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說,換了個位置就換個腦袋。往往是在說人在職場中,換了職務就忘了過去曾經的兄弟情,而把自身的利益成了行為準則的第一順位,是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過去那些共患難的情誼已經不在。
殊不知,他沒變,這才是他原本的樣貌,只是過去偽裝的沒讓人發現,權力使人傲慢,權力讓人失去自我,權力使人忘記待人處事應有的謙遜。
人終其一生,都在努力追求「活的像別人眼中的那個人」。
幼年時期,要成為父母長輩心中的「乖小孩」;求學階段,要成為師長眼中「品學兼優」的模範生;踏入社會,要追求高效能,成為同僚、長官的「績效標竿」;等到立業成家為人父母,女須相夫教子,出的了廳堂入的了廚房,男則才德兼具,宴會攜伴,同儕間眼中的郎才女貌,在長輩眼中更必須要事業有成。
你可說是虛榮心作祟,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來源自於「同儕比較」。自己的同儕、父母的同儕、長輩的同儕、長官的同儕。
幼年比較得到更多的關愛,求學時比較誰的成績好,踏入社會比較誰的薪資高、誰身上的名牌多,為人父母又比較誰的小孩成績好,中壯年比較誰的資產多………….。
因為同儕比較,漸漸忘記了人性的初衷、為善的本質。為了呈現在別人眼中完美的自己,人們善於偽裝、開始言不由衷。為了滿足在自己眼中別人羨慕的眼光,人們崇尚消費主義,由物質來衡量價值觀。
位置改變了,想法改變了,慾望改變了,腦袋也隨之改變了。階級拉開了原本的距離,為了保有多年來掙來的一切,往往就忘了當時的初衷。
換了位置,當然要換個腦袋。
工作職務不同,視野責任不同,處理事的思慮要更成熟,方法要更完美,要更面面俱到,是換了個好腦袋。但如果換了個位置,卻忘了我是誰、自我感覺良好,忘了一路走來曾經扶持的人,得志而忘了初衷,就是換來了大頭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