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Step of Faith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過去的文章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Big-Step of Faith〉2023-02-04


  一切事件可以被典型地二分為「一般事件」與「關鍵事件」。當然,說到底每一件事情都無法分割因此也共享著那不可分割的「全然重要性」,但無論從體驗層面還是意志的後續作為來看,我們仍無可避免會試圖對事件在一可設想範圍內的關鍵程度做一有具體影響力的排序。而去判斷一件事情是否該歸屬在那「關鍵」的半邊之一重要判準是:它是否在你的世界範圍內開啟了一組你未曾將其認識為具體的「新的」可能性。



  迴轉壽司店汙染的事件是一個具代表性的事例(需要的話,我們也能使用「隨機殺人」作為例子將論述重新走一遍)。在這個事件中,展現在眾人面前的不單單只是「一次可視的惡作劇」,而是一個令人不適的--即便一直以來都「邏輯地可能」且「物理和身體能力地可能」,但我們並不日常地設想其發生的--迷惑行為,被確確實實施行在我們面前時,那種本來就僅僅是相互默認的、對社會、文化與街道上的其他人之素樸的底層信任,隨著我們認知的破壞產生了一巨大的裂口。


  它的實際影響並不僅僅是「喔我們知道有人會這樣噁心地惡作劇」而已,它會一瞬間回溯地影響我們對於公共餐飲衛生的整體看法,並如同我們在意識底層中早有準備般地,以迴轉壽司為代表的一種餐飲型態乃至於一種餐飲文化都直接地在人類社會裡下降了價值,並比每個單一個人的思緒還要快地已經在金融市場裡反映。


  在媒體與市場這兩大放大劑的催化之下,其影響性與真實性都馬上地被提升到其應該要有的水準,今日處於該產業與文化中的人必須要比往日的人們更快速地採取立即行動,以應對這又一次(且頻率會日益增加)的關鍵時間節點。



  在此,我們便從可能性連結到了關於真實與相信的問題,並初步地探討一個簡明的古典實用主義式的宣稱:「一件事情真實的程度,取決於它能夠指引行動的程度」。這種跳脫於傳統符應論的思路,對於那冰冷的「確鑿的客觀外在世界」並不關心,而是更加在乎行動者如何籌劃眼前的與未來的道路。


  在這種架構中我們可以更明晰地判別哪些事情是一個人真正相信而哪些只是他宣稱自己相信。我們明確地聽過一些人宣稱自己相信有外星人、神、或正義,確同樣清晰地看見他們做出不像是如此相信的行動。


  我們聽見一些人試圖用「口誤」與「無心之過」來為自己的歧視言論開脫,但事實是:真正具有族群/性別/階級意識的舌頭與喉嚨,從根本上就說不出那樣歧視的話。因為那些真正的相信使得身處在那裡的肌肉絲毫沒辦法被如此牽引。「脫口說出那些話」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基於這些人格主體在生命中經歷過的某些關鍵性成長。



  事實上,固然生命與人的性格具連續性而不可能瞬間變化。但在那些被行為與感知主體認識為發生了關鍵事件的時刻裡,我們仍必須要進行一種關於相信的冒險。我們必須去將一組新信念認識為真,或堅定地相信並透過行動去捍衛並證成(justify)某組舊信念。


  在這裡,無論我們打算讓自己在這個議題裡變得更基進或更保守,都必須勇敢且有意識地開展並承擔這場冒險。畢竟不去主動地與意識地進行冒險也是一種(被動而不可逃避的)冒險,從機會成本的角度,更從人格建構的角度。



到粉絲專頁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D9pEuaDAYJjy3pihQE9z1iWDCc942KFxWA5SyAAyVoQmJk5Jd1emQ6vmk7Lvhs1T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8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一事三面相" 每個故事通常可能會有三個面相: 1. 你以為的 2. 他們認為的 3. 事實 謠言就是讓這三個面向混亂順序,就可以在校園、職場、生活、投資等等人性多的社群 利益跟情感也是由這三個面向混亂而擴大跟捨離 所以,別聽到一件事就相信
Thumbnail
"一事三面相" 每個故事通常可能會有三個面相: 1. 你以為的 2. 他們認為的 3. 事實 謠言就是讓這三個面向混亂順序,就可以在校園、職場、生活、投資等等人性多的社群 利益跟情感也是由這三個面向混亂而擴大跟捨離 所以,別聽到一件事就相信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Thumbnail
即使這樣的事件二邊都不輕鬆,那就看事主想讓事情在哪一方手裡終結了。
Thumbnail
即使這樣的事件二邊都不輕鬆,那就看事主想讓事情在哪一方手裡終結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今社會人們對真相的態度,提到在這個速食、極短片充斥的時代,一切似乎只要被視為有趣,就能夠被原諒、接受為事實。文章文體偏向沉思,有些許負面情緒,但通過批判和自我反省。作者建議人們應該多向不同角度看問題,接受可能不同的真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今社會人們對真相的態度,提到在這個速食、極短片充斥的時代,一切似乎只要被視為有趣,就能夠被原諒、接受為事實。文章文體偏向沉思,有些許負面情緒,但通過批判和自我反省。作者建議人們應該多向不同角度看問題,接受可能不同的真相。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一旦把不同設定為理所當然的基調之後,就覺得每一次相同都感天動地的。
Thumbnail
作者的話: 一旦把不同設定為理所當然的基調之後,就覺得每一次相同都感天動地的。
Thumbnail
搞了這麼久,接下來好像是真的要回到凡間了。
Thumbnail
搞了這麼久,接下來好像是真的要回到凡間了。
Thumbnail
很多人喜歡講論「絶對是非」,認為「對就對,錯就錯,沒有灰色地帶。」這種話語,固然在道德理性、個人修養上,都站得住脚。但是現代社會,已不再是凡事「講求二分」,多半認同「多元價值」,認為:堅守是非理念固然值得尊敬,若能夠通達情理,恐怕更加搏得讚賞。
Thumbnail
很多人喜歡講論「絶對是非」,認為「對就對,錯就錯,沒有灰色地帶。」這種話語,固然在道德理性、個人修養上,都站得住脚。但是現代社會,已不再是凡事「講求二分」,多半認同「多元價值」,認為:堅守是非理念固然值得尊敬,若能夠通達情理,恐怕更加搏得讚賞。
Thumbnail
信是所望之事的質實 是未見之事的確證 這句話有時候我會背成 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 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我想這是合和本跟恢復本的差異 只是我常會搞混 有時候就會背成實質、質底、證據… 而我對這句話的解釋是這樣的 信=相信 就是你希望他發生的事(所望之事) 他其實已經有
Thumbnail
信是所望之事的質實 是未見之事的確證 這句話有時候我會背成 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 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我想這是合和本跟恢復本的差異 只是我常會搞混 有時候就會背成實質、質底、證據… 而我對這句話的解釋是這樣的 信=相信 就是你希望他發生的事(所望之事) 他其實已經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