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要結婚?

穗波心理師-avatar-img
發佈於愛情之屋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結婚鬧鐘」

有些人到了適婚年齡時,身邊就響起了「結婚鬧鐘」(不論是同性或異性婚姻),不斷提醒他要去執行這件事,而這個「結婚鬧鐘」似乎不僅源自於自己內在,而大部分是這個社會對此相應年齡的設定,這些人也許之前沒有戀愛的動機,或者因為先前的戀愛失敗⋯,反正就是他們身邊目前沒有伴侶,而這意謂著這些人欠缺某些條件,使自己人生要進入「準結婚狀態」的條件。不是說人生的過程必定要結婚,但我們的社會往往會有這樣的設定,比如說它以諺語的型式呈現出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或是以前課本給予的教條:「生命的意義在繼起宇宙之生命。」,⋯總總這些,都在告訴我們,結婚似乎是人生極其自然的事情。

但是「結婚」真的是那麼自然的事情嗎?不,一點也不。首先,我認為生命的樣態很多元,單身、結婚、同居⋯等,都是自然生命型態的一部份,結婚只是我們所處社會的傳統主流設定。

 

 

「戀愛」需要練習,而「結婚」需要準備的

為了這個主流設定,許多人不知不覺地被捲入而習以為常,長輩們往往催促適婚的子女該結婚了。但是據我所觀察到的,結婚的前奏往往是「談戀愛」,而談戀愛後,要進到一個穩固的愛情階段後,才會再談到結婚,這是目前一個合宜的順序。但是在我們社會中,往往在大學之前,都沒有明白允許,甚至遏止談戀愛行為的發生,這些孩子在發展愛情的能力上,甚為欠缺。一旦到大學突然解禁,身為父母都以為孩子們會自然地談起戀愛,交男女朋友,殊不知孩子們是各自摸索愛情路徑,跌跌撞撞,有的人還因此為情所困演變成關係暴力或是賠上生命自殺⋯等負面情況。

又為了這個主流設定,我們社會演化出好幾種型式,有的是向前推到戀愛階段,以更主動積極的方式尋找一個伴侶,比如以前的電視節目「來電50」(註:讀者大概也可猜出我的年紀已老大不小),現在的「單身即地獄」戀愛實境秀或是交友軟體⋯等,都是要促成兩人在一起,之後下一步驟就是「結婚」;又比如跳過戀愛階段促成兩人在一起以結婚為前提的活動,如以前的電視節目:「我愛紅娘」,或是一直都存在的「相親活動」。

 

「不結婚」成為人際壓力的來源

這些活動,似乎都直接或間接的告訴我們,「人長大了就必須要結婚」,這幾乎成為無上的命令。若到了一定年紀或適婚年齡,沒有結婚的話,容易成為親友討論關心的話題,過年過節時親友頻繁詢問,這幾乎成為不婚者巨大的人際壓力源之一。

我曾經接過小君一則心理諮詢的訊息如下:

 

不是和伴侶爸媽「結婚」

「和他是經由相親認識,他是個相當木訥的男生⋯認識多年卻從未主動過。我們並沒有像一般倩侶一樣,自然相識,相戀⋯。但他們家人曾幾度想來向我父母提親,但是都讓我給制止了,因為我覺得和他似乎少了一點戀愛的感覺。所以我一直沒有點頭答應,而他也只是聽從父母之命,後來我實在感覺不到他一點點真心的回應,和他也就不再聯絡了。但現在事隔二年,他們家人又出現了,希望我們二人可以重新開始,我又猶豫了,不知該不該再次和他在一起???他的個性還是和二年前一樣都沒有變,他依然不敢主動打電話給我,我真的好難決定哦!到底要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呢?????」

由信中可以感到小君和相親對象的男士以及他人,都被「結婚鬧鐘」影響,如果不執行此事的話,就會「遲到了」,過了適婚年齡,還可能造成「遺憾」,這似乎再告知:「人生的機會在眼前,趕快抓住它!」,但真的是這樣子嗎?難道不婚就不能安身立命嗎?我回答小君的訊息如下:

「相親的目的性很強,多是為了結婚,和戀愛不同。愛情是兩人的,但這段感情看起來和妳交往的,反而是他的父母,「他」不見了﹗如果妳想獲得戀愛的感覺,又覺得這位木訥的男性不錯,何妨打破傳統的觀念,由妳主動告訴他(由女性告訴男性,不要再等待),妳想要獲得什麼樣的對待,再看看「他」是否「能現身表達」、能否改變?

另外,兩年前這麼清晰的決定,兩年後卻感到妳的猶豫與擔憂,是怎麼回事?猶豫與擔憂的背後,才是更深層的重點。是因為年紀漸增而未婚的焦慮嗎?而這焦慮的背後又是什麼樣的想法在影響呢?不妨尋求在地心理師聊個數次來釐清內在的矛盾。」

(相似文章已發表在「女子漾」)

追蹤「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FB粉絲專頁或加入「穗波心心理師談情說愛:愛情、親情、婚姻、家庭」社團,可不定時收到「今日文章」、podcast預告及貓相片

收聽「穗波心理師談情說愛」podcast(專門談愛的podcast)

點擊「家庭Q&A-愛情、親情的心理師相談」免費提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穗波心理師」沙龍
229會員
421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2025/04/06
本文探討愛情發展的歷程,從「發生愛情情事」到「告白認定」,再到戀愛後的階段,並包含愛情不順遂時的抒發管道。文章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愛情關係中如何從陌生到親密,以及如何透過言語和肢體動作確認彼此關係。
Thumbnail
2025/04/06
本文探討愛情發展的歷程,從「發生愛情情事」到「告白認定」,再到戀愛後的階段,並包含愛情不順遂時的抒發管道。文章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愛情關係中如何從陌生到親密,以及如何透過言語和肢體動作確認彼此關係。
Thumbnail
2025/04/06
本文探討愛情發生的三個階段:瞥見愛人暗影、發生愛情情事和進到告白認定。首先描述「瞥見愛人暗影」階段,說明心動的感受和生理變化,以及隨之而來的暗戀心理狀態,包含愛影琢磨和愛情回味等現象。接著簡述「發生愛情情事」階段的重要性,並預告後續內容。
Thumbnail
2025/04/06
本文探討愛情發生的三個階段:瞥見愛人暗影、發生愛情情事和進到告白認定。首先描述「瞥見愛人暗影」階段,說明心動的感受和生理變化,以及隨之而來的暗戀心理狀態,包含愛影琢磨和愛情回味等現象。接著簡述「發生愛情情事」階段的重要性,並預告後續內容。
Thumbnail
2025/03/25
女主角神野櫻子是一位拜金女郎,但最終她選擇了讓她心動的貧窮男人歐介,而非多金的男友。文章探討了愛情中的「條件」和「核心」之間的關係,認為愛情的核心是心動的感覺,而條件則是外在的因素。愛情的發生需要兩者兼具,但核心的心動感覺更為重要。文章最後強調,愛情應該考慮心動的感覺和基本條件的相互搭配。
Thumbnail
2025/03/25
女主角神野櫻子是一位拜金女郎,但最終她選擇了讓她心動的貧窮男人歐介,而非多金的男友。文章探討了愛情中的「條件」和「核心」之間的關係,認為愛情的核心是心動的感覺,而條件則是外在的因素。愛情的發生需要兩者兼具,但核心的心動感覺更為重要。文章最後強調,愛情應該考慮心動的感覺和基本條件的相互搭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喜歡結婚的浪漫色彩,但同時我也在想,在如今戀愛自由、人人都有權利選擇不同生活方式的今天,結婚到底圖的是什麼?
Thumbnail
我喜歡結婚的浪漫色彩,但同時我也在想,在如今戀愛自由、人人都有權利選擇不同生活方式的今天,結婚到底圖的是什麼?
Thumbnail
你有沒想過在現今的社會人為何要結婚?是不一定要結婚才能和愛的人一起生活和養育小孩呢?最近無意看見英國一間中學的辯論比賽題目,題目是結婚是否已經過時?這只是一個辯論題目,所以結婚是否真正過時是沒有正確答案的。我就聽說過香港每十對結了婚的人中有五對是離婚的,包括我在內
Thumbnail
你有沒想過在現今的社會人為何要結婚?是不一定要結婚才能和愛的人一起生活和養育小孩呢?最近無意看見英國一間中學的辯論比賽題目,題目是結婚是否已經過時?這只是一個辯論題目,所以結婚是否真正過時是沒有正確答案的。我就聽說過香港每十對結了婚的人中有五對是離婚的,包括我在內
Thumbnail
愛情是大部分人在人生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且是會親身體驗的人生重要事情。為了避免將來遇人不淑,結婚前一定要慎選對象。換言之,不論對男性或女性朋友而言,結婚都是人生的终身大事,不可輕率,務必三思而行,以免後悔。
Thumbnail
愛情是大部分人在人生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且是會親身體驗的人生重要事情。為了避免將來遇人不淑,結婚前一定要慎選對象。換言之,不論對男性或女性朋友而言,結婚都是人生的终身大事,不可輕率,務必三思而行,以免後悔。
Thumbnail
(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4婚姻關係和交往的差別在哪裡? 結婚之後生活也是要過,一天一樣有24個小時,也要吃飯、上廁所、睡覺,那結婚有什麼比較實際的差別或是好處嗎? 主要差異在於法律上的承諾和社會上的期望。結婚意味著法律上的承諾,包括財產分配、共同資產和責任
Thumbnail
(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4婚姻關係和交往的差別在哪裡? 結婚之後生活也是要過,一天一樣有24個小時,也要吃飯、上廁所、睡覺,那結婚有什麼比較實際的差別或是好處嗎? 主要差異在於法律上的承諾和社會上的期望。結婚意味著法律上的承諾,包括財產分配、共同資產和責任
Thumbnail
本篇為影音筆記,來源➡️男生到底會不會想結婚?婚姻要有年限?原來男生這樣想 讓我們傾聽不一樣的婚姻觀 大家對於婚姻的想法,因著時代的變化,也有更多元的觀點出現,這是我相當喜歡的部分。原先不同於社會多數人的想法,可以被看見與討論,而不再是一言堂。 畢竟本來就不是一個系統適用於所有人的,而我也常常
Thumbnail
本篇為影音筆記,來源➡️男生到底會不會想結婚?婚姻要有年限?原來男生這樣想 讓我們傾聽不一樣的婚姻觀 大家對於婚姻的想法,因著時代的變化,也有更多元的觀點出現,這是我相當喜歡的部分。原先不同於社會多數人的想法,可以被看見與討論,而不再是一言堂。 畢竟本來就不是一個系統適用於所有人的,而我也常常
Thumbnail
關於婚姻是從兩個人走到一家人 不知不覺也到了30歲,好像也是大家口中「適婚的年紀」了,雖然晚婚的人很多,但看到朋友、同學一個一個都結起了婚、生起了小孩,還是逃不過關心與期待。 在我的朋友圈裡面比較特別的是,大家對於婚姻好像都抱持著比較悲觀的想法,尤其是女孩子。 我想是可能一個女孩子轉變成女人,
Thumbnail
關於婚姻是從兩個人走到一家人 不知不覺也到了30歲,好像也是大家口中「適婚的年紀」了,雖然晚婚的人很多,但看到朋友、同學一個一個都結起了婚、生起了小孩,還是逃不過關心與期待。 在我的朋友圈裡面比較特別的是,大家對於婚姻好像都抱持著比較悲觀的想法,尤其是女孩子。 我想是可能一個女孩子轉變成女人,
Thumbnail
「你們交往很多年啦,甚麼時候結婚啊?」 步入30大關的她,每次朋友聚會,話題都自然地落在「結婚」上。誰在婚禮辦得怎樣,誰已經生孩子了。其實元子很懂的,大家進入人生的新階段,曾經的幼嫩或放任,漸漸收束成新的模樣。婚姻看起來是自然不過的事,尤其是有穩定對象的元子,旁人都投以殷切的目光。
Thumbnail
「你們交往很多年啦,甚麼時候結婚啊?」 步入30大關的她,每次朋友聚會,話題都自然地落在「結婚」上。誰在婚禮辦得怎樣,誰已經生孩子了。其實元子很懂的,大家進入人生的新階段,曾經的幼嫩或放任,漸漸收束成新的模樣。婚姻看起來是自然不過的事,尤其是有穩定對象的元子,旁人都投以殷切的目光。
Thumbnail
兩個人拍了拖幾年,就算男方有沒有求婚也會覺得是時候結婚了,很多人會就這樣步進了婚姻,不是因為愛對方而是因為感到時間到,尤其是年過三十的人,會告訴自己是時候結婚生小孩。這就是很多人婚後不高興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很多人在結婚前已經對男朋友或女朋友沒有感覺,但放棄會感到可惜和害怕。
Thumbnail
兩個人拍了拖幾年,就算男方有沒有求婚也會覺得是時候結婚了,很多人會就這樣步進了婚姻,不是因為愛對方而是因為感到時間到,尤其是年過三十的人,會告訴自己是時候結婚生小孩。這就是很多人婚後不高興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很多人在結婚前已經對男朋友或女朋友沒有感覺,但放棄會感到可惜和害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