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北大學大學院畢業心得 (資訊博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終於迎來了寫這篇文章的時刻,考完了本審查,物品也慢慢出清,其他需要去區役所等地方辦理的手續也都慢慢收尾完成。即將要畢業轉換不一樣的人生旅途了。

背景:我就讀位於仙台的東北大學,念資訊科學研究所博士班(情報科学研究科),也有修東北大學的卓越大學院博士學程,讀的是人工知能エレクトロニクス(AIE)卓越大学院プログラム。

起點是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

最一開始入學的時間點,正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那時候連碩士論文也差一點難產,但還是努力的把碩論趕完,也申請到了東北大學的博士班。

有關申請,過去也寫過文章整理
日本留學申請分享-2020年申請東北大學資訊類博士班(GSIS)

從現在回首過去,當時全球各國封鎖邊境,嚴格的社交距離以及隔離策略,也使得很多日常事務必須得在網路上進行。不論是從入學考試還是到真的辦理入學手續,一直都是遠在台灣辦理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

當時的我,在忙亂的碩士論文畢業之後,心境上仍然處於一片忙亂,因為疫情帶來的焦慮、憤怒、手足無措等負面情緒,幾乎淹沒了我自己。這是出國留學的第一個最大的關卡,每天都有可能產生政策上的改變,每隔幾個月又可能出現新的變種病毒。如今回想起來,仍然心有餘悸,一場疫情,完全重組了自己的價值觀。


在風雨中掌舵,不是戰勝了風雨,而是知道怎麼應對風雨

在一開始念博士的前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一直待在台灣,基本上要長期遠距上一個本來就不是設計是遠距教學的課程,實在是非常辛苦。

遠距也不是只是把實體的課程搬到網路上這麼簡單而已,在螢幕背後的自己,如何做好心理調適、安排工作時間與計畫,我感覺比起實際在日本現場更加考驗意志力。即使到了現在,我仍然不認為自己是個適合遠距工作的人,我也不覺得自己十分具備遠距工作的能力,所以不能說自己戰勝了那些風風雨雨,只能說知道會產生什麼樣的情緒以及發生什麼樣的問題,然後知道怎麼應對而已

而遠距那段期間的留學體驗,至今我也仍然無法釋懷那些曾經的遺憾。

沒想過要體驗遠距工作,但現實就是把自己拉到了一個必須遠距工作的環境之中。我看了很多關於遠距工作的書,試了各種方法,更改房間擺設、租用個人工作室、調整作息時差等等,做了很多努力讓自己在台灣進行日本留學。

雖然那些努力的過程讓我學到了一些事情,那都是始料未及的。


學到了未曾想過要學的東西

以前學日文的時候,一位日籍的日文老師說,他其實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在台灣教日文。

我當時才大一,聽到的時候,其實有點震撼。

後來心底一直存著這句話,又慢慢的發現,很多人生中遇到的事情,都是自己從來沒有想過要讓它發生的。我其實一開始也沒有想過要來日本留學,也沒有想過要來東北大學,這是因為學習日文以及在大四、大五做了專題研究之後才慢慢開始衍生出來的想法。否則在大三以前,我真的覺得非常想去做的事情其實是去偏鄉當老師。

日文本身確實很吸引我,我並不是因為常常看動漫或追劇等因素而學習日文,而是在學習日文的過程當中,日文本身的詞彙、句型、發音,就深深地讓我覺得很有意思。為了聽各式各樣的日文,開始看劇,後來也看動漫,然後也努力準備日語考試,想把自己的日語提升得更好。

關於日本留學,本來也沒有太多想法,但因為想去偏鄉當老師的夢,稍微轉了個彎,做了專題研究之後,想跟當時的指導教授繼續做研究試試看,所以念了研究所,想著有一天能繼續深造,希望有一天能成為大學老師,這樣也是一種老師吧。

當時很天真,覺得只要一直不停地做研究,努力念到博士畢業,應該就能水到渠成了。而因為會日文,希望出國留學能給自己更多機會,所以選擇來了日本。

後來才知道,要能成為大學老師,才能不一定重要,機遇也是相當重要。

念碩士的時候還沒有那種夢想碎裂的感覺,到了念博士班的時候,才發覺,自己念的書在疫情面前只是一堆無用的知識。而念博士班會遇到的檻很多,能不能跨過去,每一次都非常考驗人的毅力。

有人說,我是一個只要決定要做什麼事情就會努力做好的人。畢竟我討厭後悔的感覺,所以既然選擇要讀東北大學,苦苦撐著,中間也曾經出去工作過,但仍然維持著東北大學的一線關係,繼續撐著。最後實際踏上日本領土,把東北大學的這個學位念完。雖然一開始因為疫情沒辦法來而感到很遺憾,但至少今天把這段路走完了,沒有後悔

日本留學值得嗎

也許有的人會想問,值不值得。

我不知道值不值得,只能說,沒有後悔。畢竟有很多可以衡量價值的東西,有可能沒有選擇日本留學,可以得到更多的金錢,或者可能結婚生子等等。

我喜歡選擇那種,錯過了之後,就沒有機會再選了的選項。大學的時候去爭取當交換學生也是抱著那樣的心態,想著如果不是在大學唸書好像就沒有當交換生的機會而去申請。同樣的,在當時差點要放棄東北大學並且得到了穩定工作之後,想著如果就這樣沒有來日本不了了之的話,好像錯過了就不再有這樣的機會,因此也還是硬著頭皮來了。

來了之後,確實也發生了很多很不錯的事情。當然,好事壞事都有,只是我想人生不管往哪走應該都是好事壞事都有。

並不是選擇了一個可能發生更多更具CP值的好事的那邊,而是選擇了一個主觀上覺得自己之後比較不會後悔的選擇。

最近也才正值畢業之際,我說不上來念博士值不值得,但至少有來就沒有後悔。過程都有好有壞,都是一種體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fe Notes | Guan-Yun Wang
124會員
154內容數
高中時候夢想成為一位「文人」,至今依舊。雜食性熱愛學習,念過中文系、心理所、資訊所。古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願以文字為核心,建立我的六藝。這是我的沙龍,包含文學、心理學、AI、資訊工程,還有很多雜七雜八。透過書寫持續成長,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散發正能量。E-mail: gywang.tp@gmail.com
2024/07/13
六月底,應「不務正業的超能力」podcast主持人William的邀請,到高雄HPX讀書會的小聚會分享有關日本留學的心路歷程和點點滴滴。這次的日本留學分享性質蠻特別的,主要分享的對象不是學生,而是讀書會的成員,所以也一定程度的調整了分享的內容。 少談「如何準備留學」,多談了「為什麼要去留學」 如
Thumbnail
2024/07/13
六月底,應「不務正業的超能力」podcast主持人William的邀請,到高雄HPX讀書會的小聚會分享有關日本留學的心路歷程和點點滴滴。這次的日本留學分享性質蠻特別的,主要分享的對象不是學生,而是讀書會的成員,所以也一定程度的調整了分享的內容。 少談「如何準備留學」,多談了「為什麼要去留學」 如
Thumbnail
2024/04/21
這次應臺北市立圖書館的邀請,到北市圖位於建國南路的總館進行了一個下午的小講座。氣氛上感覺很像是一個小小工作坊的感覺,約莫二十多個人在一間教室,除了自己分享了1.5個小時的日本留學經歷之外,也留了半小時的Q&A時間。 「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人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 It's our
Thumbnail
2024/04/21
這次應臺北市立圖書館的邀請,到北市圖位於建國南路的總館進行了一個下午的小講座。氣氛上感覺很像是一個小小工作坊的感覺,約莫二十多個人在一間教室,除了自己分享了1.5個小時的日本留學經歷之外,也留了半小時的Q&A時間。 「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人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 It's our
Thumbnail
2024/03/30
2024年3月底我回到了東北大學參加畢業典禮,畢業典禮這天的仙台,早上下大雨,下午下大雪,以畢業的季節而言,這是非常稀奇的事情。不過中文有句話叫做「遇水則發」,雖然又是雨又是雪,但我想這也是一種畢業的好兆頭吧。雖然下雨下雪真的很冷就是了。 畢業典禮的名詞也是有講究的 雖然中文叫做畢業典禮,但是在
Thumbnail
2024/03/30
2024年3月底我回到了東北大學參加畢業典禮,畢業典禮這天的仙台,早上下大雨,下午下大雪,以畢業的季節而言,這是非常稀奇的事情。不過中文有句話叫做「遇水則發」,雖然又是雨又是雪,但我想這也是一種畢業的好兆頭吧。雖然下雨下雪真的很冷就是了。 畢業典禮的名詞也是有講究的 雖然中文叫做畢業典禮,但是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終於迎來了寫這篇文章的時刻,考完了本審查,物品也慢慢出清,其他需要去區役所等地方辦理的手續也都慢慢收尾完成。即將要畢業轉換不一樣的人生旅途了。 背景:我就讀位於仙台的東北大學,念資訊科學研究所博士班(情報科学研究科),也有修東北大學的卓越大學院博士學程,讀的是人工知能エレクトロニクス(AIE)卓越
Thumbnail
終於迎來了寫這篇文章的時刻,考完了本審查,物品也慢慢出清,其他需要去區役所等地方辦理的手續也都慢慢收尾完成。即將要畢業轉換不一樣的人生旅途了。 背景:我就讀位於仙台的東北大學,念資訊科學研究所博士班(情報科学研究科),也有修東北大學的卓越大學院博士學程,讀的是人工知能エレクトロニクス(AIE)卓越
Thumbnail
當初在申請博士班的時候,較少台灣人來日本的東北大學就讀,所以相對沒什麼資訊可以從網站上取得。此文章就是希望能藉著自身經歷給之後的同學們對此學校的申請流程能有大概的了解。而我學的東西在台灣很少見,所以可能要完全複製我的方式也不太可能,就只是給各位參考看看。 我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
Thumbnail
當初在申請博士班的時候,較少台灣人來日本的東北大學就讀,所以相對沒什麼資訊可以從網站上取得。此文章就是希望能藉著自身經歷給之後的同學們對此學校的申請流程能有大概的了解。而我學的東西在台灣很少見,所以可能要完全複製我的方式也不太可能,就只是給各位參考看看。 我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
Thumbnail
最近寫論文寫得很撞牆,但不是寫作本身的撞牆,而是自己知道自己的心態快要崩解了的撞牆。 目前正在進行博士論文的收尾,除了必須要完成指導教授要求的publication產出之外,好像就沒有別的了。 沒錯,好像就沒有別的了。認清很多困擾是自己衍生出來的,這件事情真是無比重要。 因為單打獨鬥,累也不知
Thumbnail
最近寫論文寫得很撞牆,但不是寫作本身的撞牆,而是自己知道自己的心態快要崩解了的撞牆。 目前正在進行博士論文的收尾,除了必須要完成指導教授要求的publication產出之外,好像就沒有別的了。 沒錯,好像就沒有別的了。認清很多困擾是自己衍生出來的,這件事情真是無比重要。 因為單打獨鬥,累也不知
Thumbnail
一天騎腳踏車在路上的時候,突然想到年末年始的時候,一個人去了北海道旅遊,當時在新年的第一天清晨摸黑走上藻岩山準備看日出,但天公不作美,什麼也沒看到,一邊發抖一邊等待太陽從雲層後方探出頭來,卻還是什麼也沒等到。 博士班就讀期間,最黑暗的回憶 在寫這篇文章的這個時間點,再過兩個多月就要進行第一次的論
Thumbnail
一天騎腳踏車在路上的時候,突然想到年末年始的時候,一個人去了北海道旅遊,當時在新年的第一天清晨摸黑走上藻岩山準備看日出,但天公不作美,什麼也沒看到,一邊發抖一邊等待太陽從雲層後方探出頭來,卻還是什麼也沒等到。 博士班就讀期間,最黑暗的回憶 在寫這篇文章的這個時間點,再過兩個多月就要進行第一次的論
Thumbnail
離開大學越來越遠之後,越來越深刻的感覺到,過去的選擇影響到了現在的此刻。記得剛到台南工作的時候,看著偌大的辦公室,抬頭看著日光燈,也許有點眼眶泛淚,一位上司第一眼看到我說:「為什麼你會來這裡?」如今走在仙台的街上,剛好只有自己一人走進電梯的時刻,關門時電梯說著日文,突然發現,咦,自己果然、真的、居然
Thumbnail
離開大學越來越遠之後,越來越深刻的感覺到,過去的選擇影響到了現在的此刻。記得剛到台南工作的時候,看著偌大的辦公室,抬頭看著日光燈,也許有點眼眶泛淚,一位上司第一眼看到我說:「為什麼你會來這裡?」如今走在仙台的街上,剛好只有自己一人走進電梯的時刻,關門時電梯說著日文,突然發現,咦,自己果然、真的、居然
Thumbnail
想想當年差不多是在6月份左右的時候,寄給現在的指導老師第一封email,希望今年能夠順利畢業,來跟大家分享當時準備申請的種種經過。(從開始到合格全部都在這篇文章) 申請背景: 112心理學碩士 -> 日本東北大學Graduate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s博士班 日
Thumbnail
想想當年差不多是在6月份左右的時候,寄給現在的指導老師第一封email,希望今年能夠順利畢業,來跟大家分享當時準備申請的種種經過。(從開始到合格全部都在這篇文章) 申請背景: 112心理學碩士 -> 日本東北大學Graduate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s博士班 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