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焦慮世代

2024/02/1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來源:Amazon

來源:Amazon

書籍介紹

書名:焦慮世代 (原文:Tänk Om En Studie I Oro)

副標題: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What If The New Age of Anxiety)

作者:羅蘭•保爾森(Roland Paulsen)

出版:大塊文化

筆記

隨著科技及經濟發展與進步,我們是否更快樂?

當代焦慮

來到21世紀後逐年攀升的心理疾病(尤其憂鬱及焦慮)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議題。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7年公佈的報告中憂鬱症已成為第四大常見疾病。現代人普遍無法與不確定性共處,除了先天生理構造以外,大環境的改變也讓不確定性深植到個人層面。

隨著社會進步,大眾對於心理疾病的認識也越來越廣,但面對負面情緒的醫療化,有時似乎讓疾病與正常的界線難以定義。所謂醫療化指的是被醫學治療的程度,舉例來說許多過去被視為正常的東西現被診斷為疾病,也可能造就了「不快樂普遍性」的現象以及過度用藥的現象,也是我們要去正視精神疾病過度醫療化的問題。作者也強調診斷不等於疾病,而是一個人正在受苦的指標。當一國家的青少年普遍焦慮,這是個人問題還是社會問題?遺傳及個人環境的影響畢竟有限,世界衛生組織也強調心理健康是由社會創造,我們的焦點不能只放在個人身上。

焦慮思緒會如雪球般越滾越大。這種焦慮思緒與反事實思維的連結會更讓人從事實或是現實中脫離。反事實思維,也就是不是思考當下的事實,而是反事實的假設。舉例來說,爐子有關,但在離家之後思考著「要是爐子沒關怎麼辦」以及後續接連的不安思緒「要是房子著火怎麼辦」帶來焦慮。作者提醒這是一種生存能力,只是現今的我們似乎過於使用這個能力去思考不存在的事實,而讓自己離事實越遠。

回顧歷史

我們怎麼走到這一步的?過去的時代因為時間尚未標準化,人類社會鮮少需要思考「過去」及較長遠的「未來」。到了農業社會時農民為因應災害而會發展不同耕作方式來確保收成(即思考未來),而工業時代又將世界的時間切割化、線型化、及標準化。風險是一種對未來的擔憂,隨著時間量化以及對「未來」的認知,需要思考「可能遇到的風險」也隨之增加。雖然有些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隨著資訊爆炸及媒體渲染,人們對風險的認知的範圍也擴大。即使是當下可能有更迫切要解決的問題,我們卻還是傾向擔憂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而政治也經常將焦點放在降低未來風險,更讓人與「現在」抽離。

因為飽受焦慮而去尋求精神分析幫助的人們也不勝枚舉,只是過去的精神分析一直具有爭議性。因為對於「抗拒」和「壓抑」等潛意識的執著,反而忽略了人生本來就有一定程度的不安全感。過去的精神分析認定每個思想不只是思想,而是塞滿與自我壓抑相關的各種經驗,影響現代人的憂鬱及焦慮。書中有不同患者的例子,指出有些可能是接受精神分析對各種潛意識的詮釋反而無法正常生活,也包含各種以為自己是殺人犯,認定體內或是潛意識有個扭曲的自我,一直到真正犯人因各種證據才認定自己無罪的案例層出不窮,這也是十九世紀才開始扎根的文化。

應對焦慮

許多人嘗試藉由不同方式轉移注意力,包含藥物酒精毒品及心理治療。然而,若心理治療希望一個焦慮患者擺脫負面情緒,這跟叫一個人試圖不要去想北極熊一樣是徒勞的。德國一份追蹤研究發現接受心理治療的人反而多年後他們狀況更差或許也是治療方向錯誤。既然焦慮存在,風險也時刻存在,或許我們可以接納焦慮並與不確定性共處。接納不代表一個人要認同自己的現況,而是接受這些情緒的存在。或許我們可以藉著對改善現代的渴望來取代對未來風險的焦慮而做些什麼,或許我們擔心的災難早就發生了,而做與不做什麼我們都已經在承擔風險了。

心得

這本書讓我想到《i世代報告》,一本以美國大數據觀察z世代的生活及行為的書。只是前者比較聚焦在z世代的生活以及他們呈現出來的樣子,包含z世代比較焦慮而自殺率也高。而本書像是把議題擴大到了整個社會及歷史層面,以及更仔細述說我們每個人與社會怎麼交互影響而形成這樣的焦慮世代。

作為一個助人工作者,書中許多個案因為精神分析以及治療而狀況更差的故事還有負面情緒醫療化的警訊都讓我反思我們社會怎麼看待負面情緒、怎麼看待正常、以及對於現代精神疾病"普及化"的現象。我們的社會要怎麼去平衡對於精神疾病的理解以及濫用精神疾病的診斷? 我們又要怎麼去體認自己無法全權掌控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而去接納?是否佛系這個詞彙被創造出來也體現了現代人普遍焦慮而佛系狀態反而特殊到成為一種或許是有人嚮往的標籤?

除了認知到世界的不確定性,是否在個人之上的社會、媒體、政客、國家等等除了只是砸錢增設輔導中心或是心理諮詢機構之類的"後續補救措施"以外,反而更應該正視他們聚焦風險散播焦慮的責任呢?其次,有多少情緒是因為過度醫療化而被診斷成疾病,又因被人貼上憂鬱及焦慮的標籤以後讓人更加焦慮的呢?

書中在精神分析及心理治療的批判上也是列舉許多實例以詢問式的口吻發人省思,而非以指責語氣,整體來說會感覺到與作者在對話,是我個人覺得滿流暢好讀的書。

6會員
6內容數
🧳分享一些獨旅攻略 📖也分享一些讀書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