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的心裡話】該收多少費用? 隨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今天想談的話題很敏感,關於諮商的收費。


剛開始從事自費諮商時我很不自在,有次請教了某位在江湖打滾已久的學長,如果心理治療是助人關係,那為什麼助人者還要收取費用呢? 當時學長是這樣開釋的:「如同修行的出家人會需要信眾的供養,你可以看作這是個案的一種供養」。


老實說,當時我對這個回答頗不以為然,我完全不想把自己看作是得道高僧,或是等著donate的直播主,這好像把已經很奇怪的治療關係變得更加扭曲了!當時我對自己的期待,如同世俗對心理治療認知一樣,是將治療看作是一門專業,用以幫助他人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如同牙醫幫病人治療蛀牙般。也就是說,我會一些你不懂、不會、無法靠自己解決的事情,我提供服務,所以收取應得的費用,在這層次上,心理治療也是一種各取所需的商業行為。


但許多人反對將心理治療者看作是服務的提供者,如同Yalom,他更喜歡的關係是「旅程的同伴」,也就是說在存在的限制與痛苦面前,人人平等,唯有相濡以沫才能帶來救贖;然而這要如何解釋,人要對同伴收取高昂的費用呢? 尤其是當諮商費遠超出個案所能負擔的時候?


這邊牽涉到的是很敏感的社會階層,心理師究竟應該屬於哪一個社會階層? 一個月賺多少錢是正常的?  治療者與個案若屬同個階層,或者個案的經濟條件比治療者更好時,那麼費用通常都會在個案可以負擔的範圍,但若求助者屬於經濟上較弱勢的一方,此時治療就會是難以負擔的奢侈品。


關於收費,多數人都是參考其他同行的定價,也關乎於市場供需,以及社會對於某專業應該值多少錢的預期(例如剪一次頭髮的地板價格只有100塊)。諮商費用已經不算便宜了,但每當我去看牙醫進行自費項目時,稍微計算一下便可知道,牙醫的鐘點費可能是以萬元為單位計算的,偏偏牙齒不好的我也是真的需要這些治療,而每次付款都感到掙扎心痛,我不免去想,這會不會是有些個案來跟我談的感受呢?


Yalom本身也非完人,他熱愛旅遊、品味生活及藝術,這意味著找他治療的費用可不低,尤其隨著他的名聲與資歷到達頂峰之際。在一篇故事裡(我忘了是哪篇,若有人知道請好心留言告訴我),他希望病人能坦承說對他的感覺,她的答案竟是哭著說「為什麼你那麼貴呢?!」Yalom第一時間想回的是「我的收費跟舊金山其他精神科醫師一樣啊」,但他忍住了,並提議將費用減免一半。


這邊Yalom坦承了自身的矛盾,他雖然反對將治療看作是交易,但當被質疑收費過高時,卻又直覺地想拿市場機制來替自己開脫,而最終他選擇了在倫理上能對自己與個案都有所交代的作法。


平時工作時我不太會遇到這種情境,儘管近年來我的費用已經調漲過數次,因為工作的機構個案管理都做得很好,會事前讓想來談的人有所準備,確定經濟上可以負擔一定次數的費用時再開始談,當然個案也能夠依自己的預算選擇適配的心理師,但我仍然會遇到一些在倫理上讓我掙扎的處境。


或許是因為我的年齡,多數跟我談的人年紀約莫三、四十歲左右,對他們而言我可以像是大哥般角色,而金錢焦慮與生涯選擇往往是這個生命階段正在面對的議題,許多人不喜歡,甚至是厭惡正在從事的工作,但卻又被優渥的待遇給困住,擔心離開後會陷入貧困。


對於金錢,我欣賞的依比鳩魯的哲學。雖然說科技一日千里,但談到人性,兩千多年前的希臘跟現在其實沒有多大差別。當時的羅馬人一樣追名逐利,熱愛奢侈品(肉、魚、香膏、奴隸等),大家也都為了賺錢而默默忍受慣老闆。


依比鳩魯發現到,賺錢的目的原本是能買些讓自己快樂的東西,但追求的過程卻讓人變得很不快樂,他認為友誼、自由與智慧遠比財富來得重要 — 有沒有吃山珍海味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好朋友一同吃飯。於是他成為歷史上第一位躺平族,與同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開除老闆,在郊區搞一個像是人民公社的地方,大家在那邊種田聊天、自給自足樂逍遙。


所以當我的個案們對工作感到萬般憂愁時,我承認自己在價值觀上一點都不中立,默默地鼓勵他們不需要太為金錢擔憂,人生苦短,勇敢做些改變吧! 當然,人可沒有那麼容易改變,起初我的話語如同狗吠火車,來談的人看似不動如山,但隨著會談時間日積月累,真的開始有一些個案下定決心轉換跑道,掙脫這些提供優渥報酬卻又讓自己感到痛苦的「金手銬」。


尷尬的部分來了,他們離職之後,要拿什麼付諮商費呢? 有些人一開始的主訴就是工作的壓力,而諮商的確幫助他們減輕壓力了(連工作一併都沒有了),那也就失去了繼續來談了必要性。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些仍然需要諮商的人,的確因為收入降低而減少會談頻率,可能改為兩週、一個月,好吧,極端的情況是變成一年一次,只有生日的時候才過來。


儘管我心裡默默地擔心,是因為我的慫恿他們才變窮的,但好在當事人並不這麼想,或許是我過於自我中心,誇大了自己的影響力,可能早在前來諮商之前人們就已做好決定,而我只是如他們所需要的,提供一些鼓勵罷了。總之,在這情況下合乎倫理的作法是將諮商費用降至個案可以負擔的程度,當然這不免也會帶來諮商關係上改變,需要予以討論。


如同芸芸眾生,我知道許多心理師(尤其是年輕人)對於金錢、名聲與成就相當執著,想賺更多錢卻又不知道是為了什麼,我強烈建議治療者們需要時時審視金錢對自己的意義,這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如何從事這份工作,以及與個案的關係。舉個最單純的例子,諮商的開價是個篩子,用高的收費就篩掉了越多人,當然沒有人會不歡迎更高的時薪,但我們真的只想跟有錢人諮商嗎? 我也聽過有人抱怨,儘管自己的困擾已經解除了,仍感覺到心理師千方百計地要自己留下來。


骨子裡我是個愛作夢的理想主義者,有沒有可能讓治療者能跟所有階層的人諮商呢? 同時解構心理治療的交易性質?  我想像在一個靜僻的治療所裡,門口擺了一個箱子,在會談結束後,來談的人可以自行決定要投多少錢進去,沒有人知道誰投了多少錢,而治療者則在一天過後,默默地把錢收下,無落多寡都滿懷感激。這讓心理治療(或是諮商whatever)成為一種互助關係,來談的人不是因為接受了某種神奇特別的服務而付費,而是用金錢支持治療者能繼續維持這種生活方式(註)。


當然這只是我對心理治療的胡思亂想之一,真的執行的話會先被衛生局生吞活剝,但...疑? 這不就是學長說的供養嗎? 學長果然是智者,愚者如我隔了這麼多年我才跟上。


註: 我之所以有這個點子,是因為有些個案真的讓我感覺到他們真的很想支持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知道我花了大把時間試著寫出一本可能不太賣座的書時,表示會買個10本分送親友之類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elilah-avatar-img
2023/12/04
在歐文亞隆《一日浮生》第八章:向艾麗致敬
方格正-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11
Delilah 謝謝~
avatar-img
方格正的沙龍
38會員
39內容數
一個治療師的工作隨筆
方格正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18
在<上篇,可以!>中,我談到聊天AI的種種優點,尤其是它總是以「支持」與「理解」做為回應的開頭,我認為這部份遠比後續的建議分析來得有價值多了,因為儘管人們總是嘴硬地說自己想要的是具體的建議與實質的改變,但心裡頭真的需要的是被深深地理解,我數不清有多少次個案失望地對我說「我覺得你不夠了解我」,這部分我
2025/02/18
在<上篇,可以!>中,我談到聊天AI的種種優點,尤其是它總是以「支持」與「理解」做為回應的開頭,我認為這部份遠比後續的建議分析來得有價值多了,因為儘管人們總是嘴硬地說自己想要的是具體的建議與實質的改變,但心裡頭真的需要的是被深深地理解,我數不清有多少次個案失望地對我說「我覺得你不夠了解我」,這部分我
2025/02/12
Hi,還有人在嗎? 消失的這一年多我沒閒著,在寫一本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看的書,因為我發現自己是個笨拙的作者,無法一心二用,所以把心力都放在寫書上了,現在寫得差不多了,所以開始可以寫點別的。 每次新科技降臨我總是很抗拒,如同當年刻意不換智慧型手機,後來還不是用得比誰都兇,這次的AI浪潮也是一樣,之
Thumbnail
2025/02/12
Hi,還有人在嗎? 消失的這一年多我沒閒著,在寫一本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看的書,因為我發現自己是個笨拙的作者,無法一心二用,所以把心力都放在寫書上了,現在寫得差不多了,所以開始可以寫點別的。 每次新科技降臨我總是很抗拒,如同當年刻意不換智慧型手機,後來還不是用得比誰都兇,這次的AI浪潮也是一樣,之
Thumbnail
2024/04/16
【心理諮商歷程】為什麼諮商要談那麼久? 我常去公園跑步或吃午餐,久了後發現常在公園走動的就是那些固定班底,好像RPG遊戲裡的NPC一樣,每到固定的時間就會在公園出沒(或許對別人來說我也是NPC),其中有一對母女特別吸引我的注意,媽媽約70多歲,40多歲的女兒看得出來是身心障礙者,大概是輕度智能
2024/04/16
【心理諮商歷程】為什麼諮商要談那麼久? 我常去公園跑步或吃午餐,久了後發現常在公園走動的就是那些固定班底,好像RPG遊戲裡的NPC一樣,每到固定的時間就會在公園出沒(或許對別人來說我也是NPC),其中有一對母女特別吸引我的注意,媽媽約70多歲,40多歲的女兒看得出來是身心障礙者,大概是輕度智能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從心理諮商研究所畢業之後, 我自費進行了每週一次的心理諮商 大約一年的時間, 因為諮商的費用不低, 所以每次諮商之前, 我都會不斷地想 自己要在晤談中說些什麼, 甚至也很期待在晤談中得到回饋。 當時的我也體會到, 原來收費的諮商架構, 其實也是療癒因子之一。
Thumbnail
從心理諮商研究所畢業之後, 我自費進行了每週一次的心理諮商 大約一年的時間, 因為諮商的費用不低, 所以每次諮商之前, 我都會不斷地想 自己要在晤談中說些什麼, 甚至也很期待在晤談中得到回饋。 當時的我也體會到, 原來收費的諮商架構, 其實也是療癒因子之一。
Thumbnail
心理諮詢、心理諮商、心理治療、心理輔導... 這些名詞真的太複雜了可是...這真的不能亂用嘛... 我最近聽到最扯的事 80分鐘的晤談收費28000元...
Thumbnail
心理諮詢、心理諮商、心理治療、心理輔導... 這些名詞真的太複雜了可是...這真的不能亂用嘛... 我最近聽到最扯的事 80分鐘的晤談收費28000元...
Thumbnail
專業諮詢底層認知與客戶的取捨是面對的挑戰。收入中諮詢佔2~5%,客戶來源多是名氣帶來。但客戶中有人認為諮詢應該免費,尤其是不認識的人或朋友轉介紹。遭遇過不少消極回應,不再提供免費報價。專業有價的邏輯,拒絕佔便宜。知道觀念不普遍,但堅持專業價值,尊重專業成本。
Thumbnail
專業諮詢底層認知與客戶的取捨是面對的挑戰。收入中諮詢佔2~5%,客戶來源多是名氣帶來。但客戶中有人認為諮詢應該免費,尤其是不認識的人或朋友轉介紹。遭遇過不少消極回應,不再提供免費報價。專業有價的邏輯,拒絕佔便宜。知道觀念不普遍,但堅持專業價值,尊重專業成本。
Thumbnail
諮商關係究竟是醫病關係,還是生命的共同陪伴者? 也許我們該把視野轉個角度,可以都是,也可以都不是。
Thumbnail
諮商關係究竟是醫病關係,還是生命的共同陪伴者? 也許我們該把視野轉個角度,可以都是,也可以都不是。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諮商這麼貴,有其他的服務可以取代嗎?有時候我只是想找個人聊聊,但是一個小時2000元我真的花不下去,我好像也沒有病到多嚴重;諮商這麼的神秘,到底這世界有多少人願意去諮商,他們都是很嚴重的嗎?」 和朋友的聊聊 VS 和心理師的聊聊 「和人聊聊」其實是我們想到最簡單
Thumbnail
文:王雅涵心理師/心理師的歡樂之旅 「諮商這麼貴,有其他的服務可以取代嗎?有時候我只是想找個人聊聊,但是一個小時2000元我真的花不下去,我好像也沒有病到多嚴重;諮商這麼的神秘,到底這世界有多少人願意去諮商,他們都是很嚴重的嗎?」 和朋友的聊聊 VS 和心理師的聊聊 「和人聊聊」其實是我們想到最簡單
Thumbnail
在接觸諮商前,不免有很多人對諮商抱持著疑問:「這些人為什麼不跟家人或朋友聊聊就好,還要特別花錢找一個心理師談呢?」,另一些人則覺得「心理師收那麼貴,是有比較厲害嗎?」,但更多人則困惑「阿聊天和諮商是有什麼差嗎?」針對一些諮商與普通聊天之間的差異,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它們的不同吧!
Thumbnail
在接觸諮商前,不免有很多人對諮商抱持著疑問:「這些人為什麼不跟家人或朋友聊聊就好,還要特別花錢找一個心理師談呢?」,另一些人則覺得「心理師收那麼貴,是有比較厲害嗎?」,但更多人則困惑「阿聊天和諮商是有什麼差嗎?」針對一些諮商與普通聊天之間的差異,這篇文章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它們的不同吧!
Thumbnail
如果你已經有過諮商經驗,你還記得自己是怎樣看待這個過程的嗎?或者,還沒有諮商過但曾經在心中動念過的你,又是怎樣想像未來的自己踏進諮商室的經驗呢? 在 Carl Rogers 的人本主義及後現代思潮的吹拂下,過去諮商時二人就坐在正對面、椅子對椅子的格局有了改變,椅子變成呈現 90 度以上的斜角,中間放
Thumbnail
如果你已經有過諮商經驗,你還記得自己是怎樣看待這個過程的嗎?或者,還沒有諮商過但曾經在心中動念過的你,又是怎樣想像未來的自己踏進諮商室的經驗呢? 在 Carl Rogers 的人本主義及後現代思潮的吹拂下,過去諮商時二人就坐在正對面、椅子對椅子的格局有了改變,椅子變成呈現 90 度以上的斜角,中間放
Thumbnail
我們以平價每次1600元來計算,每一期(約6次一個療程),1600*6總計要價一萬元,確實不便宜,真要比價的話,一萬元可以拿來參加任何有興趣的課程、聽演講、自助旅行、占星塔羅…也都能自我探索。心靈成長本來就不僅有一種方法,如果是一個主動求知的人。
Thumbnail
我們以平價每次1600元來計算,每一期(約6次一個療程),1600*6總計要價一萬元,確實不便宜,真要比價的話,一萬元可以拿來參加任何有興趣的課程、聽演講、自助旅行、占星塔羅…也都能自我探索。心靈成長本來就不僅有一種方法,如果是一個主動求知的人。
Thumbnail
心理諮商每節50分,平價約在1200~1600元之間。如果想找〈心理諮商〉,又不太明白可以怎麼開始,那就別想太多,先去談看看吧。 運用政府的免費短期資源,先整理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參考現實條件,做好適合自己的諮商規畫。不用預設立場,先去聊聊才有方向,可參考第二意見,自主決定,讓錢花在刀口上。
Thumbnail
心理諮商每節50分,平價約在1200~1600元之間。如果想找〈心理諮商〉,又不太明白可以怎麼開始,那就別想太多,先去談看看吧。 運用政府的免費短期資源,先整理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參考現實條件,做好適合自己的諮商規畫。不用預設立場,先去聊聊才有方向,可參考第二意見,自主決定,讓錢花在刀口上。
Thumbnail
看到這兩天PTT沸沸揚揚的在討論諮商費用的問題。其實過去國內外心理師也不斷的發表論文或文章在討論,這個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心理諮商到底有沒有用?值不值得那個費用?
Thumbnail
看到這兩天PTT沸沸揚揚的在討論諮商費用的問題。其實過去國內外心理師也不斷的發表論文或文章在討論,這個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心理諮商到底有沒有用?值不值得那個費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