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管理?-管理即槓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我們是識商公司的創辦人黃揚博與指導老師羅凱揚。為了推廣商業概念,我們預計執行許多商業知識的分享計畫。首先,我們先就《管理學》進行分享。以下分享何謂「管理」?

 

無論是面對大學生或是在職人士講授管理學時。第一堂課我會對學生們說,管理是「藉由他人之力,來完成目標。」

 

接著我會問同學:這裡的「他人是誰?」。

同學們回答「部屬、被管理者…」。

我再問:「之力為何?」。

一些同學回應道:「能力、時間…」。

我最後問:要完成「誰的目標?」。同學說:「老闆的目標、公司的目標…」。

 

事實上,無論是對於大學部或是在職生來說,這樣的回答,已經對管理學有了一知半解。

 

我接著會對學生們進行補充,提到這裡的「他人」,指的不只是個人(例如:部屬、同事、上司等),還包括群體與組織(其他部門、公司、外部單位等),甚至是機器人、AI等。而「之力」,包括了勞力、智力、人脈、資金等。「目標」,則包括個人目標、群體目標、組織目標等。

 

所以,管理的定義範疇很廣,不是只有透過部屬的能力,來達成老闆的目標而已。

 

我繼續問同學:「當我們釐清了管理的定義之後,所以呢?我們要如何學會『管理』。」

 

從定義中來看,我們可以發現,要透過他人之力來達成目標,背後的關鍵就在「槓桿」(定義中的「透過他人」就是「槓桿」)。我們要有能力透過槓桿,以逸待勞;我們要有能力透過槓桿,發揮更大的綜效。

 

矽谷投資人納瓦爾.拉威康特(Naval Ravikant)在《納瓦爾寶典》(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一書中提到槓桿有三種:勞動力槓桿、資本槓桿、網絡效應槓桿(又稱零邊際成本槓桿)。

 

為了要展現領導力,來撬動勞動力槓桿(又稱時間槓桿),我們要學習管理學、企業經營等專業;為了要用金錢,來撬動資本槓桿(又稱金錢槓桿),我們要學習經濟學、財務金融學等專業;為了撬動網絡效應槓桿,我們要學習電子商務、電腦科學等專業。這些就是進入管院的學生,要學習許多商管與跨域知識的理由。這也是許多在職人士,會進入EMBA,希望能更有系統地學習企業管理知識的原因。

 

此外,管理學不只可以用於企業經營,還可以用在個人管理。

 

既然管理學是一門透過他人之力,來達成目標的學問。這裡的目標,應用到個人身上,可以是事業成功、財務自由、家庭幸福、知心朋友、健康長壽、擁有智慧…。為了達成這些目標,我們可以藉由「他人之力」來完成。

 

之前提到,「他人之力」本質上是一種「槓桿」。以財務自由為例,我們當然可以透過自己的勞力與智力,很努力地賺取財富。但我們也可以善用他人之力,發揮槓桿效應,來借力使力。

 

舉例來說,企業家透過勞動力槓桿,聘僱員工來賺錢,並透過資本槓桿,運用他人的錢來賺錢。甚至還能透過網絡效應槓桿,生產複製邊際成本爲零的產品賺錢(例如寫程式、寫文章、拍照拍影片、錄Podcast等)。這些,都是透過他人之力,來達成目標的方法。


回到前面的目標,目標可以是事業成功、財務自由、家庭幸福、知心朋友、健康長壽、擁有智慧…等。這些,都可以透過「管理」來達成。而這也是為何要念管理學的原因之一。

所以,何謂管理?

管理就是「藉由他人之力,來完成目標。」同時,「管理即槓桿」。

--

羅凱揚(台科大企管博士)、黃揚博(政大企管碩士、識商創辦人)

► 歡迎加入Line交流社群,獲取更多知識:

https://line.me/ti/g2/a2QRj--XfM3FRZBOZpB4rdJGravtdpVOeSLBpQ?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avatar-img
18會員
72內容數
AI轉型策略、AI商業思維,帶你從宏觀的角度看AI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管理的定義及其必要性,並闡明不僅職場需要管理,任何組織達成目標的過程中都需妥善管理。有效的管理包括規劃任務、領導團隊及做出決策,並且以終為始,確保資源使用得當。理解管理的本質有助於達成個人及組織的長遠目標。這篇文章提醒讀者在學習管理方法前,應先明確自己的目標。
【顧人是創業中最不該碰的事情】 昨天有個仲介,問我說我這邊一直有很多裝潢工程, 那為什麼我不開公司請員工呢? 通常會請人,就是因為可以做出時間槓桿, 也就是花錢,買他人的時間, 本來老闆只有一天24小時工作, 但是可以藉由花4萬買到別人的一天8小時 就可以做更多的案子,賺更多的錢。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在每個人的職場生涯中,我們常會聽到【向上管理】這個詞。它代表員工與主管之間的互動方式,目的是幫助員工更好地達成工作目標,同時也協助主管達成團隊的目標。向上管理不僅是技巧,更是一種態度和智慧。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什麼是向上管理、如何有效地進行向上管理,以及如果無法做到時應該怎麼辦。 【1.
Thumbnail
“管理不僅僅是一種科學,更是一門藝術。”~ 管理學大師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 權力技能(Power Skills)和領導力技能(Leadership Skills)是管理和組織行為領域中兩個關鍵的概念,雖然它們在某些方面有所重疊,但各自著重的點和應用的範疇有所不同。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討論,在透過他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如何啟動同仁的當責態度。我們將分享四個啟動團隊工作意願的方向,包括做好的定義、關係建立、授權授責和定期回饋。這些方向對於主管來說非常重要,同時也需要具備軟技能和專業能力。瞭解這些技巧將有助於領導者在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領導團隊並完成任務。
Thumbnail
研究顯示,當你將投資與槓桿相結合時,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你的個人簡介(PR)值。本文探討瞭如何運用財務槓桿原理,包括將財務槓桿分配給不同方面,並提供了相應的案例和建議,可幫助你實現更高水平的理財與個人成就。
Thumbnail
本文強調人生如同商業模式,核心在於能力、效率和槓桿的結合。成功需明確目標、選擇適合工具及方法,並有效利用團隊、產品、資本和人脈槓桿。書中鼓勵追求高效勤奮,並透過刻意練習及時間管理提升自我,強化個人影響力,實現目標。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生等同於一種商業模式,成功依賴於能力、效率和槓桿的結合。反思微軟加班文化,強調在追求高效勤奮時需平衡工作、健康與家庭。作者提倡「刻意練習」,同時警示勤奮應在個人承受範圍內,以保持生活的全面性和意義。
「生命中的每一個互動,都是一種能量的交換,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能更好的運用周遭的資源和機會。」 在我們追尋夢想的過程中,理解他人的需求與價值,是達成目標不可或缺的一環,因為能理解他人的需求,表示我們能夠在關係中找到平衡點,當你知道他人從你這裡尋求什麼,你便能夠提供他們所需的支持或資源。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管理的定義及其必要性,並闡明不僅職場需要管理,任何組織達成目標的過程中都需妥善管理。有效的管理包括規劃任務、領導團隊及做出決策,並且以終為始,確保資源使用得當。理解管理的本質有助於達成個人及組織的長遠目標。這篇文章提醒讀者在學習管理方法前,應先明確自己的目標。
【顧人是創業中最不該碰的事情】 昨天有個仲介,問我說我這邊一直有很多裝潢工程, 那為什麼我不開公司請員工呢? 通常會請人,就是因為可以做出時間槓桿, 也就是花錢,買他人的時間, 本來老闆只有一天24小時工作, 但是可以藉由花4萬買到別人的一天8小時 就可以做更多的案子,賺更多的錢。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在每個人的職場生涯中,我們常會聽到【向上管理】這個詞。它代表員工與主管之間的互動方式,目的是幫助員工更好地達成工作目標,同時也協助主管達成團隊的目標。向上管理不僅是技巧,更是一種態度和智慧。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什麼是向上管理、如何有效地進行向上管理,以及如果無法做到時應該怎麼辦。 【1.
Thumbnail
“管理不僅僅是一種科學,更是一門藝術。”~ 管理學大師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 權力技能(Power Skills)和領導力技能(Leadership Skills)是管理和組織行為領域中兩個關鍵的概念,雖然它們在某些方面有所重疊,但各自著重的點和應用的範疇有所不同。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討論,在透過他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如何啟動同仁的當責態度。我們將分享四個啟動團隊工作意願的方向,包括做好的定義、關係建立、授權授責和定期回饋。這些方向對於主管來說非常重要,同時也需要具備軟技能和專業能力。瞭解這些技巧將有助於領導者在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領導團隊並完成任務。
Thumbnail
研究顯示,當你將投資與槓桿相結合時,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你的個人簡介(PR)值。本文探討瞭如何運用財務槓桿原理,包括將財務槓桿分配給不同方面,並提供了相應的案例和建議,可幫助你實現更高水平的理財與個人成就。
Thumbnail
本文強調人生如同商業模式,核心在於能力、效率和槓桿的結合。成功需明確目標、選擇適合工具及方法,並有效利用團隊、產品、資本和人脈槓桿。書中鼓勵追求高效勤奮,並透過刻意練習及時間管理提升自我,強化個人影響力,實現目標。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生等同於一種商業模式,成功依賴於能力、效率和槓桿的結合。反思微軟加班文化,強調在追求高效勤奮時需平衡工作、健康與家庭。作者提倡「刻意練習」,同時警示勤奮應在個人承受範圍內,以保持生活的全面性和意義。
「生命中的每一個互動,都是一種能量的交換,當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能更好的運用周遭的資源和機會。」 在我們追尋夢想的過程中,理解他人的需求與價值,是達成目標不可或缺的一環,因為能理解他人的需求,表示我們能夠在關係中找到平衡點,當你知道他人從你這裡尋求什麼,你便能夠提供他們所需的支持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