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爸的教養思塾】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這麼做一定有需求未滿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面對孩子的挑戰》是由我帶領十多位家長,共同練習實踐民主式教養的親職成長課程。

課程的一開始,我請父母寫下「孩子困擾你的事情」,並且藉由自我介紹與分享,讓學員們可以瞭解到:「原本我並不孤單,我遇到的教養困擾,別人也正在遭遇著」。

多數有兩個孩子以上的家庭,對於手足的互動狀況感到困擾;對父母想要的和孩子想要的不同時,所產生的親子衝突和拉扯也感到很頭痛;面對生活作息與常規,部份父母也不知道該如何協助孩子練習。

我和父母分享:「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閱讀教養書籍、上教養課程,我們往往是在學習『如何教孩子』,然而作家、講師的孩子,不見得和你的孩子相同,事實上,每個孩子、即使是雙胞胎,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體,因此別人的教養方式只能參考,不一定適用在你的孩子和家庭身上。因此,我們在談『如何教孩子』之前,必須要『先讓孩子教你』,也就是我們必須先懂孩子。


我們推動的幸福教養,採行的主要核心理論為:「阿德勒學派的親職教育」。

我們認為孩子是社會性的生物,追求社會群體中的歸屬感;

孩子的行為具有自主性,個體的行為是自發的與自我創造的;

孩子的行為具目的性,有自我設定的目標,每個人都朝自設目標而行動;

孩子所覺知的世界是主觀意識的產物。


因此我說明了孩子出生後,就在追求兩件事:「生、存」

「生」代表的是生活,食衣住行、吃喝拉撒睡可以被滿足,這部份多數的家庭都可以做得到;

而「存」代表的是「存在感」,孩子想要被看見、被接納、被認同、被肯定,如果孩子採取正向的行為,無法獲得存在感與歸屬感時,孩子就可能誤用錯誤目標,而展現出父母不喜歡的不良行為。


在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時,父母要練習先說兩句話:「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這麼做一定有需求未滿足」。

我鼓勵父母回家要每天練習三十遍,讓這兩句話變成口頭禪,為什麼這兩句話很重要,有兩個原因:

(1)因為說了這兩句話,讓父母過去習慣的反應有所緩衝,例如當孩子打翻水,父母過去習慣先斥責,但因為這兩句話,父母可以稍微緩一緩、想一想,不要輕易的責罵孩子。

(2)因為這兩句話,代表著對孩子行為的接納與犯錯的包容,學齡前的孩子,很多的行為並不是故意的,只是有一個內在趨力(動機)造成了孩子的外在行為,當孩子聽到這兩句話後,會感覺到父母對他的「無條件的愛」,一個在愛、接納與包容成長的孩子,性格自然更加穩定。

avatar-img
55會員
21內容數
趙介亭(綠豆爸)育有2子綠豆和粉圓,2006年擔任全職奶爸;2010年學習阿德勒心理學;2012年成立可能親子團;2014年成立可能非學校;2020年成立可能幸福學院,帶領夥伴學習與實踐阿德勒幸福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綠豆爸-趙介亭 的其他內容
我們絕對不會要父母「不教」,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的身教與引導,因此我們要著力的,不是教不教,而是「怎麼教」。
面對哭泣的友伴、或是突發的狀況,孩子沒有像大人一樣的能力,可以馬上判斷事情的經過、或是立即反應下一步,因此站在一旁什麼都不說,是很正常的。
因為它並沒有標準答案,不但牽涉到不同家庭的價值觀,還需要判斷是孩子的真實需求或是權力欲望,以及親子關係是否達到「自由且承擔責任、平等且互相尊重」。
隨著社會氛圍愈來愈強調自由與平等,一代比一代的孩子更「有種」了,孩子不再「打到會怕、罵到不敢」,而是「愈打愈欠打、愈罵愈討罵」!
當孩子有積極的事務可以幫忙時,既不會無聊、又能展現能力與價值,自然就不需要呈現不良行為,而大人也就不用再烙下威脅的話語了,親子關係的正向循環,或許就從超市採買這裡展開囉!
在他們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和他們分享「沒有經過你的同意,任何人(包括家人)都不能碰觸你的身體」這樣的觀念,以及當對方未經同意碰觸他們時,「可以嚴正的拒絕對方(包括家人)」。
我們絕對不會要父母「不教」,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的身教與引導,因此我們要著力的,不是教不教,而是「怎麼教」。
面對哭泣的友伴、或是突發的狀況,孩子沒有像大人一樣的能力,可以馬上判斷事情的經過、或是立即反應下一步,因此站在一旁什麼都不說,是很正常的。
因為它並沒有標準答案,不但牽涉到不同家庭的價值觀,還需要判斷是孩子的真實需求或是權力欲望,以及親子關係是否達到「自由且承擔責任、平等且互相尊重」。
隨著社會氛圍愈來愈強調自由與平等,一代比一代的孩子更「有種」了,孩子不再「打到會怕、罵到不敢」,而是「愈打愈欠打、愈罵愈討罵」!
當孩子有積極的事務可以幫忙時,既不會無聊、又能展現能力與價值,自然就不需要呈現不良行為,而大人也就不用再烙下威脅的話語了,親子關係的正向循環,或許就從超市採買這裡展開囉!
在他們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和他們分享「沒有經過你的同意,任何人(包括家人)都不能碰觸你的身體」這樣的觀念,以及當對方未經同意碰觸他們時,「可以嚴正的拒絕對方(包括家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能夠幫助我走到成功的錯誤就是正確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1.對不起 "對不起,我誤會你了。" 這句話能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理解和尊重,消除誤解和委屈,讓孩子知道即使家長也會犯錯。 2.這不是你的錯 "別擔心,這不是你的錯。" 這句話能減輕孩子的自責感,讓他們知道自己是被愛和支持的,不會因為某些事而被否定。 3.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 "我保證這種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的爸媽都忙著農事,根本沒時間也不懂得跟我談心,我也就養成事情都自己解決,不要再有事情讓他們煩心,然後就認為要乖、要聽話、會做事,才會被大人喜歡。 當時我也認為這樣的乖、聽話、能幹蠻好的,是會被認同跟肯定,於是我就帶著這個信念在教導兒子,期望跟兒子可以跟我一樣,可以被稱讚跟看重。 兒子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瞭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成長。透過本質的瞭解,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固執、愛吹牛、依賴等行為給予適當的建議和支持。適時的鼓勵和陪伴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身為父母一定會對孩子有所期望,覺察到自己的期望時,我們可以再多問問自己,期望背後我們在渴望什麼?
Thumbnail
在多數的教育中,父母總是耳提面命的提醒自己,要認真努力,不要犯錯。但是,人生漫漫長路,難免會犯下一些錯誤,而到底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錯誤,是今天想跟大家討論的課題。
Thumbnail
「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否定了孩子?這是一個值得每位父母深思的問題。」 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為了快速有效的教育孩子,不自覺使用了許多帶有否定性的話語。 比如:「不要用跑的!」或「要講幾遍你才聽得懂?」這些話語背後的意圖可能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或是希望孩子學會聆聽和理解,但在孩子的心中,這些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能夠幫助我走到成功的錯誤就是正確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1.對不起 "對不起,我誤會你了。" 這句話能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理解和尊重,消除誤解和委屈,讓孩子知道即使家長也會犯錯。 2.這不是你的錯 "別擔心,這不是你的錯。" 這句話能減輕孩子的自責感,讓他們知道自己是被愛和支持的,不會因為某些事而被否定。 3.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 "我保證這種
Thumbnail
有記憶以來我的爸媽都忙著農事,根本沒時間也不懂得跟我談心,我也就養成事情都自己解決,不要再有事情讓他們煩心,然後就認為要乖、要聽話、會做事,才會被大人喜歡。 當時我也認為這樣的乖、聽話、能幹蠻好的,是會被認同跟肯定,於是我就帶著這個信念在教導兒子,期望跟兒子可以跟我一樣,可以被稱讚跟看重。 兒子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瞭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成長。透過本質的瞭解,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固執、愛吹牛、依賴等行為給予適當的建議和支持。適時的鼓勵和陪伴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利用每月 99 元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
Thumbnail
身為父母一定會對孩子有所期望,覺察到自己的期望時,我們可以再多問問自己,期望背後我們在渴望什麼?
Thumbnail
在多數的教育中,父母總是耳提面命的提醒自己,要認真努力,不要犯錯。但是,人生漫漫長路,難免會犯下一些錯誤,而到底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錯誤,是今天想跟大家討論的課題。
Thumbnail
「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否定了孩子?這是一個值得每位父母深思的問題。」 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為了快速有效的教育孩子,不自覺使用了許多帶有否定性的話語。 比如:「不要用跑的!」或「要講幾遍你才聽得懂?」這些話語背後的意圖可能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或是希望孩子學會聆聽和理解,但在孩子的心中,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