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被愛之前被恨的需求——摘自 《溫尼考特的語言:通往核心概念的23個關鍵字》

2024/01/0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需要為患者提供的環境的一個巨大且關鍵的部分是分析師的情緒可及性——具體地說,恨:

我想補充,在特定分析的特定階段,患者真的是在尋求分析師的恨,那麼被需要的就是客觀的那種恨。如果患者尋求客觀或有正當理由的恨,他必須能夠碰觸到它,否則他便無法感覺到他可以碰觸到客觀的愛。
﹝〈反移情裡的恨〉,199頁﹞

而從溫尼考特個人與戰爭期間撤離孩童的工作經驗裡,以及他多年來與家庭的諮詢工作中,他認識到,新環境能夠忍受遭受過剝奪的孩子引發的恨,這是多麼地重要,其實這孩子正在展現他無意識的希望。(見反社會傾向:5)

或許,在這裡談一個來自破碎家庭(或說沒有父母)的孩子是切題的。這樣的孩子無意識地花時間找尋他的父母。把這樣的孩子帶回家愛他是眾所周知的不足。發生的事情是,一陣子以後,被收養的孩子得到希望,開始測試他發現的環境,以證明他的監護人能否客觀地恨。他似乎唯有在被恨過之後才能相信自己被愛。
﹝〈反移情裡的恨〉,199頁﹞

溫尼考特用他在二戰期間照顧一個受剝奪孩子的個人經驗來說明這個。

這篇論文裡的這個部分最主要的理論論點是母親先恨寶寶。

在關於恨及其根源的所有複雜問題當中,我想特別挑出一點,因為我相信它對精神病患者的分析師而言是重要的。我認為母親恨寶寶,在寶寶恨母親之前,也在寶寶知道母親恨他之前。
﹝〈反移情裡的恨〉,200頁﹞

在溫尼考特的論述裡,母親先恨寶寶,因為寶寶還沒有能力恨。他對母親的需求是無情的,而正是這個無情特質激起她的恨。由此引伸出的理論是,精神病患者也尚未覺察他的恨,他帶著他對分析師的無情需求來到分析裡。就發展上來說,這個現象發生在抱持階段,此時寶寶是絕對依賴的。這是交融的時期,當時嬰兒無法與完整客體(whole objects)產生關聯,因此沒有把他人當成非我。

或許整合最早出現在興奮或憤怒的高峰,但不論整合多早達成,都總有一個理論上更早的階段,嬰兒在那個階段不論做出什麼傷人的事,都不是出於恨。我用「無情的愛」這個詞來描述這個階段……當嬰兒變得能夠感覺到自己是個完整的人,恨這個字才有意義,才能成為對他特定感覺類型的描述。
﹝〈反移情裡的恨〉,201頁﹞


(摘自pp.314-316,未完待續)




#閱讀更多

博客來 https://reurl.cc/q0MYp0
TAAZE https://reurl.cc/DoWOYm
誠 品 https://reurl.cc/5O7nX6
momo https://reurl.cc/l7E6lj
金石堂 https://reurl.cc/2E5QN4

也可以到 #獨立書店 洽詢喔!
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 社員書店 https://reurl.cc/jlW5Ky
#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 書店地圖 https://reurl.cc/MROdE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