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到週五,最期待的就是五點一到的時刻,下班的那個整點時間。
這樣的工作內容我做了快六年,我覺得最新鮮的時刻就是外籍工作者要入台的時候,比較多工作需要做,就需要緊鑼密鼓地安排他們到台灣和入校的規劃,這時候的時間就過得很快,我也很喜歡一步一步掌握,確保他們確實到學校上班,還有陪同外師們尋找租屋也是我很喜歡的一環,可以和他們討論他們喜歡的地方,然後我陪著他們去看房了解,看著一個外國工作者在台灣安頓,明確地感覺完成一個任務。
這些事完成後,就是定期的追蹤和協助學校辦活動,我發現自己不是那麼喜歡,總覺得是為了做而做吧!所以很常提不起勁去做,或者是都完成了,也會需要在工作場域待到五點,接受主管的監督管理。這段空閒時間不是很自由,即使空著,我也不想被塞下許多為了塞而塞的工作內容。所以很常感覺到每天的八小時,有許多的時間被浪費著,不認為工作時數需要拉到這麼長。
或許是被剝奪的時間太多,且在大部分的剝奪時間沒有自由的感覺,所以一到下班時間,我一擁有自由,就會報復性地在這自由時間癱軟著,只想當個廢人,沒有心力和動力做太多事情,只是攤著划手機把時間划掉,好像是宣示著這是我的自由時光,我只想恣意地放空,以報復白天許多時間被搶走的感覺。這樣報復性自由,不是讓我生活很滿足。
或許是這個原因,所以讓自己去進修,減少報復性自由的時間使用,強制自己去學習。這是一種方法,第一年其實蠻有效的,我很期待上學,但第一年不一樣的是,當時第一次轉換工作到嘉義,第一個月和第二個月,我是兼職,我跟雇主說我只想工作四天,有一天我要休息,雖然薪水少很多,但我多出了一天可利用時間,我是快樂的,這一天的時間我可以拿來做很多事情,變成週休三日,一天去研究所上課,一天放空,一天好好地寫研究所的作業,當時就很有效率地把論文的架構寫出來(一上),而且上班四天也可以把工作交代的內容完成,或許時間有被有效利用,所以我下班比較有動力,我會手洗衣服、慢跑和閱讀。但一年半後,現在到了論文尾聲,我卻覺得生活好累,也多了更多報復性自由的時間運用。
這樣的狀況早在我約莫28歲就有的現象了,就一直很想解決這種對工作的不滿足,很常會聽到友人說:「工作就是這樣啊!」或是「每個人都這樣啊」或是「你已經比很多人好了,還可以準時下班。」有時候也會思考自己是不是不知足,但對生活不滿足是感受得出來的。
這四年也做了許多改變,來嘗試逃離,先跳去在家工作,狀況有好多了,但是最後因為想了解更多的做事方式,我離開了在家工作的公司,接著有做兼職工作四天休息一天(時間分配很棒,但薪水會低些,不過還能養活自己),最後,被以前的工作夥伴邀請座現在的駐點工作,又回到全職(薪水又變得不錯了,可是時間又被剝奪掉好多)。
雖然暫且不知道如何改善,目前的目標就是想著存錢,至少再轉換跑道的時候,能有些盤纏囉。
嗯嗯嗯至少今天有寫下一篇文紀錄,希望明天可以一大早起床,完成一篇逐字稿。