作的產品邏輯,還有他們和作者應對的方式,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編輯不只是編輯?

其實在很多的行業與場域,都有類似「編輯」的角色存在。

我認為,編輯的角色在不同的產業或組織中,或許類似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但偶爾也扮演著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的角色。差別在於,編輯選的是某個領域的內容產品,而PM則是選擇了某個產業、某個領域或者某個產品線。

raw-image

編輯除了直接面對作者,在組織內必須協調行銷、業務、美編;對外可能需要對接印刷廠……;而PM必須協調研發、業務和客戶,他會接收到客戶端的反饋,同時也要和內外部的各單位合作。

於此,如果轉換視角、以不同角色切入作者所談的「七力」,其實仍具有高度解釋力與啟發。

以我自己來說,過去我當過編輯,包含線上新聞編輯、書本編輯與數位課程製作人——幫業界講師、企業老闆與數位內容產品領域的小白開線上課程;而現在,我則是企業的行銷,同時,由於過去在媒體業的工作屬性,曾接觸過許多企業與新創公司。

不管是媒體的內容編輯,還是一般企業的員工,這裡的七大能力,或多或少是能夠對應到其他行業中的角色,包含創業者,乃至於以及個人。

編輯對於「定位」、「選題」與「結構」的思考,同時也是創業者在創建公司時的關鍵思考點。比如,書中談的是不同的媒體公司的定位如何對應到整體社會時代發展脈絡,包含媒體作為一個產品,其背後的商業邏輯如何展開。


作者的來歷呢?

依據官方文件的內容:

康文炳,一九六二年生於台南七股,現任《財訊》雙週刊資深副總編輯,曾任《30》雜誌總編輯、《今周刊》執行副總編輯。一九八三年在台大政治系就讀期間,進入《夏潮》雜誌工作,自此開始三十多年的記者與編輯職涯;歷任《民進報》、《台灣時報》、《經濟日報》、《中國時報》、《工商時報》、《明日報》、《壹週刊》、《數位時代》、《商業周刊》等媒體,擁有豐富實務經驗。

在此基礎上,顯見本書將帶領讀者從一個非常專業的媒體人的「行業內」的視角,來告訴你「媒體」是怎麼樣在想事情的,或許是和目前大家普遍認知的「媒體」不同的角度,甚至,是許多目前的媒體從業人員都不知道的事情。


以下大致簡介本書架構,看作者如何拆解編輯這角色。

raw-image

首先,以「溝通」作為大前提——編輯所做的一切皆是以「溝通的想像」展開。

編輯的職能,除了事務處理與基本技能發揮,還包含如科技、政治、時尚、健康、文學……等領域的知識,以及內外部的知識。所謂內部知識指的是行銷、廣告、經營……等;而外部則有經濟動向、景氣發展、社會文化、消費行為……等,可能還包含了社會集體潛意識。


如何拆解「七力」?

  • 定位力:尋找一個安身立命的世界--你怎麼看世界,就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

簡單來說,定位力就是框架一個利基市場,並從而專注於市場界線內的需求、抵抗市場界線外的誘惑的能力。好的定位要求「在對的趨勢上把事情做好」,這其實就是創業者進入到主流市場之後需要持續掌握的事情,因此定位專注於「如何站在對的趨勢上」。

在分析定位方法時,作者亦清楚歸納了如何去劃定界線、如何去想讀者(也就是許多企業說的「用戶中心」)的系統性作法。

另外,定位也包含對於品牌老化的思考——比如當媒體的品牌老化該怎麼辦?當老化必然發生,那麼你該驅動既有品牌年輕化?還是另創新品牌?

作者在此舉了生產「青箭口香糖」的箭牌公司(Wm. Wrigley Jr. Company)為例:你知道Airwaves是箭牌公司的產品嗎?當「青箭」的品牌老化,箭牌的策略不是「翻新青箭口香糖」,而是創造一個全新的產品,吸引新客群好像自己活下去(最好愈少人知道Airwaves和青箭的關係愈好);同時,又不得罪老顧客。

如果以此回頭思考我自己過去待過的幾大財經媒體在面對品牌老化時,嘗試推動轉型的路徑……,啊,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 選題力:決定你和世界接觸點,換句話說,在定位之後,要選擇戰場。

定位是戰略,選題是戰術了。選題的關鍵在於——把抽象的定位(精神象徵)透過具體的「選題」落實下來。如何選題,關乎你如何去區判你讀者的屬性。

  • 結構力:你站在哪一個角落看世界,如何選擇切入點?結構即角度。

選提關乎直覺(仰賴敏銳的觀察和社會感受力,需要靠經驗累積);結構關乎邏輯(需要創新能力,找到新的切入點)。從無知開始迴避思考慣性。

  • 採訪力:誰是這個世界的智者?誰是主角?誰是專家?理性與感性如何平衡?採訪的重點在於材料與行動力。好的採訪者要能夠綜觀全局,且個人能力決定成敗。
  • 寫作力:要有人性的召喚,才能感受知識的魅力。

作者在此分析了不同類型的寫作方式,特別有意思的是,「論述和故事」在過往與當今新聞媒體中的巨大差異。關於這一點,之後會另起他文延伸討論。

  • 視覺力:視覺是以文字為主的行業中,特別容易忽視的點。

包含我自己在內,對於視覺和顏色與設計等,相對不是那麼熟悉;但顯然,以視覺為主的溝通文本已是當下這個世代的主流,跨越媒體亦若是。

  • 標題力:編輯的最後一里路,也就是讀者閱讀的起點。可以說是行銷或包裝。

書中提到,「如果選題是一種外在事實的選擇性呈現,那標題就是將此一外在事實與者內在情感融合唯一的寫作形式。」


當自己人生的編輯

在這個繁雜訊息量過載的時代下,如何去梳理這麼多的東西呢?

在此,編輯的角色甚為重要。

最後,作者也帶到了「製作人」作為整合者與「總編輯」的位置與視角。所以詳細內容不再贅述,但很推薦這一本書。

在我看來,「編輯」是一個職業,也可以是一個產品在發想、企業在經營與走向市場、尋找成長動能的參照;同時,編輯的職能與「七力」,或可作為人生的參照。

每一個人都要成為自己的職業製作人,以及自己人生的編輯!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ylvie的移動城堡
71會員
141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Sylvie的移動城堡的其他內容
2024/06/29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寫作對她和朋友的改變,從如何組織文字到擁有更多創意點子。她透過寫作找到了日常生活的節奏,並深刻體會到寫作的益處。同時也分享了在吐司會中擔任幹部的經歷,對新成員的接納和組織的協調。整篇文章溫暖感人,充滿正能量和鼓舞人心的信息。
Thumbnail
2024/06/29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寫作對她和朋友的改變,從如何組織文字到擁有更多創意點子。她透過寫作找到了日常生活的節奏,並深刻體會到寫作的益處。同時也分享了在吐司會中擔任幹部的經歷,對新成員的接納和組織的協調。整篇文章溫暖感人,充滿正能量和鼓舞人心的信息。
Thumbnail
2024/06/23
最近的日常似乎也逐漸趨於平穩,或許可以開始嚐試把原來想做的事情納入到平穩的日常中,建立一點點紀律。如在工作中每週三都發電子報,每個月的最後一個週五和朋友一起舉辦讀書會等等。時間過得愈快,如何讓自己立的flag落地實踐呢?
Thumbnail
2024/06/23
最近的日常似乎也逐漸趨於平穩,或許可以開始嚐試把原來想做的事情納入到平穩的日常中,建立一點點紀律。如在工作中每週三都發電子報,每個月的最後一個週五和朋友一起舉辦讀書會等等。時間過得愈快,如何讓自己立的flag落地實踐呢?
Thumbnail
2024/04/15
今天是連續第60日的日更,明起暫停,調整發文方式。 原先在日常的運轉中,一直想盡各種方式要維持日更的原因是:深知自己一旦停下來或者幫自己放水之後,就很難再維持或者重新進入到一個有紀律的輸出狀態。 甚至,在遇到周末或者節假日整天不在家裡時,還會預設排程,維持每日發文。 不過,如果以第一性原理回頭
Thumbnail
2024/04/15
今天是連續第60日的日更,明起暫停,調整發文方式。 原先在日常的運轉中,一直想盡各種方式要維持日更的原因是:深知自己一旦停下來或者幫自己放水之後,就很難再維持或者重新進入到一個有紀律的輸出狀態。 甚至,在遇到周末或者節假日整天不在家裡時,還會預設排程,維持每日發文。 不過,如果以第一性原理回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寫作對產品經理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促進自我審視,還有助於邏輯思維和溝通技巧的培養。此外,透過寫作,產品經理可以與全球頂級的專業人士進行交流,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保持競爭力。
Thumbnail
寫作對產品經理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促進自我審視,還有助於邏輯思維和溝通技巧的培養。此外,透過寫作,產品經理可以與全球頂級的專業人士進行交流,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保持競爭力。
Thumbnail
在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擔任產品經理哪一種比較好?有哪些因素需要考慮?都需要對應到當下想要累積的履歷或經驗,這篇會透過五個關鍵方面來分析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差異:產品主導、產品風險、產品溝通、開發團隊、薪資級距。
Thumbnail
在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擔任產品經理哪一種比較好?有哪些因素需要考慮?都需要對應到當下想要累積的履歷或經驗,這篇會透過五個關鍵方面來分析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差異:產品主導、產品風險、產品溝通、開發團隊、薪資級距。
Thumbnail
產品需求怎麼來?產品經理能決定產品走向嗎?產品路線圖怎麼制定?這篇想整理我在不同公司的產品開發流程,也分享不同公司的產品決策方式。
Thumbnail
產品需求怎麼來?產品經理能決定產品走向嗎?產品路線圖怎麼制定?這篇想整理我在不同公司的產品開發流程,也分享不同公司的產品決策方式。
Thumbnail
每位作者,都必須是自己的產品經理。 一篇文章就是一件產品: 產品先看包裝,文章先讀標題;產品要外觀無暇,文章要摘要大綱;產品功能要運作正常、文章上下連貫引發聯想。好產品會推薦親友、好文章會轉發朋友。
Thumbnail
每位作者,都必須是自己的產品經理。 一篇文章就是一件產品: 產品先看包裝,文章先讀標題;產品要外觀無暇,文章要摘要大綱;產品功能要運作正常、文章上下連貫引發聯想。好產品會推薦親友、好文章會轉發朋友。
Thumbnail
專案經理與工程師在工作上面對的挑戰和需求截然不同。專案經理需具備溝通、督促、認知及行政等四種核心能力,以便成功轉型。文章中舉例以生動的故事來說明這四種能力的重要性,並強調從工程師升遷為專案經理並非易事,需要不斷學習與努力。
Thumbnail
專案經理與工程師在工作上面對的挑戰和需求截然不同。專案經理需具備溝通、督促、認知及行政等四種核心能力,以便成功轉型。文章中舉例以生動的故事來說明這四種能力的重要性,並強調從工程師升遷為專案經理並非易事,需要不斷學習與努力。
Thumbnail
公司將目標轉化成各種專案,設定執行計劃來完成工作。專案需要管理。在管理職位上,分為「專案經理 (Project Manager)」與「專案領導人 (Project Leader)」。雖然這兩個職位實際功能是不同,並且各自在專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了解兩者的獨特性與重要性,將有助於更好的專案管理與發展。
Thumbnail
公司將目標轉化成各種專案,設定執行計劃來完成工作。專案需要管理。在管理職位上,分為「專案經理 (Project Manager)」與「專案領導人 (Project Leader)」。雖然這兩個職位實際功能是不同,並且各自在專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了解兩者的獨特性與重要性,將有助於更好的專案管理與發展。
Thumbnail
近期在準備產品經理的職涯訪談,剛好把一些產品思維紀錄一下,包含對於產品工作的理解、產品規劃流程、和產品經理的自我反思,這篇不代表最正確的答案,僅代表個人在產品經理道路上的思維。
Thumbnail
近期在準備產品經理的職涯訪談,剛好把一些產品思維紀錄一下,包含對於產品工作的理解、產品規劃流程、和產品經理的自我反思,這篇不代表最正確的答案,僅代表個人在產品經理道路上的思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